为了宝宝好,就让他从小懂规矩,宝宝何时可以开始学规矩了
1、为了宝宝好,就让他从小懂规矩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评判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标准可不仅仅是他很乖很听话,更重要的是他能遵守规则
1、为了宝宝好,就让他从小懂规矩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评判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标准可不仅仅是他很乖很听话,更重要的是他能遵守规则,懂规矩。让孩子懂规矩可以让他明辨是非善恶,在秩序中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如何让孩子从小懂规矩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1岁孩子
特点:
他们天性好动,好奇心强且精力旺盛。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探索并认知这个世界。
典型行为:
他们有需求马上就要得到满足,不能有丝毫等待。另外,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
怎么做: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应告诉孩子,那些行为是对的病故孩子去做,如果孩子做不到也没关系。
家长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面部表情。说话时语气要坚决,但情绪不要太激烈。
如果孩子哭闹,家长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停止哭闹。
二、2岁孩子
特点:
他们情绪波动较大,一会哭一会笑。这个阶段的孩子要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和感觉。
典型行为:
他们不停的做一些行为,来测试他人对此的反应。他们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孩子们会发现,自己的需求并不是每个都能得到满足,于是频繁的哭闹发脾气。
怎么做:
家长尽量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和他发生激烈冲突。家长要明白的告诉孩子自己对他的期望,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好,不要对她的能力进行高估。
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冷静对待,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对她的哭闹发脾气不予理睬,不能有丝毫妥协。
孩子犯错别处罚他,先让他冷静下来,然后让他独自面壁思过。
三、3岁孩子
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任性来表现自己的自立,他们需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典型行为:
孩子可以根据家长的要求完成简单的事情,也愿意听父母的话,比如睡前要刷牙。但是家长不能指望孩子始终能听话,任性哭闹还是会发生的。
虽然他们任性哭闹,但他们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在增强。
怎么办:
家长可以让孩子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果它能完成就要鼓励他,如果不能完成,也不要惩罚他。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何时可以开始学规矩了
冰冰1岁半,在妈妈眼里,冰冰就是个不懂规矩的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陪客人聊天,让她关掉电视去一边玩,她说什么也不行;妈妈说了一天只能吃一颗巧克力,她偏要吃个够才罢休;妈妈给她准备了小勺子,可是她就是要用手抓着吃饭……妈妈强调了好几遍,她就是改不了。
妈妈觉得,这个孩子很不懂规矩,不知道怎么改变才好?宝宝2岁前,不适宜学规矩。
妈妈们希望自己的宝宝有规矩是正确的。有规矩的宝宝,不但有教养、利于社交,将来走上社会后也能自我保护,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但是,制定规矩不能太急,否则会影响宝宝主动性的发展。
李军今年23岁,正是激情澎湃的年龄,可是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分手了,人家女孩嫌他太没主意、心眼死板、没闯劲。原来,从婴儿时期妈妈就开始给李军立规矩,不许抠嘴、走路不许低头、说话不许大声,妈妈期待儿子能成为一名彬彬有礼的绅士。虽然妈妈煞费苦心,却培养出了一位:木头人",就是因为错过了宝宝主动性发展的关键期。
2岁以后,才是宝宝规矩规则的:执行期",2岁以前的宝宝,没有什么判断力,培养其做事的主动性最为关键,妈妈所要做的就是带宝宝全方面地接触世界,让其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如果妈妈订立了这样那样的规矩,比如吃饭不让宝宝用手抓、玩耍不让宝宝在地上爬、出门不让宝宝捡东西玩、见到人要打招呼等,那么就会妨碍宝宝独立地行动、思维,阻碍了宝宝独立性的发展。
美国儿童行为研究学者罗特鲍姆教授认为,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和他飞速发展的认知能力相比,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像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妈妈不要总是在宝宝面前重复一条又一条规矩,讲一个又一个道理,那样既打断了宝宝的想法,宝宝也理解不了,搞得自己还焦躁不安,真的是对宝宝的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
有关专家说,宝宝在一岁半以前,虽然能说一些最基本的语言,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仅凭这点语言能力还不能让他与别人正常交流。宝宝只能听懂别人部分语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宝宝学规矩的障碍。
还有些规矩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比如,:你玩到5点就不能玩了!":那里危险,你不能去!"这些语言对宝宝来讲无异于废话,说不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2岁以前的宝宝基本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他所要的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所以,你还是坚决地以行动阻止宝宝,让孩子从行为后果中感受到:规矩"。
有的时候,宝宝故意去做妈妈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惹妈妈生气。他喜欢看妈妈生气的表情!如果妈妈对宝宝置之不理,情况或许会好很多!2.5—3岁,给宝宝立规矩的关键期
宝宝2岁以后,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制定规矩了。定规矩前妈妈一定要分清没规矩和顽皮淘气的界限。顽皮淘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行为,而规矩指的是一定的标准、习惯。只要小宝宝的行为,不构成伤害、破坏,妈妈就没必要管教,因为宝宝是在体验中成长起来的。
1.把握好一生的:第一次"
人的思维过程表明,人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式",即:先人为主",它使得人们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着较强的记忆。对3岁前的宝宝来讲,他们的很多第一次很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因而对宝宝具有导向的作用。
例如,当宝宝第一次打碎碗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碗很滑,拿的时候,用手抓紧,不要把碗放在桌边,容易碰掉!"然后,妈妈和宝宝一起收拾碗的碎片,更能加深宝宝对错误的认识,以后用碗的时候就会轻拿轻放。
2.明确的规则容易记住
有的妈妈每天都给宝宝制定规则,但是宝宝一样都没记住,原因就在于妈妈说得太笼统,镇不住宝宝!比如,有的妈妈经常说::不要光着脚、r踩在地板上!":别到处扔东西!":不要摸插销!":下次不许这样了啊!"这样的话过于模糊,宝宝也不易于理解。
制订规则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不可以做,为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做等。比如,: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会有触电的危险,任何时候都不准碰!":洗衣粉是洗衣服用的,你不能玩!":椅子是用来坐的,不要站到上面!":你可以玩积木,但是不能扔积木!"
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尊重的意识。家长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遵守了某个规则后,要给予夸奖,以激发孩子的自豪、自尊、自爱心理,使得宝宝沿着安全健康的轨道成长。
妈妈在给宝宝制定规则的时候,态度要亲切,不能摆一副铁面孔,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在命令自己,妈妈循循善诱的语气会让宝宝觉得妈妈很尊重自己,愿意跟妈妈合作。
2岁后的宝宝,恰值逆反期,妈妈权威式的教导很可能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故意去挑战妈妈的权威,动不动就说:不",就更难尽力规矩了。
3.长辈要做好榜样
任何一个规矩、一项规则,只有在平等的情况下,才会被人接受、重视。如果有人搞特权,规则本身就失去了力量,也算不上规矩了。
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妈妈一定要记得,给宝宝订立了规矩,自己也要按着规矩办事,这样宝宝才会觉得公平,才会从心理上尊重这个规则。否则的话,不但弱化了规矩在宝宝心中的分量,同时也淡化了宝宝的规矩意识,妈妈订立再多的规则都是无效的。
例如,有一位酒鬼爸爸,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但是,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喝酒,他觉得是喝酒害了自己的一生,他希望宝宝将来有出息,而不是像自己这样,落魄一生。
儿子每次都乖乖地点头。有一天,爸爸喝完了酒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正仰着脖子往嘴里倒酒呢!爸爸心里一震:儿子的样子像极了自己!儿子是从哪里学的呢?爸爸的心又是一震!他明白了,儿子是跟自己学的,而自己是跟爸爸学的!
宝宝:有样学样"。妈妈要想宝宝学规矩,就要创造一个有规矩的环境,除了自己带头遵守规矩,还要号召家人遵守规矩。
另外,妈妈可以跟宝宝说::瞧,妈妈用完东西都放到工具箱!宝宝以后也这样啊!":妈妈开完冰箱就关上门!宝宝也要记住。"这样打了:预防针",宝宝就懂得正确的做法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开始学规矩了
都说一岁宝宝最让人头疼,自从他们学会走路,能和你对话后,他们就变得无组织无纪律。不是昨天咬了小朋友,就是今天又把自己的勺子扔到马桶里,甚至你都无法预测他明天又会出现什么让人头疼的行为。这个时候你应该注意:该教他学点规矩了。
晨晨20个月,是个淘气的小伙子。他拿着画笔在家里客厅墙壁上描绘自己的艺术,当他听到妈妈愤怒的喊“停!”时,很是不能理解,于是回复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后,又继续他的创作。妈妈很苦恼,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虽然他画的很漂亮,但画画的地方选错了。另一方面,即使解释给他听,他也不会懂也许你也在努力尝试让一岁宝宝学会“请”、“谢谢”、“不和小朋友打架”,鼓励他“和别人一起分享”“懂得谦让”;也会觉得让宝宝懂得这些规矩实在是太困难了。甚至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你会不自觉的选择了放弃,总是用“等他长大了自然会明白这些”来安慰自己。千万不要这么想哦,要知道“学规矩”对宝宝来说是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一岁就是该给这门课程打好基础的时候了。看看我们的建议,或许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不是孩子不懂规矩,是他受到太多自身的局限。
1、 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美国儿童行为研究学者rothbaum教授认为,对一岁宝宝来说,和他飞速发展的认知能力相比,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像一直停滞不前。所以,想让他用这些可怜的理解力去领会一条条规矩(哪怕是非常简单明白的)是很困难的。而且这时的孩子还不具备预测别人想法的能力 。难怪晨晨会对妈妈的态度视而不见。
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只能听懂部分语言,这些都是宝宝学规矩的障碍。专家解释说,宝宝在一岁半以前,虽然能说一些最基本的语言,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仅凭这点语言能力还不能让他别人正常交流。
2、 宝宝还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想让这个年龄的宝宝理解时间的概念是件公认的难事。也许你告诉他“停下来”,他还能理解。但是如果你对他说“等一会”,那就太为难他了。你必须先要让他知道“一会”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宝宝所能理解的时间概念只是:你有没有及时满足他的愿望。也就是说,他想要一个玩具,你能及时满足他,他可能会按照你制定的规矩好好坐在那玩;一旦你没能按他的要求做,他便会大哭大闹。
3、 顽童心理在作怪。有时候宝宝喜欢破坏规矩,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看看你吃惊甚至愤怒的表情。比如,宝宝刚刚学会开动电视开关的时候,他会对此事很感兴趣,会一直反复的开、关电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表情严肃的要求他停下来,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他已经从你的态度中得到一个新的游戏:只要我去触摸电视,爸爸脸上就会出现好玩的表情,还会和我说话(即使你说的是个“不”,我也喜欢)。
宝贝的学习过程
尽管有上面种种不利因素影响,这个年龄的宝宝仍然可以学会一些最基础的规矩。研究表明,12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通过观察爸爸妈妈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学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到了一岁末的时候,宝宝就可以认识到其他人的感觉变化。这时你就可以教他咬人是不对的,被咬到的人会很疼,很难受。甚至可以让他亲身体验一下。
教孩子学规矩之前,先要确认孩子是否理解你所讲的规矩内容。就像你教他唱歌一样,要先给他解释歌词的意思。这样他才能记得深刻。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理解,等待他发出“我明白了”的信号。
教这么小的孩子懂规矩有意义吗?对答是肯定的。就像你教婴儿说话一样,可能他不会在马上就学会,但他会把这些知识一点点积累下来。所以,你也应该从一岁开始教会宝宝懂规矩,学会避免危险,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这些都是宝贝社交能力的缩影。只不过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教宝贝学规矩的有效方法
1、 不要只在旁边说,要演示给宝宝看。简单的一句话往往不能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最好加上你的表情和语调,让你的课堂变得更可爱,更容易接受。比如当你对孩子说“不要动电源插座”,语调不要太严厉,稍带严肃就可以,再加上点微怒的面部表情,宝宝能从你的声音和表情上看出:他做的事是不对的。相反,如果你表现的过于紧张,声音太尖锐,还连带一串的批评,那宝宝也会回复给你同样的反应,坚决和你对着干。你们的学规矩课堂,就会变成战场。
2、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要以为只告诉孩子一次“这是不对的”,他就会铭记在心。如果你指出孩子一次错误,而对其他几次视而不见,那孩子心里必定会感到疑惑:我么这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然后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他会不停地尝试再做一次。所以给孩子重复“规矩课程”,这样他才能温故知新。
3、 做个好榜样。宝宝经常会从你的行为中学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就意味着,你的行为一定要是好行为。比如,多使用“请”,不要动不动就发怒,要学会等待。你也可以主动向宝宝显示你的好行为。比如“你看,妈妈把报纸分给爸爸看,我们很喜欢一起分享”。
4、 面对现实。专家提醒我们,你不能期望一个一岁宝宝懂得所有规矩,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比如,孩子会本能地把拿到地东西放到嘴里,这是他认识事物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这时候你应该避免一些像发卡,硬币,容易导致孩子窒息的东西出现在他能够到的地方。还有,妈妈最好把长头发梳起来,以免孩子乱抓。
5、 选好时机。让一个一岁宝宝整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是不太可能的。一旦孩子感到疲劳、饥饿或心情不好,就很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坚持让他学规矩,给他一点“课间休息”时间吧。另外,对宝宝来说,太多的规矩会让他反感。最好能挑出一些比较重要的教给他,比如不可以咬人,电源不能动,抢人东西是不对的。不过这也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定,如果你觉得他的某种行为实在让你无法忍受,当然可以把这种规矩放在首位了。
6、 别忽视孩子的创造性。要提起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不全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是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他不伤害到自己和别人,还是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当你发现他会用橱柜里的瓶瓶罐罐敲打出自己的节奏时,何不和他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呢?
tips:
如果宝宝......,你应该立即......
咬别人
把他抱走,并严肃的对他说“这样做不对”。
要求他向被咬的人道歉。
从别人手里抢玩具
用其他东西吸引宝宝注意力,并把玩具还回去。
当其他小朋友不想玩这个玩具的时候,你再把玩具拿给宝宝,并对他说“轮到你了”。
吃一些不能食用的东西
把它从宝宝嘴边拿走,坚定的告诉“不能吃这个”。
向宝宝解释这个东西的功能。比如“这只笔是用来画画的,不能吃。看妈妈画了一只小猫”。
在饭店里大声尖叫
找个东西分散宝宝注意力,让他安静下来。
向他解释,你刚刚的声音适合在外面使用,但你现在是在屋里,就要小声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从小教宝宝有爱心
说到新年,爸爸妈妈一定会带宝宝外出游玩、购买礼物。现在的家庭,只要宝宝高兴,就是全家的高兴。在这欢度节日的气氛里,爸爸妈妈一定会给宝宝全部的爱心,但是你们也应该想到,要把这份“爱他人之心”教给宝宝,让他们在成长中学会关心别人。
在一家大商场的地下超市排队付款时,看到这样一件事:排在前面的妈妈对儿子说,去看看你爸爸,怎么还没有挑完?我们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买就超支了。胖胖的儿子说,超支了怎么办?妈妈开玩笑地说,超支了就把你放在这里呀!孩子倒没有显出什么不高兴,可能觉得留在这里一定挺好玩的,可是妈妈马上一把搂过儿子说:“宝贝儿,你说妈妈怎么舍得?”说着就对孩子亲了又亲,对儿子说:“去,宝贝儿,再去选吧!”过了一会儿,孩子又抱着不少食品回来了,一望即知,没有一样是给爸爸妈妈挑选的。然而妈妈只是以嗔怪的口气说:“啊呀,你又拿了这么多,累不累?快放到车里来!”
宝宝幼小,尚不懂事,父母的爱心也是理所应当。可是在宝宝正在成长、逐渐懂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如果不教给孩子懂得“要像爸爸妈妈爱自己那样地爱爸爸妈妈”,不教给孩子懂得“只有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那么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心里只想到自己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心里不就悲伤了吗?与其将来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们白白对他这么好了”,不如今天教给他们“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