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勇敢面对幼儿疾病筛检所发现的问题,应该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

2022-04-14 05:36:03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勇敢面对幼儿疾病筛检所发现的问题

  当出现「疑阳性」或「阳性」时怎么办?  当检验结果出现「疑阳性」时,表示检验结果异常,但还无法判断是否

1、勇敢面对幼儿疾病筛检所发现的问题

  当出现「疑阳性」或「阳性」时怎么办?

  当检验结果出现「疑阳性」时,表示检验结果异常,但还无法判断是否为病患,这时候医院会通知个案返院采血复检,这时爸妈大多会又紧张又担心,李妮钟医师提醒,这时最重要的就是立即回院接受复检,暂时不要太担心,因为这个阶段有一定比例的「伪阳性」。

  当检验结果出现「阳性」,表示检验结果高度怀疑是病患,需要立即安排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甚至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最怕的是父母知道后却拒绝回诊或接受治疗,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看起来好好的啊!」这是因为这些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等到有症状再求诊就来不及了!

  勇敢面对!

  即使确定是病患,家长也要先配合医院的检查处置,不要惊慌,经过治疗的孩子,大多会跟一般小孩一样,但需要爸妈跟孩子一起长期抗战。所以家长要尽量跟医师讨论担心的事情,医师也会请心理师咨商、协助减轻家长的压力,并会透过病友会(例如罕见疾病基金会),由有经验的家长协助,让彼此可以互相支持、加油打气!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应该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磨难,苦难,挣扎,这是成长的过程。”只有练就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面对困难,勇于挣扎,跨过生活的沼泽地,到达胜利成长的彼岸。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做家长的,要让孩子学会拥抱困难,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在克服困难中腾飞!

但是,当今的中国父母虽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没有几个父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面对困难,而是无证上岗的多。

在中国,如果家里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需要打针输液,孩子会满脸恐惧、浑身发抖,用几乎绝望的眼神哀求妈妈:“我怕,我不想打针。”家长一般会如何劝慰孩子不要紧张害怕呢?可能大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打针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疼,一会儿就会好。从未扎过针的孩子就相信了,没有任何心理防备,但孩子一旦感觉扎针其实很疼很疼,发现自己被骗后,以后不管父母再怎么哄,都不会再相信了。

我们来看外国一位非常优秀的母亲,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战胜这种恐惧的:

她来到孩子的病床前,拉起孩子的手,平和地对孩子说了三句话:

(1)宝贝儿,扎针后会疼一阵子,会比较难受,

(2)谁也不能代替你受苦、挨疼,所以,你必须要有思想上的准备:

(3)你如果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第一句话是坦诚地告诉孩子扎针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句话是告诉孩子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代替受苦,也找不到任何依赖,只能勇敢地接受痛苦,第三句话是教给孩子坚强勇敢是坦然面对痛苦的唯一方法。

扎针的时候,孩子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出现许多类似于扎针输液一样让孩子恐惧、紧张的事情,其实,每个人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与种种困难战斗的漫长战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作为父母的是否能正确地教育孩子理智坦然地接受痛苦和挫折呢?

在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他看到有位澳大利亚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河边散步,那个淘气的小孩跳来跳去,突然,“扑通”一声,掉进小河里。记者毫不迟疑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没有想到的是,那位母亲却制止了他。记者奇怪地望着母亲,母亲严肃地说:“我要他自己爬上来。”记者看着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儿口水后,终于爬了上采,不由得感叹: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多么理智的爱!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摔倒再爬起来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挫折中学到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勇气,这就是孩子们战胜挫折得到的最丰厚的战利品。所以,当困难和痛苦不因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来锻炼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对于跌跤、磕碰一类的小意外,家长应当把它们当做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去看待。抚慰、包扎伤口等适当的处理当然必不可少,但切不可过分紧张。让孩子早一些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孩子以后的人生才会少一些悲哀和无奈,多一些壮丽和精彩。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引导宝宝勇敢面对“变化”

宝宝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宝宝欣喜的事物,宝宝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宝宝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宝宝就会以各种情绪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绪表达,其实也反应了宝宝此时的心理状态:焦虑、厌恶、恐惧……

如何正确调整宝宝这时的心理变化,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生活中始终充满了各种变化。因此,当宝宝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千万别只是一味地简单让孩子去适应,还应适当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这一变化。

环境变化1:父母出差

宝宝的症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宝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显得非常焦虑,以至于突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们会变得不愿离开他们、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爸爸或妈妈一去不复返。

在爸爸或妈妈离开时则会出现焦虑、抑郁、悲伤、退缩等情况,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一般在学龄前比较明显。

建议:首先应在出差前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宝宝说明,爸爸或妈妈出差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并不是代表不喜欢宝宝了,而且出差也并不表示去了就不回来了。

其次,父母出差后应保证每天给孩子打一通电话,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期待早日回来。同时也可询问孩子今天发生的事情,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宝宝在爸爸或妈妈出差期间的哭闹行为,另一位家长则要注意不要采取单一的冷处理,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是否自己忽略了什么。

例如妈妈原本一直在宝宝睡觉前讲故事给他听,但现在妈妈出差了,就没人给他讲故事了,对此,爸爸要承担起讲故事的责任。此外,当家长出差回来后,要记得给孩子带礼物,表示爸爸或妈妈一直都在关心着宝宝。出差后带回的礼物,可以令孩子觉得爸爸或妈妈出差也是有惊喜的。

环境变化2:搬家、转学远离好友

宝宝的症状:情绪低落、话少不愿与人交流。宝宝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有时还会达到异常程度。他们会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宝宝离开了他原本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伙伴,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里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并一起玩耍,而宝宝自己则像个局外人一样,这在他心理上肯定会造成影响,直接反应便是不愿意上学、情绪低落,喜欢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出去玩。

建议:父母应及时发现宝宝的心理变化。在孩子抵触情绪最强烈的时候,不要勉强宝宝,让他先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以各种外界的能引起宝宝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引导他参加各种户外或集体活动。若宝宝出现胆怯心理,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参与玩耍,并将宝宝主动介绍给其他的孩子。

环境变化3:亲人生病

宝宝的症状:焦虑不安、恐惧、无故发脾气。当亲人生病时,宝宝通常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他们一方面因为担心亲人的病情而变得忧虑;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也会生病而变得恐惧。

在幼儿的心理中,生病一直都是灾难的一种代名词,生病时要打针、吃药,不能出去玩,身体变得难受,这些都导致孩子对于生病有种潜意识里的抗拒。因此,有些家长带孩子去探望生病中的亲人时,孩子会突然哭闹不止,想要赶快离开这里。

建议:家长首先应向孩子保证,去探望病人并不代表自己也会得病,这可以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家长可以向孩子表示,如果你去看望病人,会使病人心情愉快,进而更快康复。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甚至对一些事情会发生的结果进行无限的扩大,从而变得非常恐惧胆小。这时,家长应对他授予正确的知识,消除其害怕心理。

环境变化4:亲人去世

宝宝表现:自闭、选择性缄默症,或攻击他人。当亲人去世时,有些宝宝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紧张、胆小、爱哭、粘人、焦虑、怕黑、不能独处、不合群、急躁、爱发脾气等。无疑,亲人的突然去世很容易对幼儿心理产生影响。

建议:首先要多给孩子一些保护,比如多接近他们,多抚摸他们,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着,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使他们没时间去琢磨那些悲伤的事。最后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起那些事,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家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通俗的话语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劝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教会孩子面对挫折要勇敢面对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经历很多起起伏伏的挫折和磨难,这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家长们要如何培养孩子们面对挫折的能力呢?很多家长都清楚,从小培养孩子们面对挫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情况下,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却往往会出于疼爱孩子的原因,竭尽全力地避免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或者挫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要走的人生之路也是漫长而曲折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成功相伴的,无论怎样我们都会经历失败或者遭遇人生的挫折。很多家长因为过于宝贝自己的孩子,不忍心看到孩子失败,担心孩子会受委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希望孩子在他们设计好的平坦道路上走下去,即便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家长们也都会出手替孩子来解决。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们在独自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知所措,只懂得等待家长来帮助解决。这样的孩子完全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或者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家长这样帮孩子最后可能往往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使孩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在家里什么都行,可一旦到了外面就什么都不敢做。这是因为在家里有家长的包容,可是到了社会上或者是幼儿园和学校中,是没有人会买他们的账的,当孩子遇到问题因得不到家长或者他人的帮助,就会陷入困境,不知所措。这样孩子们渐渐地就会造成一种依赖,进一步导致孩子日后的一事无成。

  而有些孩子更是因为无法独自面对遇到的挫折或者失败,进而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就造成了当今社会使家长和各个方面都非常关心的青少年自杀率上升的问题。

  所以不可否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必需的。

  有些父母非常怕自己的孩子吃苦,甚至怕他们磕着碰着。我们常常会看到如下情形:

  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蹒珊地跟着妈妈向前走,突然,孩子一个步子不稳跌倒了,于是孩子坐在地上开始大哭,妈妈立刻紧张地跑过去,慌忙将孩子抱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帮孩子擦掉眼泪,然后很可能这位妈妈还使劲地踩了跺脚,咒骂刚刚害孩子摔倒的地面。之后,妈妈还会给摔跤的孩子一些平时喜欢吃的点心或者零食来弥补他刚刚受到的委屈和惊吓。

  如此这般,孩子们也就渐渐习惯于只要这样的事情——摔倒或者是磕着碰着发生,他们就会大哭着呆在原地,等待妈妈或者爸爸到来扶起他们,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切,当然他们也还期待着之后的好吃的。

  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就渐渐成为什么都要等待家长来处理的不能独立面对问题的人了,也成了不能承受任何挫折和失败的人。如果遇到的是家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他们就更加无能为力,也许就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