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别让孩子成为“啃老族”

2022-04-16 07:15: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

最近,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虽然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不适应症”却在逐渐增多。因此到儿童神经科

1、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

最近,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虽然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不适应症”却在逐渐增多。因此到儿童神经科就诊的小病号也在逐渐增多,一些知名医院的专家号已经到了挂不上的紧张状态。专家提醒家长,在保证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的同时,儿童心理和神经系统的健康更值得关注。

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办公室的李尔珍主任介绍,现在由于围产期保健的逐渐推广,神经科以前常见的癫痫、脑瘫等患儿在逐渐减少,但是从门诊的求诊情况来看,仍然是供不应求。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现在孩子中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等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但是给门诊医生的感觉是这样的小病人越来越多。

李主任说,多动、抽动等的发病机理目前医生仍不是很清楚,不过像遗传、环境因素中的污染加剧、血铅升高、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另外,目前孩子生活状态紧张,很多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也容易使孩子一直处于精神的紧张状态,加上孩子对电视、电脑、游戏机的痴迷等,都会导致体内神经介质的改变而出现失调,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淘气可能被当成“多动”

由于目前对轻微多动症的诊断没有标准,所以,界定它和正常行为的差别是比较难的。大多数来就诊的小病号都是家长或老师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医生一般先对神经介质等做检查,再采取量表评估的方法,通过对孩子的行为、运动、注意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来判断。

从门诊来看,有的孩子确实有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七八岁了仍不能安静地坐着,注意力涣散,稍坐一下就要站起来找同学,喜欢嘟嘟囔囔,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显得比一般孩子笨拙。有的孩子有奇怪动作,总是不能控制地耸肩、挤眉弄眼。还有的语言很呆板,经常发愣,喊他也不知道,嗓子经常发出怪声等,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异常现象的都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神经系统或发育迟缓的问题,是发育晚还是病态。

不少孩子上幼儿园后,总是坐不住。经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其实并没有问题,只是比较淘气,再加上年纪太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和别的小朋友相比要差一点儿,会经常走走、动动,这种情况只是对环境不适应,家长也无需太过紧张。

调整生活习惯不能急于求成

多动或其他心理问题很多时候是生活习惯培养的问题。李主任在门诊就接待过这样一个小男孩,他5岁多了,脾气非常大,稍有不顺心就发出很刺耳的尖叫声,医生检查之后发现他没有什么问题,仔细一问才知道,孩子是在外地跟爷爷奶奶长大的。老人非常溺爱他,快上学了父母把他接回身边,因为在外地长大,他有口音,学习起来有困难,家长的教育有些急躁,让孩子非常反感,结果变成现在的情形。

其实,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孩子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的孩子从来没有看书的习惯,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等到上学就需要适应的过程。所以,在上学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玩儿的时候要让他们玩儿充分,多到户外踢球、做游戏,让孩子体力尽情释放,然后每天留一段时间让他们读读小画书,问他们一两个问题,之后再满足他们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等的要求,这样训练才能慢慢让孩子坐得住,培养习惯不能急于求成。

预防要从日常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平时不被人注意的行为其实可能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家长都知道应该让孩子远离污染,而且一些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是可以纠正的。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闻汽油味,就一定要扳过来,因为这可

能造成血铅的升高。另外,画画儿,尤其是经常接触油画棒等的孩子要留心,因为色彩中通常有重金属,画完画儿要仔细洗手。孩子经常接触的彩色印刷品中的油墨也不安全,即使是自己的玩具、书也要注意清洁,接触它们后也应该洗手。孩子的房间不要弄得太色彩斑斓,因为彩色油漆中铅含量一般也比较高。同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精神太过紧张,学习中间应该有休息时间。在出现感染性疾病时及时去医院,免得病毒感染影响神经系统。

治疗需要时间

如果孩子真的存在病理性的多动或者抽动,目前,西药和中药都有一些可以缓解的作用,但家长一定要清楚,神经类疾病是需要很长时间治疗和调养的,不可能像感冒发烧一样几天就好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在这期间,孩子要一直听从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吃药。有的药物需要孩子身体的逐渐适应,所以,药量会慢慢增加,这都需要时间。而且,如果自己停药或外界的一些刺激,病情也有可能反复。比如考试前的紧张焦虑心态、疲劳等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所以,家长不能太心急。更不能因为在吃了一两个月药没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就有病乱投医。另外,由于中药和西药药理不同,不能为了求快让孩子很多药混吃,这样容易中毒。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别让孩子成为“啃老族”

  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迈向成功。那么,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来做,才能培养出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孝心开始。孝为百善之源,孝心是感恩之心的最重要体现。在培养孩子的孝心时,家长应该注意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不用给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而是自己做孩子的榜样,将孝心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孩子。

  现在的家庭,如果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在,大家围一桌吃饭,家长的第一口菜,多是先夹给孩子,还会对孩子说::宝贝,多吃点,这是特意为你做的。"妈妈夹完爸爸夹,然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不甘示弱,:小孙子,这一盘也很好吃。"一盘菜,多半夹给了孩子。或许家长会说,我对孩子好,是为了他以后能对我好,我给孩子夹菜,是为了我老了以后他能给我夹菜,也是因为他现在年纪太小夹菜不利索。

  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你给孩子夹菜,孩子学到的是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夹菜,他以后只会夹给自己的孩子,而不会夹给你。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口菜夹给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夹菜不利索,那么,现在并不缺米缺粮,先给自己的父母夹完,肯定还会有菜,接下来再夹给自己的孩子。

  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如果家长处处以身作则,他的举止就会成为子女的榜样,这不仅可以树立和提高家长的威信,而且可以使家长牢牢把握住教育管理子女的主动权。你是否在有老人的时候,把餐桌上最可口的饭菜都放在孩子一边?你是否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老人不尊敬?这些都会影响到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逆反少年

  孩子逆反的言行发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育的内容是正确,健康,善意的,但是孩子不乐意接受。孩子的‘对抗"多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关,逆反的程度也轻重不一。这种行为,在青少年之间很普遍,常被看作不良行为。

  孩子逆反,爸爸的错误如下:爸爸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孩子成龙成风,拔苗助长,让孩子心生厌烦:对孩子太严厉,时常讽刺、挖苦孩子的失败,不顺从,压抑孩子的好奇心,把孩子的探索当瞎闹,给予打骂,限制,反复唠叨,喋喋不休,一个错误或道理重复无数遍。

  由上可知,孩子成为逆反少年,爸爸脱不了干系。但是,逆反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正面效应。研究显示,逆反心理中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有闯劲,求异、创新的积极心理品质。爸爸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也能在孩子的成长巾发挥积极作用。

  爸爸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但是如果想做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就是种保证。孩子和爸爸的心理产生距离,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了,孩子的逆反其实很多时候是爸爸给了孩子逆反的机会。

  真正爱孩子的爸爸,应该是理解孩子,细心观察孩子的爸爸,相信每位爸爸都可以成功扭转孩子的逆反。

  逆反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是孩子体会独立,走向成熟的阶段。成功爸爸要做个好的引路人,帮孩子快速走过这段。泥泞期。

  建议一:做孩子的朋友,多进行情毒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也有与父母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爸爸别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爸爸要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孩子的朋友。

  很多时候,爸爸不愿意走进孩子的世界,从而和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远。爸爸若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以朋友的角度采给予教导,孩子也乐意接受。

  建议二:用尊重的语气提建议,少用命令

  爸爸常慨叹,:我都是为你好啊,你怎么就是不听。"爸爸说得没错,的确,教导字字金言,十分中肯,可是就是语气欠佳,让孩子排斥。青春期的孩子,逆反父母从:命令"开始。命令的口气让孩子觉得被训斥,哪怕说得对,他也会抵制,因为他感受不到尊重。

  尊重体现在爸爸同孩子的对话中,爸爸先要乐意同孩子说话,然后认真倾听孩了的谈话,最后尊重地提出建议。每个孩子都有是非观,他们渴望独立的同时也渴望尊重。爸爸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尊重的语气来提意见,孩了更乐意接受。

  建议三: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断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逆反,不尊重爸爸的决定?原因一.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要独立了,原因二,孩子觉得受压制了,不被认可时想挑战权威。总之,爸爸若把孩子当大人看,他也会尊重这份信任,爸爸若把他当孩子看,他依然会我行我素。

  爸爸让逆反的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断,就是在肯定他的成熟,认可他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这种信任,会让孩子更感动,也更希望走向真正的成熟。

  爸爸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逐渐培养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意识的孩子,就会更在乎、尊重父母的感受。他能够理智行事,不肆意:对抗长辈。

  建议四:仔细倾听孩子的:逆反"意见

  孩子言行逆反时,爸爸别一味压制、责骂,要听一听他的:逆反"意见。爸爸和孩子决断一件事出现—广意见分歧,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做决定。

  爸爸和孩子问出现矛盾,不能一味说教,完全不顾子女的感受。如果孩子做的事需要干涉,也应采取适宜的方式,不能不尊重孩子。爸爸要仔细听完孩子的:逆反。意见,然后再决定怎么做。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语,往往能够更好地指导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为什么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关系

  现在的孩子缺少朋友,这种现象很久以前就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出来。但直到现在,也没有要改变的迹象。学校里,原本应该成为朋友的同学因为学业上的竞争而:反目成敌";课余时间,不是上补习班,就是练钢琴,哪有时间交朋友。

  代替同龄朋友出现的是:忘年交"式的:朋友父亲"和:朋友老师",表面来看,一举两得,似乎很好。

  但是,孩子们却不愿把父亲和老师当作是朋友。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值得尊敬,可以信赖的真正的父亲、真正的老师,换句话说,就是真正的大人。

  小学老师是否受学生尊敬和爱戴,就这一问题,日本总理府几年前曾对世界各国的小学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喜欢老师的,泰国学生占93%,位居各国之首。随后依次是:美国88%;英国83%;法国80%;日本只有65%。

  而回答尊敬老师的,泰国学生占98%;美国92%;法国90%;英国83%,大都在八成以上。只有日本低于:国际水平线",仅占58%。顺便说一句,在法国,是没有班主任制度的,因此学生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所针对的不是某一个老师,而是全体老师。尽管如此,仍有90%的法国学生尊敬:老师们"。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日本,老师是不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这一点,我们的老师似乎也是心知肚明,退而求其次,尊敬不敢奢侈,起码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因此他们努力要和孩子们成为朋友。但结果并不尽人意,老师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的不信任。

  教育是建立在老师和孩子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老师受到孩子的喜爱和尊敬,教育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和孩子的信赖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呢?

  理由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朋友老师"这种倒挂式关系。我们知道,交朋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和几十个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老师有必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吗?战后,随着人人平等思潮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平等化的现象。原本应该是上下关系的大人和小孩,此时也成了对等关系。于是乎,让孩子没有依赖感的:朋友老师"、:朋友家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孩子们所期望的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具备朋友式的关心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长辈的威严和智慧。我希望,积极意义上的上下关系能够再次回到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中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