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耐心对待“拖拖拉拉”,耐心对待孩子的磨叽

2022-04-25 11:09: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耐心对待“拖拖拉拉”

有的孩子做事、走路、吃饭都很慢。父母应知道,孩子拖拖拉拉不是故意的,孩子做事动作慢,问题不在孩子,大人以自己的心情去评估和要求孩子是不合

1、耐心对待“拖拖拉拉”

有的孩子做事、走路、吃饭都很慢。父母应知道,孩子拖拖拉拉不是故意的,孩子做事动作慢,问题不在孩子,大人以自己的心情去评估和要求孩子是不合理的。因为:

1.孩子的精细动作还没有发育好,动作不灵活,做事、穿衣、吃饭所花的时间自然需要比大人多一点。

2.孩子易分心,常被周围东西所吸引,因此动作更慢。孩子注意集中的时间短暂,听到大人说“快穿衣服”,可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而忘了大人的嘱咐。

3.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对去托儿所晚一些无所谓。他只看到眼前,不可以预计以后及与他无关的事情,如父母上班是否会迟到。

大人不妨可以这样做:

1.孩子的动作有快有慢,除了个性外,还有训练的问题,对动作慢的孩子,平时要用鼓励的办法促使他样加快做事、走路吃饭、穿衣等。如果不是动作慢,而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有病等原因,需按实际情况处理。

2.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做好上班准备,有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如果8点钟出门,那么一小时之前就要叫醒孩子,让他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父母牢骚责备越多,小孩压力越大,动作越慢。有些准备工作可隔晚做好,如留心气象预报,准备好雨具等。孩子的玩物,吃食等物品,都应隔晚准备好,可以不要在早晨做的事,尽量不要放在早晨做。

3.取走或回避易使孩子分心的事物。在他的视野里,不要有玩具等东西出现,更不要边玩边穿衣服,养成拖拉习惯。早晨可放些活泼有节奏的音乐,不知不觉中加速孩子的动作节奏。留些时间给孩子以抚爱,不宜生硬地催孩子说:“快起来,不然又要迟到了!”应变为给孩子一些拥抱,给他以爱,孩子可因此而与母亲合作得更好。

4.给孩子规定时间,让他完成穿、洗吃等事,可以用小闹钟提醒催促,让孩子抓紧时间。对孩子要有适当的期望值,不要期望太高,凡指望他配合合作的,应多表扬,鼓励。

在周末及假期,可以让孩子随时意些,放松些,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需求。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耐心对待孩子的磨叽

小孩子可能在走路,做事,吃饭的时候都会非常的磨叽,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家的孩子非常的拖拖拉拉,其实小孩子并不是故意的,父母在对待他们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要责骂他们,而是要用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让他们变得迅速。

孩子们做事慢,穿衣服慢,走路慢,吃饭慢,穿鞋子慢都是动作不灵活的体现,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件事情,而大人们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动作来考虑这一切,责怪孩子们的磨蹭,责怪他们的不紧不慢,其实作为家长,对待慢腾腾的孩子更应该有耐心,以成人的角度评估孩子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所以,对待孩子不妨宽容点吧,父母的宽容往往会教出更优秀的孩子。

1、给孩子限制时间

在孩子不紧不慢做事的时候,大人们可能会看着很着急,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不要责骂孩子。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限定时间,例如给孩子十分钟的时间吃饭,五分钟的时间穿衣服,把每件事情具体时间化,让孩子遵守这个游戏规则,那么他们便会不自觉的速度变快,也会慢慢达到父母的要求,达到父母所期望的办事效率。

2、给孩子一个手表

孩子们磨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所以父母们可以教孩子认识钟表,认识时间,给孩子买一个手表,让他们养成看时间的习惯,有了时间的意识,那么在做事方面,孩子也会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3、锻炼孩子的灵活性

孩子们缓慢磨叽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手脚不灵活,所以动作很慢,这是身体不发达的体现,所以父母们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活性,让他们在平时多走路,多跑步,多跳跃,多锻炼,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发展,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肌肉发育,让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灵活性更高。

4、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们磨叽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容易分心,在做事情的时候会开小差,脑袋在神游,于是便会放慢速度,所以父母们不妨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例如在平时锻炼孩子记忆事物的能力,或者是锻炼孩子记忆一些图画,汉字,听歌曲记歌词,帮助他们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提高集中度,帮助提高做事效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对待孩子更需要耐心

  无论父母如何使出浑身解数试图为孩子营造最好的成长环境,都是很难实现的。想找好保姆,却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迫换人,保姆也不一定是自己满意的。有时即使希望孩子在身边,也会由于不得已而把孩子送到远方。虽然这些并非父母本意,但父母却不得不为这样的结果承担责任。

  父母虽然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退求其次,甚至其其次的话,那么父母就要接受这样的现实,并对由此引发的问题表现出积极努力的态度。

  前面我们提过的小星的例子,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当父母把孩子送到外地几年后带回家重新抚养时,父母必须有心理准备,即由于长期的分离,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已经退化为名义上的关系。即使孩子的年龄已经6岁了,但父母如果在6年内没有照顾孩子的话,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其实是0岁,也就是说相当于新生儿与父母的关系。所以父母需要端正心态,要像对待新生儿一样重新建立与孩子的关系。因为父母没有亲手带孩子,所以和6岁的孩子重新开始生活时,彼此都需要时间来适应,需要面临很多的困难。不管是在孩子5岁时领回来,还是在孩子10岁时领回来,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都相当于零。过去的几年中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那么就要像刚生孩子的父母一样,重新和孩子建立关系,努力和孩子亲近,重新建立起依恋的关系。虽然为人父母已经很久了,但是与孩子的关系却要从头再来,因为父母和孩子还没有真正做到心灵相通。

  初次见面的人之间,彼此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会格外地努力,也不会挑剔对方的缺点,要求对方改正。可是很多父母把孩子接回家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提要求。:在爷爷奶奶身边这么久,也没养成什么好习惯,得赶快给他纠正过来",:这么长时间没学习光玩了,我的给他补回来",等等。这些想法当然是没错的,但是顺序却颠倒了。如果父母能够接受现实,就会首先花更多的心思在改善和孩子的关系上。

  要充分接受和包容孩子,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之后再对孩子提出其他的要求。由于长期分离没有形成照好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对此并不接受,却急于对孩子有所要求,而孩子是很难接受的。无论父母的心情如何急切,此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往往都会碰壁。但是父母却不去思考失败的深层原因,只是一味地发火或是伤心。

  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表现为孩子在行为上、心智发育等方面的问题。父母应对此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准备。而为了改善这些行为所需的努力是长期而持续的。只进行一两次的尝试是不能期待孩子有所转变的。只陪孩子玩一两次,孩子不会马上就乖乖睡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果双薪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努力的话,那么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反之,因为孩子长期缺乏情感关怀,就需要父母长期的努力来弥补,而这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对待孩子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唠叨

  无休止的唠叨与其说是不应该的,不如说是没有必要的。父母的唠叨,既让自己伤神,也让孩子不胜其烦。在家长的唠叨里,往往会有一件接一件说不完的事情,实际整合起来只有一件事情,即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女孩缺乏自立能力,或者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好等。既然根源在此,父母与其出力不讨好地唠叨女孩,不如转向培养女孩的自主能力。如果女孩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父母的唠叨也就真的无用武之地了。

  小蕊从小受到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因此她直到进入了青春期还什么事都不会做。妈妈对此非常心急,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唠叨。后来,妈妈的唠叨竟然能持续2个小时以上,这让小蕊非常郁闷,当她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就用小刀在自己的手上划出一道道浅浅的伤痕。后来,这些承载着痛苦的印记被妈妈发现了,一番问询,女儿道出了实情,这时妈妈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唠叨给女儿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妈妈停止了唠叨。

  可是怎么才能让女儿有所改变呢?

  妈妈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个访谈栏目,主角是一个自理能力非常强的女孩。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国外念书,没想到她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后来学有所成。小蕊妈妈深受启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认为女儿现在刚进入青春期,锻炼她的独立性仍然不晚,于是开始有意识地让女儿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刚开始,小蕊对妈妈的变化和要求颇有怨言,不过时间一长她就慢慢接受了,而且她也从独立做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后来,很多事情小蕊不用妈妈说自己就能够主动去做了,当然她也很少再听到妈妈唠叨她了。

  女孩自立能力强了,自己的事情能做好了,父母自然会少很多唠叨,或者说会少很多诱发唠叨的因素。所以,父母与其无休止地唠叨,不如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父母多一分耐心,就可以少很多唠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