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制定规则应从生活小事做起,儿童保育应从胎儿做起

2022-04-26 22:33: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制定规则应从生活小事做起

时间:2005年10月27日 14:06—14:16提问:guest回答:王文革(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专家)guest:请教一个问题,我发现14个

1、制定规则应从生活小事做起

时间:2005年10月27日 14:06—14:16

提问:guest

回答:王文革(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专家)

guest:请教一个问题,我发现14个月的孩子基本的话都能听懂,现在有没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对他讲一般的行为标准他能听懂吗?而且这样会不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

王文革:一般的行为标准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因为他们没有实践的机会,体会不到规则的贯彻过程和结果,制定规则应该从生活小事做起,比如要向老人打招呼,有人外出要说再见等等,都是一些生活礼仪和生活规则就可以。孩子的行为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包括一些隐性的规则,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地教育他,他都会掌握的。所以一般生活规则只会有利于孩子的行为发展,而不是限制,不能用社会规则约束孩子。

guest:王老师,我很佩服象您这样研究心理学的,你的孩子一定会很幸福,有这样一个好爸爸时刻教育着他,长大一定会很优秀。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指导。谢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儿童保育应从胎儿做起

  中医儿科对世界医学有两项杰出的贡献,其一是十六世纪之前发明了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开拓了医学免疫学发展的道路;其二便是很早就重视胎儿保健工作,提出了胎养胎教学说,体现了儿童保育必须从胎儿期做起的先进思想。

  汉代的《史记》、《列女传》等古籍中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妊娠后便注意到要性情豁达,多读书、听音乐,坐立寝食俱循规矩,结果,生下的文王姬昌聪明贤达,健康长寿。历代医家研究了孕妇调摄与孩子聪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一、情志畅达:

  孕妇要心胸开阔,情绪稳定,用优美的音乐或诗歌陶冶自己的情操。不要悲喜过度,也不能过受惊恐,否则,可能会使生下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甚至有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

  二、调节冷暖:

  适应气候的变化,及时添减衣服。特别要防止受到:时行之气"(有传染性的病毒)的侵袭,如果不慎患风疹、疱疹等传染病,会损伤胎儿,造成流产或畸胎。

  三、饮食丰富:

  孕妇的饮食,应当品种多样,而又富于营养。多吃各种蔬菜、水果、豆类、鱼类、鸡蛋等,少吃过于甜、肥、粘腻及生冷的食品。

  四,劳逸结合:

  要有劳有逸,负力过重会损伤胎气,过于安逸又易造成难产。宜作适量的活动,才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顺利分娩。

  五、远却房事:

  怀孕之后,宜夫妇分开就寝,特别是妊娠3个月之前和7个月之后更要避免同房,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减少新生儿发病的可能。

  六、戒去烟酒:

  酒会助湿生热,烟会造成后代的智力低下,孕妇不宜饮酒抽烟,以免熏灼伤胎。

  七、谨慎用药:

  孕妇不能乱服药物,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一些有毒性和破血、峻下的中药则禁止使用,如乌头、大戟、芫花、斑蝥、水银、铅粉、麝香、牵牛子、巴豆等。

  八、注意起居:

  按时作息,有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换衣裤。衣着宽大,不要紧束腹部、下肢。

  做到上述各点,不仅有利于孕妇身体健康,对胎儿的发育也大有益处,能够减少先天性病变,使生下的婴儿智力发达、体质强壮、聪慧健美。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为什么会有灰指甲 预防灰指甲必须从生活小事做起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个广告语是这样的: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是真的,灰指甲真的能一个传染俩!无论是手指甲还是脚指甲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指甲展示魅力和健康,俗话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对女性来说那肯定是这样的,生存中很多人不留意就会惹起灰指甲,那么为什么会得灰指甲呢?

什么是灰指甲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进犯船面或甲下所惹起的疾病。常由白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各类真菌惹起。多数由其他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惹起,偶然也可由胞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霉等惹起,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甲。

为什么会得灰指甲

灰指甲是具有传染性的,并且在家庭内传达是比拟普遍,留意是因为患者对灰指甲没有惹起注重,没有实时追求病保持准确医治还有家庭内不良的卫生习性形成的,灰指甲多由手、足癣间接舒展而来,防备灰指甲首先要治妙手、足癣。

4、怎么样制定正确的教育规则

  父母应谨慎思考合乎逻辑、公正、有效的管教方式,例如,规定孩子在出去玩耍前,必须先做完功课,但在冬天,天黑得较快,等孩子做完功课时,天色已经太暗,不适合出去玩耍,这时父母是否应该适度地调整规则?又例如,对于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某项特别的规则适用于第一个孩子,却未必适用于第二个孩子。

  另外,我们必须确定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很清楚,一旦父母未制定清楚的规则,孩子便无所适从。例如,有时在叫孩子:打扫"时,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他对:干净"的理解与我们不同,所以他可能回答我们::妈!我已经把发霉的面包丢掉了!"或当我们告诉哥哥:要对妹妹好一点"时,我们想传达的意思是,要哥哥把心爱的玩具让给妹妹玩,但哥哥的解读却是::我也没有打她啊!’’由此可见,明确传达意思才能达到和孩子有效的沟通,这可以避免孩子对规则出现猜测或误解的情况。

  在制定规则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孩子是否有能力处理我们的期望。当我们的期望最后变成孩子要分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时,明显可知,我们的规则不实用。孩子也许还太小,无法将我们要求的工作一次完成,例如,在整理凌乱的房间时,四年级的孩子懂得运用组织能力,有秩序地把房间整理干净,但一年级的孩子却得听妈妈的指示,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整理。因此,在制定规则时,务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与发展阶段。

  最后,规则是否能切实执行,与家长的关系很大。假如我们昨天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后,要立刻做功课,今天却禁不起孩子的吵闹,答应让他先玩玩具后再做功课,这样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规则的内容。当我们无法坚守规则时,争执就会跟着产生。对有些规则父母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弹性的调整,但有些规则必须切实执行。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和孩子讨论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当我们无法对他们合理解释某些规则时,这条规则显然不是一条好规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