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管闲事,为什么小孩子总爱管闲事呢
1、孩子爱管闲事
喜欢管闲事的孩子通常出于两种动机。一种是孩子的确希望帮助别人,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敏感性不够,不能清楚地察觉对方的需要。再加上年幼能力不足
1、孩子爱管闲事
喜欢管闲事的孩子通常出于两种动机。一种是孩子的确希望帮助别人,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敏感性不够,不能清楚地察觉对方的需要。再加上年幼能力不足。因而“越帮越忙”或“多管闲事”;另一种动机,他不是需要帮助别人,而是喜欢藉此来满足自己支配别人的欲望。
此外,有的孩子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而频频告状,数说别人的不是。也有孩子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处理事情就到处晃、到处管了。
研究指出:“多管闲事”的孩子,比较不容易被人接纳而影响他与他人的关系。因此,他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也会较为落后。为人父母者遇上了“爱管闲事的”的孩子,要先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如果他是基于助人的目的,我们一方面要满足他的要求,一方面要跟他讨论帮助别人的结果,是不是真的使别人受益了。如果没有,就告诉他,等他再长大一点,自然会有这种助人的能力了,现在只要有同情、了解的心意就行了。假如是支配欲很强的孩子,父母应该采取正面强化与削弱的措施,也就是在他“帮助”人后不理他,而在他做出被认可的行为时,鼓励他、称赞他。这样,不良的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为什么小孩子总爱管闲事呢
强强很喜欢和比他小的小朋友玩,他们受了欺负就会来告诉强强这个“带头大哥”,强强就出头为他们打抱不平。
很多时候强强是“胜利”的,但有时也会因打不过大孩子而“光荣挂彩”,这时,他就会哭着跑回家向妈妈求救。
只要强强在外面替别人打抱不平后,就会有家长跑来告状:“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暴力’倾向,长大了可怎么办?”妈妈为此经常教训他。可没多久,强强又和邻居小朋友打架。妈妈打了强强一顿,强强想不通:“我学奥特曼替人报仇,妈妈为什么要打我呢?”
喜欢管闲事,这一般都是男孩子的“专利”,就像案例中的强强,把自己幻想成了动画片中的“大侠”。首先需要表扬的就是,孩子这种热心、见义勇为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个拥有正义感的孩子。孩子喜欢管闲事不是坏事,但是,这不等于父母可以纵容他的这种行为。
通常,孩子爱管闲事主要出于两种动机:
1.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在幼儿园、在与其他父母的交谈中看到或听到,有不少孩子乐于“行侠仗义”。这种孩子,心里非常具有正义感,希望能够帮助别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主持公道。因为,孩子是最富有同情心的,看到有人“恃强欺弱”,任性霸道,他们往往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敏感性不够,不能清楚地察觉对方的真正需要,再加上年龄小、能力不足,因而“越帮越忙”或“多管闲事”。有时还会因处理不当,得到破坏性更大的结果。
所以说,行侠仗义本来是一种好的行为。可是孩子如果不分是非,盲目地行侠仗义,那么这就需要父母加以教育和引导了。
2.孩子自身的交往需求
还有一种孩子,他们管闲事却不一定是要帮助别人,而是喜欢借此来满足自己支配别人的欲望。也有些孩子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处理事情,就到处晃、到处管了。此外,还有一些孩子是借此寻找机会,与人交往。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没人和他交谈、交往,他就会觉得寂寞、无聊,所以他要想办法和人交往,“管闲事”常常会替他找到交往的对象。
当然,孩子爱管闲事无论如何都不是坏事,这表明了孩子思维活跃、性格外向.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爱动脑筋、勤于观察。更重要的是,这表明乐于助人的想法已经在他心里扎根。孩子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很感兴趣,见到别人有困难,孩子会觉得很新鲜,忍不住出于好奇去“管闲事”,这也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因此,从积极因素来看,管闲事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管闲事有时也会使得孩子帮倒忙,破坏其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它会占用孩子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管闲事也要量力而行。
如果孩子出现了爱“管闲事”的现象,家长应当分析其实际原因,然后进行处理。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措施可供家长参考:
1.指导孩子交友
想要孩子正确地“管闲事”,首先,父母应该指导孩子的交友行为,让孩子学会判断助人的限度。孩子喜欢与他人交往是件好事情,孩子会因此有很多朋友,并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孩子交友也要慎重,不能总被朋友的不合理要求束缚,整天帮助闯了祸的朋友处理、善后。
所以说,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交朋友没有错,“管闲事”也没有错。但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整日纠缠在朋友无谓的纷争中会影响学习。
父母尤其需要提醒孩子,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随便允诺帮忙,否则会给自己与家人带来超出承受能力的负担。
2.表扬孩子的行为
对于孩子的“管闲事”行为,父母千万不要严厉训斥,而是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让正义的大树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当然,鼓励归鼓励,在此基础之上,父母还要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教他学习正确处理同伴间问题的技巧,避免出现“帮倒忙”的现象。
3.告诉孩子何为正确的“管闲事”
若孩子有一个“管闲事”的心,却总是做错事。那大多是因为,他没有将力量用对地方。这需要父母进行旁敲侧击,告诉他生活的小群体内,要注意正确地“管闲事”。
比如说,尽量不要让孩子自作主张地处理班级事情,而是教育他应当及时寻找老师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打无聊的小报告来损害他人的荣誉,这就非常不值得提倡,不要让孩子去做。
4.让孩子观察生活
父母不否定孩子的“管闲事”行为,是为了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正义感和求知欲。但是,这不等于什么事情都可以由孩子来管,而是应当教育、引导孩子多管周围值得管的事。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就要多鼓励孩子观察生活,如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其认识能力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还要让他学会关心家人和父母,这样,道德品质和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后,孩子就不会在“管闲事”时出现偏差。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