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子的教育故事,与儿子体验美国性教育
1、关于儿子的教育故事
  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到底能陪孩子走到多远都不放手?我也不知道,只是努力陪、努力走,反正陪到底就是了。  有时在和一双儿
1、关于儿子的教育故事
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到底能陪孩子走到多远都不放手?我也不知道,只是努力陪、努力走,反正陪到底就是了。
有时在和一双儿女斗嘴或开玩笑时,会脱口而出::真不知道怎么生出你们这两个小孩。"女儿却回上一句::谁让你是学教育的!"听了这句话,有的时候在心里苦笑,偶尔却也觉得自豪。
我常常在想,是否因为我学教育,而且老是想:以教育为己任",所以老天才会降下一双个性、想法南辕北辙的儿女这个:大任",好让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从两个极端的临床案例中,进一步增加我对于儿童教育的认识。
正如我一再强调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气质及能力发展的状况,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使孩子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没有:最好"的教育之道,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因此,如果幸运碰到像女儿这样的资质,我才能在她还小的一段时间里,高唱:当妈妈是来享福的"的欠扁论调,而当女儿和儿子逐渐成长后,我才深深体会到:当妈妈是来受苦的",让一干认识的妈妈都高唱:世界是公平的"。
女儿的问题出现在青春期后,虽然依然是多才多艺且热情、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个性,但她的脾气却越来越火暴,我们母女之间出现过不少次冲突场景。而儿子以他一以贯之的极端退缩、保守与固执、别扭到龟毛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他内向,坚持度高,反应强度比较弱,规律性极高,回避的个性),常让我想抓狂。但每次想到这其实就是他天生的气质,他也没办法,只好忍耐下来了。
就拿他平常的习惯来说,每次溜冰前,光是穿鞋袜,他就可以耗上一小时。袜子不是套上就好,东摸摸,西抠抠,才仔细对好穿好,磨磨蹭蹭穿上后,常常感觉不对,就会再脱下重穿。袜子穿好,鞋子一样也是得一丝不苟地穿好,鞋舌拉到定位,务必要对得整整齐齐才甘心。换成一个耐心稍差的人,我想包准当场就发飙了。
溜冰前的地板热身动作也一样。已经溜了近十年,但他每次还是一丝不苟地做着初学时的全套热身动作,他一定要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地把所有的步骤做到对、做到完整,才肯开始练习。虽然我屡次劝他,甚至旁边陪溜冰的其他家长,偶尔也调侃他::你今天不错,花了四十五分钟,比昨天少一点……"
他不但对于穿鞋袜和热身动作按仪式般的惯例进行,甚至连惯穿的衣服也都固执得不愿轻易改变。他有一条穿了好几年的韵律裤,是溜冰时必穿的,即使我后来为他买了好几件新的运动裤,但他就是认准了这条甚至破了好几个洞的裤子。有一次,他忘了在前一天将裤子拿出来洗,待第二天临出门前才发现,当场拿去洗,并打算要穿湿裤子上场练习。我要他穿其他的新裤子,他就是不愿意,我气得不得了,说::帮你买了那么多条,你为什么就是不愿试一下!"
但他就是不愿意。我想起他小时候宁可饿两天肚子也不愿开口说:谢谢"的样子,这情况必须改变。于是,我对他说::好,我尊重你,也接受你非穿不可的决定。不过,我以后再也不会为你买任何新裤子,这一条你就穿一辈子吧。"看我生气的样子,他终于妥协,换上新的裤子。但这一天溜冰时他就状况百出,浑身都不舒服,我也只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后来他接受了这条新裤子之后,每天穿着溜冰,裤子开始松了,常常看到他溜到一半在拉裤子,也还是不愿意换掉。教练拿他开玩笑:下一次就将拉裤子这个动作编到舞曲里去。
儿子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固执,不肯接受新事物,碰到困难就退缩这上面。但是,:能够坚持"也是他最大的长处。(这就是儿子的天生气质。)
其实,我不应该对他执拗而保守的个性太过惊讶或有太多的期望,因为他和他老爸一模一样。这对父子对于新事物、新食物等冠上:新"的东西,完全没有尝试的欲望,除非被逼,否则一概拒收。我后来干脆规定他们,任何新开发的食物或菜式,不管爱不爱,一定得吃一口,然后才有拒吃的权利。好笑的是,经过这样的强制手段,他们挑食的名单越来越短。
当儿子在读幼儿园时,我颇为他说话的问题所苦恼。他小时候因为舌头抵不到上颚,说话有些口齿不清,会把:挖土机"说成:哇五一",很多人因此听不懂他说的话。我发现,在别人一再追问后,他更加不敢开口了。于是,除了和我说话外,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和其他人说话,更别说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了。
当时小区幼儿园请了一位外籍老师来教儿童美语,采取全美语教学。担任园长的朋友邀我将孩子送去上课,我也期望外籍老师的活泼教学方式能让他大方开口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9点到11点的美语课,他在班上坐了两三个月,硬是没开过一次口,更不用说参与了。大家都拿他没办法。
这个情况让我警觉,是什么样的状况让一个小孩每天在课堂坐两个小时而不开口?这是多么大的挫折感啊!很多人建议我带他看医生、去矫正。但我并不认为他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我确信,到了医生那里,他也是一样不会开口说话。尤其是几个阿姨一提看医生,他马上就显出畏缩的样子。我也不想太过勉强,让他再次遭受可能的打击。
但时间拖得越长,我心里越来越急,不知道如何才能帮他?有一天,我看到他在玩着皮卡丘的玩偶时,口中念念有词,发出的音节,我听了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因为这个尾音,他是以舌头碰到上颚发出来的音。我马上抓住机会,:你再说一次。"他又说了一一次,我很高兴,但不敢激动,:你跟妈妈说说看他练习类似的音,他一个一个跟着我念,我就知道,他会了,:乖!你再说说挖土机(这是他最喜欢的车种)……"他也知道我是在帮他,很努力地抓住机会练习。只要他发不出舌顶着上颚的音,我就让他重发的音,让他体会如何发声。就在那一天,我的儿子奇迹般正常了。发音问题解决,重拾安全感的他,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他是个视觉型的孩子,他的空间概念、色彩、比例……非常强。有一次出游,经过一栋大楼,他跟我讲::妈妈!那栋大楼造型好特别喔!但是我觉得旁边那个颜色有点奇怪,如果换成××颜色会更好……"那时候他才上小学低年级,对美的东西、对空间已经有所感觉了。
他从小也看了很多书,我一直以为他和姐姐一样,语文上没有问题,人家问起书上的内容,他都能自己:看图说故事"。直到有一次,当他讲得眉飞色舞时,才被姐姐戳破::这个故事才不是这样!"我才知道,原来他从不看文字,都是在看图像,所以他的词汇非常匮乏。
由于词汇的匮乏一直影响他在上课时的理解,他不喜欢读书,正式学习成果欠佳,上学遂成为一件令他痛苦的事情。直到现在,我还一直在想办法鼓励他多看点课外书,但他拿到没有图画的书,不是想睡觉就是头脑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甚至我还要以金钱贿赂,提出:看完一本书给多少钱"的办法,令一旁的姐姐很眼红,一直提议::妈妈你也拜托我看书好不好?"
我认清的事实是:儿子当然有他优秀的地方,他的体能很好,美术、书法也都不错,对于美感的品味很高,但如果一直待在学校正式学习的框架中,他一定会饱受挫折,本来就退缩的个性要怎么办?情况必须有所改变。
:溜冰"成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但在开始的几年当中,除了我以外,几乎没人看到他的天分,即使教练也不例外。
他一开始是跟着姐姐一起去溜冰。姐姐有溜冰的天分,是教练眼中智能型的学生,爆发力、平衡感、弹性超强。花式溜冰,跳跃非常重要,她胆子大,只要她跳得下来,她根本不在乎摔下来会有多痛,脚会不会瘀青,她觉得那是小事。像一圈半的爱克斯跳跃,是溜冰选手的一道门槛,对于爆发力、平衡感,还有选手心理素质都有基本的要求,过了这道门槛,才能进一步登堂人室,学习进阶的高级溜冰技巧。一般选手,大约要花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而她却能很快抓到秘诀跳出了一圈半。
相比之下,跟着女儿来学溜冰的儿子,在教练眼中就不太令人满意了:动作稀松平常,上课变成例行公事,从来未主动要求学习新动作,进步比乌龟还慢,但一下课,他飞快地跑,又很少人比得上。我也未对他多要求学习成果,就当成是运动算了。
而当同时学溜冰的其他小朋友都陆续成功地学会了一圈半的爱克斯跳跃时,我的儿子却依然毫无进展。将近两年,他还是不敢单脚落地,跳不出完整的一圈半。教练想尽各种办法,如用类似钓竿的器具辅助他,再用种种话语与方法来鼓励他,但他就是跳不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除了我以外。
我知道,问题不是出在他的能力,而是出自于心态和学习态度。我知道他的体力、高度、转速、弹性、平衡感、爆发力明明都很优秀,没有问题,但他胆子小、怕摔,而且学习态度令人发指,不想也不敢去尝试新动作,而且很轻易就放弃。练习时,如果摔跤,就会觉得当天状况不对,不愿意再练习。这常让我有抓狂暴走的倾向。
看他这样,我想开了,对教练说::他早晚一圈半会跳得下来的,我们就等他那一天吧!"
因此,当他长期以来一事无成,成绩毫无进步,而且并未表现出轻易放弃的学习态度时,这真是一个考验妈妈的时刻。九年来没有任何亮眼的结果或成绩,每次我出现在溜冰场旁时,甚至可以读出几个熟识家长脸上的疑惑::你竟然还在这里没放弃啊!"
如果我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并且深信: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教育",单靠爱心,我想,大概也撑不了太久。我相信,同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妈妈应该都会选择放弃吧!但我知道,我不会放弃他。
我了解,由于他的天生气质,对于学习是退缩的,我必须借着他喜爱的溜冰来培养他树立正确学习态度。这个过程十分困难,也要付出代价,但我只能以时间来换取学习态度,坚持’下去,直到他建立好学习态度。否则,他将会一事无成。
我也很明确地让他知道我的想法、态度及坚韧,以及为何我要这么做。我和他曾有一次长谈,考虑到未来课业更为繁重,我要他想清楚,他可以不把溜冰作为将来的职业选择,而当成一种爱好、运动,偶尔溜溜就好,如此大家则可以放轻松,有空才溜,功课忙就暂时放在一旁。但儿子最后还是选择继续溜下去,看他难得这么有主见、有气魄,我也豪气地答应::只要你愿意溜,我就陪到底!"
从那时候开始,为了陪他溜冰,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常开玩笑,我的生活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陪他练习溜冰中度过的。除了我自己要上课的两天外,每周有五个晚上都要陪他去溜冰,光来回车程就要80公里,寒暑假还要到台南参加集训。但我也善于利用这一个多小时的车上:母子时间",要聊的、谈的、训的、鼓励的、责备的、督促的、建立信心的,全都趁此机会源源而出。虽然他随时可以关闭他的耳朵,但是我相信时间久了,会输入到他的潜意识,有一天一定会为他所用。
由于当初的教练并不看好他,为了让他能往好的方面发展,我在他做出决定后,换了一个有原则、比较强势且能治他种种毛病的女教练。我自己更常常利用在车上相处的时间鼓励他::你那么有天分、弹性那么好、跳得那么高……你一定会做得比别人好!"我不是在安慰他,我是真的这么相信。这是我的儿子,而我懂得他的优点。
我相信他做得到,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
花了两年时间,他终于成功跳出完整的一圈半爱克斯旋转。那天我请他吃牛排,庆祝终于有了突破。我知道,他已经克服了心理障碍,良好的学习态度基本上已经建立。
短短半年内,他又迅速地完成了二圈跳的五种动作,很少有人可以这么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二圈跳。
我知道,他后面还会带来更精彩的表现。我不急,我会慢慢等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与儿子体验美国性教育
6年前,我带着刚满9岁的儿子斌斌移民到美国纽约。生性活泼的儿子对陌生的西方社会充满了新奇感,而纽约是一座特别充满性色彩的城市。不用说曼哈顿四十二街有臭名昭著的红灯区,就是儿子每天上学要经过的那些性用品商店就足以让我担心:橱窗里的展示一览无余,赤裸裸的男女亲昵画面令我这个过来人都脸红心跳。
幸好儿子混沌初开,对一些敏感的事懵懵懂懂。他只是对班上异性同学之间模仿大人相互送花和亲吻感到十分有趣。每当儿子谈论这些事时,我总是一脸严肃地说:“你还小,别学那些坏毛病!”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我照例把浴缸里放满水,准备带儿子洗澡。不料他却一反常态地说:“妈妈,我再不要你帮我洗澡了!”“为什么?”我笑着问。“因为我是男孩,生理老师说,我的阴茎不能随便让妈妈看!”天哪,儿子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奇谈怪论!我又好气又好笑:“斌斌,你还小,妈妈替你洗澡是很正常的。”我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脱他的短裤。没想到儿子推开我大声嚷道:“别碰我,我有自己的隐私!”看见斌斌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只好作罢。心里却暗暗埋怨孩子的老师小题大做。
当晚,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老师在生理课上还讲了些什么。斌斌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斌斌的老师让他们看了男女裸体图片,让孩子们知道男人和女人生理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生殖器。儿子盯着我又大大方方地说:“老师讲了,男生的阴茎和女生的阴部都属于自己的隐私,除了医生,不能让其它人窥看或触摸。”
儿子讲这些话时丝毫没有害羞的样子。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儿子不仅知道人体发育、性成熟和女人怀孕分娩等生理知识,不到10岁的他居然还能展开话题谈及生命的可贵和男女友爱的重要性。看来,美国人对孩子的性启蒙教育还贯穿着珍惜生命和关爱异性的人性教育。
不过,儿子对“性”的了解之多有时竟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尴尬不已。有一次我清理手提包时,无意中将一盒避孕套翻了出来,我慌忙将其塞进提包里。儿子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那是避孕套,它可以阻止精子与卵子相结合!”我不禁愕然,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老练”,一旦他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能否保持健康的性心理呢?
畅所欲言,一堂难忘的性教育课
我的担忧或许不无道理。儿子进中学后不久性格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仅言谈举止变得较以前深沉,一向不注重外表的他还开始认真拾掇自己,每天都要用洗面液涂抹脸部的痘痘。显然,步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在意自己在女同学眼中的形象了。我早就听说美国中学生“早恋”现象司空见惯,从老师到家长均不干涉孩子的恋爱自由。为了防止儿子陷入“早恋”泥潭,我经常对他进行旁敲侧击,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中华文化精粹教育儿子。
一天,斌斌带回了一份学校给家长的通知,说周末学校有一堂性知识教育课,内容包括避孕和预防性病。通知上注明,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听课,必须在回执上签名,将来孩子如果发生了堕胎、艾滋病等,家长不可指责学校教育不力。通知末尾说欢迎家长到校旁听性教育课。
早就想到儿子学校“侦察”情况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原以为性知识教育课的气氛会严肃而拘谨,结果并非如此。上课开始,那位漂亮的年轻女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sex”,然后她面带微笑地问大家:“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性’这个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
说真的,我没料到老师会对涉世不深的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个满头卷发的男生第一个发言:“‘性’让我想到了遗精。”立刻就有人笑出声来。
一个略带羞涩的女生轻声说:“‘性’让我想到了怀孕。”我看见好些同学都在窃笑。
一个黑头发的亚裔男生冷不丁冒出一句:“‘性’让我联想到做爱!”教室里马上骚动起来,好多女生的脸都红了。
这时,一个体魄健壮的黑肤色男生瓮声瓮气地说:“‘性’让我想到了一丝不挂的女人……”话音刚落,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有几个同学将笔和本子朝他扔了过去,教室里像开了锅,我瞥见儿子也笑得十分开心。
接下来,孩子们继续无所顾忌地发言,他们的想象力是那样丰富,年轻女教师不停地在黑板上写着:“做爱、姿式、流产、接吻、性感……”一些平时大人都觉得难以出口的词被孩子们说出来,完全没有羞涩和龌龊的意味。
教室安静下来后,女教师看了看满满一黑板的词汇,皱着眉头说:“你们说了这么多,唯独漏掉了一个与‘性’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东西……”
孩子们窃窃私语地猜测起来。这时,女教师转过身,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love”!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爱情!”女教师的声音充满感情。“‘爱情’是两性之间最圣洁最崇高的感情,缺少爱情的‘性’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人们在大谈性感、快感时,却忽视了‘性’是要以‘爱’为前提的。生活中的早孕、堕胎、性病等,往往是由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导致的……”
女教师的话极富感染力,刚才还嬉皮笑脸的孩子都变得庄重起来。接下来,女教师告诉孩子们,性爱没有下流之说,也没有罪恶性,它是自然的、美妙的,但中学生过早涉足性生活对身体和学习都不利,发生意外妊娠和堕胎是十分痛苦的。
最后,女教师播放了一张介绍避孕方式的盘片,孩子们看得格外认真,那种专注的神情就像在看一幅数学三维图。
课后,我与儿子的班主任聊了一会儿。当我向他打听斌斌在班上是否交了女朋友时,老师有些吃惊:“很遗憾,我从不过问学生的隐私。您儿子很优秀,如果有女孩爱上他是很正常的事。”我赶紧解释说自己是担心儿子过早恋爱会影响学习,老师连声说“no”,他振振有词地开导我说:“恋爱会使你儿子变得更聪明、更自信,家长的责任只是告诉热恋中的孩子应如何避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绝妙的故事教育法
儿子两三岁后,自我意识就更加强烈起来,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对大人逗乐式的指挥与安排也有了明显的选择性,有时会乖乖的配合你的要求,有时会对置之不理,甚至有时会故意做出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的事,对小人儿变幻莫测的脾性,我一度很无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引导他的成长,后来无意中看到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泛灵心理,忽然就茅塞顿开了。
“泛灵”心理是指孩子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如果能用将事物拟人化后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理念,比起生硬地对孩子讲大道理要有效得多。而这种故事教育法,我一直屡试不爽。
1、故事诱导法
儿子从不跟我们说幼儿园的经历,有时候问他,他不是顾左右言他就是跑一边去,根本就不接你的话茬,虽然每天接孩子时老师会大概说说他一天的表现,但我更想从孩子嘴里听到他在幼儿园的点滴,这样才能更正确的了解他过得快乐与否。但孩子不说啊,问他幼儿园好不好,小朋友乖不乖,他眼珠子转地骨碌碌就是不回答,把我这心给悬着,让人急也不是不急也不是。
幼儿园的第一个寒假,小家伙过得可充实快乐了,今天跟姥爷去遛鸟,明天又跟姥姥上公园,甭提有多精彩了。有一天,小家伙跟爸爸钓鱼回来后,便兴致勃勃地跟我讲钓鱼的所见所闻,看着他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生成,我何不用这种讲故事地方式让他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这样即可以培养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又可以了解他的表现,岂不是一举两得?主意打定后,我便付诸实践了。
讲故事的时间安排在睡觉前,我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先是跟讲故事书里的故事,等他兴趣盎然时就说:“我们来讲冬冬今天的故事好不好啊?”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一开始,基本都是我讲他听,我讲得很笼统,大概说一说一天的主要事件,当然间中会故意问:“咦,好象不是这样的吧?”他开始不发言,只是认真地听,后来我说错了,他就很积极地纠正过来。再后来,他不满意故事的大概框架了,就主动加入一些细节。慢慢的,每天的故事都是他自己在讲,一边回忆一边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中午吃了什么,干了什么,他都会详详细细地复述出来,虽然他的故事没有任何修饰的词语,就是直白的表述,但这对他思维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这个习惯养成后,再去幼儿园时,我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套问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了,因为,每天的睡前故事,已经让我详细了解了他一天的表现。
2、故事纠错法
儿子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欺负”人,如果玩得太过兴奋,他会不知轻重地或拍或推小朋友一下。但因为不懂得控制力道,被小朋友告状。有一段时间,我每次去接他,老师都会对我说,冬冬今天又打了谁谁谁。每回听到老师这么说,我都会很生气,这怎么了得,三岁小孩就有如此强暴力倾向,长大后还不无法无天啊。于是我问他为什么打小朋友,他不吱声,一副逃避问题的表情。我软硬兼施地跟他讲道理,他就很委屈地说:“以后我不打人了,我错了。”可是第二天,老师还照样告状,还加重了语气:“道理也讲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也用了,他认错倒很快,但过不了两分钟又故伎重演。”那段日子,我愁都愁死了,不知道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个坏毛病。后来,每次儿子跟小朋友在一起时我就仔细观察,发现他并不是在抢玩具或争东西吃时动手打人,而是在玩得兴奋的时候才会“动手”,不带有任何征服的性质,于是我想,这个孩子大概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快乐,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来渲泄罢了。
知道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有一次儿子把表哥弄哭了,我就指着他的小手说:“你看你看,小手也哭了,它在说‘冬冬,你怎么这么用力啊,你把我都给弄痛了,我还怎么帮你拿玉米吃呀?’”儿子立刻研究似地看着自己的小手,一脸不安。我问他:“小手是用来干什么的呀?”他说:“用来玩电脑,还用来搭积木。”我说:“对啊,它是用来玩电脑的,你用来打哥哥,它会不高兴,以后就不帮你玩电脑了,对不对?”他重重地点头,我继续晓之以理:“以后呀,要轻轻地,喜欢小朋友就轻轻摸一下,你一用力,小手也会痛的。记住了吗?”他点头,自己喃喃自语起来:“我的小手是用来玩电脑的,不能用来打人。”慢慢地,儿子打人的情况就少了,偶尔犯了,我指着它的小手告诫他,今天不能怎么样怎么样了,因为小手不高兴了。他立刻会对着小手呵气,不停地认错。现在,儿子打人的毛病基本不再犯了,他就是在这种拟人化的故事中,正确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的。
3、故事说服法
儿子有一段特别挑食,不吃青菜不吃肉,每天就只吃白糖拌粥。看着他一天天的瘦下来,我是急在眼里痛在心里。不管怎么费尽心思为他更换食谱,他就是正眼也不瞧,闭着小嘴倔强地说不吃。我说青菜和肉才有营养啊,不吃怎么能长高长壮呢。他辩解说:“吃米饭就可以了,吃了米饭我就有能量了。”我失笑,不知他的“能量”一词从何而来。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引诱他吃菜的办法。我把耳朵凑近他的小肚子:“哎呀,米饭在你的小肚里跳舞呢。咦,它好象在说话呢。”小家伙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肚子上,我故意细声细语地说:“青菜青菜,肉肉肉肉,快进来跟我玩呀,我自己一人在小肚子里好寂寞啊,你们快进来。”儿子一听,咦,不得了,米饭寂寞了,赶紧给它找朋友啊。我乘胜追击:“快,把青菜送进肚子里,还有肉,让它们一起进肚子里做游戏。”小家伙听我这么一说,就麻利地扒了几口菜,然后得意洋洋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它们在我肚子里跳舞呢。”就这样,儿子渐渐在这种故事的氛围内不知不觉吃完了自己的饭菜,我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还有一次,儿子玩电脑上了瘾,怎么也不肯上床睡觉。我怎么说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我只好故伎重施:“冬冬,你听,电脑在说‘哎呀哎呀,好累啊,我想睡觉了。冬冬你让我睡觉嘛,我现在全身发热,你再不让我睡觉,我会生病的。”小家伙听我这么一说,沉思了片刻,然后自己乖乖地关掉电脑,上床了。
三四岁的孩子大道理不懂,小道理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单纯的说教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而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能欣然接受,父母也能身心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陈嘉庚如何教育儿子
谈到家教,陈嘉庚先生的儿子陈国庆说:
我父亲非常疼爱我们。惟其如此,他对我们的要求不特别严格。他一生辛劳,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全部捐给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我从学校毕业后,进了父亲的工厂,他对我说,“从现在起,你应当自立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钱也好,没钱也好,都不会留给你们。”那时候做工要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10点,每天三顿饭都在工厂里排队吃食堂。
有一次,工厂里为支援抗战组织募捐,每人捐3块钱。那时我的工资才十几块,我觉得实在困难,硬着头皮去求我父亲,请他替我出。但父亲说:“不行!几块钱对于我是太小的事情,但我就是要从这些小事上培养你们的自立能力。普通工人做到的事,陈嘉庚的儿子应该做得到。”
父亲当时的做法是有些严厉,可今天,当我也已经儿孙满堂了,才真正完全理解了他的这番苦心。没有那时的磨练,我就不会有后来事业上的发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