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半还不会说话,宝宝迟迟不会说话,家长如何是好?
1、宝宝一岁半还不会说话
1、不一定说话早的宝宝智商就高虽然过了周岁已经五六个月了,宝宝还是连“嗯嗯”、“不不”也不会说。看到别人家同龄的宝宝或者更小的宝宝
1、宝宝一岁半还不会说话
1、不一定说话早的宝宝智商就高
虽然过了周岁已经五六个月了,宝宝还是连“嗯嗯”、“不不”也不会说。看到别人家同龄的宝宝或者更小的宝宝都能说话了,而自己家的宝宝还不会说,妈妈就开始担心起来。妈妈首先会想到自己的宝宝会不会是智力发育迟缓呢?可是,不一定说话早的宝宝智商就高。
宝宝的耳朵听得见,与其他同龄宝宝的动作也没什么两样的话,妈妈就没有必要担心智力问题。让宝宝把苹果拿来,宝宝会拿过来苹果,问宝宝爸爸在哪里呢,宝宝会用手指指向爸爸。如果会做这些的话,宝宝就是不会说话也是听到了,
2、宝宝迟迟不会说话,家长如何是好?
有的宝宝1岁左右就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了,有的词汇量还特别丰富,时不时就会给家长惊喜。而有些宝宝到了两三岁的时候都不怎么会说话。有些家长因此着急不已——宝宝是不是存在语言障碍?其实,影响宝宝语言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复说过的话
宝宝不比成人,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弱,可能今天教会的东西明天就忘记了,学说话时也是如此。比如今天妈妈已经教会了宝宝一个词语,但是可能明天再问,他们就不记得了。这就需要家长每天不停地重复各种词汇,强化这些词汇在宝宝脑中的记忆,最终会使宝宝牢牢记住,还增加了词汇量。
家长还可以在每天带宝宝出门时,教宝宝指认事物,并且说给宝宝听。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增强宝宝的记忆力,也是增加宝宝词汇量的好方法。
二、家长发音要准确
有些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总是无意识地模仿宝宝的语言特色,导致吐字不清。其实这样不仅不利于宝宝词汇量的增加,还可能因此导致宝宝说话含糊不清。正确的方法是家长采取和宝宝面对面的姿势,让宝宝可以看清家长的口型,然后用清晰准确的发音教给宝宝。
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比如图画书,图画书是非常好的启蒙读物,里边有色彩鲜艳的图案,家长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宝宝说话,这样既是生动有趣的互动,也能让宝宝的语言能力快速进步。
三、多和宝宝说话
不要以为孩子都可以自学成才,宝宝的词汇量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平时一定要多和宝宝说话,可以多跟宝宝聊聊天互动一下,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明白。
家长也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教给宝宝说话。比如在陪宝宝玩游戏时,利用小玩具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告诉宝宝每个玩具的名称、用途等,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记住并且准确说出来。
孩子的个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平常很少和宝宝说话,那么宝宝的性格可能比较内向。反之,如果父母性格活泼开朗,他们的宝宝也多是语言表达能力强、开朗乐观的性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不会说话应排查生理问题
每个宝宝的发育有其个体差异,语言系统的发育也同样情况。他们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两岁半还不会说话或没有任何交流性的语言,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不正常发育水平。
1、智能发育迟缓(即智力低下):
一般来说,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研究结果显示,智商越低的儿童,其说话能力越差。部分智商低于5 0的儿童甚至不能发展必要的说话技能,而轻度智能迟缓的儿童,说话能力有其他认识能力的缺陷,这在经过诊断性的智力测试后便能知分晓。
治疗方法:对于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可根据智能迟缓的程度进行说话的干预,即使严重智能迟缓儿童,也要鼓励他们用姿势、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与他人作简单交流的技能。
2、发育性语言障碍:
这在学龄前的儿童中较多见。国外的调查发现,在2.5周岁~12周岁儿童中,说话异常者占6%,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1倍。据统计,此类儿童的症状如下:
①感受性语言障碍
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常无反应,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他人的语言要求去行动。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仅表达能力差。
②入学后发育性语言障碍
患儿常有明显的学习困难。既不懂别人的意思,又说不清自己的意思,开口说话的年龄较常人相差很多,一旦会说,也是发音不准、词汇贫乏、句子简单、错误百出。且学习方面主要是阅读困难,特别是感觉性语言障碍患儿的阅读能力较差,且常伴有计算困难,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③行为问题
该类患儿到学龄期后常因学习困难及与同学交往时语言表达困难,而出现焦虑、退缩、注意短暂、多动或违拗等行为问题。通常此类患儿的智力正常,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正常,内在的语言发育正常,在完成一些带有创意的游戏、绘画、音乐方面与正常儿童一致。但他们常常缠住一个话题不放,无休止地说着,全然不理会周围人的反应和表情,没有与他人对答和会话的技巧。
治疗方法:
表达性语言障碍者:主要是对语言进行特殊训练,无须药物治疗。表达性语言障碍者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获得语言能力。重点是训练宝宝模仿别人讲话。
感受性语言障碍者:一般语言较差。专门训练后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患儿效果较差、严重者同时伴有听力损害者,几乎不可能治愈。训练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
4、宝宝还不会说话 妈妈如何与他交流
宝宝从出生到说话至少要有一段时间,那么这段不会说话的期间,妈妈如何与他交流呢?事实上,宝宝的声音和动作就是他的语言,妈妈可以通过它们来与宝宝交流。
在宝宝出生头几个月,你可能会怀疑你说的话宝宝是否有听进去,是否会听你说话。研究表明,妈妈说话时,宝宝即使不会说话,但是也会听。
假如你还不相信的话,不妨做一个小测试:当宝宝处在安静而警觉的状态时,趁宝宝跟你四目相对时,开始很自然地跟宝宝话说,让你的家人在一边录像。回头看这些录像时,你会发现宝宝和妈妈的身体语言是同步的。如果你用慢速来播放录像,你会注意到宝宝的头和身体的动作就像随着妈妈的声音在跳舞一样。这个小测试表明,宝宝确实会听大人说话,只不过不是很明显就是了。
知道了宝宝会听妈妈讲话,那么妈妈如何与他交流呢?怎样和宝宝说话呢?其实对于妈妈来说,你不需要学怎么和宝宝说话,因为你天生就会。宝宝生下来后,妈妈们会自觉地用充满母性的上扬语调和面部表情跟宝宝说话,这个是专属于妈妈的语言。和宝宝说话时,妈妈会提高音调,减慢语速,拖长尾音,还会长大嘴巴和眼睛,整个面部都充满表情和动作,而且还会根据宝宝的听力和注意力调整语速。
虽然妈妈天生就会和宝宝说话,但是也有几点要注意哦。
1、看着宝宝说话。
妈妈和宝宝说话时,最好眼睛相对,进行眼神交流,这样他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更有可能回应你。
2、叫宝宝的名字。
虽然宝宝头几个月不会把名字和自己联系起来,但是经常听到自己熟悉的名字,他也会感觉到兴奋,并且会觉得这是一种乐趣。
3、说话尽量简单。
妈妈说话时尽量拖长音,一个字一个字的叫宝宝。不要说我、你之类的,因为宝宝听不懂,尽量使用宝宝、爸爸、妈妈这类词语。
4、语调活泼。
宝宝喜欢能让他们有联想到活泼动作的词,喜欢夸张的语调和动作。比如说小狗狗再见,然后一边做和狗狗再见的动作。妈妈可以把宝宝听了反应最好的词记下来,不过不要一直重复,宝宝也会厌烦老是听到相同的声音。
5、给宝宝说话的时间。
每次和宝宝聊天或者提问题的时候,都要时不时停顿,让宝宝有机会回应你。如果总是你在说,宝宝很快就会感到厌烦。
6、给宝宝回应。
当妈妈说话时,宝宝有所回应,比如发出咿呀声或者扭动身体,那么妈妈可以模仿他的声音,马上给他回应,这样做能鼓励宝宝继续表达他自己的意思。
7.给宝宝唱歌。
有专家说,给宝宝唱歌比说话更能影响宝宝语言发育。所以不管你会不会唱歌,你都可以选择几首有趣而宝宝又喜欢的歌曲,经常唱给宝宝听。(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5、宝宝不会说话应排查心理问题
在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不会说话的,只能通过哭声来进行表达,比如在饿了、不舒服的时候,都会用哭声来提醒父母。如果到了一定年龄,孩子还不会说话,就该及时查找原因了。那么,宝宝不会说话应排查心理问题吗?
小宝宝不会说话和心理因素是有关系的,所以要排查心理问题。儿童言语能力发展,与其他能力的发展相同,都需要依赖于生理上的成熟,而且还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突破心理障碍。在和成人的交往是较为关键的因素,所以家长要帮助宝宝突破心理方面的障碍。
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都不太一样,是有个体差异的,而语言系统发育也不同。宝宝说话有早有晚,如果孩子在两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或者是没有任何交流的欲望,家长除了要考虑生理原因之外,还要注意排查心理问题。
通常来说,正常的宝宝在7-8个月时便会开始模仿声音。在一岁左右就会叫爸爸、妈妈了,到了2岁的时候能够问简单的问题。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落后严重,比如落后半年甚至是一年的话,就很可能是智力落后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