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狼养的人最终也会变成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分数

2022-02-12 07:15:1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狼养的人最终也会变成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对于人来说,甚至于动物,就有例外了,有名的:狼孩"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一九二

1、狼养的人最终也会变成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对于人来说,甚至于动物,就有例外了,有名的:狼孩"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一九二零年十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方的一个小村落里,盛传有两只人形动物住在附近的狼洞里。

  那时,刚好有一对来此传教的牧师夫妇在当地,获知此消息,便决定前往探险,经过几番艰险,终于捉到两只动物,原来,她们是人类的女孩,年龄约八岁、一岁半。

  姐妹俩被取名阿玛拉和卡玛拉,并被送往孤儿院接受人类的教育。

  牧师夫妇以无限的爱心和耐心,想为她们培养人类的性格与能力,但这对被狼养育多时的姐妹,初时却怎么也改不掉狼的行为,她们在屋内双上肢着地,象狼一样用四只脚行走,有时还会向人飞扑过来。白天闷坐在黑暗的角落或打盹或面朝墙壁倦缩着,到了夜晚又嚎叫个不停,吃的也是腐败的肉或者活的鸡食。

  尽管如此,牧师夫妇也没有放弃对她们的努力。果然,到了两个月后,姐姐——阿玛拉终于能说出:不"的句子来,只可惜不到一年,她就死了。

  妹妹卡玛拉则三年后才能用双脚步行,但有时在做出本能的反应时,仍改不了用四肢行走的习惯。

  恢复人类社会生活九年,直到十七岁死去时,她的智商只有三岁半小孩的水平,能讲出来的单词也只有45个。

  无独有偶,非洲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三十年前,非洲莫桑比克的大丛林中,有一个土著人,年轻的妻子刚死,其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无缘无故地失踪了。数月后,人们在一群狒狒中找到正在吮吸狒狒奶水的婴儿,但当人们试图从狒狒手中夺回婴儿的时候,一切尝试都告徒劳,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狒狒把婴儿带走。

  十九年后,这个婴儿长大了,成了那群凶猛的狒狒的头目,雄霸一方,直至有一次他在打瞌睡时,才被人抓到。

  抓到以后,当地人满以为可以还他人类的本来面目,但失望得很,直到不久前,这位由狒狒养大的:狒狒人",才总算能用手吃饭,用两条腿走路。

  这些事实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孩子的成长,其养育的环境是何等重要,一个人生下来,如果没有得到人应有的环境,而在狼群中长大,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狼而不是人。从这一点看,养育比生育更重要得多。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就会不复存在。

“六一”儿童节到了,那天早上,学校通知班主任到教务处开会,并让各班主任领取了儿童节活动的糖果、瓜子等,要求各班上午自行组织活动,下午参加校内的游园活动。

对教务处的安排,六年级小李老师很不赞成。他认为,再有二十多天就要毕业考试了,怎么能浪费一天的时间让学生玩呢?回到教室,他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对咱们毕业班来讲,搞好复习比搞活动更有意义。大家都知道,离毕业升学考试没有多少天了,时间很宝贵,今天上午我们班就不搞什么活动了。学校发的活动物品直接发给大家,课间你们自己安排。”

小李老师没想到他刚一讲完,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不乐意了。班长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我们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您就让我们放松一下吧。最近考试太多了,挺累的。”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

看到学生如此放肆,小李老师急了。他提高嗓门训斥道:“吵什么,你们怎么这么贪玩,我说不搞就不搞。各组的组长上来把糖果发下去!”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没人再敢嚷嚷。接下来,小李老师开始讲课。

这时,隔壁的班里好像乐翻了天,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这让班里的同学听课有些心不在焉的。每当发现哪个学生走神,小李老师就用严厉的眼神示意他注意听讲。

下课了,小李老师回到办公室。没多久,校长就把他叫过去,不动声色地说:“小李呀,刚才你的学生来告状,说你不组织他们搞活动,学生意见很大,究竟怎么回事?你回去处理一下吧。”

小李老师没想到学生会这么做,受到校长枇评使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冷着脸说:“同学们,刚才我挨校长批评了,你们很高兴吧?放弃了休息来为你们补习,是对你们好,还是对我有好处?现在什么时候了,老师抓紧一点有什么错?这节课我不上了,你们爱玩就去玩吧!”扔下最后一句话,小李老师满腔委屈地夺门而出……

小李老师走以后,学生们都没有出教室,而是静静地在教室里看书。目睹这一幕,小李老师的内心十分满足,觉得刚才的教训确实有效。

可是,从那天以后,学生对小李老师的态度变了。学生在校园里见到他,都故意躲开;实在躲不开时,就毕恭毕敬地叫一声“老师好”。小李老师觉得他和学生的关系无形中变得很僵,他努力想改善,但无论怎么做都于事无补。

直到这一届学生毕业,小李老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但是,看着别的班同学毕业时,给老师单独留影、送纪念册和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形,而自己班却很少有学生主动给自己照相留念时,小李老师心里还是酸溜溜的。

小李老师知道他在那个“六一”儿童节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因为那是他们小学时代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他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使他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遗憾!不过他发誓:这样的错误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小贴士:

教师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升学而教学生,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名声而教。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拿孩子比来比去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你看看甜甜,人家一回了家就帮父母干活儿,你呢?" :你看看莉莉,哪次考试不是第一名?还会谈钢琴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有的父母这样做的本意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有上进心,让孩子不要满足于当前的表现,而是要时时向前看。而有的父母之所以这样做纯属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别的孩子有优秀的成绩、乖巧的性格,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在言语中通过表扬别的孩子来发泄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殊不知,孩子最不愿意父母将自己与别人比来比去。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曾经说过: :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孩子也同样,他们天生就是有差别的。我们首先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步。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就是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孩子拿我们和各方面部比我们强的其他孩子的家长比,想想我们的感觉怎样?一定不是很好吧!因此,总是将孩子与别人相比,只会让孩子觉得委屈和耻辱,长此以往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张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予,在上小学的六年期间,每次开家长会,张楠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初中三年,张楠也是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在年级里,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也都名列前茅。在别的家长看来,张楠的父母真幸福、真省心,拥有这么优秀的孩子。

  可张楠的父母却不这么认为。张楠在班里没有考到第一名时,父母就拿他和班里的第一比;张楠在班里第一的时候,父母就拿他和年级里的第一名相比。也就是说,张楠的表现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始终在拿张楠和那些比张楠更优秀的孩子比。

  时间长了,张楠忽然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张楠升入高中以后,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越发强烈了。慢慢地,这个在别人眼里的佼佼者张楠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到了上高二的时候,张楠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心烦意乱,打不起精神,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

  尽管这时张楠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做了许多努力,可张楠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额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而由于成绩下滑地很厉害,张楠更是觉得非常自卑。

  最终,张楠只能无奈地辍学了。

  由上文可见,将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张楠原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可父母总是对他不满意,然而就在父母反复将他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最终导致了辍学的悲剧,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很多时候,对于家长树立的榜样,孩子从心里是不服气的,因为这样的比较会使孩子永远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出现在面前。如果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而孩子又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就会对孩子全盘否定,进而发展到孩子也对自己全盘否定。于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始终要做到一点: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千万不要将孩子与别人比来比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父母这样做最终会害了孩子的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这是一门有深有浅的知识,如果教育不当可能会误了孩子,因此父母应当善于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免误导孩子.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家,就像冬夜里守候游子的一盏窗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更让人温暖。但是,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艺术,殊不知一些不经意的疏漏,可能让家成为孩子的伤:心"之地。

意见矛盾,孩子逃避

《红楼梦》: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贾政为教育宝玉,对其实施:笞挞",闻讯而至的王夫人上前阻拦,威胁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这一情节虽然是古人的文学创作,但在今天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教育孩子时,父母经常一方:唱白脸",一方:唱黑脸"。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杨甫德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对这种教养方式埋下的隐患十分担忧。

:今天上午,我刚刚接诊了一个小姑娘,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杨甫德告诉记者,这个女孩正在上初中,妈妈对她的学习要求严格,而父亲则习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总是替她说好话。可最近,孩子表示不愿上学了。

:父母对待孩子的立场分歧,容易让他们变得遇事就依赖别人,喜欢逃避,甚至养成回避性人格。"杨甫德说。人从小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 "。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中一方责罚他们时,孩子会本能地寻找庇护。此时如果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可以想见,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很容易见了困难绕着走或者依赖别人,办了错事也为自己开脱,没有责任感。"杨甫德说。

此外,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还指出,父母的分歧还可能影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从幼儿时期开始萌芽,比如孩子剩饭时,如果父母多次一致地告诉他:剩饭不对",孩子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错了,以后就会尽量把饭吃光。这种不断调整不当行为、发扬正确行为的过程就发展了自我控制能力。反之,父母意见常常相左,这种能力自然无法发展。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