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儿童的坚强意志力,小孩意志力测试
1、怎样培养儿童的坚强意志力
  任何人的坚强意志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的。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呢?  1.加
1、怎样培养儿童的坚强意志力
任何人的坚强意志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的。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呢?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是表现在有目的的行动中的。我们所讲的意志,是指革命意志,这种意志的崇高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理想。意志目的愈明确,愈能激发一个人的意志行动。由于小学儿童按照一定的原则,观点来调节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很差。因此,单纯用讲大道理的方法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和家长要把抽象的道理和儿童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例如,把教育儿童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坚持及时完成作业等具体学习任务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日标联系起来。这样目的具体明确,能更好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培养意志力。
情感是意志活动的源泉。一个情感淡漠的人,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感激励着人的意志。刘胡兰、刘文学、何应刚等少年英雄,之所以在对敌斗争中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就在于他们对人民有深厚的爱,对敌人有切齿的恨。因此,我们要经常注意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痛恨敌人、朝气、乐观的革命情操。
2.积极组织儿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力。意志是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的锻炼,仅靠:纸上谈兵"是不能培养起意志力来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儿童经常接受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锻炼和考验。教师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习、劳动和工作中,安排难易不等的活动,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参加,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使他们在各种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坚定、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特别要让学生参加一些难度比较大或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活动,这对儿童意志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帮助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反复的实践磨炼,这些学生是能够变为意志坚强的人的。
3.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意志行动,必然依存于客观规律。人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才能指导行动,变革现实,实现预期的目的。小学儿童由于知识的局限,往往分不清一些意志品质的好坏。例如,他们常常把:鲁莽"误认为是:勇敢",把:固执"误认为是:坚毅",把:原则性"误认为是:盲从"。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知识教育,让他们懂得坚强意志意味着什么,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地发展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为科学真理,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奋斗和英勇献身的精神,是陶冶儿童坚强意志的重要源泉。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在儿童意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针对儿童意志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以及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对于培养儿童的坚强意志也有重要意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小孩意志力测试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儿童的意志力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本问卷就是要测量您小孩的意志力成熟程度。 function processform(form){ var xf,hc1, hc2, hc3, hc4, hc5, hc6, hc7, hc8, hc9,hc10,hc11,hc12,hc13,hc14,hc15; xf=0; hc1=hc2=hc3=hc4=hc5=hc6=hc7=hc8=hc9=hc10=hc11=hc12=hc13=hc14=hc15=0; //loops through the radio buttons finding out which one is selected if (form.c1[0].checked==1) hc1=1; if (form.c1[1].checked==1) hc1=0; if (form.c2[0].checked==1) hc2=0; if (form.c2[1].checked==1) hc2=1; if (form.c3[0].checked==1) hc3=1; if (form.c3[1].checked==1) hc3=0; if (form.c4[0].checked==1) hc4=0; if (form.c4[1].checked==1) hc4=1; if (form.c5[0].checked==1) hc5=1; if (form.c5[1].checked==1) hc5=0; if (form.c6[0].checked==1) hc6=0; if (form.c6[1].checked==1) hc6=1; if (form.c7[0].checked==1) hc7=1; if (form.c7[1].checked==1) hc7=0; if (form.c8[0].checked==1) hc8=0; if (form.c8[1].checked==1) hc8=1; if (form.c9[0].checked==1) hc9=1; if (form.c9[1].checked==1) hc9=0; if (form.c10[0].checked==1) hc10=0; if (form.c10[1].checked==1) hc10=1; xf=hc1+hc2+hc3+hc4+hc5+hc6+hc7+hc8+hc9+hc10; form.answer.value="你的得分为"+xf+"分"; }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定意志坚强,不畏艰险,吃苦耐劳,能战胜自我。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比尔·盖茨读小学时,有一年夏天,学校组织为期一周的50英里徒步行军,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不让参加。比尔的父亲却对孩子说::这是你锻炼的大好机会,这时候才看得出谁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了这次活动,母亲还特地为比尔买了双新靴子。在父母的支持下,比尔第一个报名参加徒步行军。
行军开始后,因为新靴子不合脚,第一天走完8英里后,比尔的脚后跟就磨破了,脚指头上也出了不少水泡。第二天,还没走完一半路程,他的脚已经开始红肿,鲜血从裂口中流出来。老师劝他不要继续行军了,但比尔坚决不肯。老师只好打电话给他的父亲,让他劝劝自己的儿子。父亲跟比尔通话时,老师开始为比尔收拾行李,以为爸爸一定会让孩子立刻回去。这时,只见比尔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不用收拾了,我不回去!爸爸说了,他相信我,要我坚持下去,直到我自己认为可以停下来为止。"
就这样,比尔又坚持了两天,和大家一起爬山涉水,一直到他一步都迈不动了,才由母亲接回家。
并不是想要有大作为,才需要意志力。平凡的生活如果缺少意志力的支撑,简单的生活你也会觉得苦不堪言。没有经过痛苦的磨练,会生在福中不知福,也无法追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家后,短婚现象特别多,有的结婚两个月就去办了离婚。原因多半是因为对方不会照顾。自己而产生矛盾。有的孩子就因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谈恋爱屡屡告吹,家长还跟婚姻介绍所的工作人员提要求::这次一定不能找独生子女。我那孩子不会做事,得找个会照顾人的。"家长的过于保护是造成孩子意志力欠缺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尤其是视子女如掌上明珠的父母,要学会把握好爱的尺度,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的花朵。
(1)让孩子吃点苦
孩子将来面对的是充满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是毫不留情的,家长再宽大的翅膀也无法护送孩子抵达理想的彼岸。如果今天孩子没有吃苦的精神准备,缺乏吃苦的能力,将来会真正体会到:苦"的滋味。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呵护,实际上就好比在无意中制造陷阱,最终会让孩子跌进去。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是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的儿子约翰自幼羞怯、自卑、优柔寡断,依赖性很强。杰奎琳认为儿子之所以有这样性格上的弱点,跟缺少锻炼有直接关系。于是她在约翰11岁的时候,把他送到英国的德雷克岛:勇敢者营地"去受训,学习驾驶帆船、独木舟、爬山。13岁时,她又送儿子到缅因州的一个孤岛上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在20天的训练中,不给食物,只给一加仑水、两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谋生的书。当约翰15岁时,母亲又送他去肯尼亚的荒野里自求生存。在约翰读中学放暑假时,她还把儿子送到:国家户外"学校,接受为期70天的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约翰独当一面的能力,她让儿子参加和平队赴危地马拉从事地震救灾工作。
在一次次异乎寻常的训练中,约翰的表现越来越出色,终于锤炼出了刚毅果断的独立人格,成为一个自信潇洒、求实向上、理性节制、圆通练达的青年。
对普通家庭来说,让孩子吃苦,并不需要家长刻意制造:苦头"给孩子吃,只要让孩子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就能达到锻炼意志、增强毅力的目的。日常生活起居、家务劳动、学校的各种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孩子能够参与的就让他们参与,只有流过汗、磕破皮、出点血,孩子的意志才能坚韧起来。家长需要做的是:
a.别把孩子当婴儿。
只有初生的婴儿才需要全方位、一条龙的细致关照。即便七八个月的婴儿也可以学着自己抱奶瓶喝牛奶了。许多家长可能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充分了解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确定对孩子的恰当期望。有些家长留恋婴幼儿对自己的依赖,孩子长大越来越独立使他们感到失落,不知不觉中就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并一直把孩子当婴儿看待。这种家长对孩子的依赖性,会阻碍孩子心理上的:断乳",妨碍孩子发展独立性。
b.从吃穿开始,让孩子自理。
一岁半孩子就可以自己用手抓食物喂自己,2岁学用勺。哪怕孩子吃得满地狼藉;让孩子自己削水果皮,哪怕他削出来的苹果只剩下了一半;让孩子自己洗碗刷饭盒,哪怕他弄得厨房水满金山;让孩子自己铺床叠被,哪怕他动作缓慢像蜗牛。别怕孩子没吃饱,别嫌麻烦,别嫌孩子慢,鼓励他,教他正确的方法,孩子的进步会让你吃惊的。
c.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习惯。
不会做可以学,不肯做就可怕了。如果孩子养成了懒惰、好逸恶劳的心理,就很难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获得独立的能力。其实,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对劳动是充满兴趣的,他们会争着去倒垃圾、帮忙拣菜、扫地抹桌,但家长或怕累着他们,或嫌他们越帮越忙,总把他们打发到一边。殊不知,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能力的锻炼和在劳动过程中学习的机会,剥夺了孩子享受劳动乐趣的机会,还给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劳动是一种负担。有的家长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你不听话,罚你洗碗。"这样更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种痛苦。所以家长自己得从根本上审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提醒自己劳动的价值。实际上许多家长自己是很吃苦耐劳的。为父母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传给孩子,为什么不把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传给孩子呢?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儿干活,把劳动的过程变成加深亲子关系的最好途径。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赞扬孩子的干活劲头,让孩子明白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d.给孩子受点:磨难"。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都是家长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净、简单、容易的活儿,孩子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难时,就会备受打击,束手无策。教训和经验一样重要,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不遭遇失败,就难以深刻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时遭受小挫折的孩子,才可能不被大的打击所吓倒;在过去的挫折中学到克服困难的方法的孩子,才能同样有能力摆脱困境;有过战胜困难的经历,孩子才能对自己更有信心。让孩子吃苦受难不是故意找茬惩罚他们,而是希望孩子能从中获益,使其身体、智力、意志品质都得到锻炼。
所以,让孩子多走点儿路,使他在体力上更强壮;让孩子搬点儿重的东西,他可以动脑筋想出最省劲的方法;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他能学会适应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环境,应对从未遇到的问题。
(2)锻炼心理承受力
坚强意志的培养除了需要经历磨难的机会,还需要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帮助孩子学会客观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才能使他们成功时自豪但不骄傲,不断再接再厉;失败时失望但不气馁,依旧勇往直前。
孩子因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常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当自己做成了一件事,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容易把功劳归因于一个方面。自信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聪明所致;不自信的孩子可能觉得自己侥幸,或认为都是别人帮忙的缘故。家长在肯定和表扬孩子成绩的同时,可以问问孩子自己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孩子的分析,提醒孩子考虑他们没有想到的因素。这样既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树立合理的自信。
当孩子犯错或是没有达成目标时,家长更要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错误和失败不仅令孩子沮丧,也会让家长急躁气恼,但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一时犯错或失败并不说明孩子就是失败者,而是反映出孩子缺乏技巧,需要学习和继续。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错误和失败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是一个人努力成就一件事的证明。它只表示努力的过程尚未完成,但决不是真正的失败。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暂时失败,家长应该从问题本身着眼来处理问题,也就是就事论事,专注于问题的现状,看看目前可以做些什么,给孩子引导和鼓励。千万不要对孩子做出:无能"的评价。形成了对错误和失败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孩子才能够获得勇于进取、百折不挠的品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培养饮食意志力的关键在于从幼儿抓起
一个孩子成年后的饮食结构、习惯,与他们生命最初的四年间所接受的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国外专家就孩子对食物的渴望程度进行了一场为期数月的研究,并且得出相关结论。家长在一味往孩子嘴里塞东西的同时,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为什么吃。
每个人都会有吃零食的罪恶感。看电影时,捧着一桶爆米花;晚餐之后,享受一盒冰淇淋。但是,作为父母,可曾想过:自己的行为将如何传递给孩子,会带给他们怎样的讯息?同时,父母应该如何加强孩子的意志力?
关于孩子食欲的研究
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研究,针对8-12岁的孩子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其主题是::训练超重及肥胖孩子的大脑,使其在不饥饿的状态下,减少对食物的渴望。"参与研究的孩子们收到一份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属于不健康的饮料或零食),并且被要求当前对食物的渴求程度从1变化到5。
在这项研究当中,孩子们被要求将食物放下,等待30秒,然后再次测试对食物的渴望程度;随后,孩子们被指示闻闻食物,咬一小口,盯着它看5分钟;最后,他们被要求将食物拿走。孩子们的渴望程度在每个阶段都有记录。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该校的心理学及儿科教授克里鲍特尔发现,孩子们能够被引导及教育:征服食欲(然而,这项研究结果还指出,实验结论还需进一步检测孩子的意志力能够维持多长时间)。
:我们教孩子忍住对食物的欲望,并且在身体不饿的情况下不吃东西。"鲍特尔教授提到,这项研究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孩子们在面对食物而引发的情绪上难以抗拒的诱惑时,大脑给出的控制。对于这项实践,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也进行。
:人们常常忽略为什么而吃,"营养学家乔安娜博士提到::这项研究非常重要的显示出,人们面对食物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渴望度。而这在孩子幼年时期已经显现。"
为什么:吃",很重要
问题在于,需要教孩子区分:吃和饿之间的不同,或者仅仅是情绪引发的对食物的渴望。此外,食品心理学家也赞同这一观点,:食物当中含有高糖、高脂肪。对于‘情绪化的食物’在往后的生活中引发相关的肥胖特征,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她解释道::父母在选择食物的责任方面,最关键的时期在于孩子生命的最初四年间,这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饮食习惯及行为。"
父母可以教孩子:如果有一点儿饿没关系,可以等到开饭的时间再吃。孩子需要学会等待,而不是用零食填满两餐之间的时间和肠胃,更不是在这一分钟想吃东西就一定得吃。专家表示,有营养的食物在我们的生命中具有优先权,鼓励孩子在餐桌上品尝并享受美味的食物、细嚼慢咽。同时,家长为孩子做好正确的榜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挫折教育”是意志力培养
挫折教育重点在于教育,而不是挫折,不在于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而在于父母怎么利用这些挫折让孩子强化心理素质,让孩子成长!
挫折不是父母人为设置的障碍和磨难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可是,对挫折教育却有很多认识的误区。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为:吃苦教育",一到假期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吃苦夏令营",军训、劳动花样层出不穷。但是,从夏令营回来没几天,孩子就故态复萌,在家继续做:小皇帝"。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受了苦,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反而更溺爱孩子。还有人认为要在生活中多给孩子设置些挫折,不能让孩子事事顺心,要适当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比如有一个家长这样对不听话的孩子说::我现在就不能惯着你,否则将来到了社会上,你会不适应!"
这位家长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们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不夸奖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家长努力理解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肯定孩子的成绩,反倒有悖:挫折教育"的原则。还有人耸人听闻地说::某个孩子因为很小的事情自杀,就是挫折教育不够。"
我不赞成这种简单的归因,像上面那个考上哈佛却服毒自杀的男孩,绝不是因为没有受过挫折教育,相反.正是父母给他的压力太大,理解不够,才把他压垮了!孩子的问题都要到父母身上去找原因,孩子不听话,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厢情愿,不被孩子接受。如果家长以挫折教育为借口,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就以一句斩钉截铁的:不惯着"堂而皇之地进行压制,那么,家庭教育中的民主如何实现?父母对孩子平等、尊重又从何谈起?
在我看来,挫折就是指孩子正常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失败和逆境,而不是父母人为设置的障碍和磨难。挫折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化解压力,从负面事件中汲取经验,锻炼心理素质。挫折教育重点在于教育,而不是挫折,不在于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而在于父母怎么利用这些挫折让孩子成长!
爱和鼓励伴孩子走出困境
挫折教育的本质还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个人有多大的抗压能力,取决于他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而不在于他是否经历过大的磨难。所以,父母与其处心积虑地给孩子人为设置挫折体验,不如给孩子充足而健康的爱,给孩子更多理解和鼓励。培育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同理心,让他们具备化解挫折、走出困境的精神力量。此外,父母还要与孩子一起,总结失败教训,总结成功经验,这样孩子的抗挫能力才能逐步增强。
有两个小孩子在公园玩,一个孩子想玩另一个孩子的玩具,请求道::借给我玩玩好吗?"另一个答道::不。"第一个孩子的请求被拒绝了,产生挫折感,类似这种小挫折孩子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但每个人的反应和处理方法均不同。有的孩子会十分难堪,感到困窘,不知所措;有的则不肯放弃,继续请求;有的先礼后兵,直接上手去抢,结果被大人阻拦,挫折感加重;有的孩子则哇哇大哭,请求大人支援。
假设我们就是这个被拒绝的小孩的家长.当他不知所措,或者哭着请求支援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第一种可能,我们不闻不问,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无动于衷,那么孩子除了体验挫折,什么也学不会,以后说不定就没有勇气再借小朋友的玩具了。第二种可能,假如我们按照那位:不惯着"孩子的母亲的思路,应该这样教育孩子::不要来让我帮你,自己去想办法!现在我管你,将来谁能管你啊!"无疑,这样的态度会让本来遭拒的孩子更无助,因为他等于遭到了两份拒绝,而且说不定以后不会向母亲求援了。但是,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我们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请求,接纳孩子消极的情绪,鼓励他再去尝试一遍,结果就很可能不一样。
即使再次被拒绝,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就知道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即面对挫折,一定不要放弃,而应该积极尝试!而且,孩子可以鼓足勇气再试一遍,本身就是克服心理障碍、抗挫力提升的结果。最重要的是,父母接纳孩子,能够陪在孩子身边,这对他们是极大的安慰。他们不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而被拒绝,更不会因为挫折就否定自己,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很有弹陛,觉得别人的拒绝也是正常的,很快就能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
提升抗挫力的关键是恢复自信
要提升孩子的抗挫力,父母就要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想办法让他们恢复自信,比如通过放大孩子其他优点,转移孩子对于自身失败的关注,使其消极的挫折心理逐渐减轻,最后通过自身意志去克服。
有一个女孩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失利,没能进入当地最好的初中,而是进了一所普通中学。她为此很受打击,自信心也失去了,学习持续下滑,甚至排到了班中倒数几名。如何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重拾信心,成为父亲心中最忧虑的事。这时候劝说显得苍白无力,空洞的鼓励也无济于事。有一天,父亲偶然看到女儿过去写的作文以及她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他突发异想,作文是女儿的强项,何不帮女儿出版一本文集呢?
听了父亲的建议,女孩连连摇头,她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但父亲鼓励她说::我在你这么大时,绝对写不出你这么好的文章!"女孩被父亲的热情打动,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电脑并输入文稿。在学习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父亲由衷地表扬孩子聪明,电脑一学就会。身为教师的他还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女儿每篇文章后面写上点评,又在前面加序。最后,文集总共印刷了一百本,女儿将它们分别送给了同学、亲友和老师们。
从大家的感谢和赞扬声中,女孩逐渐恢复了自信,阳光般的笑容又重新绽放在她的脸上。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上升到第十名。后来,她顺利进入四川大学,并因为一篇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引发教育界大讨论,从而被四川大学颁发:创新进步奖"一等奖。
这位父亲通过放大女儿的优势和光荣,帮她重新找回了自信。人的韧性从哪里来呢?就源于对自己的信心!所以,面对孩子的失败,做父母的不要简单地埋怨和责备,这只能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挫败感。一个人要东山再起,靠的绝对是自己的内在力量,而父母的爱就是孩子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只有被父母充分关怀,人格完善的孩子,才能够拥有战胜困境的能量。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