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动物舞会小导演——培养形体表现能力,孩子形体培养正当时

2022-07-23 16:51:06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动物舞会小导演——培养形体表现能力

4—5岁的幼儿好奇、好模仿,已有相当的表现欲望,而且更乐于参加一些直观性体验强的活动,如:模仿小猪、小鸡、小熊等,他们在快乐优

1、动物舞会小导演——培养形体表现能力

4—5岁的幼儿好奇、好模仿,已有相当的表现欲望,而且更乐于参加一些直观性体验强的活动,如:模仿小猪、小鸡、小熊等,他们在快乐优美的音乐环境下,展示自己的“优美舞姿”和创造性地自由表现。教师应当支持幼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而幼儿韵律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能够激发幼儿初步形体表现能力的活因此,韵律活动可以成为培养幼儿形体表现能力的良好途然而有的家庭往往存在重视唱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幼儿形体语言的培养。《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儿童以非语言方式(动作、图像、符号、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表达和表现所认识、体验和感受到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创设幼儿自由表现的舞台,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自我表现,自由想像,创编动作,从而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形体表现能力和健康的情绪情感。

本专题活动实施的方法:介绍动作内容、利用情节性、示范性的动作、反复欣赏音乐。以下就以《可爱的小猴》为例,尝试活动如下。

活动要求

1.教师开发利用周围环境,教育资源,积极地创设班级的小舞台,为小导演们表演提供所需要的表现材料,引导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事情用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出来,培养幼儿形体表现能力。

2.家长利用家庭的环境资源,如电视、音乐等,帮助、鼓励幼儿尝试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参观动物园,着重了解小猴动作特征。

2.在班级中创设区角“动物小舞台”,收集一些幼儿常见的小动物形象,如小猴、小狗、小鸡等。

3.材料准备:制作小猴生活习性的录像、音乐磁带(选择适合表现小猴灵巧,节奏感强的音乐)、录音机。

一、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欢乐的音乐,教师和幼儿踏着有节奏的步子,自由做动作,入活动室。

二、感受表现(放音乐)

1.教师:动物园到了,让我们看看都有那些动物呀。(教师边放录像,边请幼儿自由地做做自己说的小动物形象)

(1)教师引导幼儿向录像中的小猴打招呼。

(2)教师以故事(描述小猴动态的语言串成)的形式启发幼儿观察小猴的动态。

2.幼儿进人教师创设好的有草地、有树、有假山的环境,引导幼儿通过片断音乐在已有的环境中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看看小猴、说说小猴、学学小猴,通过观察直接体验,教师启发诱导幼儿学学小猴的动态,如走路、甩尾巴、搔耳朵,或躺或坐,或看东西或吃食物等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到动物园观察到的情景,如小猴跳上跳下,猴妈妈和小猴玩耍,小猴接食物等等,可以想像模仿创编,教师都以肯定和鼓励。

3.在幼儿观察时放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最后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整地边听音乐边把刚才模仿的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和教师共享模仿小猴的快乐)。

三、复习《学做爸爸妈妈》歌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爱小猴,要照顾好小猴。

2.伴着小猴的音乐幼儿和教师出活动室。

四、延伸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表演区中,在音乐伴奏下自编小动物的动作并自演,体验自娱自乐的快乐氛围。

活动建议

1.本活动方案适宜小班、中班的幼儿,活动的重点是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自己的想像为基础,扮演角色,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2.活动的关键是教师能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用自己的情感投入,激发幼儿尝试模仿创编的欲望。

3.教师可以根据本园和周围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活动。

家长亲子活动范例

家长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如:参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观看电视,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鸟、鸡等。家长应当根据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逐渐积累模仿动物的经验,为幼儿创造性的形体表现活动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开展亲子之间的游戏。具体以农村饲养的小鸭子为例。

1.家长可以准备一段适合小鸭子、节奏明显的音乐或用哼调的方式,适合幼儿动作表现的都可以。

2.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观察后模仿创编小鸭子的走路,摇摇摆摆)学学扮扮。

3.然后家长扮爸爸或者妈妈,幼儿扮鸭宝宝。进行音乐游戏《鸭宝宝学走路》。

4.可以邀请更多的亲戚朋友参与,逐渐增强幼儿的表现欲。

注意:模仿创编小动物的动态有很多,如小猫眯梳胡须、小狗啃肉骨头、小鸟飞等等。家长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周围事物,善于启发诱导,家长的参与也会激励幼儿的创造欲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孩子形体培养正当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越来越多,据相关资料显示:学龄前有26%左右的儿童呈肥胖或超重,学龄期则为42%~63%左右。肥胖及超重,不仅影响儿童的形体,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始重视对孩子的形体培养。

 孩子形体训练忙

5月8日晚8时,万州高笋塘休闲广场,田女士又带着她的女儿玲玲(化名)来跳健身舞了。据田女士讲,她带女儿来跳健身舞已有半年之久,半年多来,女儿体重减轻了3公斤。

田女士还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刚好十二岁,身高1.42米,但一年前体重却超过了50公斤,显得有些超重,在学校里,一些同学总爱叫她“胖子”,这使本来就爱美的玲玲感到非常苦恼,一度时间,玲玲为了减肥,总是不吃肉、少吃饭,甚至提出要去买减肥药,然而,田女士也十分担忧: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不科学地“减肥”,说不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现在好了,总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5月9日晚7点30分,记者来到万州青少年宫,只见足有100多平方米的艺体教室内,彩灯闪烁,30多名少年儿童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着形体锻炼,孩子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跳舞,时而舒展优柔缠绵,时而立地挺拔刚劲有力,一位姓文的女老师告诉记者,这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有关课改内容而独创的韵律形体舞蹈,融音乐美、舞蹈美和体育健身美一体,改变了过去那种单调平淡的形体教育,其最大特点就是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得到锻炼。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很多家长都热衷让自己的孩子从小进行形体锻炼,有长期带着孩子爬山的,有找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体操练习的,有送孩子到少儿武术学校培训的,更多的女孩还在学习业余舞蹈……

正确对待孩子形体变异

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逐渐增多,是何原因?据有关研究表明,这往往是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吃得好而又缺乏运动。除此之外,肥胖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胖是福,总是把长寿和肥胖联系起来,娃娃也是越胖越讨人喜欢。

相反,那些形体消瘦的孩子却常常被认为不健康,或没福气。然而,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上述传统观念改变了,身体肥胖并不等于健康,专家认为,人的体内一旦脂肪太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会成为肥胖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肥胖和超重都是形体的变异,更不是健康的标志。从美学观点来看,身体臃肿,大腹便便,很不雅观;从医学观点来看,肥胖也带来许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有关肥胖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尤其是儿童肥胖。

几位中学教师还谈到,由于有的孩子身体肥胖,活动不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同学们取乐的对象,这也许会损害身体肥胖孩子的自尊心和妨碍他们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一位姓王的女教师还向记者透露,在她所在的班上,有两个身体比较肥胖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不愿参加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仿佛形成了被动娱乐的习惯。

王老师不无担忧地说,一旦长期这样下去,这样的孩子就会失去许多培养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逐渐出现抑郁和自卑等情绪变化。由于减少了与同学的正常接触,容易形成内向、多疑的性格,这些孩子在学校处于压抑状态,回到家里则备受家长的怜惜和疼爱,而家庭的过度保护,也容易养成缺乏抱负,缺乏主动性等弱点。所以,对孩子进行形体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孩子成才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形体培养要重全面锻炼

长期致力于少年儿童形体教育教学的谭老师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形体,首先要鼓励孩子多运动。活动量少是形成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儿童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室内、户外体育活动。这样既可消耗体内的热量,也可避免食物诱惑产生的饥饿感。

谭老师还建议,预防肥胖要从娃娃抓起,根据她多年来的教学和研究,她提出了青春期少女形体锻炼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在她看来,培养少女形体美,重要的是要注重胸部、腰背部、大腿和臀部的锻炼。

在坚持锻炼的同时,还应做些走、跑、跳、身体波浪运动和柔韧性练习,以全面锻炼身体,塑健美的体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仍然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传授基础知识。包括政治、文化、道德、理想等。二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技能。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观察力培养"的问题。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通过眼看看、耳听、鼻闻、嘴尝、手触等方式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要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拟出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察看知觉对象,向它提出问题,从中寻求某种答案。例加,我们在观察某种生物的时候,必须随时了解这种生物的特点及其变化,它的生活习性,它与其它生物的异同。观察者在观察时,不仅在注视而且在搜寻着、比较着、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观察过程总是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观察有时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不是一次性的瞬时知觉,而是系统的,较长久的知觉。我们对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的观察是这样,对物理化学反应的观察也是这样。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感性知识,对某种事物的观察往往重复多次。所以在观察的过程中必须非常稳定,以免关键性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从观察者的视野中溜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的最高境界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人们在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原因是有两方面的:其一是主观原因,由于有的人对周围事物淡漠,因而对一切事物都没有敏感的反应,更不用说:平中见奇"了。其二是观察上的原因,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与从事的职业可以导致一个人观察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凡是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物,如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作家和画家等,他们的观察力发展水平都比平常人高。如瓦特通过观察:水达到沸点时能产生大量气体的规律而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极其平常的唾液分泌现象中发现了大脑活动中的某些奥秘;富兰克林从貌似无关的现象——摩擦生电和闪电中,看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上各例说明了一个人的:观察力的培养"对其事业上取得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的观察力不仅在发展水平上有差异,而且在类型上也有个别差异。例如有的人视觉观察敏锐,有的人听觉观察敏锐,有的人嗅觉和味觉观察敏锐等。但是,这种类型上的差异并不影响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观察力高度发展的人。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因为人们生存在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要想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无疑应培养每个人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尤其是对学生。学生时代是十分珍贵的,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黄金时代。学生接受知识分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学生的知识有感性和理解知识两种,每种知识是互相联系的,感性知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知识,这样循环一次就达到了一次飞跃,从而对事物有了本质上深刻的认识,完成了认识的一个阶段,而这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多数是通过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得来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例如有许多学生对几何题的证明感到困难,拿来一个题目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不会留心观察各类题型之间的联系,缺乏动脑分析的能力,要想改变这种情形,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培养小儿自控能力培养

人生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孩子一生下来便开始顽强的一步步地去适应环境中的各种新的要求。人的一生中任何能力的获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本领是靠锻炼得来的。

常常看到有些成年人容易发脾气,遇事不冷静,无法自我控制,以致与周围同志难于相处,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个人也因此常常烦恼。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重演,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长大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根据我国学者杨丽珠教授研究:自我控制是个性的核心成份。

我国宋代理学著名学者程颢,程颐二兄弟在宋代教育活动方面很有显著成就。他们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和蔼亲人,尊师敬长,堪称一代楷模。程氏兄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母亲是一个知情达理,通晓古今的女人,一次吃饭时,桌子中央摆了一盆蛋羹,程颢和程颐吵着要吃,吃这最好吃的食物。程颐还伸出小手,想把盆拉到自己跟前来。程母便用筷子轻轻地打了一下,然后严肃的说:“这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刚刚几岁,小小年纪就挑肥拣瘦,什么都要舒舒服服,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做人一定要先学会吃苦,才能耐劳。将来才会有出息。”这番训话对程氏兄弟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他们很注意自己的言行。程母教子使我们看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要从早、从小事抓起。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自制力总是强的,但个体间也有强弱之分。而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冲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他们常会表现出自制力比较弱。如:妈妈不让孩子饭前吃巧克力,孩子也知道。但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巧克力糖时,禁不住美味的诱惑,便趁妈妈不在家时拿来吃了,而到了吃饭时,他们就不能好好吃饭了。

对孩子的自制力薄弱,不应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需要从小培养。首先使孩子感到家庭中是有约束力的,是不可以为所欲为的。家长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任性。现在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2、3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旁边经过的人难免要把目光注视到孩子的父母身上,而他们或者满脸尴尬地答应孩子的要求,或者恼羞成怒,在孩子的屁股上揍上几记老拳。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每次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决不迁就,那么孩子就会慢慢懂得,“不合理的要求哭闹也没有用。”

其次,要让孩子在学习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过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习惯。如,孩子想得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父母并没有立即答应满足他,而是让他克服吃手的毛病,或提一些额外条件,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做了,父母便应该及时兑现自己的诺言。

此外,当孩子情绪不佳时,要鼓励孩子把不好的情绪原因讲出来,因为讲出来比不讲出来容易忍受。1岁半前的孩子可能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大人可以替他说出来,用言语安慰。比如,孩子对打针吃药,感到针刺的痛和苦药的难喝,如果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这些感觉,孩子可能说“太痛了”等等,这时母亲可以加以引导,让孩子能在讲出感受的同时进行自我安慰。如引导孩子说:“打针痛,可我不哭,我勇敢”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通过语言的自我安慰,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控制。

还应该注意的是,当孩子在试探做一些他原来不会做的事情时,应该让他从容易的开始。从易到难,逐渐增加困难度。如:2岁大小的孩子练习使用筷子,剪刀,便可逐步过渡,不要突然要求孩子必须掌握。

孩子一方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能慢慢适应外界的压力,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愿望,并知道达到愿望应尽的努力和耐心。这样,以后入托儿所、幼儿园乃至长大以后,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形体表现能力培养

本专题活动实施的方法:介绍动作内容、利用情节性、示范性的动作、反复欣赏音乐。以下就以《可爱的小猴》为例,尝试活动如下。

活动要求

1.教师开发利用周围环境,教育资源,积极地创设班级的小舞台,为小导演们表演提供所需要的表现材料,引导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事情用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出来,培养幼儿形体表现能力。

2.家长利用家庭的环境资源,如电视、音乐等,帮助、鼓励幼儿尝试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参观动物园,着重了解小猴动作特征。

2.在班级中创设区角“动物小舞台”,收集一些幼儿常见的小动物形象,如小猴、小狗、小鸡等。

3.材料准备:制作小猴生活习性的录像、音乐磁带(选择适合表现小猴灵巧,节奏感强的音乐)、录音机。

一、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欢乐的音乐,教师和幼儿踏着有节奏的步子,自由做动作,入活动室。

二、感受表现(放音乐)

1.教师:动物园到了,让我们看看都有那些动物呀。(教师边放录像,边请幼儿自由地做做自己说的小动物形象)

(1)教师引导幼儿向录像中的小猴打招呼。

(2)教师以故事(描述小猴动态的语言串成)的形式启发幼儿观察小猴的动态。

2.幼儿进人教师创设好的有草地、有树、有假山的环境,引导幼儿通过片断音乐在已有的环境中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看看小猴、说说小猴、学学小猴,通过观察直接体验,教师启发诱导幼儿学学小猴的动态,如走路、甩尾巴、搔耳朵,或躺或坐,或看东西或吃食物等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到动物园观察到的情景,如小猴跳上跳下,猴妈妈和小猴玩耍,小猴接食物等等,可以想像模仿创编,教师都以肯定和鼓励。

3.在幼儿观察时放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最后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整地边听音乐边把刚才模仿的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和教师共享模仿小猴的快乐)。

三、复习《学做爸爸妈妈》歌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爱小猴,要照顾好小猴。

2.伴着小猴的音乐幼儿和教师出活动室。

四、延伸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表演区中,在音乐伴奏下自编小动物的动作并自演,体验自娱自乐的快乐氛围。

活动建议

1.本活动方案适宜小班、中班的幼儿,活动的重点是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自己的想像为基础,扮演角色,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2.活动的关键是教师能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用自己的情感投入,激发幼儿尝试模仿创编的欲望。

3.教师可以根据本园和周围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活动。

家长亲子活动范例

家长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如:参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观看电视,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鸟、鸡等。家长应当根据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逐渐积累模仿动物的经验,为幼儿创造性的形体表现活动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开展亲子之间的游戏。具体以农村饲养的小鸭子为例。

1.家长可以准备一段适合小鸭子、节奏明显的音乐或用哼调的方式,适合幼儿动作表现的都可以。

2.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观察后模仿创编小鸭子的走路,摇摇摆摆)学学扮扮。

3.然后家长扮爸爸或者妈妈,幼儿扮鸭宝宝。进行音乐游戏《鸭宝宝学走路》。

4.可以邀请更多的亲戚朋友参与,逐渐增强幼儿的表现欲。

注意:模仿创编小动物的动态有很多,如小猫眯梳胡须、小狗啃肉骨头、小鸟飞等等。家长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周围事物,善于启发诱导,家长的参与也会激励幼儿的创造欲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