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零岁音乐教育,20世纪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概述

2022-08-04 20:18:08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零岁音乐教育

近年来,一些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发现,婴儿具有的能力是令人惊奇的,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婴儿的能力,把婴儿作为具有精神和能力的人来对

1、零岁音乐教育

近年来,一些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发现,婴儿具有的能力是令人惊奇的,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婴儿的能力,把婴儿作为具有精神和能力的人来对待。轻往那种认为孩子出生后二三个月,不能听、不会看、不存在智能等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研究人员在医院婴儿室所做的实验,表明了新生儿不仅有了听觉能力,还有听觉辩别能力。婴儿室的孩子若有一人啼哭,就会带动出一片哭声。这时给他们听优美的音乐,令人惊奇的是婴儿们会立即停止哭声去倾听音乐。著名钢琴家顾圣婴父亲回忆道:"刚满月的圣婴躺在摇篮里,妈妈在放唱片,小圣婴闭上眼睛安静地睡着了。可是,当一曲终了,妈妈换唱片时,摇篮就不安起来,小圣婴睁开眼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什么。当乐曲重新响起来时,孩子又安静了。妈妈惊奇不已,把这一发现告诉家里人和亲友们,并一次次地'表演',屡试不爽"。

这个时期音乐教育的作用,一是精神的教育,以旋律优美动听、生动活泼、情趣高雅的音乐,去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调节情绪,丰富情感;一是智力的教育,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去影响、锻炼孩子的听觉,促进听觉能力的发展。给孩子听音乐,音乐的音响质量要纯净、清晰,不要有杂音。无论有人唱歌给孩子听,还是听音乐,都要音调准确,不准确的音调,会损伤孩子的听觉辨别能力。

开始给孩子听音乐的时候,应当选择著名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目类型可以不限,无论是交响乐还是钢琴曲、歌曲,只要有优美的旋律,格调高雅都可以。妈妈应该多用音乐来来人来配合孩子的生活活动,调节情绪变化。

1、当孩子要入睡的时候,给孩子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使他的情绪安定舒适,渐渐地入睡。听习惯了以后,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一放音乐,他就能安静地很快地入睡。

2、当孩子情绪烦躁哭闹的时候,给他听愉快活泼的音乐,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转哭为笑。

3、给孩子吃奶的时候,可以给他听优美活泼的音乐,使他情绪愉快,吃得香甜。注意几点:

①节奏慢一些。最初为婴儿选听的音乐作品,速度以中等或稍慢的速度为宜,乐曲内部情绪变化起伏不要太大。

②曲子要短一些。一次连续给孩子听音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为宜,休息几分钟再听。

③音量弱一些。播放的音量要适中或稍弱,较强的音量,长时间地听,会使孩子的听觉疲劳,甚至损伤听觉能力,千万不可大意。

④多反复。在一二个月内,反复听二三首曲子,使孩子有个识记过程,以便加深印象。

⑤不要说话。妈妈可以在听音乐前对宝宝说些引导语,但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不应说话打扰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20世纪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在音乐史上被称做“学堂乐歌时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下,当时的学校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这一点,可从当时著名教育家们的论著中得到证明。

如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就主张:要让孕妇经常听到音乐,自由地演唱或演奏音乐;在育婴院及慈幼院中,要让婴、幼儿学唱充满仁爱之心的歌曲。可见,作为我国乐教的重要传统──在胎教和幼教中强调音乐之德育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作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不仅提出了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大力提倡美感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应相互结合发挥“情感陶冶”作用,还具体提出:刺激性太强的、萎靡不振的、太复杂吵闹的……都不宜选作学前音乐教材之用。

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健康生活、劳动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改造社会生活等五大生活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锄头舞歌》等由陶先生亲自撰写的儿童乐歌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学前教育家张雪门认为:音乐教材要与儿童的生活有关,要有民族性,要简单而完美,适合儿童的需要与能力,容易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他还特别强调:要给儿童更多的自己体验、自由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该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成绩而勉强儿童单纯地机械模仿教师的范例。

学前教育家陈鹤琴也认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起共鸣共感,而表现节度的行动;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而养成调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统一,而养成统一性。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在生活、工作、学习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他还曾明确地强调指出:由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是第一重要的意义,突出技术的重要性,强迫儿童学习特殊的音乐技术是很不合理的。

二、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日益增强了对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视程度。

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努力吸收当时苏联的各种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但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的传统思路还继续被继承下来。如在1953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就包括:

1.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和韵律感觉,

2.培养幼儿正确的声音、歌唱、表演、舞蹈,并陶冶其活泼、愉快、热情、勇敢等康乐精神,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国民公德,以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50年代中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指南》特别强调了要全面、系统规范地进行各类作业,其中当然也包括音乐作业;强调了要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强调了要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掌握所学的歌曲和舞蹈。这个《指南》虽未能正式颁发,但由于它是当时我国整个教育观念发展主流趋向的产物,所以,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以双基为核心”的深刻影响。

三、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学前音乐教育

这一时期,由于受“文化革命”的影响,音乐的政治教育功能被推举到了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接受音乐教育的。

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可用“十年浩劫”来评价。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能者为师”的实践方式,改变了教师──学生单向信息流通的训导方式,形成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多向信息交换的学习方式;其二是“真实排练演出”的实践方式,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不再把练声曲、练习曲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作为学习内容,形成了以艺术作品为直接学习对象的方式。当然,极端化的政治宣传内容是幼小儿童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像成人专业团体一样专门从事排练演出,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

四、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

70年代末,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智力教育、创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这时,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热衷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知识、音乐概念和乐谱读写等教学来开发智力;社会音乐教育则越来越相信通过乐器学习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同时,创新教育也日益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8o年代末以来,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引发人们重新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尤其是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展和深入,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理论及实践体系不断地被介绍到国内来,进一步激发了有关人士变革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现状的热情。这一时期我国音乐教育有三个特征:

1.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脱离美育与德育的以“双基”为核心的模式。由于受50年代中期强调“双基”的价值传统的影响和当时世界性的结构主义设计思想的冲击,产生了一种趋向:即按照结构主义设计思想和技术来处理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乐谱读写等教学内容。所有音乐舞蹈的知识技能都尽可能地被元素化、阶梯化和螺旋体系化。乐谱学习特别是五线谱学习一时成为普通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许多幼儿园也主动将乐谱甚至五线谱学习纳入了音乐教学的内容。脱离作品、脱离审美体验的孤立的知识技能教学再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2.社会音乐教育形成了以“考试定向”和“早期职业定向”为核心的模式。在“文革”中后期,出于升学、就业的目的,社会音乐教育逐步兴起。“文革”后,又由于音乐与“开发智力、创造力”与“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相关联,社会音乐教育逐步成为家长追逐的热点。幼儿园兴办“特色课程”或“特色班”,甚至按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来考虑课程与教学,便与这种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

3.教育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忽视审美”的“音乐附加功能开发研究热”。1986年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国际性的创造性研究学术会议。会议之后,与“智力开发热”一起,创造能力开发热”在我国迅速兴起,与之相呼应,教育学术研究的焦点也集中到了学生的智力、创造性开发方面。许多幼儿园都开始着手进行有关的研究。创造性的音乐表达活动逐步被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所接受。

各种通过音乐促进幼儿智力、创造力发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也逐步产生。这一时期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失误,正与这一时期儿童教育的焦点问题相关联,即过分突出了智力和创造力教育,相应弱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过分突出了乐谱读写教育和表演技能教育,相应弱化了审美意向和审美体验的教育。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开始对国民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成为90年代教育的新视点。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返回到了追求全面和谐发展的轨道。

如果说“文革”后20年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经历了三个重要转折的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焦点主要是儿童的音乐概念发展;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焦点主要是一般思维力和创造力发展;80年代末以来开始了向全面发展道路的回归。当然,这一回归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努力研究相关历史遗产和近现代相关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回归。自此,更加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的新焦点。

1990年以来,以南京师大的教育科研专业人员为核心的一个科研小组频频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及各种音像、乐谱、文字类教材,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在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研究中所持的基本立场:从“生态和谐”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出发,力争将“自我中心、相互对立、强调孰轻孰重的状态”,转化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强调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的状态”。并具体地提出:

1.适当的知识技能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基础;

2.完美的艺术作品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媒介;

3.高主体性参与的实践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

4.审美体验的获得是一切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是什么

奥尔夫音乐是很适合给孩子当作音乐教育的方法,那么奥尔夫音乐有哪些特点呢?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4、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有哪些特点

奥尔夫音乐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音乐之一,那么奥尔夫音乐都有哪些好处呢?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5、对幼儿音乐教育不必太刻意

很多家长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乐感,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找音乐的源泉,幼教专家告诉家长,培养孩子们乐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大自然里寻找声音。而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同样是锻炼手指的灵活能力和协调能力,弹钢琴和拍皮球的实质几乎相差无几。

现在,从小让孩子学钢琴的家长比比皆是。但不少年纪不大的孩子,不仅不能一下子学得很好,反而可能会觉得枯燥。如果家长强迫他学,最后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不少孩子仅仅是一时好奇想要弹钢琴,却让全家“劳师动众”,结果没有几天就玩腻了。

对于音乐乐感的培养,婴幼儿专家施文勤女士有她独到的见解。大自然中的节奏和声响都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对于孩子而言,音乐无所不在,就像家庭里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声响,比如:吸尘器、爆竹和油锅等都是声响的学习来源。敲门声、鸟鸣声、飞机起飞声、雷声和风雨声等,也都是大自然中最活灵活现的背景音乐。

因此,专家认为,对待幼儿的音乐教育,家长没有必要过于刻意。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这样的教育最有效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