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你的追求完美产生唠叨
1、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唠叨不但让孩子觉得:很烦",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应谊避免对孩子的无谓唠叨。方
1、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唠叨不但让孩子觉得:很烦",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应谊避免对孩子的无谓唠叨。方法如下:
1.凡事只说一遍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做某事时,应当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时面坐下来,认真地交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说话时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凡事点到为止,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2.抓大事放小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事情是需要大人操心的,但还有一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那么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承担。让自己放松一点,学会让自己能够放的下来,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许多事情他已经会做了,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所以,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等等。
3.克制情绪,学会等待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往往都是过高的,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和能力并不成熟,我们不能像要求一个成年人一样去要求他们。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也不会因为家长的唠叨就会变快,所以,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
4.别翻旧账,就事论事
很多家长喜欢翻旧账,只要孩子犯了错,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拿来说事,于是便不由自主:字字血,声声泪"地对孩子口诛笔伐,于是家长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的越多,说的越多也就越唠叨。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应当就事论事,犯的什么错就说什么错,哪次犯的错就说哪次的错,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烦人、太唠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你的追求完美产生唠叨
性格上有完美倾向的人都很努力地生活,无论工作还是家务(打扫或做饭),都会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上班,也会每天都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问题在于,这样会很容易认为已经为孩子做得足够了。因为收拾屋子和给全家人做饭本身就已经很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当然也会有很大的成效,心里会感到满足。虽然这些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必需和重要的,但是双薪家庭中,更需要的是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这一点很多家庭都忽视了。实际上,往往由于父母忙于料理家务和做饭,没有时间对孩子的需求产生反应,而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而希望自己是超人的父母,不仅会对自己提出高要求,还会希望整个家庭都能按照自己希望的轨道方式运转。父母上班时,希望孩子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父母回来后可以做别的事。但是问题在于现实情况很难像父母设计的轨道那样运行。孩子毕竟是孩子,父母不在时,怎么可能做到彻底的自我约束呢?但是父母却希望孩子的问题也能像处理家务事或是工作那样干脆,因此往往无法理解孩子,反而会训斥或唠叨,对孩子进行管教。这样的情况,孩子会十分的郁闷,感到不愉快。当人的呼吸不顺畅时,大脑会缺氧并导致身体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情感上不够顺畅,就会出现问题。
完美主义者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而在和别人的关系中,由于配偶和孩子不可能受自己的完全控制,因此本人和家人都会感到压力。如果把这种压力怪罪到别人身上,问题不但无法得到解决反而会恶化。
不仅如此,如果这样的父母在乎别人的看法,会对不按自己规则行事的孩子严加控制。而且会把孩子的不服管教当做是自己的缺点,而对孩子发火,形成恶性循环。有时也会自责,:我为什么做不到呢?"而自责又会变成火气转嫁到孩子身上。所以会对孩子厉声厉色,有时甚至大发雷霆。有的父母自己不做,却希望配偶能替自己做。下班回到家后感觉筋疲力尽,把孩子往对方身上推。孩子并不是球却被推来推去,孩子自然会觉得委屈直哭,夫妻也因此吵架,互相责怪对方。
有些人希望自己成为超人,却没有行动只会担心。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心里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是却只限于担心而已,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如何采取对策和行动。有的双薪父母即使知道方法却也不去实施。这样一天天的担心越积越多,而担心又会引发不安、烦躁,甚至火气,所以就无法平和地养育孩子。没有一贯性,有时训斥孩子,有时也会觉得内疚,出现反复的行为。
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是由于管教过多而畏畏缩缩,或是心里火气很大。只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孩子就会显得不安,有时表现得过于固执。不想做作业,而不做作业又怕第二天去学校,所以会不做作业又哭又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爱唠叨,孩子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今年读四年级的男孩大军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看病。心理师在聊天后发现,大军的母亲特别爱唠叨,在诊疗室她就没有停止过说话。据大军说,相同的话母亲每天会重复几十遍,不厌其烦。因为母亲的唠叨,大军的父母关系并不好,大军的父亲经常在外面喝得醉醺醺的才回来。看到丈夫喝醉酒,大军的母亲就开始数落起来,有时候能说几个小时。因为受不了母亲从早到晚的唠叨,从今年暑假开始,大军就整日沉迷于打游戏,不愿意回家。开学后还经常逃学,与同学打架。
没有办法,大军的母亲只好带他来做心理咨询。医生诊断,大军患上的是焦虑症,而母亲的唠叨是儿子发病的主要原因。
现在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90%的心理疾病病因都在父母身上,其中因母亲唠叨而发病的占60%。
心理专家认为,唠叨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年长之后,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么就得说出什么,甚至即使周围没有人也会唠叨不停。大多数唠叨指向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自己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通过唠叨这种方式发泄出来或者转嫁给别人。
爱唠叨的家长还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往往沉浸于表达自我感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比如说,看到孩子在看动画片,不去做家庭作业,父母就会反复对孩子说:快去做作业"。其实孩子早就说过,:看完这一集后就去做作业",但因为父母不停地唠叨,孩子就生出了厌烦心理,甚至故意不做作业了。
当孩子犯错时,有的父母不能做到就事论事,而是喜欢翻旧账,把此前孩子做错的许多事都拿出来说并唠叨不停,结果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孩子犯一些错是正常的,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父母应当一事一议,不能乱说一通,更不能反复去唠叨。
在孩子身体发育的阶段,有些事情会特别容易激发孩子的不良心理反应,唠叨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唠叨中,孩子会产生很多心理疾病。要么在唠叨中沉默,变得越来越孤僻自闭,要么在唠叨中和唠叨的父母一样,慢慢也变得唠叨起来。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大事小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当孩子犯了错,他们反复劝说,也很累、很辛苦,但是孩子却往往不领情。这是因为听多了重复单调的话,孩子首先会产生心理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逆反感,接着就是满不在乎。唠叨的正面效果微乎其微,而负面效果却可能呈几何倍数增长。
专家支招
父母爱唠叨,后果很严重。反正父母爱唠叨,什么事都要管,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在孩子年幼不懂事的时候,父母的唠叨会使其产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问题。父母唠叨过多,孩子就算听从父母的话了,也会在内心产生抵触或怨恨等负面情绪,让亲子关系受到破坏。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不要做一个事事唠叨的父母
想培养自立的孩子,只有父母停止唠叨才有可能。唠叨的作用类似于向孩子发送:你错了"的信息一样。如果孩子持续听大人的唠叨,孩子会觉得自己总是做得不对,由此产生自卑感,很难建立起自信的感觉。而独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有这样的感觉,:我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我有资格接受爱"。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尊重孩子意愿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要唠叨,父母要把现在对孩子的唠叨一点点减少。如果唠叨能够改变孩子的行动,大可继续下去,但是唠叨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持续的唠叨反而会增加唠叨的频度,而唠叨的人本身会因为唠叨没有效果而觉得疲惫。不要对孩子唠叨,学会耐心等待吧。如果孩子仍然没有行动变化的话,那么就用引导式的请求方式,:把衣服放到原处好吗?"而且要轻柔地对孩子说。
父母可以把自己的要求以简短、温柔、反复的方式说给孩子,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唠叨。如果父母和孩子约好了要关电脑的话,可以这样说::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电脑该关了",同样的话要每隔几分钟说一次,语气缓慢而亲切(不要夹杂过多的感情色彩)。父母要有说上20遍的心理准备。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花上30分钟以上的时间,但是孩子却感到了受尊重的感觉,下一次父母就不用说这么多的次数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反复提醒孩子时,父母没有了耐心而说个不停的话,就再次变成了唠叨。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技巧。
另外需要父母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不想唠叨,那么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不需要唠叨的环境。在对孩子唠叨为什么不收拾好衣服,为什么吃完的东西不扔到垃圾桶里的时候,父母需要仔细地思考,如何能让整理衣服和扔废物变得更简单,而去努力为孩子营造这样的环境。比如多买几个整理箱给孩子的物品分类,或是在离孩子更近更容易扔废物的地方放上垃圾桶。有的父母会开着电视,一边看一边训孩子,:你不学习来回瞎转悠什么?"想想这样的场面,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你也是这样的唠叨父母吗
唠叨与父母的责任区
在孩子无法解块的问题上,我们父母必须要提供自己的方案,但是在制订方案时,一定不要越位。凡是孩子需要自己锻炼来获得能力和提高素质,父母都不能提供过多的帮助,只提供简单的条件,让孩子自己去把握。
典型案例
小敏是早产儿,从小就体弱多病。
在妈妈的心里,小敏就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因此,她经常紧绷着神经,什么都不敢放松。
饮食上,小敏的妈妈专门学习了儿童营养学,没事的时候,就买一些食材回家,烹饪菜肴。而且,她规定,小敏每天都要喝牛奶,吃水果、蔬菜和肉。
穿着上,小敏的妈妈要先查看一下天气预报,再查看一下她专门放在室外的温度计,然后经过仔细挑选、斟酌,决定孩子该穿多厚的衣服。
睡眠上,小敏的妈妈为她制定了严格的睡眠时间,睡眠的原则就是多睡为好。小敏没有困意,也早早把她拖到床上。
环境上,小敏的妈妈就更费心了,不说为了避免磕碰而给每样家具套的罩衫,也不说每个家庭成员,包括爷爷奶奶姑姑小姨他们专门负责小敏的哪些问题,就说专门为小敏准备的运动器材,那真叫一个五花八门,用小敏小姨的话说,大多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小敏的妈妈经常唠叨小敏,希望她加强锻炼,甚至还制定了严格的锻炼时间,并每天部监督她。
可就是如此,小敏还是体弱多病,相反,有些地方,还变得更娇气了。比如,只要周围有人感冒,她必定会感冒,有时候,可能还会染上肺炎。
有一天,隔壁家一位老人过来做客,看到小敏正在室内锻炼,不禁笑道::嗨,你这锻炼方法,既费事,又不好,屋里空气不好,在楼道里爬楼梯也比这强啊。"
小敏妈妈说::外面空气是好,可是锻炼完了,出一身汗,不是容易感冒吗?"
你仔细看一遍上面小敏妈妈的做法,就会发现问题,她把非责任区的问题都一股脑揽过来,通过物质环境的形式表现出来。
她的做法有两个重要错误:
第一,过分相信温度,过于严格帮助孩子选衣服的薄厚。其实,孩子需要有自我感知温度的机会,孩子的衣服,一定不要太厚,尤其是冬天,给孩子那么一段穿薄衣服的时间,让孩子锻炼自己的体魄。
第二,让孩子在室内锻炼,室内温度守恒。但空气不好,这两条都不利于孩子的锻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