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食症要从心理疏解问题,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1、孩子暴食症要从心理疏解问题
  贪吃女孩保持体重的秘密  王荣只有17岁,然而在这个花一般的年龄,许多女孩子都在控制饮食,生怕自己肥胖,然而王荣
1、孩子暴食症要从心理疏解问题
贪吃女孩保持体重的秘密
王荣只有17岁,然而在这个花一般的年龄,许多女孩子都在控制饮食,生怕自己肥胖,然而王荣一顿饭却可以吃得下三份炒米粉。一天的时间,她能吃下几斤水果和许多零食。如果没有太要紧的事情,她一顿饭可以吃两三个小时。但令很多人不解的一件事情是,王荣依旧可以保持一副很好的身材。
其实,王荣以前的饮食是正常的,半年前恋爱失败之后,她才开始暴饮暴食的。为了保持身材,人们不知道王荣在背后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每当见到美食的时候,王荣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即便早晨再不愿意起床,只要闻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味,王荣就会很快地洗漱完毕并且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光。到了超市,她会一次买四个面包。同学都以为她能吃许多,可是王荣自己明白,其中两个是用来当晚饭吃的,另外两个是用来吐的。尽管她明知道这是种浪费,却依然阻止不了自己。
为了向妈妈要钱买零食吃,她都已经好几次和妈妈大吵起来了,因为妈妈对支付她高额的花费已经力不从心了。其实,王荣也不想这样吃,但心情不好或者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她就会大吃特吃。她在日记中写道,每当这个时候,就感觉身体里面有两个魔鬼在打架,一个叫嚷着不吃,一个叫嚷着猛吃。而结果往往是猛吃占据了上风,在一顿大餐之后,她都会立刻后悔、内疚,为了保持身材,王荣会把手指插到喉咙里面强行催吐。为此,她感觉身心都已经遭到了很大的创伤。
每次吃之前,她都极力想控制,但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即使不饿,王荣也常常在脑海中思考一会儿要吃什么……王荣觉得自己好讨厌这样的自己,然而要控制饮食,对她来说却比登天还困难。
案例剖析
当遭遇痛苦的时候,吃东西或许是一种缓解痛苦的方式,但是长期并大量地摄取食物来弥补内心的:黑洞",可以预见的是:黑洞是无法用食物来填满的,而这些超标的食物,一定会给身体造成损害。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吃东西才可以排解。可以建议孩子换成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方式:如写日记,进行体育运动,反思自己的责任,必要时可以看心理医生。当暴食症要发作的时候,最好转移注意力,从而避免自己再受到情绪的控制。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到这一点,父母可以试图吸引走孩子此时的注意力。
1.治疗暴食症的方式,最关键的一点是延时孩子的进食需要。一旦过了情绪最需要发泄的时间段,孩子对食物的需求就会相应降低。
刚开始延后5分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一直到一两个小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孩子的暴食症发生的时候,将厨房封住,彻底阻断其进食的来源。每天定时在外面吃,家中尽量少放或者不放任何餐点和水果之类的食物。以此循序渐进,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这种:节流"的方法对已经意识到暴食症痛苦的孩子尤为有效,在孩子和家长的双重努力和协作下,渐渐破坏不良的条件反射进食习惯,从而建立起新的习惯。
2.治疗暴食症不像是感冒发烧一样,吃了药之后就会好。治愈暴食症,更像是一个戒烟戒酒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
暴食者的通病是比较敏感,所以一旦有压力产生的时候,就容易紧张焦虑,进而习惯性地用食物来发泄情绪。同时,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想要治好暴食症,就成为一种难上加难的问题?所以,要治疗暴食症,提升个体的自尊、自信是—个根本的工作,但这也是最难的部分。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求助于专业的心理治疗医师。
家长们要避免一个思维上的误区,就是限制饮食就会变瘦。实际上,过度节食,通常会引发加倍的暴食。所以,在引导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日三餐正常的进食量。
治疗暴食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家长要用低热量的食物来代替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孩子因为摄入过多而引起发胖,还要尽量不让孩子独白进食,防止其再次发生无法自制的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一点,在吃饭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这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了多吃的可能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时时遇到困难,但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有些难关,孩子凭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可以顺利通过。但有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会郁积下来,成为心理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亲密的纽带,家长才可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才可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或加重。
(1)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纽带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孩子在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要小得多。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遇到困难也不会回避与家长的讨论,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谈什么,都不会受到家长的批评,相反能够从与家长的交谈中受益。
沟通是建立亲子纽带的最好方式。将沟通编织进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随时随地地和孩子谈谈心、做做游戏、共同完成家务,就可以使沟通轻松自如地、持之以恒地在家庭中进行下去。大家都养成公开、坦率交流的习惯,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减少很多心头的郁闷。在无所不谈的交流中,家长可以很快地发现孩子的困难,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干预。
当孩子信任父母,孩子就愿意主动向父母袒露心迹,遇到困惑时也会主动向父母求助,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当父母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他这个年龄所具有的基本判断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能够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指导,帮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自信的培养,也增强了孩子的能力,对今后孩子更加从容地应对挑战和压力,适应环境极有帮助。
(2)掌握考察心理状况的知识和技巧
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及早发现有助于采取果断措施,及时疏导或治疗,帮孩子清除发展路途上的障碍,避免造成严重后果。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不会留下后遗症。
建立与孩子的情感纽带有助于增强家长的敏感性,但是否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必要时还需要求助于心理治疗专家。家长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测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①判定孩子适应环境的状况。
尽管心理学家们在描述心理健康标准时各不相同,但大都把:适应良好"作为一条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据。因为,良好的适应涉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标准。孩子是否适应环境可以从孩子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行为言语、情绪情感方面来观测。
家长可注意考察孩子在学校、公园、商店或其他公共场合,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如果存在长期的,经常性的违反常规的行为,就需要引起注意。撒谎、偷窃、故意破坏、不守纪律、侵犯性行为等一些在孩子当中常见的:调皮"举动,如果持续发生,很可能有深层的心理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行为、情感、言语是否与外在生活情景相一致也能反映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言行表现与外在环境越不协调一致,心理越反常。如果孩子老是吃不下饭,或暴饮暴食,做功课、看书总走神,做游戏时提不起精神,在同龄人群体中格格不入,为无足轻重的小事烦躁不安甚至大发脾气等等,孩子是在发出信号——我需要帮助。
②观察孩子有无异常的症状。
观察孩子在自然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孩子不善于掩饰,处于压力之下,面临困境,感受巨大心理冲突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行为方面,甚至生理方面的异常。孩子体重骤增或骤减、精神委靡、失眠、嗜睡或经常做噩梦、亢奋多动、焦虑不安、害怕、沉默不语、躲避与人的接触、记忆力下降、成绩急剧下滑、身上有伤痕等现象,都是应引起警觉的症状。家长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异常症状很难做进一步细微的检查,但可以通过询问孩子的感受来综合判断。任何行为必然伴有主观感受,一种行为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孩子的主观感受如何。要看这种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
③用心理测量工具测定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专门的心理测验量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一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心理属性作出测定,判定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测试可使用的量表很多,但并不是任何一本书籍或杂志上登载的心理测试题都可以准确测试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家长需要向专家咨询,最好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和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联系,借助科学的方法判断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长对心理测试的结果也不可迷信,需要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况来看待,家长可以请求专家帮助分析和解释。另外,切忌将测试的结果当作结论,为此灰心丧气,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记住,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找到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以便给孩子最对症的引导和支持,让他拥有快乐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可助一臂之力的辅助策略,而不是对自己教养能力和效果的评判。能够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足以证明你对孩子的爱与关注了。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
①不成熟行为及多动障碍:多动不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易分心,做事无常性,行为举止幼稚,冲动任性,依赖性强,坐立不安。
②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
③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惧、自卑、强迫、敏感多疑、情绪不稳等。
④抽动障碍:表现为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多部位肌群收缩,如眨眼、挤眉、咧嘴、扭颈、发声抽动、清嗓音、干咳、甚至骂脏话等。
⑤行为障碍:遗尿症、遗粪症、厌食症、贪食症、神经性呕吐、异食僻、夜惊睡行症、口吃、发音不清等。
⑥品行障碍:说谎、逃学、离家出走、偷窃、纵火、攻击他人、争吵、斗殴、破坏物品、虐待小动物。
⑦孤独症: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语言发育迟滞,失去用语言交流的能力,重复刻板的摆放物品的活动,多数儿童智力差。
⑧不良习惯:吸吮手指,吸吮衣物,咬手指(脚趾)甲,拔头发(拔毛癖)。
⑨交叉擦腿综合症:幼儿则表现将两腿骑于凳子或木块,或某种物体上摩擦外生殖器。小儿做摩擦动作时两颊泛红,两眼凝视,额部微出汗,呼唤不理,如果强行制止则会遭到不满,甚至反对。多发生在入睡前或醒后或单独玩耍时。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仅凭自己的印象和常识就断定孩子有心理问题,并把自己的揣测和忧虑流露在孩子面前。心理疾病的诊断是需要科学依据的,下结论尤其要慎重。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是不能随意扮演医生的角色的。当你发现有一些令你警觉的现象时,切记不要紧张,不妨自己先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咨询一下,客观描述你孩子的情况,讨教专家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观察,还是带孩子来诊所检查;如果在家观察,又如何进行科学的症状观测和记录,观察期间如何引导孩子等。
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要表现出对心理疾病特别的恐惧和担忧,更不要制造一种讳莫如深的气氛,让孩子感到这是件:丢人"的事。你可以像对待孩子发烧感冒一样,表达适度的担心,谈论对付它的方法。事实上,许多心理问题正如身体不适,再普通不过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行为异常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许多年轻父母面对孩子表现出异常行为时,往往感到疑惑,不知哪些是该重视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在此,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6岁以下孩子的常见心理疾病: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另外,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等问题。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屏气发作
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口吃
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言语发育延迟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 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遗尿症
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难
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夜惊
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
梦魇
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偏食
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所占比例较高。
拔毛癖
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攻击行为
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退缩行为
是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依赖行为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神经性尿频
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神经性呕吐
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性识别障碍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孤独症
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总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睡眠障碍、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况,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儿童心理门诊,请儿童心理医生和你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两位教授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孩子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因为父母责怪、训斥甚至动手打孩子而感到不开心的占到15%。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罪魁祸首”。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肖峰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屁……”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肖峰主任肯定地说,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怎样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
许多父母在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后,如何告诉孩子,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等等问题存有疑惑。 其实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孩子有心理问题,并不是精神病、痴呆症,心理问题就像人有头疼脑热一样,不可避免。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你是不是心情焦虑啦,学习压力大啦,情绪不稳定啦等等。如果对孩子的心理把握不准时,可以到医院咨询。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时,父母也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克服问题。
一是用信心疗法。安慰孩子,给孩子树立信心。如对于考前焦虑症等轻度心理问题,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考前人人都紧张,不只是你一个人心情焦虑,放松孩子的心情。
二是理解与关怀。孩子有心理问题时,不要指责孩子,更不能说你胡思乱想,你有病等。比如对于有强迫症状的孩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发作时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的注意力就转移,恢复正常思维。假如这位同学的父母不懂这些,一味指责孩子,会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总之,父母应当知道,孩子有心理问题,不是什么思想品德问题,也不是什么道德问题,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有心理问题觉得很没面子,遮着捂着,要大大方方带着孩子去咨询心理医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