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人独处是病吗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2)
1、喜欢一个人独处是病吗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2)
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
1、喜欢一个人独处是病吗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2)
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能忍受独处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能够偶尔给自己一段时间来独处的人往往思想境界较高,活得简单而充实。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长时间封闭自我的独处,但完全忍受独处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提升自我修炼的境界,试着按照:在薄情的世上深情地活着"https:///xinli/0q51f2h017.html这样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你会发现,独处的那段时光让你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本文由(http://)编辑整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论女性独处能力的重要性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独处能力是判断一位女性情感成熟的标志之一。而这里所说的独处并不包括独自一人在没有任何人的陪伴之下仍能通过手机和外界保持联系。也不代表一个人在内心不安、诚惶诚恐、极度孤独的情况下独自待在某个地方。
好的独处体验和个体在童年时期的主要的照顾者之间的相处所慢慢形成的,通过对方不断回应我们的需求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和内在形象。久而久之,由于反复多次的好的独处体验的积累和这个内在的良好形象,我们便能够在没有外界和他人的陪伴、肯定的情况下,仍能和自己和平相处,获得一种满足感。
在成年之后的这种能力对我们大有裨益。首先,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能够做到既不过度依赖也不过于隔绝自己。拥有独处能力的女性内心总是平和的.一个人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排斥这种状态,而是内心充实的享受这段时间。同样也不会由于对自我的否认与人群疏离来自我惩罚。
拥有独处能力的女性能够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更好的表现。当一个人不再通过外界或者自己的伴侣来获得自我肯定,不过度依赖对方来安抚自己内心的空虚和不安全感的时候,这段感情会变得更轻松。这意味着我们不再蛮不讲理的以爱的名义来束缚对方、消耗对方,能够留给对方和自己合适的空间去真实的做自己。
与自己相处也是自我了解、自我深入探索的前提。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再扮演任何角色,无论是母亲、妻子、朋友还是员工。这个时候我们的状态才是最纯粹和最接近真实的自然状态。也只有在经历了这个阶段的反思,我们才能明白他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积极的建立和维护一段美好的、健康的关系。
直面自己的内心和不为人知的角落是需要勇气的,但这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能够帮我们短暂的从某些消耗中恢复和找回自己,重新充满活力的投入到这个世界和与他人的联系中。
3、孩子喜欢独处或是因为独处更容易
杰西卡和她的同龄人相处得很好,但是,她没有欲望想要定期地和他们待在一起。她仅仅是喜欢独自一人玩耍的活动。然而,无沦是儿童还是青少年,虽然他们选择了独处,其实他们内心还是希望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的。因为羞怯、自我意识强和社交焦虑的因索,他们避开了一些交往的处境。更重要的是,他们仍然缺乏与同龄的伙伴交往互动的经历。结果,即使他们想和同龄人待在一起,他们可能觉得还是独处更容易些。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只要有同龄人在场,不管是她熟悉的还是不够熟悉的活动,甚至家庭聚会,你的孩子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情绪,并拒绝参与其中。如果你试图迫使她参与,任何这样的举措都可能导致她发脾气,并持续很久。有的时候,她会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来打发自己的空余时间,看起来她对此很满足,其实你知道的,她很无聊,也很孤单,心里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这时,你也许会觉得在她身边,你不得不时时小心翼翼,因为她是如此地敏感,会认为别人无意的言辞也是针对自己的。这样,她就不会轻易地告诉你她的所感所想了。
尽管你很想帮助她,可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做。当你看到她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很伤心。因为她一点都没有融人其中,她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做。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的一些特点:
□羞怯
□自我意识强
□社交焦虑(轻度到中度)
□拒绝参加不熟悉的活动
□勉强参加熟悉的活动
□不善于表达情感
□挫折承受力差,且容易发脾气
□同伴关系不够
接下来的关于拉尔夫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有同龄伙伴在场的时候,他就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
拉糸夫的故事
拉尔夫是一个内向且易怒的11岁小男孩。他在学校表现很好,却不能接受父母或者老师的一些有益的反馈意见。拉尔夫不是运动型的孩子,他也从来没对运动产生过兴趣。生活在一个以运动为导向的城镇,对他来说已经成为阻碍社交的障碍了。拉尔夫拒绝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他的妈妈伊莱思一直在寻找能够激起他兴趣的活动。但是,不管她做什么,拉尔夫总是无视她的努力,寻找借口不愿参加,或者大发脾气。拉尔夫的爸爸伦恩试图鼓励他去做一些亲子活动,比如,打高尔夫或者看电影。为了鼓励拉尔夫参加当地的儿童消防巡查队,伦恩先作了一名志愿者。拉尔夫也确实去过好几次,但是每次都是一个人待着,然后就不愿再去了。
伊莱思和伦恩都很担忧,因为拉尔夫的朋友很少。每当他不学习的时候,就会不停地玩电子游戏。拉尔夫也会和他8岁的邻居玩耍,但是,前提是这个邻居过来找他玩。即使他最好的朋友汤姆也很少过来玩,因为汤姆爱运动。另外,拉尔夫觉得用言语来表达他的想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当他试着用言语来表达的时候,大家好像都不那么喜欢他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们学会拒绝也是一种能力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从来都没有尝试独立,从来没有尝试着去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从来没有尝试着对大人,对权威说:不",那么当孩子长大了,步入这个社会的时候,这孩子自然会很习惯地压抑自己的想法而从众。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发展要么充满了奴性,要么在压抑中迷矢掉自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了小学后可以在班里有:威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人云亦云,都希望面对问题的时候,孩子可以从容面对,而不是只会躲在家长的身后,紧紧拽住妈妈的衣角。而这些,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独立和自信。
优秀,是要远离平庸的。而一个不会说:不"的孩子,是无法拒绝平庸的。
所以,孩子口中的:不",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别样的方式。对孩子们而言,是珍贵的。
:逆反"这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孩子发展的必然,然而这个过程的处理却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如果在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发展,更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独立性发展的进程。所以作为成人,我们有责任给孩子:逆反"的机会,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孩子感受到自己和自己想法的真实存在,更要借这个机会,让孩子知道,自已是有能力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