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在活动区中的活动过程
【内容提要】开展活动区教学,制定好活动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区环境,并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内容
让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发展
【内容提要】开展活动区教学,制定好活动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区环境,并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内容和情趣的活动区中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活动区 发展
【正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近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区域活动,进行了活动区教学的新尝试。活动区教学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人为的设定一定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内容和情趣的活动区中主动的发展。
一、活动区目标的制定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应该是目标在前,活动在后。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分月、分周拟订区域活动目标。在制定活动区目标时,要注意做到:
1、制定的目标要适度。既不能因目标过高而使幼儿失去信心,也不能因目标过低而压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在制定“建构区”目标时,小班幼儿只对雪花积木的颜色感兴趣,因此他们在活动时,只求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插在一起好看,而不考虑插出来的物体象什么。但中、大班的幼儿则对活动结果感兴趣,追求的是,我插的象座小房子,你插的象架小飞机等等。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目标,目标一定要适度。
2、制定的目标要具体。目标的确定不一定要太精确,活动效果也并非要求立竿见影的实现,但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具体。例如“语言区”的活动目标,制定为培养幼儿的美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正确理解什么才是美的,并能完美的设计、准确的表达。要注意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即注重幼儿主体的活动体验及在活动中做出的努力,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重在对幼儿身心整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活动区环境的创设
教育意图往往客体化在环境材料中,因此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活动区的创设要有利于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不同内容的活动区其教育功能也不同,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兴趣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活动区,如我们在活动室中可设置的区域有数学区、语言区、自然区、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生活区、建构区等等,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数学以及艺术等各个领域,“表演区”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能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益智区”有益于发展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建构区”能增进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促进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总之,不同的活动区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另外,应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活动区的实效性。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的去参加区域活动,多观察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活动区的活动。
2、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其便利性、可操作性、适用性。
材料投放是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是否主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并要注意材料的便利性、可操作性、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