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小儿想象力的发展,绘画教学与发展幼儿想象力浅析
1、4-6岁小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想象。小
1、4-6岁小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想象。
小孩子从3-4岁开始,就已有想象力了,如在想象性游戏中,常把玩偶当作小朋友,拿杯子给"娃娃"喝水,拿小手帕给娃娃"擦眼泪"等,都反映了小儿的想象力。
但4-6岁的孩子,其想象力总的来说是贫乏的、简单的,缺乏明确的目的,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正在逐步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
1.无意想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想象的主题多变 不能按一定目的下去,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例如一会儿想当一名医生,一会儿又想当警察。
(2)想象与现实分不开 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因此,常被人家误认为说谎。例如他喜欢汽车玩具,就把其他小孩子的汽车想象成自己的,说这辆汽车是我的。
(3)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例如问小儿您希望长得多高,他会回答"长得像天空一样高"。
(4)以想象为满足 想象常常并不指向于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过程本身为满足,故富有幼想的性质。例如讲在大海上乘船探险的故事,讲完后,他会说明天我也要去乘船探险,以此表示满足。
有意想象是小儿有意唤起的,但与把他们付诸实现的意志毫无联系的想象。例如小儿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宇航员,但他不会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只是一种空想。
2. 4-6岁小儿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 以创造符合于描绘的形象为基础的想象叫做再造想象。4-6岁的小儿常借助于画报想象动物在森林中生活、嬉戏。例如画报上有一幅"乌龟与小兔赛跑"的故事,他就想象在大森林里许多动物在看着这场比赛,好象自己也置身于其中。
创造想象的前提是独立创造出来的,具有积极地、有目的地运用直观表象探索满足需要途径的形式。随着小儿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想象的创造性。5-6岁的小儿已能对大人提出的游戏主题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如大人说"开轮船"游戏,小儿能主动提出游戏的情节、角色的分配以及玩法等。
想象能活跃孩子的思维,诱发创造的情趣,有利于智力发展。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无意想象进入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注意培养表达想象的基本技能,如通过续讲故事,补画面和听音乐,提出问题让孩子来解决等形式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绘画教学与发展幼儿想象力浅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同时。也是幼儿发挥自由想象、创造的理想乐园。如何在绘画中更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明确目标,改革创新。
首先要明确:幼儿绘画是以强调掌握绘画知识技能,以画的像为目标呢,还是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力?答案无疑是后者。
一条正确的教学思路应该是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为前提,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先教幼儿会想,再教幼儿会画,分清主次,明确目标。
其次是教学改革问题,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例——示范——幼儿模仿——教师来评价,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只是被动接受,忽视了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偏重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幼儿头脑里只有零零碎碎、长长短短的线条,只是勉强记住某种物体应先画这一笔,再画那一笔的绘画步骤。
一节美术活动下来,幼儿的作品往往大同小异,内容单一、千篇一律。并且离开教师的示范,幼儿就不敢下笔,毫无独立创造、想象的能力,久而久之,幼儿对绘画失去兴趣,绘画积极性大大降低。
近年来的教改实践表明:教师应摒弃旧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改革新路。教师应以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事物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以幼儿为主体,发挥、调动幼儿对绘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大胆作画,允许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画,在“画胆包天”中去表现美、创造美。
二. 创造条件,丰富幼儿绘画内容,提高对美的感受力
1.创设色彩氛围,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感受,激发幼儿“我想画”的愿望。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
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玩色,通过吹画、合印画、喷洒画、手指点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我想画”的愿望。
2.从观察入手,丰富幼儿表象,积累素材,让幼儿有东西可画
人脑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从已经感知事物的大量表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加工”才能形成,可见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幼儿由于年龄限制,生活经验贫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就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所以,丰富幼儿的绘画内容,引导他们积累和贮存表象,是幼儿想象力得以展现的源泉。
鉴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尽可能让幼儿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细致、深刻的生活感受,在脑中留下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印象,绘画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妙笔生花。
如:对于秋天,幼儿一般联想到的只是“天气渐渐冷了”“树叶黄了”。其实从其想象力发展看,这些表象远不够丰富,此时,要幼儿画出多彩多姿的秋天,是勉为其难了,大自然的秋天,硕果压枝、秋菊绽放;枫叶流丹,金桂飘香!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对于这些动、植物的大量秋季特征,我们经常带幼儿去观察、写生,或伴随文艺作品加深对秋天的认识。此时,孩子们画秋天的的主题画,可谓思路开阔,敢想敢画,画面丰富、生动:落在河里的秋叶,有的画成小鱼的小伞,有的画成蚂蚁摆渡的小船;就画树来讲,原来幼儿画树时,不管春、夏、秋,只会画绿色的树冠。经过观察,幼儿画出了红色的树,黄色的树,红、黄交错的树等好多种,色彩斑斓,煞是好看。
观察内容很广泛,如散步时,指导幼儿观察路旁的建筑,人们的活动,周围环境的变化,平时定期组织幼儿观察种植园地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一过程的特征,并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每天记观察日记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对事物留心看一看的兴趣和习惯,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画。
3. 通过多种形式,帮幼儿学会构图、布局,让幼儿知道怎样画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分布情况,知道物体和物体之间存在着位置的不同,距离的远近,排列的疏密,重叠的大小等,同时还让幼儿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观察中孩子们知道大树高,草坪低,操场大,花园小,楼群在街道的两旁或一旁等。为幼儿在创作中合理布局画面,打下良好基础。
(2)在游戏中通过幼儿操作摆放,发展幼儿的设计才能,如:在结构游戏中让幼儿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儿童乐园”。可看到他们的设计各有不同,这种练习很有趣,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幼儿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画面能力。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用添加法发展创造思维
例一:一个圆形,可以启发、引导幼儿用添加的方法画出表、太阳、皮球、盘子、苹果、猫、兔子、车轮、茶杯等物体。我们不仅要求幼儿画出来,还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从不同角度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例二:教师只提供基本部分示范,让幼儿发挥想象,添枝加叶。如:教师示范一只帆船,让幼儿联想到两只、三只,联想到大海、浪花、海鸥、鱼、人等,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跃然在纸上。
2.通过谈话,问答等语言描述,帮助幼儿理解主题,大胆创作。
教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描述把幼儿引进特定的情境中,使绘画主题从抽象到形象,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创作,充分想象。
如画“下雨了”,师:将要下雨时,天空是怎样的?幼:天空乌云滚滚,黑压压的(经师启发)。师:下雨时是什么样的?幼:下雨时,雨有大有小。
下大雨时,雨连成线;下小雨时,雨点很小、很轻。师:下大雨时,雨打在地上有什么现象?幼:雨会溅起来,有时出现泡泡圈圈。师:下雨了街上的人们有的怎样?
有的又怎样?想一想,自已来画。这时教师只教画一个侧面人在跑。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就雨的表现力有几种:有短线排列很密的;有长线下来的;有用长、短线交替,中间还有圆圆点点的;天上乌云滚滚 ,地上的人们有跑的,有打伞的,有穿雨衣的,画面真实、动人。
3.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绘画教学是激发幼儿创造性的动力。
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应力求绘画活动游戏化。如开展“小小摄影家”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架玩具照相机,请他们做小摄影家,他们的顾客是教师事先放在教室各个地方的漂亮小猫、大象、小鸡、小鸭等动物玩具,要求每给它们照一张相就要画一张照片。
当幼儿听说要当摄影家时,高兴得又蹦又跳,按下快门前还要向小动物们提醒道:“不要动,笑一笑。”模仿起成人来惟妙惟肖,津津有味,并认真画下每一张照片。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幼儿陶醉在游戏当中,他们玩得是那样的开心。
其它的还有绘画接力,滚球拼图,合作画等游戏形式,幼儿都很喜欢,乐于参与。
四.客观、公正、合理是评价幼儿作品。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把评价作品看作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
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先明确一点,不能单纯以画得是否“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应认识到: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绘画热情。
幼儿绘画往往带有情绪性,喜欢把自己喜爱的、最明显的东西夸大,给它涂上鲜艳的色彩。如绘画人物时,往往突出眼、口,而忽略了鼻子、耳朵。
鉴于幼儿绘画的这一特点,如果一定要求幼儿按比例画得像,色彩真实,那就会阻碍幼儿的大胆创作,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不要求形神毕肖,只“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画什么”比“画的怎样”更重要。如一次画“我的老师”活动中,别的幼儿都把老师画的笑咪咪的模样,一名幼儿却将老师的模样画成瞪着大眼,张着大口,头发根根竖起的样子,在别的幼儿对之“嗤之以鼻”时,我耐心地询问他绘画的想法,他说:“有一次你生气、发火了,就是这个样子”。
可以看出这名幼儿观察细致、认真。对这名幼儿我及时肯定,表扬了他,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大胆想象、创造。还有一次画“鸡”,我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一名幼儿的鸡都画到天上去了,我悄悄地提醒他:鸡是不会飞的呀!他却说:“小鸡天天只能在地上玩,多没意思,它想到天上玩,于是就去找孙悟空,跟他学会了翻斤斗,就飞到天上去了“。多么天真、可爱的想法呀 我赶紧表扬他的“发明创造”。
每次画完画,应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一个不落是展现在全班幼儿的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可以让幼儿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对每件幼儿作品,都应抱以赞同的态度,然后才是积极引导,从而诱发其无穷的创造能力。
幼儿教育是个广阔的天地,在绘画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也很多,幼儿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就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它,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创作出一幅幅更美的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有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想象力是从事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幼儿美术的创造力体现为创造性想象。幼儿绘画之所以为美术界所看重,为那些绘画大师们所看重,就在于从画面上那些天真离奇的构想、稚拙有趣的造型、生疏随意的配色、信笔涂鸦的方法中,画家感受到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联想,从而对自身的创作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幼儿在绘画中可以“无中生有”、“异想天开”、“胆大妄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明了形象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复出现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首先应多带幼儿去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春天的百花齐放、柳枝发芽,燕子呢喃;夏天河水碧波荡漾,泛舟河上、岸旁垂钓、听青蛙歌唱;金秋硕果累累,树叶有红、有绿,遍地金黄;严冬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大地着上神秘色彩,使幼儿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又引起许多的幻想。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交警叔叔不畏酷暑寒冬在指挥车流;妈妈每天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看到修路工满身尘土挥汗劳动,使幼儿知道现代建筑是许多人不辞劳苦的结晶,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鲜感受,更会联想出许多往事传说。带幼儿听音乐,看晚会演出,使幼儿不但领略到乐曲的美妙,更能提高审美意识。例如教幼儿画“新式汽车”前,我先带他们观察马路上各种车辆,而后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使他们由远及近、有浅入深地感知了汽车的构造、用途,在此感性经验基础上又向他们出示了许多奇特的新式汽车图片,孩子们兴奋异常,思维开阔,大胆想象,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就连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结果孩子们创造出了“飞机汽车”、“苹果汽车”、“机器人汽车”等极其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作品。
二、情感是想象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幼儿天生就会画画,他们会用绘画来发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心智,因为心灵是智慧的土壤。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面是情感。我们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孩子在画什么东西,但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发泄,是用画笔来表达他内在心灵的需求。画画是人人本有的天禀,幼儿天生就爱画画,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那种不能用语言和言情表达之外的表达,就是绘画。所以儿童画是幼儿情感的必要表达方式。他们从两岁开始,只要手中有画笔,就喜欢画画涂涂,旁若无人地陶醉在想象之中,如果大人横加喝斥,就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注重引导幼儿的情感因素,只有情趣才能爱画画,只有爱画画,才能有激情,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好作品。例如听了故事《美人鱼》后,孩子们深深为美人鱼的故事所感动,讨论热烈,有的说: “美人鱼太可怜了,我不想让它死。”有的说:“我想让美人鱼会说话。”有的说:“我想让美人鱼结婚”等等。我让孩子们画“我能为美人鱼做点什么”,孩子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笔,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美人鱼,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刘音小朋友画出了美人鱼过圣诞节,小鱼们送给美人鱼许多漂亮的礼物;齐筱颖小朋友画出了美人鱼要生孩子了,美人鱼的肚子特别大,里面有两个小美人鱼。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画,她说:“我想让美人鱼有孩子,这样她就不会死了!”多么稚拙的语言,毫无造作之气,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
三、实践是想象力的发展的归宿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想象是创造的前奏,不会想象就不会创造。对此,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好奇的张扬,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多鼓励和提倡儿童大胆地画,无论是想象画、写生画、创作画、自由画,都应让儿童亲自去体会一下,实践一下,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儿童的聪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水果想象画”,在孩子们观察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基础上启发想象:“现在我们来变魔术,让这些水果变成小精灵,有眼睛、嘴巴、手、脚……而且会哈哈大笑,会生气,跟小朋友一样,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如果你是水果小精灵,你愿意打扮成什么样子,做什么”。孩子们兴奋不已,随着音乐做出了各种动作,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绘画时兴致昂然,边画边联想,没有一个说“老师我不会画的”。结果有的画出了水果小精灵放录音机开舞会,有的画出了西瓜国王发脾气,有的画出了美的菠萝公主,长着长长的卷发,穿着美丽的花裙子……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评价是发展想象力的催化剂
常常见过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拿着自己引以为豪的作品让爸爸、妈妈看,听到的却是一句劈头盖脸的指责:“你这画得是什么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人的胳膊有这么长吗”……。画得“像还是不像”不能作为对儿童画的评价标准。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孟纳多次提醒家长:“儿童美术的特性就是满足儿童交流和宣泄感情的需要”。儿童画表现了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们认识世界是凭着想象。儿童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关系,他们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其作画天真烂漫,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了童真和稚气,表达了他们那颗可爱的童心,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绘画内容。我认为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原则首先是肯定。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拿起笔来画出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画得怎样,都是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的。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首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与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沟通。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独特性和创造性。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画家”,如果我们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就会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其次,要寻找幼儿绘画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儿童画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在其中有内容想象、形象想象、色彩想象,而且小作者想象时的联想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画小鸟会联想到鸟妈妈、鸟爸爸、鸟爷爷、鸟奶奶……这是同类联想;再比如画公共汽车会联想到卡车、警车、大吊车、救护车……这是不同类联想;还有拟人联想,如画水果想象画时,小朋友联想到了“西瓜国王”、“葡萄姐姐”等。还有难能可贵的科学幻想、生活联想、奇思妙想,如小朋友绘画作品中设计的海底怪鱼会发炮弹,帮助小鱼,保卫家园;小蜗牛长着翅膀和乌龟赛跑;大恐龙住在自己的家里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他们最新的、奇特的、怪异的,不同于别人的东西,给予特别的鼓励。世界有多大,幼儿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小学儿童想象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低年级儿童以再造想象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儿童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例如,组织儿童参观:中美合作所"之后,让低年级儿童想象这次参观活动。他们说出来的事情常常是实在事物的简单重现;高高的围墙、哨岗炮楼、各种刑具,以及解说员讲解的片断内容等。想象是零散的、逻辑性差,内容也比较简单、贫乏。高年级儿童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想象的内容也比较细致和丰富。他们不仅能将所见所闻较系统地复述出来,而且有不少创造性成分。例如,一个五年级学生在一篇《记参观:中美合作所"》的作文中写道:
:当我们走进烈士江姐的牢房时,江姐的英雄形象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江姐拖着沉重的脚镣,正气凛然,昂首挺胸地站在审讯室中。她象一株高大的青松,巍然;乞立在故人的面前。面对着敌人的酷刑,她坚定地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为了崇高的理想,她从容地走上了刑场。……
今天,烈士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鲜红的太阳照亮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今天,我们正过着烈士所响往的生活。你看,到处是工厂林立,蒸蒸日上,到处是茂盛的庄稼、欣欣向荣;欢歌代替了悲叹,笑容代替了哭脸,……明媚的公园,代替了凄凉的坟堆。
安息吧,英雄的‘一一·二七’烈士!我们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自己的双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几段作文,出现了一些概括性的形象,写出了少年儿童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和继承烈士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愿望。他的想象既细致又比较丰富。
2.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不完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儿童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例如,在一个实验室里,让一年级儿童画:活火山",其中40%的儿童没有画出冒浓烟,只画了一个简单的轮廓,缺少事物的主要特征,因而缺乏现实感。高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美术、数学的陶冶,已能运用透视关系,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画出来的人和物的形象都比较合乎现实。小学儿童想象的现实性的发展还表现在对文艺作品的爱好上。低年级儿童爱听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神话和童话故事,爱看用童话故事编的连环画和动画片。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对神话和童话故事的爱好逐渐降低,变得更加爱好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如爱听战斗英雄的故事和传奇小说,更爱看反映解放军生活的战斗故事影片和惊险的反特故事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