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教案
《纲要》在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
数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教案
《纲要》在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能够帮助幼儿逐步感知物体的数量,从而获得数的感性经验,学习比较的方法是幼儿学习计数及理解数概念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准备。小班幼儿(特别是刚入园不久)对数概念还不清晰,不会运用数数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本班幼儿已初步学会运用重叠法对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联的两组数量一样的物体进行比较,会初步了解一样多的含义,但对不一样数量的两组物体进行重叠比较时,并不能理解数量的多与少,只是随意地判断。小班幼儿的学习具有具体形象、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们设置《做客》的情境为主线,以“坐汽车”、“送苹果”、“装苹果”、“找朋友”等幼儿喜爱的游戏情节贯穿其中,并创设一些幼儿在生活常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多种方法,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难点是能正确判断并说出两组物体谁多谁少。让幼儿在游戏与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从而提高观察判断、对应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目标:1、喜欢动脑筋解决问题,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2、在复习重叠对应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3、提高观察判断、对应比较、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一样多。2、材料准备:教具:梳理图,小猪卡片、红、绿圆卡若干。学具:红色绿色苹果卡若干、盘子和操作卡人手一个,黄色猫妈妈挂卡一个、白、黄小猫挂卡若干活动过程:一、以“到猪妈妈家做客”引入。(引导幼儿复习运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一样多。)1、佩戴挂牌。(自然渗透重叠法比较挂牌与小猫数量的一样多)师:今天我们来玩游戏,老师扮猫妈妈,猫妈妈挂卡有几个?(一个)小朋友当小猫,小猫挂卡有多少呢?(许多)每个小朋友挂一张挂卡,挂卡和小朋友一样多吗?2、找位子。(复习运用重叠法比较椅子与小猫数量的一样多)师:我们要坐车到猪妈妈家做客,小猫和位子一样多吗?二、游戏“做客”。(引导幼儿学习用两种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一)探索游戏:“送红苹果”。(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比较小猪和红果子数量多少的方法,学习并放对应比较的方法)1、设疑:我们给小猪送红苹果。一只小猪送一个,不知道够不够,小猪和红苹果一样多吗?2、幼儿自主探索比较小猪和红苹果数量的多少。(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盘子里排除颜色干扰取出红色的苹果,观察幼儿自主探索比较小猪和红苹果数量的方法)3、鼓励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交流自己探索的结果。4、集中交流,请个别幼儿展示。5、教师结合图示,梳理并放比较两组物体的方法:要比较小猪和红苹果谁多谁少,可以重叠在一起比,也可以一个对着一个并排比。小猪和红苹果一样多。(二)游戏:“装苹果”。(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重叠、并放对应方法比较红苹果和绿苹果数量的多少、一样多)1、设疑:盘子里还装着什么颜色的苹果?(绿色)小猪也喜欢吃绿苹果,我们将绿苹果和红苹果一起装在篮子里送给小猪吧,红苹果和绿苹果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比一比。2、教师梳理操作步骤:(1)从小旗的方向开始摆。(2)先排一种颜色,再排另一种颜色。3、幼儿自主探索操作,两两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两种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梳理。(重点用画圈的方法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5、设疑提问:怎样让红苹果和绿苹果变成一样多?(添上和去掉)三、游戏“找朋友”。(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并放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1、设疑:白猫和黄猫谁多谁少?你用什么办法知道?2、幼儿猜想并a686964616fe78988e69d开展两个两个“交朋友”的游戏。3、设疑:怎样让黄猫和白猫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数,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启发幼儿能根据图形的标记变化进行数数。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9的数字每人一份、小猫的图形拼图照片一张、老师操作数字卡两套(1—9)。
三、教学过程
1、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老师想请一些小动物来参加,你们说好吗?但是老师忘记了小鸡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小鸡的电话号码前4个是2468,后面的数比前面按顺序都要大1。(24683579)这就是小鸡的电话号码。我们来打电话,师: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鸡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猜对了。
2、小鸭原来的号码是94485521,可现在换了,黑色的数字要比原来的少1,红色的数要比原来的多1。(85396412)我们来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鸭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又猜对了。
3、小猫的电话号码是在它的这照片里。
第一个号码是胡子的根数:4根。第二个号码是眼睛的个数:2个。第三个号码是尾巴的个数:1根。第4个号码是棕色的花纹:5块。第5个号码是小猫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号码是椭圆形的个数:7个。第七个号码是三角形的口袋:8个。第八个号码是小猫耳朵上的三角形;6个。请小朋友把小猫的电话码说一次。拨电话。
4、小狗的电话号码有这么多的数字:57298613。它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拨打电话。
5、我们的客人都来了,联欢会开始了。听老师的口令:比3少1的数,幼儿两个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联欢会结束了,我们回家吧。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和数字认读。
2、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教具:10以内数量的数群卡。学具:操作纸、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群卡,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1、出示图一,幼儿进行点数比较。
师:图上有什么?(圆点)是大圆点多,还是小圆点多呢?为什么?让我们来数数吧!(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多少。)
师:大圆点有几个?小圆点有几个?谁多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呢?
注:让幼儿经过点数,不受物体大小的的影响。
师小结:7个小圆点多,6个大圆点少的结论。6个大圆点比7个小圆点少1,7个小圆点比6个大圆点多1。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多少。
师:小朋友看看,红圆点多还是绿圆点多?为什么?
注:让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进行比较。
师小结:9个红圆点和9个绿圆点一样多的结论。
3、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各数及计数单位“一(个)”“十”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数概念。
主题图“百羊图”为学生数数提供了现实素材,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通过“百羊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并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
例1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物体,使学生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的大小。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生的经验,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数数的难点──“拐弯数”。第一幅图展示了学生在已有的2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下一个数,数到29时下一个数是30,突出了难点的教学;第二幅图加深了学生对100的认识,突出了数的本质;第三幅图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引出新的计数单位“百”,并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再次了解整十数的顺序。教材编排中从直观、无结构的学具(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到直观“结构化”的学具(10根一捆、10个一列),使学生充分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做一做”第1题意在引导学生在数小棒的操作中突破“拐弯数”(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第2题让学生自由地数泡泡,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
例2教学数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中分两个层次:整十数的组成和一般数的组成。教材通过让学生说出摆放70根、46根小棒是多少的过程,使学生借助直观、“结构化”的学具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数,既加深了对数的认识,又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尤其突出了计数单位“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重难点突破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在“数”的过程中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1)课前应准备好方木块、小棒等素材。塑料小棒较为理想,它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容易使学生从一根一根、十根十根地数数的活动中抽象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2)为学生独立地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小棒、方木块等),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在充分数的基础上,应向学生展示数数的过程(可用实物投影或课件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数到100;再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为了突破数数过程中“拐弯数”的难点,每数到“几十九”时,教师可用“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突破数数的难点。
(3)引导学生概括。伴随数数的过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归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即: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得出“10个一是十”;将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得出“10个十是一百”。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及其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逐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突破建议
充分利用小棒,把握教学层次。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几捆小棒)和几个“一”(几根单根小棒)组成的。按照整十数的组成──一般数的组成的层次进行教学。整十数的组成可先把70根小棒杂乱摆放,问学生“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学生说出“十”后再变成7捆。使学生清楚地“看到”70的组成,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十”的作用,还可以继续说说其他整十数的组成。一般数的组成可以让学生先摆出46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46根?”(先摆4捆,每捆10根,再摆6根单根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并交流46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数感。
突破建议
(1)结合现实素材认识100以内各数并估计物品的个数。可以利用第33页的百羊图、第35页的泡泡图、第38页的夹子图和糖果图等,渗透估计的方法(以10个为标准进行估计)让学生估一估,再实际数一数,使学生直观感受相应数的多少。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数数活动。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还可以让学生先抓一把学具估一估有多少,再实际数一数。
用实物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