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家政思想(论语中的家训有哪些)
1. 论语中的家训有哪些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
“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不过,现在这俗语已不再是木工专用,而变成了人们泛指任何事情若无一定规则,便会出错的告诫用语了。
“规”和“矩”合并成一个新词,“规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
“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中国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说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规矩和行为制度。
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的规程和行为准则。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用简单的的事例加以说明。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完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再次阐明了这个既明了以又重要的社会哲理。
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国家要安定,百姓要富裕。离不开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世界要和平,需要联合国的作用。
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单可循。强制人们该做那那些事情,不该做那些事情,这样国家才会和谐。
2. 论语 家
《论语集解》是《论语》今存最古的注本。何晏等撰。本书自南宋后文佚,现存较古者,为日本正平间刻本,凡10卷,是书为清吴炤得于京都书肆,今藏北京图书馆。近人罗振玉原藏之日本旧刻本,亦10卷,今庋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十三经》古注本,因附清阮元《校勘记》,号称善本,中华书局1980年有影印本问世,通行的则有 《四部备要》本。
何晏 (? —249),字平叔,南阳宛县 (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玄学家。对《周易》、《老子》深有研究,善言玄理,喜尚清议,宣扬 “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创立 “贵无”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汉代经学走向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正始十年(249)与曹爽等俱为司马懿所诛。著作还有 《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 等
3. 论语中的家训有哪些内容
答案为: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白话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文章赏析: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
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
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
4. 论语家规
01
遇见熟人要先打招呼, 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
指的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立身处事。
而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体现的不仅是自身的修养,背后更是站着整个家庭的家教。
可是最常见的是,父母越逼着孩子打招呼,孩子越畏畏缩缩往身后躲。
最后父母只能将过错推到孩子身上:“这孩子,就是不懂礼貌”,而孩子也变得更加内向。
但是其实,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
父母先做好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的榜样。
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也会养成好习惯。
02
公共场合讲话要注意音量
不可以打扰别人
一到放假,父母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就是商场。
清凉舒适还有各种有趣的玩具,孩子开心,家长也轻松。
可是当周围人小声建议,管一管闹腾的孩子时,家长却反驳“小孩子就是这样的”。
自由活泼,是孩子的天性。
可是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的孩子。
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
大家都有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不可以随意打扰到周围人。
这不仅是恪守公共道德,也是孩子踏入社会的必修课。
你现在不教育孩子,总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来教育。
03
不想对妈妈说的话,对爸爸说
不想对爸爸说的话,对妈妈说
但不能都不说
有父母曾经问我:“为什么孩子,都不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
但在我看来,大部分父母和孩子间的芥蒂,都是因为亲子关系的不信任。
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倾听与回复,自然不愿意开口了。
好的亲子关系,都是相互信任。
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说。
也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
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才会信任父母。
双方平等有效的沟通,才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04
诚实是最宝贵的品质
撒谎让你失去朋友和家人
孩子说谎,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并不能代表品德出现问题。
可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置谎言于不顾。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要找到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
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远离说谎的坏习惯。
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诚实守信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信赖。
但父母更应该身体力行告诉孩子,诚实才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
05
要守时,不要迟到
迟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大忌。
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往往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也会错过很多好机会。
如果孩子小时候就不会守时,更别指望他们长大后能自己改正。
所以,我们要及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好习惯。
这既是孩子对自己负责,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孩子只有掌控时间,也才能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06
如果你给别人添了麻烦,一定要道歉
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一定有勇气直面承认错误。
反而诸多借口,欲盖弥彰。
所以很多事情,从小开始教育真的非常有必要。
自己犯的错误,说一句“对不起”并没有那么难。
主动承认错误,不仅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谅解,也是情商教育的一部分。
但父母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性,陪伴孩子一起改正和成长。
你教会孩子改过,孩子才能一天比一天更优秀。
07
所有食物都是宝贵的,不能浪费
就像作家李月亮说的:“这个时代,挥霍不是荣耀,节制才是更高级的美德。”
珍惜食物的背后,是尊重劳动,也是感恩生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教会孩子不浪费粮食,不仅是一种教养,也是我们的必须有的观念和行动。
08
全力以赴做你想做的事
不要过于在乎结果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有条件的。
你要乖巧懂事,你要好好学习,你要按照我们规划的道路走……
而孩子,也一直在努力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达成父母的期望。
可我们都忘了,每个孩子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梦想要完成。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是,该放手的时候学会放手。
告诉孩子,全力以赴去做你想做的事,努力过好每一天。
即使前路艰难也没关系,你的身后始终有我。
09
不跟别人攀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句话更像是在提醒父母自己。
因为孩子攀比的根源,在于父母。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83.4%的受访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
父母以为,“比较式”教育能激励孩子进取。
可事实是,父母在肯定别的孩子同时,也在不断否定自己的孩子。
孩子又哪来的自信,去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他们都是坠落人间的星辰,散发独特的光芒。
10
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自保
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
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要有秩序感。
这一切是基于,孩子处在安全环境的前提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不是我们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也许正在面临着危险。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警惕安危的时候,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自保
5. 论语中的家风家训的句子
这句话应该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为历代儒客尊崇,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宗圣曾子对孝道家风,家训。
6. 论语家训家规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写给兄弟、子女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晚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其中《示宪儿》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整篇家书,用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可以说,《示宪儿》三字诗既是亘古不灭的教育法门,也是另一个角度的阳明心学。
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
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1
一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勤读书”。
王阳明曾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在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
“勤读书”,那么读什么书呢。王阳明曾对“勤读书”开出书单:
它必须是原汁原味的经典,也就是当时流行于世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书的内容都是激发人内心中固有的善意和智慧的,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知道读什么书,只是选对了路,如何把路走对,还需要功夫。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
“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可见王阳明要人勤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自得于心,以其心学语境而言,就是光明良知。所以,套用孟子的话就是,万书(物)皆备于我——天地之间的一切书籍,都是为我光明良知而存在的。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2
学谦恭,循礼仪
学谦恭,“谦”,就是谦下。《易经》中谦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征着内心高耸如山,外表却谦和如平地,锋芒不露,谦虚谨慎。王阳明对《易经》了如指掌,当然知道谦的力量,所以他告诉家人和弟子们,要谦恭。
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圣。既然大家都是圣人,都处于同一层面,任何人就没有资格轻视别人,所以,“谦”是良知的命令,也是我们对待天地万物基本的、正确的态度。
王阳明说“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谦虚就是要把自己当成空的器皿,而不是实在的一块铁墩子。做人要谦虚,不能“太满”,“太满”不但装不进东西,而且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王阳明教家人遵循的礼法,首先是我们内心认可的礼法,然后才去遵循它。除此而外,伪礼法都应该被轻视,甚至是鄙视。
王阳明除了要家人遵循内心认可的礼法外,还要家人遵循道义。什么是道义?王阳明的解释是:“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则心得其义也。”意思是,心安就是义,而让人心安的办法则是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呢?第一,听命于良知。第二,集义。就是集善,做事符合道义。第三,量知而行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最后第四点,极符合“义”的内涵:“当弃富贵即弃富贵,只是致良知;当从父兄之命即从父兄之命,亦只是致良知。其间权量轻重,稍有私意于良知,便自不安。”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的循礼义。
3
节饮食,戒游戏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这是王阳明的《养生歌》,通俗易懂,意义却极为深远。依王阳明之见,养生要由修身来体现,它贯穿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中。
王阳明告诉家人要“节饮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饿了就吃,但不能吃太多,只要保证我们身体的能量即可。不但不能吃太多,而且要量力,这个“力”是经济基础。
饿了吃饭是天理,但如果超出你的经济基础,大鱼大肉,这就是人欲。其次,饮食不可断,不能用外力阻止人体需求,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最后,你要把食物彻底消化吸收,否则不如不吃。
王阳明所谓的“戒游戏”,不是彻底和那些游戏断绝往来,而是要以道与志向贯穿游戏。“虽小道必有可观”。
4
毋说谎,毋贪利
王阳明训导家人“毋说谎”,因为说谎意味着欺骗良知,非致良知。良知说“是”,你偏说“非”,良知说“非”,你偏说“是”。长此以往,形成惯性,就成了口是心非的人,成了个虚伪的人。不但别人鄙视你,纵是你本人,因常和良知作对,也会受到良知的谴责。
如此,有何修身养性可谈?所以,王阳明讲“毋说谎”,要依良知而行,要有诚意。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无善无恶,但良知所发出的“意”却有善恶,这个“意”就是念头,我们要在事情上依良知的指引修正我们的念头,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必有事焉(心上无时无刻不存天理、去人欲),所以“毋说谎”,只是个具体要求,王阳明希望家人后辈真正做到的是“诚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王阳明告诫家人毋贪利,并不是说任何追求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而是主张在追求利的过程中,让良知流行其中,所以“毋贪利”其实是让人省察克治,最终把贪利的念头清除出心。
5
毋任情,毋斗气
人的确是有感情的动物,但老天给我们这种感情时,不是让我们来挥霍、放纵它的。流露情感时要适度、适可而止。如果无法做到适度和适可而止,那就是任情。人如果不能控制过度的情绪,就最终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为其所驱使。
得意时就喜不自禁,失意时就怒气冲天,这就叫人被情感所左右。当泛滥的情绪主宰你之后,你根本关注不了当下,分不清对错。
《增广贤文》中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诫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感情,合理地表露情绪,这样才能提升人生的质量和敏锐度。
在人生中,很难做到不斗气。有人问王阳明,人若忿懥(生气)了该怎么办?王阳明回答:“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愤懑,便不得其正也。”
生气这东西,人人都会有,但你不能过。你生气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外来的东西强行纳入了自己心上。和它一较劲(斗气),就完全不符合天理了。
6
毋责人,但自治
责备别人是件轻快活,上下嘴唇一碰,就完事了。责备了别人后,也不必再有后续工作。但责己就特别麻烦,凡是责己,是自己必有错了。认识到了错误后,就要否定自己,然后还要改正,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且耗费气力。人往往好逸恶劳,所以,很多人都在责人而不责己。
但实际上,责己是真切的为自己好,而责备别人却对自己毫无益处。有句古话说的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毋责人”,遇事不要“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
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听上去很大,其实无非就是责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对之处,加以改正。当你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你哪里有时间去责人呢?
7
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
王旦听后,也不生气,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8
凡做人,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琅琅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一生。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有人问王阳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为何会有恶人?”王阳明回答:“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恶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发挥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恶,于是有了好人和坏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恶棍。
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王阳明早就说过,良知无论光明还是被遮蔽,它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肯定能判断出是非对错。但是,恶人不会执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良知永远是向善向“是”的,但是,我们的心所发出的意(念头)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王阳明要求我们要诚意——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即正念头。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存心、用心。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诚意。归根结底,所谓“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说的就是:念头正时是良人,念头歪时是坏人。
明末的心学门徒高攀龙也有类似的家训:我儿生在世上,只想着怎样做一个人,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紧。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说,只消看看《大学》这本书即可。按书上说的去做,就不会有错。
王阳明告诫家人时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学习王阳明家训,在实际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心地好”的人,如此定会对自己大有益处。
7. 论语 家训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农民伯伯劳动成果的尊重。古往今来,节约粮食的诗词歌赋,名人名言有很多。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记载“朝曰饔,夕曰飧”。在他的《朱子家训》就写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家人节约粮食。
8. 论语对家的描述
"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是一句出自《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意思是要放宽心胸,不要因为住处狭小而产生不满和抱怨。
这句话传递的是一种超脱物质和享乐的思想,强调以宽广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它表达了不被狭小的境况、物质的限制所困扰,而是要心胸开阔地看待天地间的一切事物。认为无论住处大小,只要心境开放,我们便可将整个天地视为家园,感受广阔的宇宙与无穷的可能。
这句话启发人们要超越物质欲望和狭隘的眼界,拓展自己的心灵境界。不要被物质条件所束缚,而要通过心灵的深度和广度去感受和体验更大的世界。这样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培养智慧和宽容的心态,使我们能更好地与他人、与自然以及与整个宇宙产生连接和和谐。
9. 论语中的家训有哪些句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
唐代:李嘉祐
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
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唐代:许浑
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春耕旋构金门客,
夜学兼修玉府书。风扫碧云迎鸷鸟,水还沧海养嘉鱼。
莫将年少轻时节,王氏家风在石渠。
《永遇乐》
宋代:葛长庚
懒散家风,清虚活计,与君说破。淡酒三杯,浓茶一碗,静处乾坤大。倚藤临水,步_登山,白日只随缘过。自归来,曲肱隐几,但只恁和衣卧。
柴扉草户,包巾纸袄,未必有人似我。我醉还歌,我歌且舞,一恁憨痴好。绿水青山,清风明月,自有人间仙岛。且偎随、补破遮寒,烧榾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