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盛世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在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政府国库空虚,社会经济凋敝,百姓食不果腹,加上之后四任皇帝在位时间短,能力有限,所以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没有什么特殊作为,直到汉文帝登上帝位之后,推送黄老之学,减轻徭役和赋税,让老板姓得意生息。
司马迁在《孝文本纪》中多次提到,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余劝农之道未备。其除天之租税。”
从《史记》中司马迁对汉文帝诸多赞美中可以看出诸多信息。
第一、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极富魅力和魄力的人,做事坚韧果断。
第二、 汉文帝有一个深知民间疾苦的皇帝,知道赋税是农民最重的枷锁。
第三、 对国家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农业是国家发展第一根本,知道松弛有道,农民生活富足了,国家才会富强。
除了与民生息之外,汉文帝也知道也用多种策略保证皇位的稳固,政府有效地运行。这些政策,对内掌握军队实权、封赏功臣;对外镇压诸侯王的叛乱,诸侯王势力过大就会觊觎皇位,导致战争动荡。
汉文帝善于用人,任用贾谊良策,宽俭待民,让死气沉沉的帝国焕发了勃勃生机,为文景之治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之后,嫡长子刘启继承皇位,是为汉景帝。
汉景帝即位之后,继续奉行观测汉文帝“与民生息”的政策,帝国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汉文帝一朝也遗留下了几个问题:
第一、虽然汉文帝镇压了诸侯的叛乱,但是对于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依旧尾大不掉。
第二、汉文帝时期因为发展经济,恢复民生,导致匈奴一直在边境骚扰不止。
第三、虽然经过了休养,但是国家经济依然捉襟见肘。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景帝即位之后没多久,先是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导致众诸侯惊慌失措,于是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打出“清君侧”的口号进行叛乱。但是在汉景帝淡然应对,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在对待匈奴侵犯上,汉景帝考虑到国内经济问题,并没有大规模发动战争,只是进行小规模防御战争,在这时期涌现了大批精英军事将领,包括“飞将军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让匈奴军队闻风丧胆的名字。
取得优势之后也没有深入战线,而是取用“柔和”的方式,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然后在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开展贸易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潜在的骚扰。
在经济上继续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继续与民生息,继续发展经济,最终让文景之治达到了巅峰。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景帝评价极高:“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