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吃东西都不给自己家的保姆为什么?
各家情况不一样··有的保姆是四川或其他地区的和北京人吃不到一起去·只能单做
周围朋友家有保姆的,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吃饭。
一个北
北京人吃东西都不给自己家的保姆为什么?
各家情况不一样··有的保姆是四川或其他地区的和北京人吃不到一起去·只能单做
周围朋友家有保姆的,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吃饭。
一个北京人眼里的北京
我,是一个北京人,也不是。
我是一个北京人,是因为我的确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
不是,是因为在我的头脑中,它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像被这厚厚的雾霾笼罩着,总有一种疏离感;不是,是因为我对自己北京人身份的认识越来越淡薄,薄到一个别人对我的标签,户口本上的一页纸;
“你当然了,你是北京人,不用考虑XXX。”
“你们北京人XXX。”
这是我听到刚认识我的非本地人对我说常说的话。
很显然,北京做不到深圳那样“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程度,“北京人”这个独特标签并不是用来圈定某种地域归属感,而是用来做区分的,它是区别“本土”与“外来”、“安定”与“游离”“中心”与“外围”的一道墙,是心理上的一道坎,就好像我们会默认“男人”与“女人”间的差别,默默的把“你们”和“我们”划分了出来。
我见过许多来北京生活了很多年的人,还经常会用这样的标签来标记一个不太熟悉的“北京本地人”,换一种方式讲,很多人似乎没有接纳处在这个城市的自己,对他们来说,这里是他们生存、奋斗、打拼的地方,是“肆意挥霍”年轻生命的地方,但不是让他们感受踏实、内心安定的地方,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第二个家”,即便在这里生活很多年,心理的那道坎、那堵墙,它一直都在那。
再说说我吧,我生在郊区,说话没有“京腔”“京味”;打小性格内向拘谨,没有“北京式”的洒脱;从家里进城的通勤时间要2个多小时,小时候没有去过三里屯、798,也没有吃过豆汁焦圈,对北京的最熟的地方就是前门肯德基、北京儿童医院、西单图书大厦(那游戏光盘最多)。
到了大学,我在石景山区读城市规划,那时的我为了交课程作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北京人,经常会到一个之前没有去过的地方瞎转,步行2、3个小时不歇脚,就是想看看这块区域的边界是哪,下一块区域又是什么地方,不停照亮头脑中关于北京地图的那些黑暗模糊的地方。
步入社会后,因为通勤距离长,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外面找房子租,重新认识新朋友、认识新同事、去一些之前没去过的地方,每天刷新着对这个城市认识。
我经常跟身边亲近的人调侃道 “ 我可以是北京人,也可以不是,总之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也许, 正是因为如此,我可以以一种特殊的视角,一种摒弃任何所有身份、标签、归属和认同感的视角来观察和看待北京,以及这里的人们。而当我从各种身份当中抽离出来时,看到的却是整个城市精神文化层面的衰败。
北京虽被定位为文化之都,但其目前的文化氛围要比上海差得多,大众的文化生活、社区活力极度匮乏。
北京本应是有底蕴的,对于远道而来人来说,会有一种憧憬的,不仅仅是期望能自己能留在这里,而是期望感受这里浓厚的底蕴,让自己能够融入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然而,我想很多来后的人心理的感受只能用“失望”二字来形容——北京的韵味在消失,文化活力在消失,也在变得标签化和物化。胡同和社区里不再熙熙攘攘,朋友们不经常相聚,老的社区文化被琐碎的生活所替代。 在“老文化”消失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以一种新的健康且活力的方式构建起来,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北京。
如果说这个城市目前有什么精神,恐怕就是务实了,大家都积极的学习、工作、考证、跳槽、理财、刷手机、玩手游、植发、减肥、释放压力、撩骚、找男女朋友、结婚、买房、落户口、创业、盈利、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送孩子出国留学、买保险、给老人看病、雇保姆、养老。人们在意这些,聊这些,调侃这些,思考这些,也根据这些计划着自己的未来。
务实的精神供养了这个城市的无数产业,抛开了那些不实用的东西,这样一个大机器总能高效运转不断迭代自身,更新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机能。
与此同时,人们心中的“焦虑”与日递增,像这城市本身、像癌细胞一样不断增长也不断消耗着自己。
“北京没有夜生活”,这一让人意向不到的现象,但只有在你实际生活当中才能切实的够感受得到。在“宇宙中心”五道口租房的这一年里,我很纳闷这里居然会在10点以后,街上就没什么人了,三里屯也一样的,如果第二天是工作日,快速清场的现象会更为明显,就好像大家都秉持着某种默契,在本来热闹的地方一下子杳无人烟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年龄大了,感觉人们下班都会早早的赶回家,不会想出来吃个宵夜,也不太想约上2-3朋友找个小店喝点酒。你有时间的时候你朋友没有,你朋友有时间的时候你没有,到最后谁都不好意思打扰对方,慢慢的也就把这种“不合群”的习惯从生活中划掉了。
在北京,没有人愿意等别人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要做。
5年过去了,早已脱离专业的我,却更能以一个城市普通市民的角度去描绘自己的体验和使用感受:
除了整齐宽阔的车行道,在这个城市里几乎感觉不到规划在起作用,没有开放的绿地,人行道总是又窄又长,没有遮蔽、缺少保护,旁边刺耳的嘈杂声和难闻的尾气让人难受,而这就是你每天上班要走的路,不得不忍受又而无可奈何。
人行道旁没有树荫的违和,高大且冷冰的玻璃房子就耸立在你身边,身边的环境被笼罩在灰色杂质的雾气当中,像是用PS加了无数细小噪波的雾气遮罩的效果,房子下边的底商总是零零散散且紧闭的店门,店家都不愿意在外面支起一张遮阳伞,摆个两三个桌凳,更没有人愿意在外边喝个咖啡聊聊天。
一开始你会觉得不舒服、别扭,但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大家都这样过来的,凑合着吧。”
回看北京的本土人,他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又不太擅长表达那种伤感。我所认识的年轻一代的北京本地人很喜欢跟别人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事,都是现在不再能看到的生活,就像《老炮儿》里演的那样,该消失的已经消失了,留下的就像是一种刻意的坚持。年轻一代的老北京人还是会跟你讲起他们的发小儿,自己人和外边的人分得很清楚,该对谁好、该对谁客气,那些讲究删删减减,面儿上的事还都得过得去。如果你是自己人自然是不用说什么的,但如果你介于自己人和外人之间,他们便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跟你诉说他们小时候的生活,就好像《最后的武士》当中的某种传承应该被提醒一样,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守护心中留下“ 北京 ”的一点东西。
“ 有时候真希望北京不是北京 ”这是我听过以前那个喜欢念叨“ 混不吝 ”的大学室友少有的一次感叹吧,这感叹我是能够体会的到的。
“ 北京 ”真的有那么重要嘛?它需要那么多的产业嘛?装的下嘛?
这答案因人而异,或许就像《人类简史》当中说的那样,人类之所以能聚集做更伟大的事是因为大家相信一个共同的故事。北京,它就像一场宏大的故事,把所有人的期望、渴求都编制到了一起,它让那些北京人和“非北京人”都沉醉于这故事之中,任凭谁叫也不愿醒过来....
或许大破才能大立,一个人只有在思想上脱离社会给自己的加持,才能够让自己解放出来,获得一些新的灵感。
同样,一个城市只有抛开人们对它的期望、对它的加持,才有可能让它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恢复以往的活力。
当然,不立不破也不错,毕竟“ 凑合着 ”看上去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