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一、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能否正确面对挫折,走过心灵成长的困境。关键在于每个人面对挫折的态度与方式。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正确面对人生中必定会遇到的挫折?
你只需要做到这3件事!
1学会疏导与化解
当你的孩子遇到挫折茫然若失之时,做父母的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漠不关心。有的父母甚此借机指责孩子,这样做对孩子无异于雪上加霜!我们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用你的温情与大度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告诉他挫折并不可怕,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必须面对的。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鼓励孩子通过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2抗挫能力训练
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遇挫情境,让孩子经常性获得挫折感体验,这无疑会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同时又能获得成功的快乐。父母永远都要做孩子成长的良师和榜样,经常跟孩子一起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同时,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当,表扬要精准!多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和态度,少夸奖他的成绩和结果,让孩子自己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
3塑造恒心与勇气
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和家务活动,
培养孩子的恒心与毅力,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过程会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培养事业的恒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面对挑战的过程。如果把我们遇到的一点挫折放到人生的过程中去看待,那实在是去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二、教孩子读书的歌曲?
1.《读书郎》这首儿歌,就彰显了读书不怕难的道理,具体内容如下: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哪等。
2.《樱桃小丸子片尾曲》,内容如下:
瞄准目标看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做事不偷懒,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学习不怕难,我们脚踏实地的干等。
类似的歌曲还有《宝宝巴士儿歌》、《宝宝爱读书》等
三、如何教孩子正确的认识钟表?
让孩子学习钟表和日历,不仅仅是学了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有时间观念,让孩子变得懂事。
钟表和日历都是生活中的东西,多接触自然就会了。
问题是,怎么让孩子多接触钟表和日历呢?
举例说明。
例如:还没到饭点,孩子说肚子饿了。
家长就拿过时钟告诉孩子,当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到某个位置,就是吃饭的时间了。
例如:定时遛孩子。
设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带孩子出去遛弯。时间一到,家长就说:现在七点钟,遛弯时间到了,咱们出去玩吧。以后,孩子想出去玩,就让孩子去看时钟。
我们把一些事情和时钟对应起来,孩子就会懂得,有些事情是被时间控制着的。这些事情不是妈妈说了算,而是由时间决定。当孩子发现时间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就会对时钟产生很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学,主动问。家长教他相关知识的时候,他才会专心听,认真记。
随着孩子对时钟慢慢的熟悉,掌握了时钟的规律,就可以教孩子计算时间了。还可以把手机上的数字时间与表盘时钟相结合来玩,孩子很快可以成为高手。
会看时间、计算时间的孩子就会更懂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是觉得时间很短。例如,孩子看一小时动画片,他会觉得只是“一小会儿”。而写作业半小时,他会觉得已经写了很久。
所以,看电视、玩游戏、写作业,都要给孩子记时。这样,孩子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玩的时间并不少,写作业的时间,并不算多。所以说,会看时间、算时间的孩子,会更懂事。
让孩子认识日历,也是相同的道理。
例如,孩子想买玩具、买零食。家长就做好计划,每个月的某一天可以买,在日历上标出来。到了定好的日子就去买。
玩具、零食,都是孩子大事情。把日历和孩子利益联系起来,孩子就会非常用心的研究日历。
时间观念,是靠培养出来的。家长答应孩子做什么事情,不要用“过几天”、“过一会儿“这种模糊的概念来表达。要做好计划,尽量准确定位日期和时间。诚实守信的家长,才能养出懂事的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耍无赖?要吃某种东西,要买某个玩具,一定要逼迫家长们马上兑现。
这是因为,孩子心里知道,现在不拿到手,以后就没希望了。家长们总是说过一会儿,过几天再买,然后又忘记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零食现在吃,与过几个小时之后再吃,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是可以接受的。玩具现在买,与过几天买,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孩子同样能够接受。关于在于,到了那时间真的可以实现。
所以,当孩子有什么愿望的时候,我们用笔把孩子的愿望写下来,回家在日历上标记好,到了那个时间,主动满足孩子的愿望。
凡是规律性的事情,都可以用时钟和日历来具象化,不管孩子是否还记得,家长一定要记住,主动兑现。
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大家学习相关的专题课程,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果大家坚持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收获到四个好外:
1.孩子就会非常关心日期和时间,很快就能学习看日历和钟表。
2.能让孩子懂得,很多事情都不是父母在限制我,而是受时间的限制。
3.时间是固定的。如果我学习的效率高,玩的时间就多。
4.把学习和玩时间都算出来。孩子会发现,玩的时间并不少,学习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多。
四、如何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和情绪会逐渐丰富和成熟,会懂得爱、愤怒、羞辱、高兴、骄傲、兴奋、哭泣、恨、害怕等等。在孩子懂得或者正在经历这些感受时,父母的重视和有效引导,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
当孩子因害怕而哭的时候,就说别哭,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或者什么老虎来了之类的。
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
我们要教孩子认识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道理。
其实有时候孩子把事情说出来,说完了情绪就好了。如果常常压抑,最终是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第二次危险年龄是18岁,第三次危险年龄是25-26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孩子有多动、迷恋网络游戏等等行为问题。
二、我们要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你的感受是你的,别人的感受是别人的。
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就不会习惯性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传统教育的方式下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指责别人让我们自己不快乐、痛苦、难受。“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不高兴”“都是因为这件事,我才这么难受”等等这些话我们经常都能听到。其实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调整自己的情绪。
三、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以后,我们可以教孩子跟对方说:刚才我的玩具被你抢了,我心里很难受,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时候,请先跟我说一下。这样给人的感觉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称,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东西,你让我很难过",焦点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
有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当你表达完以后,别的孩子不一定会马上改正。对方改不改是对方的问题,而我们只要做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四、如果不会表达的孩子,就教孩子学会把情绪通过文字写出来,或者是唱歌,或者是转化为动能。
以前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压抑的情绪,就是因为他们经常在外面玩耍,很多情绪都通过肢体释放出来了。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一个会说自己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爱恨情仇的孩子,会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体验。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情绪重视和有效引导,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及社交能力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如果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分享心理、情感、教育等相关内容哦~
五、关于教孩子读书名言?
读书真的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素养,也能提升一个人的三观。古人云:古今世家天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弗。
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学习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已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因此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
六、怎样教孩子读书有感情?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
如果孩子不爱读书,从今天开始用这40种方法尝试一下吧,总有一种方式能帮助您转变孩子,让他爱上阅读!
1. 读书给他/她听
读书给孩子听,并尽量每天设置合适的时间段读书给孩子听。
2. 建立孩子的家庭阅读区
建立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小区域范围内,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
3. 摘抄不要停
给孩子做一些摘抄,包括阅读建议、有趣的阅读文本,甚至包括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诗歌,隔三差五给孩子创造一些惊喜,在他们的文具盒里、书包里、餐盒上、早上起床后的枕头上,只要你想,任何地方你都能为孩子创造这种阅读环境。
4. 一起讨论吧
和孩子讨论阅读这件事,包括如何建立阅读习惯、生字词表,一起阅读孩子的课文,做更多讨论。
5. 一个随身携带便签本
给孩子准备有趣的小便签本,把便签本当成孩子的日记本,孩子能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观察随时记录,随时写任何想写的东西。
6. 走出家门去阅读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去图书馆借书、买书,和朋友们一起看书。
7. 兴趣第一位
给孩子买任何他们有兴趣的图书方向,只要孩子冒出任何兴趣,要积极引导。
8. 一起阅读吧
父母自己也要看书,有些父母自己很讨厌看书,却希望孩子喜欢阅读。其实,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最好父母每天能抽出时间关掉手机和电脑,陪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是亲子阅读,也可以孩子看儿童读物,父母看自己的书。
9. 睡前阅读
将孩子上床时间提早,然后给孩子可以看书的特权。如果给孩子选择“看半小时书还是马上关灯睡觉”,孩子十有八九会选择看书,这不见得孩子爱看书,而是他们都不想轻易入睡。
10. 每一天给孩子一本书的时间
答应孩子每天睡前念一念书来督促自己,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综合能力。
11. 便利贴有大用处
给孩子准备便利贴,帮助孩子学会粘贴便签或者建立阅读索引卡。在书本里、在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或者在任何一个孩子喜欢的笔记本上,都可以。以便利贴为标签的形式就是帮助孩子梳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也是帮孩子提纲挈领的过程。
12. 把阅读和有趣的户外活动联系起来
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耍,在帐篷里读书、在吊床上读书、在小船上读书,一切能给孩子新鲜有趣体验的阅读活动都是孩子想要的,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孩子就会爱上阅读,或者把这样的过程变成家庭固定栏目。
13. 给喜欢的玩具或宠物读书
让孩子试着认真地给宠物读书,就像大人认真给孩子读书一样。如果孩子能把给宠物读书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如果还能坚持,那真是了不起。在阅读过程中,流利朗读,和宠物或玩具之间的假装性互动,都是对孩子语言、思维能力最好的训练。
14. 带着孩子多参加与阅读相关的群体活动
如今,全国各地绘本馆、图书馆、社区故事点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和阅读相关的活动,阅读会、故事大赛、朗读故事、绘本表演……带着孩子去参加吧!
15. 把图书作为生日礼物
在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建议孩子把图书作为送给小伙伴的生日礼物,孩子生日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礼物,但是图书最好在其中,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使他们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16. 家庭阅读俱乐部
建立家庭阅读俱乐部,让孩子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不仅仅是爸爸妈妈孩子的三口之家,老人、姑姑、舅舅,把这些至亲组织在一个微信群内,成为俱乐部成员),家庭俱乐部定期分享大家的阅读感受、组织有趣的线下活动,以家庭阅读俱乐部的名义进行各类聚餐,时间久了孩子会发现原来俱乐部这么好玩。
17. 通过视频/语音分享阅读感受
孩子通过语音、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好朋友分享在阅读的图书/诗歌,或者任何他们想要分享的内容。分享的对象从爸爸妈妈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有分享的过程。
18. 建立背景知识同步的对话环境
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买书,但是自己却不读。不如换个思路和方式,给孩子买的图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遍可好?或者你读完之后再推荐给孩子,你就一定有更多的推荐语,更多和孩子一起对话的谈资,同步背景知识的对话。
19. 选择性阅读
给孩子选择性地阅读图书中的一部分内容。给孩子读一部分、重点的部分、情感描写丰富的部分、孩子喜欢的部分,或者孩子觉得无聊的自己又不想读的部分,你给孩子读。把孩子对阅读的讨厌程度降到最低,参与度提到最高,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爱上阅读。
20. 不是只有图书才可以阅读
只有图书才能阅读吗?并不是!请注意无处不在的印刷品!比如和孩子在商场购物时的广告牌、商店的宣传口号,这些可都是很多创意/文案高手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七、如何教孩子正确的交友方式?
1.教育宝宝学会分享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只要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允许别人碰,更别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了。因此,你要教宝宝学会分享,告诉他,好东西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一起玩。
2.把自己当成宝宝的朋友
你是宝宝的家长,但同时,你也是宝宝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何不跟宝宝以朋友的身份来互相交流呢,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小朋友,和宝宝一起玩耍,可以用朋友之间的那种方式来模拟,让宝宝能够对交朋友这件事产生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3.请邻居小朋友来做客
邀请邻居小朋友来家里做客。
八、如何教孩子看正确的历史动画?
可以教孩子通过以下方式来看正确的历史动画。首先,可以选择历史题材内容严谨的动画作为孩子们学习历史的教具。其次,可以陪孩子共同观看历史动画,并及时动画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最后,可以结合历史书籍等辅助资料,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并加强孩子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这样的指导可以为孩子们看正确的历史动画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九、如何正确的教孩子阅读绘本?
1.选择合适的绘本: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选取孩子喜欢的题材和故事。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绘画质量,文字简洁易懂,配上生动有趣的图片。
2.讲故事:为了增加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猜测接下来的情节,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图片来描述故事情节。
3.读绘本:在朗读绘本时,应该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适当加入声音和语调的变化,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交互互动:绘本中有很多场景和角色是孩子们熟悉的,可以通过和孩子的交互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比如问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或补充故事情节。
5.唤醒经验:让孩子与自己经历过的故事相关的情节有所联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
6.建立阅读的习惯:让孩子慢慢地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从每天定时为孩子讲故事开始。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培养阅读能力。
十、如何引导青年正确读书?
首先,要给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精神食粮。让青少年好好读书,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如公共阅读可见的管理,好书新书的推荐,公共读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和出版部门,本着为民族为国家负责的态度,多出快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作品。可是走进书店,我们发现教辅读物汗牛充栋,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倍受欢迎,而经典读物和青少年喜爱的书籍少之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这也难怪孩子们不喜欢读书。
其次,要浓化全社会的读书氛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一种公共诉求,是全社会共同的需要。政府可以通过多建图书馆、多举办读书比赛,多开展社区读书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评选等,让读书氛围浓厚起来,从而使青少年耳濡目染,氤氲在浓浓的书香中。通过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阅读,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可是如果时代浮躁、国人急功近利、“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成人成天陷入“忙”“盲”“茫”状态中,即使强调青少年读书,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第三,要营造亲子共读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楷模,给孩子作出积极读书榜样,比如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将书当做奖品奖给孩子,多带孩子到图书馆体验书山的伟大。淡化对孩子的功利化要求,给孩子减少成绩压力,让孩子有从容的读书心情、舒心的读书环境,以及不知倦怠的读书动力,将读书当作一种赏心悦目、美妙优哉、充满恬淡、无比乐呵的情趣,一种无意而为之的精神追求。可是如果家长唯分数马首是瞻,逼着孩子挑灯夜战不停地跋涉在书山题海,周末奔波于这兴趣班那奥数班,孩子如“苦行僧”,哪有时间去读他们喜欢的经典图书?
第四,要减负增效使青少年有读书的时间和掌握科学的读书的方法。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出爱读书的学生。应试教育下,中小学生们的书包越来越重,打开书包看看,里面除了教科书就是教辅书,即便是课外读物,也多是日本动漫之类的流行读物,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却很少进入孩子们的“法眼”。可是如果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语文教学完全陷入考什么教什么的困窘,教师没有读书方法的指导,淡化作文教学的力度,青少年无暇读书,也无从读书,他们如何会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