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锻炼宝宝说话,什么时期最关键

2024-10-08 01:35:17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一、锻炼宝宝说话,什么时期最关键
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虽然有些宝宝在1岁左右就能说些简单的话语了,但是培养宝宝的言语表达能力的最佳年龄却是在2~3岁。此时,妈妈不要因为宝宝已经

一、锻炼宝宝说话,什么时期最关键

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虽然有些宝宝在1岁左右就能说些简单的话语了,但是培养宝宝的言语表达能力的最佳年龄却是在2~3岁。此时,妈妈不要因为宝宝已经能够说不少话而大意,应该在工作之余多抽时间鼓励宝宝大胆说话,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感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教宝宝说歌谣、唱儿歌,这不仅可以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还能训练他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艺术意识。

二、孩子两周半学什么比较好

对于两周岁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宝宝进行训练:

1)感觉认知

两周岁的宝宝行动和认知能力不断发展,学习的欲望强烈,求知欲非常旺盛,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教给孩子一些新东西,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妈妈可以给宝宝买一些书和玩具,如有关颜色形状认知的、逻辑思维的、数字认知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宝宝会很快拿来看,且提出很多的“为什么”。

2)肢体运动

两周岁的宝宝会独自上下楼,能金鸡独立2秒以上;会简单书写;会拍球、抓球和滚球;会做一些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如开瓶盖、解纽扣、剪纸等。小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动的,他们到处看,到处摸,动作发展是孩子的本能。2-3岁的幼儿,喜欢抓握东西,他们会反复地把盒子、瓶子的盖子打开、盖上,将小东西放进、拿出;会把门开开、关上;会将积木搭好、推倒等,父母不要以为他们太淘气,限制他们的活动,而是要为宝宝创设一个自由活动的环境。

3)语言发展

2-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妈妈教宝宝说儿歌是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故事书,跟宝宝一起读,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编故事、讲故事,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融入到故事中来。

4)生活能力

两岁左右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要求独立性的表现,在行动上期望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初步的表现欲,愿意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洗脚,什么都是“我自己”。父母可以利用这一阶段宝宝的特点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尽量放手让宝宝去作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做得慢、做得不好就包办代替,而是要给孩子创造自己动手的条件,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逐渐培养起孩子的生活能力。

5)良好习惯

2-3岁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儿童在这一时期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形成一定的神经联系,一旦形成习惯也比较稳固。父母在这一时期如果不注意引导,使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再纠正就比较困难。

三、怎么让孩子幼升小这一关键期心理准备

孩子由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独立应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所习惯的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规范化的学习为主,要开始预习、复习功课,写作业;学习以听说为主转变为以文字为主的教科书……这一系列的新变化,肯定会对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造成影响,孩子既会因为新环境而兴奋,又会因为陌生感和适应性而紧张。因此,刚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有些孩子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出现抗拒心理,也就是家长[微博]提到的“厌学”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充分把握孩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社会能力培养以及心理建设的培养等方面,来帮助孩子成功渡过“幼小衔接”,愉快自信地适应崭新的小学生活。 在生活准备方面, 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吃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培养孩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 父母也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单独开辟一块区域,有专属孩子的桌子,椅子和床,由孩子自己来布置和管理物品,如书本,文具,玩具等。每次课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把教科书,作业和各种文具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服务的意识,不再依赖他人,具备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指导将逐步建立起孩子的独立人格,从而适应相对独立的小学生活。 在学习习惯方面,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不同,在幼儿园,直观感性,具体形象,学与玩交叉进行的方式,孩子通常比较感兴趣;而小学实行课堂集体教学,有正式的教材,教学大[微博]纲与教学计划,教科书里出现了符号,数字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难度上提升了,学习时间也延长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熟悉新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家长跟孩子一起在大街上行走时,有意识地让孩子注意到一些数字,并鼓励孩子马上回想,刚才看到的那一串数字的第一个数字是几?最后一个数字是几?家长也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智力迷宫,这类游戏能够促使孩子思考,也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这样的训练,既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又训练了她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有了很强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为基础,孩子的记忆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后,只要她见过的东西都记得非常清楚。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父母可以问一问,今天的课程有意思吗?宝宝举手发言了吗?提醒孩子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对于孩子尽快适应小学阶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天天坐在书桌前,好像一直在学习,但往往成绩表现并不理解,原来是捧着书本却心系别处,没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所致。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阶段也是主要采用让孩子探索实践的游戏教学法,来实现孩子的自主式学习。但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孩子要逐步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家长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学会一个时间段里只考虑一件事情,不要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学习跟不上。如果不能用心一处,专心致志,一切都是白费。在家时,家长每天要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坐在书桌前,坚持一阵儿之后,就能够促使孩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习惯养成。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在孩子学习时间里不要有任何打扰;并在孩子学习完毕后,及时进行检查,对于孩子认真的学习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在专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孩子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较早形成良好的时间概念,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和孩子好好沟通,一起合理地安排他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白地知道,几点吃饭,多长时间内完成作业,几点之前要睡觉等,不断强化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就能够让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能够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者各种小任务。 此外,家长还要帮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写字的姿势,正确的坐姿,正确地使用文具,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等,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健康学习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 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的培养: 由于孩子在启蒙时期的教育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一般来讲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则意识与任务意识。但在小学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要尽快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与任务的意识,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公约”,共建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平等参与的方式,让孩子自主安排合理的学习与玩耍时间,有效规划自己的零花钱,主动做家务,参与家庭各项事务的商量决策,从而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即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与人合作的经验与交际意识进一步巩固,教给孩子基本的礼貌礼仪,比如见到老师,同学,好朋友,熟人时主动问候,在公共场合排队入座,不大声喧哗等。 此外,家长还要帮孩子确立一些交往准则,如待人真诚,宽容等,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家中来了客人,教孩子如何礼貌待客,什么是彬彬有礼有修养的表现。孩子结交了新朋友,家长要给与鼓励,并协助孩子组织生日聚会,郊游等集体活动,并鼓励孩子在公开场合里落落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特长,如给大家弹一首曲子,跳一个舞蹈 等。 心理建设: 孩子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外界对他的肯定,父母是孩子外界里最重要的人物,在夸奖孩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信心主要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奖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目光放长远,把心态放平和。 家长要做孩子持之以恒的鼓励者与最佳的学习同伴,让孩子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感受挑战之后的成就感而并非压力。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成长,在学本领,感受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