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念训练?
「正念」的提问往往都会引来一些佛教角度的回答。但是,目前西方流行的「正念」虽然有佛教的根源,但是其实已经去宗教化并被提炼成任何人都可以练习的不同练习。
科学正念的开始
自1979年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在麻省大学医学院地下室尝试用冥想帮助了不少长期疼痛名患者减轻被疼痛的折磨后,创造了正念减压八周课程(MBSR,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后,正念的培训就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套路。后来的一些正念干预课程,包括正念认知行为疗法(MBCT)和正念分娩育儿(MBCP)等等都是沿用8周的设计。
这二十年内,对于「正念」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在2000年,英文学术期刊只有10篇有关正念的研究文献。到2019年一年内就有1,203篇研究、综述和理论文献了。去年可谓是正念科研的井喷年啊!
这些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也成为「正念」冥想的效应成果的强力科学证明。当中除了从心理学角度来测量正念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还有进来越来越多的脑神经科学研究的介入,证明了正念冥想改变的不只是心理现象,也对脑神经的连接巩固性有显著的强化,也可以抑制控制我们情绪焦虑的杏仁核(amygdala)部份的过份敏感。对于长期练习正念冥想者,研究还发现就算他们在修习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大脑的默认网络系统(Default Mode Network,DMN)比一般人平静。这个DMN系统是当我们发呆和无所事事的时候会特别活跃的一个系统,但是当我们专注的时候,就会宁静下来。
四个步骤+四个关键练习
正念冥想的大致练习/训练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对于身体的从新觉察:作为我们从出生以来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这幅身体,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不觉的将它忽略,因为我们忙于外在的感官以及各种刺激。在各种正念培训中,第一步多数都是让我们重新对陪伴自己那么久的身体去感受,去观察。也会包括观察外界感官于身体的接触所产生的感受。
对于感受的客观观察:从身体开始,我们就会感受到各种以前曾经被忽略的感受。而太多时候,我们也习惯于条件反射低对于一些感受作出反应。俗话说的“不经大脑”,而这些不经大脑的条件反射也包阔我们的情绪反应。但是在我们情绪反应出现之前,如果我们能够习惯客观观察,这就是在我们的条件反射之前留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让我们选择如何反应。
对于内心情绪的从新觉察:从身体的仔细察觉,到外界感官触动身体的反应,然后就到内心的想法以及情绪的出现。用同样的方式,客观观察,让自己在下个思绪、情绪、感受升起的时候保持客观,保持淡定。
最后,就是将这种技巧深化到日常中。让自己无时无刻都可以得到正念的益处。
最基础的练习方式,也是一直在整个课程都会建议延续的就是:
身体扫描
观呼吸
正念行走
正念饮食
很多研究也指出,正念的练习如果要有长期和显著的效果,是需要长时间以及近乎每日的不断练习深化的。别以为学习几周的课程就行了。课程只是跟你介绍和指导练习正念的技巧而已。
正念练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是坊间那些说到非常玄乎的,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阴暗面。所以,要练习学习正念,还是找个有科学背景知识的靠谱老师学习。要小心那些跳大神的,吹嘘的不得上天的,因为正念是一个有严谨科学背景的也可以自己学习的心理干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