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给孩子一种嘹望世界的方式,与宝宝一起 享受亲子共读
1、亲子共读,给孩子一种嘹望世界的方式
  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对子女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它让孩子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
1、亲子共读,给孩子一种嘹望世界的方式
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对子女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它让孩子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一维时空,还能带领孩子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见多识广、学问渊博,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能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领略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风采。
其实,这一切并不需要将来很有钱才能实现。家长和孩子促膝而坐,翻开书页,现在就可以。
亲子共读能够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在所有家庭生活内容中,这是最让孩子们感到幸福的时刻。正像这首诗写的一样: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1934年,美国南方田纳西州一个美丽的姑娘格蕾丝,追随中国丈夫刘菲祺(著名给排水专家)来到中国。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中国的头两年里,她在天津外租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然而,随着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的垒面爆发,她的命运也随着时代和国家的动荡混乱陷入曲折跌宕之中,历经战乱、饥荒、丈夫离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人世变迁,历尽悲欢离合,直到1974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才回归故乡。
然而,无论遭际多么局促难堪,世道多么混乱不安,格蕾丝始终保持着文学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给三个子女朗诵文学经典;等孩子稍大一些,就带着他们一起阅读,和孩子亲切地交流书中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
几十年间,格蕾丝一家从未放弃这个习惯。她的儿子刘维汉说::妈妈甜美的读书声伴随着我们成长。"亲子共读,这是他后来经常回忆、最温馨的家庭场景。
刘维汉说::我们的读书声,盖过了外面世界的疯狂和喧嚣。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形成了各自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这不仅让我有了一种历史感,也让我对人生经历的差异和共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我把眼光放到了自身之外的广阔世界。"
所以,阅读是一种嘹望世界的方式,它让孩子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一维时空,还能带领孩子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探索常人不能到达的高山险峰、远古文明。在阅读中,孩子的想象力会搭乘文字的翅膀翱翔远游。
当孩子爱上阅读,就会萌生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探触更深邃的智慧"等想法,这想法就像一颗有自驱力的种子,驱使孩子不断努力汲取知识,通过自我教育,在未来某一天实现儿时的梦想。
亲子共读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亲子共读被称作:家庭教育成功的密码",有人甚至说::如果让孩子生活在有丰富图书的环境中,如果每天父母都读好书给孩子听,几乎所有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对子女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科学表明,动物出生后,大脑就已成熟了95%,而人脑发育成熟如果要达到95%,则需要10年时间。在这10年里,亲子共读是最能促进孩子智商和情商发育、促进亲子感情的手段,因此,亲子共读绝对是家庭中最经济,最实惠、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教育投资。
詹姆斯·赫克曼从经济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孩子接受过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就会降低了他门的依赖性,在未来提高他们的终生收入。"
但是,现在有多少父母能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呢?整个社会还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不是说:太忙顾不上",就是说:孩子将来会自己看",只有少数家长注重亲子共读。
很多父母的误区在于: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先认字(这种误区也促进了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等认识了足够多的字,孩子自己就能读懂书了,家长何必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陪读"呢?
学过英文的朋友都知道,如果通过阅读文章旧亿单词,常常记得又快又牢。如果文字在孩子头脑中不能与事物发生联系,就失去了可以理解的意义。教孩子认字绝不能机械、孤立地记忆,这样又枯燥又费力。孩子小时候是把文字当做画面来认识的,家长反复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就能通过故事来学习、理解、记忆文字,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即:通过亲子共读,在充满兴趣和意义的阅读中,孩子识字是自然而然习得的本领"。
所以,亲子共读,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最早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并一直坚持到他们具有独立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止(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10岁便可以独立阅读,有的更晚一些)。亲子共读不限形式:有些书,父母给孩子讲;有些书,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有些书,孩子可以给父母讲;有些书,父母、孩子还可以通过戏剧的形式一起表演。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越小,他们越可能让大人反复讲同一个故事。这是非常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厌烦,因为孩子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记忆和学习的。不知不觉间,孩子的理解力就会突飞猛进。这些早期的阅读经验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他们会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营养为根基,去构建内心的完整世界。
通过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可以一起感受和体验那些故事的情境,在精神上实现交流,在心灵上产生相通的感觉。它不仅能让孩子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成长,更能使亲子关系变得融洽,家庭氛围更加温暖。借助书籍这一载体,父母的童心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所以,亲子共读,拥有幸福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那些错过了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与宝宝一起 享受亲子共读
父母、教师给孩子读书,可以从多方面帮助孩子。首先,给孩子读书能够让孩子从小--在识字之前--就体验到阅读能够带来的快乐。大声朗读运动的倡导者吉姆·崔利斯把给孩子朗读图书称之为阅读活动的广告。他说,麦当劳并没有因为人人都知道它的名字而停止做广告。相反,麦当劳每年都花大量的广告费告诉大家他们的食物多么美味。给孩子读书也是这样。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需要不断让孩子感觉到阅读的快乐。学习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如果孩子在学习阅读时只是进行枯燥的练习,那么最好的情况就是只有少数希望出类拔萃的人能够坚持下来。如果孩子能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更多的孩子就可能喜爱上阅读。
从小听父母读书的孩子,远在识字之前,就在父母膝上领略了书中世界的奥妙,对那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使孩子更有动力、更主动、更配合地去掌握阅读所需的各种基础。长久地听书、谈书,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也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为孩子今后独立阅读时理解书中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听父母读书,也培养了孩子倾听的习惯,在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孩子能够不靠喧闹画面的吸引,专心地倾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今后孩子上学读书听课都很有好处。
成年人与孩子共读,或在孩子身边自己读书,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阅读的榜样。书香人家的孩子爱读书,不一定是遗传,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从小便觉得读书不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不是一个枯燥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个神圣的事情,只是象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中一个自然的部分,这样的孩子,长大怎么能有阅读的障碍呢?
亲子共读,使父母能和孩子共享童年美好时光,也为个性不同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有的个性拘谨的新手父母不知该和孩子玩什么,这时候,打开一本好书,与孩子静静分享,是每个人都会做的。进而,以书本为出发点,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通过选书、读书、谈书,父母拉着孩子软软的小手,带他步入世界,把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而坐在父母的膝上与爸爸妈妈分享一本好书,将给孩子留下温馨的童年回忆。
早期亲子阅读这么重要,那么,面对日益繁荣的童书市场,应该给不同年龄的孩子选什么样的书,怎样共读呢?在海外的时候,我发现,童书高度繁荣的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童书分类体系,不少阅读专家和热心父母--很多人就是由热心父母而晋升为专家--也提供了很多共读方法。而我自己,在给自己的孩子和幼儿园的孩子读书的六年多时间里,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系列文章里,希望能与年轻父母们分享。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亲子共读是最佳环境
亲子共读是最佳环境
李元芳认为,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最好的阅读环境必须靠爸爸妈妈来创造。因为如果缺少了父母做孩子的阅读桥梁、管道,即使花再多的钱买图书,布置再好的阅读环境,都于事无补。当孩子小的时候爸妈给宝宝说故事,或是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书,才是最重要的。李元芳以“安徒生的故事”为例指出,安徒生的爸爸是个鞋匠,家里很穷,并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买书,但是父亲从安徒生很小的时候起,就不断地讲故事给他听,丰富他的想像世界,更从中获得许多知识,逐渐养成安徒生喜欢阅读的习惯,当他长大之后,便会主动去寻找想要阅读的书籍。
婴儿时期的阅读
李元芳指出,当孩子可以坐在父母的腿上时,就可以开始拿一些硬纸壳书讲故事给孩子听,因为这些书是经久耐用的,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会抓扯书本,能经得起孩子扯的书才是适合婴儿时期的读物。
由于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应该选择故事结构简单、页数很少的书。此外,故事不是只存在书中而已,一些积木、纸箱等玩具,不但可以刺激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孩子阅读。尤其是故事中出现的物品,可以运用一些道具、布偶,强化孩子的阅读经验。
3岁幼儿适合的书
3岁以下的孩子比较适合阅读图画书,帮孩子选择书本时,必须注意书本的材料最好是硬壳书。小开本的尺寸、色块区隔离明显的图画书。在内容方面,图像越能表现丰富内容越好,不但可以让妈妈清楚表达故事内容,又可以刺激孩子的想像力。尽量选择文字不要太多,但内容要前后可以串联、文字则以孩子的角度为出发点的书。
另外,图像简单清楚、色彩亮丽的书,也是选择时必须注意的重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哭泣也是孩子的一种疗伤方式
孩子的哭泣,家长都不忍心看到,所以会很积极的去安慰孩子,希望能够止住孩子的哭泣,但家长可能不能理解,哭泣也是孩子的一种疗伤方式。
毫不奇怪,当孩子开始哭时,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经常有这样的情形,为一点小事(比如饼干盒子空了)哭起来,我们立刻失去了好心情,感到恼火、不安、厌倦和愤怒。我们想止住他的哭声,尽力哄他,试图说服他吃点别的,对他说饭前吃饼干是不对的。如果他还是哭,就责备他说为这点小事哭可真傻。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过去了。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情况并非如此,孩子可能会安静下来,但仍然不高兴,长时间情绪低落。打不起精神,不再信任别人。对一切都不满意,父母也为此感到气恼,整个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在孩子开始哭时,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做到直接调整孩子情绪的作用。只要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逐渐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由于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坚强和自信。倾听要求你与孩子合作。他努力消除自己的坏情绪时,你要留在他身边,提供他所需的支持,使他在整个过程结束时,重新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在孩子开始哭时,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以便有助于愈合孩子受到伤害的感情。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哭是孩子全部的表达方式,他用哭来发号施令,所以家长也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孩子的所需,而不是一味的止住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