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劳动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2022-05-10 10:15: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劳动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龄儿童参加劳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它对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劳动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

1、劳动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龄儿童参加劳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它对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劳动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学龄儿童身体各系统都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发育,使身体各部位肌肉得到锻炼,使儿童动作、体力的发展协调一致。

通过做模型、补衣服等较精细的劳动能促进脑的发展。因为儿童期脑的结构和机能发育较快。大脑皮层分析和综合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其中首先是来自手的信号,劳动就是手的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上调节手的感觉和运动的区域很大,形成了人脑独特的“手区”。“手区”与整个大脑皮层都有广泛的联系,特别是与语言中枢的联系十分密切。

例如,儿童通过做航空模型,可以边做边想并自言自语地讲述其作品的故事:飞上天空、遨游太空……因此完成劳动活动是促进大脑皮层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能促进智育、美育的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是的,劳动的双手是“智慧的创造者”;双手的劳动在智力发展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儿童通过观察种子发芽、浇花、解剖种子、手工制作等活动,通过这些直观性的关系和联系性的思考,能促进他们对抽象性的关系和联系性的思考,也就是说能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因此在组织儿童劳动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尽量使简单的劳动变成“研究性”的、“思想家”的劳动;二是尽量给学生安排那种“复杂的”、“创造性的”、“体现思维和精湛技能技巧”的劳动。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学生:“要知道,很少有人生下来就有牛顿或爱因斯坦那样的天赋。要作最有利的打算,即你没有天赋。你要用劳动和创造来培养和发展你的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发展问题,也是教育和训练可能有所作为的发展内容,提前并有效地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仅可能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一、适度的早期劳动教育在社会性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对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进行简单诠释。社会性认知发展,依托于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摄取他人影响以摒弃自我中心,使认知发展具有社会属性。

这种社会性认知一般可以分析为三种不同层次:对个体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各种心理活动、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的认知;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性、友谊、意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对社会群体及团体内部或对社会群体及团体之间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鉴于这种诠释,我们应思考以何种方式教育与训练会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

实际上,现实中的幼儿教育与训练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已经在发挥着这种功能,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已经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发展着。同辈幼儿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影响、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无时不在与“自我中心”发生关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在几个层次上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渐变着、发展着。

但是,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幼儿早期发展中享受到的呵护和关照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自然会发生“维护”功能,而促使其摒弃自我中心,把自我融于社会关系之中也因此成为一个艰难的课题。

在几乎成为“当然”的关照和优越的生存环境中,幼儿“自我”的依赖性或依存性本质被遮盖了,他们遭遇的“权威”、“友谊”、“冲突”的角色意识被扭曲了,他们在群体中发生的关系、对社会群体关系的认识,也极难有根本意义上的“社会化”。

那么,如何寻求合适的教育与训练途径来摆脱所面临的难题呢?我们认为幼儿早期劳动教育——这是人之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正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这种思考的根据在于:幼儿认识包括自我在内的“人”;必须有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而人的本质属性,除去直立行走和语言之外,就是使用劳动工具;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就社会性而言,最根本性的难题莫过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利他”的品质正是积极的人际关系纽带。

劳动,正具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自然而然地会延伸到社会群体、团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会使幼儿对群体、团体的意义判断由活动转化到特殊意义的活动——劳动中。

鉴于这种思考,笔者进行了个案追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基本证实了这种思考。以下仅以追踪案例为根据来进行简单讨论。

基本情况。笔者对一名幼儿进行了自2岁起始的追踪实验研究。该幼儿除在其他生活领域与常规幼儿平行发展之外,被有意识地要求参加适度的劳动。

劳动的性质主要是生活范畴,但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帮助他人做事情”。该幼儿已经成长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具有当前独生子女极为贫乏的诸多良好品质,集中表现为良好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如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助人为乐、懂谦让、重友谊、生活简朴、心地真诚、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典型案例。(1)被试自2岁始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岁已基本独立承担某种家务(如倒垃圾,把用小塑料袋装好的垃圾送下楼去),4岁已能自己去食堂买饭,并逐步养成为一种当然行为。同时,她也养成了与成人同甘共苦的品质。

3岁时有一件这样的事:米饭烧糊了,爸爸碗里盛了烧糊的饭,被试问:“怎么爸爸碗里的饭是黑的?”“那是烧糊了的。”“我也要。”“糊饭苦,你吃不下。”“我不怕苦。”于是也给她盛了一些糊饭,她鉴于这种思考,笔者进行了个案追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基本证实了这种思考。

以下仅以追踪案例为根据来进行简单讨论。基本情况。笔者对一名幼儿进行了自2岁起始的追踪实验研究。该幼儿除在其他生活领域与常规幼儿平行发展之外,被有意识地要求参加适度的劳动。

劳动的性质主要是生活范畴,但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帮助他人做事情”。该幼儿已经成长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具有当前独生子女极为贫乏的诸多良好品质,集中表现为良好的社会性认知水平。

如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助人为乐、懂谦让、重友谊、生活简朴、心地真诚、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典型案例。(1)被试自2岁始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岁已基本独立承担某种家务(如倒垃圾,把用小塑料袋装好的垃圾送下楼去),4岁已能自己去食堂买饭,并逐步养成为一种当然行为。同时,她也养成了与成人同甘共苦的品质。

(2)3岁时有一件这样的事:米饭烧糊了,爸爸碗里盛了烧糊的饭,被试问:“怎么爸爸碗里的饭是黑的?”“那是烧糊了的。”“我也要。”“糊饭苦,你吃不下。”“我不怕苦。”于是也给她盛了一些糊饭。

(3)一位小学生在家里参加家务劳动,洗碗、拖地板、爸爸给他钱,他用得到的钱为好朋友买贺卡,这算不算自己劳动挣的钱?”“不算,还是爸爸的钱。”“为什么?”“爸爸妈妈都很辛苦,小学生洗碗、拖地板是应该的。”“如果小学生在学校里扫地、擦玻璃,该不该挣到钱?”“不该,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

(4)小学六年级,元旦前夕,小朋友送她几张贺卡,她表示要回送,于是给她五元钱。她试探地问了一句:“能不能再给我两元钱,”“买什么?”“还是贺卡。”“给谁?”“班里有几个学习不太好的同学,谁也不理他们,我想写几句话鼓励一下他们。”爸爸一下子又给她十元钱,她十分激动,脸都红了,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切尽在不言中。

简单讨论。(1)幼儿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例1中吃糊饭,与大人同吃苦,认知水平已有某种对自我与他人的同甘共苦的品质萌芽。如果只由大人吃糊饭,反而会助长自我中心思想。

如果虚让一下,表扬一番,最终不让孩子品尝糊饭的味道,则影响其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

例4中的认知水平则已十分难得,她想到了那些“谁也不理的”同学,这已绝非友谊问题,而是很重要的一种人际公平思想萌芽。

问及她与那些同学的友谊基础时,她说:“其实他们挺好的,值日的时候,就他们跟我一块拖地板,可能干了,那些学习好的,许多都跑了,我瞧不起。”

如有一篇优秀学生作文,素材是参加家务劳动、积攒劳动“报酬”为同学买贺卡,而这篇作文批注中,竟也把这一行为视为优秀。再如,当前许多幼儿园,甚至小学也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视为优秀品质,而其实这只能算是基本品质。

我们认为,即使是为他人做事情也应视为基本品质,视为当然,否则,其认知的社会性水平岂不太低了吗?如果幼儿不能从小渐悟到自己是享受着别人的劳动结果的发展中的人,其社会性认知也就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

二、实施早期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策略。

实施早期劳动教育必须强化有意识性,解决观念更新问题。早期劳动教育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说,都是个“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事,因此必须强化其有意识性。

劳动的活动性往往并不复杂,但其既动手、又出力,既使用工具操作,又需接触劳动场所,往往还会有成人指导,还会有辅助他人功能,这就使幼儿的认知活动与早期实践活动一体化了。

由于不复杂,幼儿会极自然地摄取他人观点,增加亲社会行为产生,并脱离自我中心的纠缠,这样养成的是素质,而且很全面。利他、为他的亲社会行为,自然要展示出人际及人际群体。

因此,是否把社会性认知发展作为有意识的目标,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幼儿早期劳动本身不应当是目的,而应是途径和手段,所以要强化有意识性。

解决好劳动性质问题。必须把早期劳动教育定位于体力劳动或为操作性地付出体力的劳动,而且要尽力导向某种公益性、群体性,确立“我为他人做事情”的基本点,从根本上摆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狭隘性。这样的结果才会是社会性的,这样养成的人格才会是全面性的,这种社会性和全面性才会导致对群体意义的把握。

必须视劳动为当然,视劳动为奖励。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往往会下意识地把体力劳动视为惩罚,这不利于劳动情感的养成。如果以劳动为奖励,则幼儿就可能随着对他人的感情,移情、述情,亲社会行为不容易被冲淡。

这里的一个根本性发展目标,是幼儿早期劳动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教育与培养不只是对劳动本身,而且是对从事同类劳动的主体也产生积极的情感。

如幼儿通过劳动会产生对清洁工人、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等劳动者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社会性问题了,而是关系到培养幼儿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品质的问题。

总之,幼儿早期发展只有经过有意识强化,才可能有实效可言,而这种实施又紧紧依托在社会性认知方面。我们提出早期劳动教育的策略,相信会极富成效地解决幼儿认知社会化的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促进孩子情商的发展

众所周知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情商不良的表现,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呢?我们开设了《开启情商之门》的专栏,将从实用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有关培育孩子情商的话题。欢迎大家踊跃赐稿,一起交流分享你们成功的教育经验。

动手能力早培养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一般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指导孩子做手工,如:折纸、剪贴。2岁半的孩子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3岁开始学拿剪刀,先学剪纸条,后学剪图形,可以用纸条贴成链条或方纸贴成花篮等。4—5岁可以剪更复杂的剪贴和图案。男孩子喜欢做车、船、大炮、飞机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多种手工以发展其手的技巧。

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整理玩具、打扫房间、洗小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学习擦桌子、扫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绢等。这样既培养了手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③提供各种结构材料,让孩子玩结构游戏,如: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聪明的父母这时会顺应孩子喜欢动手的规律,拿来一些废纸让他撕,给他一些木头和棍子让他敲,买来蜡笔教他学画画,找一些不用的小瓶、小盒让他配盖,为他准备一些积木和自制拼图、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使他动手又动脑。孩子在动手时学会了技巧和专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拼七窍板、穿珠子、套盒时有效地延长了专注时间,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好方式

  儿童身心发展一定遵循某些法则,只有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些法则,并严格遵循这些法则,希望才不会破灭,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也只有完全遵循这些法则,才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成熟状态。所以,那些已成为或将成为父母的人都必须努力学习这些法则。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把孩子看成是一张空白的纸张,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图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彰显个性,父母的方式也随之变少。

  开始时孩子的个性表现比较奇怪,父亲会令他愉快,母亲则会使他变得阴沉,这也会使大人感到疑惑。不过孩子大点以后,就会表现得有感情、欲望和意志,这时新奇感也不复存在。当孩子沉湎于书籍之中,或者参加属于男子汉的游戏时,他的父母也就不再疑惑,并且习惯于这种状况。这时,父母就会转变为给儿童包办一切的观念。父母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孩子像花开一样健康地成长,只要孩子能自主,他就会得到鼓励。孩子自主性越大,父母可做的就越少,到了最后,他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便利的食物。

  现在,我们也许明白了,孩子能够合适的自我调整,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供养,供养的东西必须健全或者有营养,无论它以图书、课本、朋友、牛奶面包还是以母爱的方式。大多数父母所理解的教育就是按照自己的爱好,给儿童们更多的营养、关爱以及文化,然后任其自由地发展。

  事实上,在父母的帮助下,儿童能够按其本性成长是最好的,这样对孩子不仅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反而会有很大的好处,除非父母溺爱他。但是:任其自然"这种观点,并没有真正触及影响人类发展的法则,因而它并不完整,不能完全反映父母的本意。儿童的事情非常烦繁杂,看似愚蠢的话语和行为方式往往包含重要的意义。只有父母细致人微地观察,才能懂得其中的意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