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保胎误区有哪些,保胎是什么时候

2022-05-24 16:15: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保胎误区有哪些

对于辛辛苦苦怀上宝宝的准妈妈来说,怀上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安然度过孕期。所以,当孕期出现任何疑似流产的现象时,准妈妈就开始用尽各种方法保胎

1、保胎误区有哪些

对于辛辛苦苦怀上宝宝的准妈妈来说,怀上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安然度过孕期。所以,当孕期出现任何疑似流产的现象时,准妈妈就开始用尽各种方法保胎。

保胎固然很重要,方法也非常关键,如今网上流传的很多保胎方法根本不靠谱,准妈妈要擦亮双眼,不要陷入这些保胎误区!

误区1:绝对卧床休息

适当休息是可取的,但绝对卧床休息是绝对不可取的,可能会造成血栓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准妈妈身体健康和胎儿发育。

误区2:反复抽血查孕酮和hcg

孕早期孕酮水平波动很大,通过孕酮水平不能准确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因此不需要常规检查孕酮。虽然hcg能帮助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但也没必要反复检查,因为b超才是判断胚胎发育的金标准。

误区3:盲目使用黄体酮保胎

使用黄体酮是很多准妈妈保胎的做法,但这种方法只对孕酮不足造成的流产有效,而大部分的流产都是由于胚胎本身有问题,是流产导致了孕酮低,而不是孕酮低导致了流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使用了足量的黄体酮仍然会流产的原因。

目前,临床上不赞成盲目保胎,《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指出,孕期黄体支持及补充适应症包括辅助生殖(art)助孕后、黄体功能不足、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等。

误区4:短期内频繁超声检查

b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胎儿的情况,然而,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频繁做b超检查,胎儿变化并不大,所以参考意义不大。

有些准妈妈在孕早期做b超,因为还没检查到孕囊或原始心管搏动会很紧张,于是短时间反复检查,这样是没有必要的,一般建议间隔1-2周再复查一次b超即可。

误区5:听信江湖郎中

不负责任的江湖郎中都是把自己吹嘘得很厉害,其实都是骗人的把戏。准妈妈千万不要抱着“试一试,万一有效”的心理去尝试,这种行为极有可能让你“人财两空”。

误区6:见血就住院保胎

虽然阴道出血可能是流产的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出血症状都和流产相关,例如生理性出血、阴道炎等,所以不要一见血就住院,可以先做门诊检查,确定原因。另外,有临床研究指出,先兆流产或早产住院保胎与门诊随访治疗是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在医生指导下,在家和住院保胎效果是相同的,并不是一定要住院。

误区7:大量补充营养

很多所谓的保胎食物,并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过度补充营养,导致饮食不均衡,反而容易出问题。其实,保胎时吃的食物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准妈妈注意饮食适量、均衡、多样化就可以了。

2、保胎是什么时候

在怀孕期间,一定会有波折,许多孕妈妈在胎儿发生危险的时候毫不知情或者无能为力。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女性很容易出现流产现象,然而,在什么情况下你需要开始保胎?哪种保胎不会成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吧!

保胎应该在胎儿存活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在妊娠前期反应前,阳性尿妊娠和促性腺激素症状,例如腹痛变轻,和阴道停止出血,早期需要检查胎儿发育情况和心脏反射,妊娠12周后观察胎动,羊水水平随妊娠月份增加。经过几次连续的检查,确定胎儿还活着。

正常情况来讲,保胎需要持续2周,2周后症状没有改善,表明胎儿可能异常。有必要进行b超检查和β-hcg测定以确定保胎的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有必要,应终止妊娠。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保胎时,特别是正在等孩子的出生过程中,您必须仔细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阻碍胎儿生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流产问题,一般母体感染和子宫内膜炎症或输卵管炎都会造成后期不孕不育,或因时间久了凝血功能故障,危及生命。

3、少动就是保胎吗 保胎的那些误区你知道吗

脸书的:第二代"快要出生了!别误会,小编说的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即将迎来他的女儿这件事。

扎克伯格当天在脸书发文宣布了怀孕的消息::我和陈有喜事要分享,这将成为我人生当中新的篇章。"同时,他还说::(我们夫妇)想分享一个经历。":虽然曾经努力怀上孩子,但(婚后)2年间,我们经历了三次流产。"流产是不少妈妈们经历的痛苦,其中一部分的准妈妈们却是缺乏一定的保胎知识,准妈妈们可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了。

误区1:保胎一定要少动

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孕育知识的尚未普及,仍有不少孕妈错误认为:安胎就等于卧床休息。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安胎是为了让胎盘在子宫内顺利发育,避免因为激烈的运动而造成胚胎脱落。

因此,安胎是否需要绝对卧床,需要视个人情况来分析。如果孕妇正处于阴道流血活动期,暂时卧床是必要的。但如果阴道出血已经停止,b超显示胎盘后方和孕囊下方未见液性暗区,即使有多次习惯性流产病史,也无须绝对卧床,孕妇只需相对减少活动量,避免较激烈的活动即可。

另外,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等)对改善子宫及胎盘的血液循环是大有帮助的,倘若长期卧床,反而容易导致体质虚弱、消化不良、便秘、下肢萎缩,严重者还可能形成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甚至引起肺栓塞,反而不利孕妈及胎儿发育。

误区2:保胎要吃药、补品

保胎并不一定要服药。一般原则上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药就少用。部分孕妇的保胎方式就是多休息,如果需要服用保胎药,则要根据孕妇的激素水平和症状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另外,保胎时也不能乱用补品,最好不要吃含有参类的补品。参类能活血,同时具有:抗凝"的作用,有可能会引起出血甚至流产。

误区3:过度使用黄体酮安胎

对孕妈们来说,一旦宝宝出现丁点问题,都是全家人的关注焦点。当然,所有的安胎药都应该遵循医嘱使用。目前医学上用的比较多的安胎药,主要成分就是黄体酮。黄体酮属孕激素类药物,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发现,黄体酮不但有调节内分泌保胎的作用,还有很好的免疫保胎效果。因此,对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者,黄体酮作为常规的安胎药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是药三分毒,使用黄体酮作为安胎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女性胚胎成长以后出现体毛增多的现象,也有一些保守的医生认为黄体酮的安胎副作用尚未明确,对胎儿泌尿生殖器官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畸形。当然,孕妈们谨遵医生的叮嘱,定期做好产检,黄体酮的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4、保胎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 中医保胎误区

流产的发生率在10%~15%,这不是个小概率事件,有先兆流产症状和有过流产史在怀孕的人数不少,有些人就构成了庞大的:保胎"人群。在保胎方面,有太多的荒诞离奇的说法和没有任何询证医学根据的做法。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三姑六婆甚至是一些医生首先推荐的保胎做法。我曾经有个病人被自己的亲妈逼着在床上躺着保胎大半年,等她来见我的时候,小腿的肌肉已经萎缩了。其实,早就有临床研究证实卧床保胎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反复抽血查hcg和孕酮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些医生和患者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怀孕就开始抽血查hcg和孕酮,而且是反复的抽血检查。其实,对于正常的妊娠来讲,根本没有必要去抽血查hcg和孕酮。即使是对于保胎病人,也没有必要频繁检查hcg,虽然检查hcg可以帮助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但是最终判断胚胎是好是坏,是宫内还是宫外的金标准还是超声检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家共识是不推荐检查孕酮水平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的。

动辄就打保胎针吃保胎药

对于很多的保胎患者来讲,好像不吃药不打针就不算是保胎,医生也只好顺水推舟开肌肉注射的黄体酮,口服的黄体酮,阴道塞的黄体酮。

真正有指征用黄体酮的患者并不多。具体哪些患者需要用黄体酮保胎,请参阅2016年7月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的: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

不停地做超声检查

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最可靠的手段是b超,可以清楚地看到孕囊的大小,胚芽的大小和心跳,以及卵黄囊的情况。

但是,由于胚胎的生长发育需要时间,在短期内复查b超除增加麻烦,增加费用,增加担心以外,是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特别是在孕早期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原则上是有必要的话1~2周复查一次b超。

一出血就住院保胎

阴道少许出血是孕早期常见的症状,也是先兆流产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孕妇和医生就会很担心,要求住院保胎。住院以后就是卧床休息,吃黄体酮,塞黄体酮,打黄体酮,抽血检查,做b超检查。但早就有临床研究指出,先兆早产住院保胎和门诊随访治疗是没有差别的。

保胎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

网上有很多所谓保胎不能吃的食物,和所谓的推荐的10大保胎食物或中药和食物混在一起的配方。这些都是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很多都是瞎扯。保胎时吃的食物和平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适量、均衡、多样化就可以了。

相信江湖郎中

在保胎方面,很多人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尽管大医院的医生很明确地说了如何做,还是去吃各种偏方。这种做法背后的普遍心理是:我知道可能不一定有用,但万一有用呢?吃了药,打了针,再不行也好给自己一个交代了,给老公和婆婆一个交代了。保胎实在承载了它不应该承载的很多事情。

中医保胎误区

和西医一样,中医在保胎方面也有一些过头的地方。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是个体化的治疗,无法像西医一样做随机对照研究,也就无法评价其保胎的效果。保胎保住的就记住了,没保住的就忘记了,这样就慢慢成就了一些著名的保胎:专家"和保胎方。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