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家庭精神垃圾污染孩子,如何让孩子远离“垃圾睡眠”
1、5大家庭精神垃圾污染孩子
一些父母将居室布置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
1、5大家庭精神垃圾污染孩子
一些父母将居室布置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1.粗俗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2.暴躁的脾气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僻。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3.夫妻关系不融洽
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系紧张,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饮食、睡眠、学习、游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身心受到摧残。
4.不良习惯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5.不良嗜好
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赌徒的身边,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子的眼睛和耳朵。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2、如何让孩子远离“垃圾睡眠”
小宝宝睡眠的问题常常是初为人母每天最关心的事,但是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疏于管理或大人一些不经意的习惯无形中都在影响着孩子。
回忆一下,你或你的孩子生活中有这种睡眠情况吗?
看电视、听音乐或在玩电子游戏时,不知不觉睡着了;
做作业或工作到深夜,倒床便睡,但又睡不好,早上恋床不起;
一遇到节假日,晚上不睡,白天睡懒觉,醒醒睡睡;
垃圾睡眠的概念:是由英国一个睡眠委员会提出的,指的不是不睡觉,而是没睡好觉,因为一些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睡眠产生了影响,让部分睡眠成了:垃圾"。不良睡眠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良好睡眠的结果:研究表明人熟睡时组织、细胞可以合成大脑需要的含氧化合物,解除疲劳,生长激素的分泌是醒时的3倍,组织细胞的分裂、修复和代谢,大多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人们熟睡时进行的。所以睡眠对孩子来说有以下好处:(1)促进生长发育;(2)促进神经系统发育;(3)调节心理与情绪;(4)提高机体免疫力。
垃圾睡眠的结果:(1)含氧化合物的合成减少导致人白天疲劳、健忘;(2)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骼、肌肉的生长。(3)影响情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可能导致抑郁症。(4)失眠质量低下和睡眠失调会使细胞修复变异和分裂异常,导致癌症。
远离垃圾睡眠的建议:节假日不能过于尽兴;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和玩游戏,到时间就要劝他们关掉电视;孩子的卧室最好不要放电视、电脑或游戏机;家里要有作息时间规定,大人孩子都要遵守。
3、让宝宝远离海洋污染?看看大家怎么做
近日来,网络上关于海洋污染的报道频繁出现,各大论坛专区也是话题不断。同时,这一话题也在婴幼儿父母中引起轩然大波,海洋食品及保健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各位妈妈关注的焦点:孩子食用的来自深海鱼类肝脏的鱼肝油以及很多辅食,都与海洋生物息息相关,那么在污染严重的今日,在宝宝的喂养路上,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很多妈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应对措施,记者特地就此话题与几位各论坛中活跃的网友妈妈进行了交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妈妈们都是怎样与“海洋污染”斗智斗勇的:
把好安全第一关 食材挑选有妙招
作为某育儿论坛的一名版主,孙太太在生活中同时也是一位全职妈妈。孙太太表示,早在几年前,论坛中就陆续有网友提到海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自己也一直对此话题十分关注,在此,她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分享给妈妈们。
海洋污染问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事实。“可是,难道因为鱼有污染,我们就再也不吃鱼了?”孙太太表示,在为家人特别是宝宝挑选海产品时,把好安全第一关很重要。要想尽量避开海产品的安全隐患,放心享受美味,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保证水产品的来源正规。孙太太表示,她从来不会光顾路边摊贩,去购买那些来源不明的海产品,即便在超市中挑选产品,也要确认水产品的来源是否可靠。
第二,多尝试不同种类的鱼,不局限于同一品种,要海水鱼、淡水鱼间隔着吃。这样不仅可以均衡营养,还能降低摄入有毒物质的风险。
第三,选择生长周期较短或体形较小的鱼类,这样的鱼受污染的程度会相对较小,因为短暂的生命周期,不会造成大量有毒物质的反复积累,这样的海洋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比较低,因而相对安全。
辅食添加要心细 营养均衡安全高
贾女士是一位个体经营者,也是一位80后妈妈,宝宝降生以来,她闲暇时常常在论坛上与其他的妈妈交流经验。贾女士说,当妈的一颗心都是系在宝宝身上的,当她最初了解到海洋污染的问题时,真的很焦虑,不过后来经过自己的学习与总结,在为宝宝添加辅食这方面,倒也得出了不少心得。
“现在海洋污染,到处都很严重。小鱼吃进去的毒素被累积在身体里,而小鱼又被大鱼吃掉,所以大鱼尤其是深海食肉鱼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因此在为宝宝制作辅食时,贾女士尽量选择小鱼,避免购买大的深海鱼类。
另外,贾女士提醒各位妈妈不要怕麻烦,例如买活鱼回家后,她通常会先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冰冻或已宰杀的鱼,也会尽量先用清水浸泡1小时。烹饪前将鱼清洗干净,特别是鱼鳃部分一定要去掉。此外,鱼身上脂肪含量高的部位有害物质易聚集,如鱼头、内脏等部位,污染程度相对高,一定要避免让宝宝食用。烹饪时要尽量煮透、蒸透或煎炸至熟,以杀灭鱼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贾女士还提醒各位爸妈,尽量不要给宝宝吃贝类食品,因为贝类死去后,不但会富集毒素,而且还会产生很多细菌。
补剂选择需慎重 天然不是最好的
小丁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母亲,同时也是育儿论坛中的一位“百科全书”,在记者提到海洋污染与宝宝喂养的问题时,小丁的反应很激烈,显得有些义愤填膺:
“你知道,前些日子,一些与深海鱼有关的婴幼儿辅食和奶粉等因为汞超标被召回,让我心情很不好!给宝宝吃的东西,怎么能如此儿戏!当爸爸妈妈的,总是想给自己宝宝最好的东西,可是很多爸妈并不知道,那些貌似有营养甚至价格不菲的东西,真是未必能给宝宝带来健康!”
小丁表示,她和身边以及论坛相熟中的妈妈们,早就注意到了海洋污染的问题,并且为此去学习和咨询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在为孩子选择营养补剂方面,她们一直都坚持不被商家的噱头所误导,只相信科学和安全的产品。
“希望通过今天这个机会,能给更多妈妈提个醒吧,所谓天然的,真心不是最好的。”小丁说,“就拿宝宝日常所补充的维生素ad产品来说吧!所谓的天然鱼肝油,都是从鱼类的肝脏中提取的,现在海洋污染如此严重,鱼类肝脏中积累了大量重金属及毒素,对宝宝的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在这里,小丁也为爸妈们分享了几个挑选维生素ad类产品的窍门:
第一,上面已经说过了,天然鱼肝油可能含有重金属及毒素,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爸妈们应尽量为宝宝选择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d。这个可以从说明书上找到答案,任何正规厂家销售的产品,在说明书上都会注明有效成分以及辅料名称,我们从文字中就可以明确来源。
第二,认准国药准字的otc产品。天然鱼肝油大多属于保健品或者食品范畴,在安全标准上远远低于属于国药准字otc(非处方药)药品。而且作为药品来讲,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和技术条件都要比保健品的生产更加严格。
第三,认准科学配比。对宝宝自身需求来讲,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最佳比值为3:1。爸妈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对此多加注意。另外,有些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推出不同的规格,这样更加科学一些,例如大多数父母给宝宝服用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
在海洋污染面前,爸妈们一定要让自己作为宝宝健康的一道坚实防线,杜绝不安全的因素威胁宝宝的健康。无论食品也好,保健品也罢,科学性与安全性都是最根本的选择依据。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让孩子和大家玩到一起
我的独生儿子上幼儿园以后,就是不合群。每次我到幼儿园看他时,总见他一个人静静地玩,在同龄的小伙伴中他和谁也玩不到一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呀?怎么才能使孩子合群呢?
答:要想使孩子合群,先得弄清楚孩子不合群的原因。造成他们不合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当孩子三四岁产生结交小朋友的愿望的时候,家长没有给予满足,致使孩子性格孤僻,习惯独自玩需。二是孩子由于缺少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不懂得怎么交往。尤其是受挫后变得更加胆怯,往往缺乏交往的勇气。三是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后,不会友好地与同伴相处,弄得谁也不喜欢他,只好自己玩,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不合群的习惯。四是由于家庭气氛沉闷、压抑,使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交往。当然,也有个别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对于不合群的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应当培养孩子应当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赖感情,使孩子充分体验与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孩子对交往的兴趣。父母可以先沟通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使孩子对老师亲近和信任。然后,再请老师物色一个比较善于交往的小朋友和他接近。当孩子能与这个物定的小伙伴自然相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时,家长和老师可以进一步鼓励他与更多的孩子交往,共同玩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便能和大家玩到一起了。
当然,家长在交给孩子交往方式时,具体,一次只提一条要求。比如说“与小朋友说话要和气”,告诉孩子这个道理之后,就应该鼓励孩子去试试。并且,要经常关心孩子交往的进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这样,孩子一般都能较快地适应同龄伙伴的共同活动,学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之后,孩子还是不合群的话,可能会有某种心理障碍,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门诊,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