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家长积极聆听孩子有哪些好处,如何聆听孩子心声

2022-06-23 05:36: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28
导语:


1、家长积极聆听孩子有哪些好处

  积极聆听是指家长认真听孩子的表述,关注孩子所表达的感受,然后作出一个与孩子的表达相似的应答。注意,不是下评语,是换个方

1、家长积极聆听孩子有哪些好处

  积极聆听是指家长认真听孩子的表述,关注孩子所表达的感受,然后作出一个与孩子的表达相似的应答。注意,不是下评语,是换个方式重复孩子的表达,让孩子知道你在试图理解他的感受。比如,小枫对妈妈说::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学不好数学。"她的母亲回应道::你觉得你不够聪明,所以担心学不好数学。"家长积极聆听之后的反馈往往能帮助孩子挖掘出内心更深层次的情绪感受。

  孩子::我不想到中中家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了。"

  家长::这么说你跟中中闹别扭了。"

  孩子::我讨厌他。跟他玩没劲。"

  家长::哦,你厌烦中中是因为他不会玩。"

  孩子::不,他不公平。他从来不玩我想玩的游戏。"

  家长::所以你真的很讨厌他,因为他不公平。"

  孩子::是的。"

  孩子(哭)::我从台阶上摔下来,把腿弄破了,淌血了。看,这么多血!"

  家长::看到这么多血,你有点害怕了是不是?"

  积极聆听有如下好处:

  (1)帮助家长理解孩子

  如果家长的应答准确地反映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对家长的反馈作出积极反应。如果家长的应答是错误的,孩子就会重新解释并试图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家长就可以继续积极聆听,获得对孩子全面、深刻、准确的了解。

  (2)帮助孩子表达感情

  当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并被家长理解和接受,孩子明白了其他人也和他们一样,会有同样的情绪反应,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情绪感到害怕、羞耻或自责。父母的积极聆听使孩子得到理解,感到被重视和珍爱。

  (3)帮助父母和孩子发现问题的本质

  积极聆听常常使家长和孩子发现,显而易见的问题并不是真正实质性的。像成年人一样,孩子也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将他们的情绪归咎于朋友、家长、环境。有时,一开始,孩子会否认自己的不快。在积极聆听的过程中,家长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孩子的感受上,孩子渐渐地不再回避自己的情感,从而能够辨别出掩藏着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途径。当孩子感到被理解,自信心增强,责任心也会加强,家长会更接纳、信任他们,更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4)解决孩子的问题

  当我们感到苦恼、伤心或愤怒时,我们有时需要的只是找个人倾诉,把情绪宣泄出去。父母对孩子的诉说积极聆听,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是小题大做,孩子心里的波澜平息下来,就没事了。

  12岁的澜澜放学回到家就耷拉着脸::唉,烦透了。今天语文和数学老师下午都来补课,班主任又训话,一直到5点钟才结束。"

  :是吗,那你们都累坏了吧。"妈妈关切地问。

  :可不是,本来下午我们几个同学约好了打会儿球的,又泡汤了。"

  :哦,怪不得不高兴。老师占了你们体育活动时间。"

  :而且,老师还布置了一大堆作业。今天晚上又要做到很晚了。"

  :那我赶紧做饭,早点儿吃了,你好抓紧时间做功课。"

  :我还是现在就做吧,免得来不及。"说着,澜澜就打开书包,拿出了作业本。妈妈笑了。孩子发泄了不满的情绪,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澜澜的母亲,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并耐心倾听孩子的抱怨,如果她听了孩子的诉说,反而责备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苦心,或者开始宣讲刻苦学习的大道理,澜澜可能就不会那么心平气和,地去做功课了。而且,以后澜澜可能不会再跟妈妈无所不谈了。

  家长怎样才能成为积极聆听者呢?首先,积极聆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投入,而不是简单的建议、批评和指导。当孩子抱怨:我烦透了语文老师!"家长往往立刻开始尊敬老师的说教;当孩子说:我不喜欢我的同桌。"家长往往赶紧提出几条结交朋友的建议。因此专家建议,如果你匆匆忙忙、心不在焉,就不要尝试积极聆听。因为你需要时间和努力来确定孩子一句玩笑话里是否掩藏着失望和伤心,一句尖刻的批评中是否隐含被别人排斥的伤痛;一句对成功随意的评价是否包含着克服巨大困难的成就感。家长需要时间仔细琢磨,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延续,帮助孩子表达真实情感。如果你主动挑起话题,孩子正打算敞开心扉却发现你迫不及待地打断他们,他们很快就不再信任这样的对话,并拒绝与你深入交谈。

  其次,积极聆听需要恒心与耐心。家长刚一开始使用积极聆听的策略时,对话会显得不自然、生涩,甚至中断。但随着练习你会进步,你可以同时在与配偶、同事、朋友的交流中运用积极聆听。老习惯会很顽固,但你渐渐会发现自己的言语中少了许多警告、建议和批评,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顺畅。

  第三,积极聆听需要恰当的时机。只有恰当的积极聆听才是有益的。当孩子寻求信息并未表露情感时,你只需要提供信息或指南。当孩子不愿意谈论心里的感受时,你要尊重他的隐私,不要一个劲儿地打探。如果积极聆听进行到一定程度,孩子不想再谈了,那最好到此为止。如果你太忙,或已经有约在先无法维持长时间的谈话,就不要启动积极聆听的对话。

  第四,注意孩子的语言和伴随语言的行为线索。孩子的态度随意吗?你是否感到孩子与其轻松口气不一致的情绪紧张?孩子是否不舒服、畏缩、沉默、心神不宁或心不在焉?同样,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你的思绪是否还围绕着工作上的一个问题,你是否正为周末请客的菜谱而头痛,你是否真的关心、同情孩子,并愿意花无论多长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一次积极聆听的对话。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聆听孩子心声

家长经常会感慨孩子从来不听自己的话,很多孩子又觉得和他们的父母谈论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从以往的经验中,他们已经了解到,他们的父母是非常差的听众。事实上,父母确实想要说而超过了想要听,这就是问题所在。

家长往往都会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和孩子讲话,说出多个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言论或说教,就算孩子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家长依然会纠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接纳。此外,家长往往会用反问的语气大声指出孩子的不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宁愿保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会再和家长进行倾诉。

然而,父母通常希望孩子能够与他们交谈。他们想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什么,他们每天都过的怎么样,家长们还希望能够适当地引导他们,毕竟他们还年轻。此外,家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强大的、积极的联系纽带,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沟通是很正常的,有趣的是,在这过程中,父母是否认真在听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聆听者。

1.暂停正在做的事情

即使只是一两分钟,当孩子和我们谈话时,放下手里的一切,真正的看着我们孩子的眼睛,哪怕过几分钟后继续刚才的任务,并同时继续谈话,那几分钟都会取得显著的影响。当然,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的话,一定要给孩子一心一意的关注,甚至更长的时间。集中注意力是一份珍贵的礼物,特别是在当今的世界!一定不要一边听孩子讲话,一边坐立不安的在桌子上查看文件或邮件。

2.请注意你的身体语言

尽量靠向你的孩子,“存在感”是一种表达支持的方式。它可以传递爱心,让孩子得到慰藉。

3.概括孩子的话

你的孩子并不知道你是否在听他或她说话,除非你给他反馈。要传达给你的孩子,你在听,用自己的话重新说明他或她的主要信息。这是一种被称为反射或镜像技术,此外,这一战略还有助于家长保持冷静,尤其是一个充满压力的对话。有时候,孩子可能会说一些可能会引发家长忧虑、惊恐或愤怒的话,通过重复孩子的一般信息,家长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安定下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家长要学会积极利用孩子的求胜心理

  建议1:用表扬唤起孩子的求胜心

  孩子的求胜心要靠父母的悉心培养。有智慧的父母要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求胜心,用及时的表扬来唤起孩子的求胜心。

  李娟今年上一年级了。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观摩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主动参加一个小比赛。别的孩子都踊跃参加,可是李娟却无动于衷,这让父母有点着急。回家后,父母决定要好好地培养获子的求胜心。

  父母和李娟一起玩游戏时,父母故意让着李娟,让李娟经常拿第一。父母就借此机会表扬孩子,逐渐激发起孩子的求胜心和竞争意识。

  李娟的父母正是用表扬的方法激起了孩子的求胜心。求胜心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而言,更是不可或缺。它是孩子学习路上的强大精神支撵。父母一定不要忽视对于缺乏信心的孩子的教育,要多采用表扬的方式来唤起孩子的求胜心。

  建议2:教孩子把握求胜心的度

  把握好求胜心的度,是保证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适度的求胜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必要的信心,获得进步的动力,但是过强的求胜心,则会对孩子的正常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它会激起孩子的嫉妒心理,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和他人的交往出现障碍。

  父母要教孩子把握好分寸,让积极的求胜心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避免过强的求胜心成为孩予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建议3:给求胜心切的孩子:降降温"

  很多孩子表现出很强烈的求胜心,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而蔑视身边的人。但是很多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比别人强,这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进取心。

  罗会今年上五年级,是个特别自信、求胜心切的孩子。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所以,她有一种自我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都强。

  她的强势还表现为她嫉妒平时表现好的同学。有时候他们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以不会为由推脱,这使得她在班里的人缘不好,她自然也不会开心了。

  这次,学校举办数学竞赛,求胜心切的她本以为胜券在握,可是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去,这让她备受打击。

  罗会的求胜心切,导致了她不能坦然地面对失败。她嫉妒比她优秀的同学,又使她失去了不少的朋友,这对她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父母们可以从这个例子中看到,求胜心切对孩子不好的一面。父母要及时为求胜心切的孩子:降降温",带他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建议4:父母做孩子的有益榜样

  很多父母甲时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争强好胜的一面,经常把生活和工作中求胜心切的一面流露出来,给孩子传达-‘种错误的人生态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有益的榜样,不要让自己错误的观念影响到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既要显示出积极向上的…面,又要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以平和的心态而对人生的每次挑战。父母要引导孩子的求胜心,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有求胜心是好的,但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少去计较结果如何,只要好好享受过程就足够丫。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聆听孩子与孩子的对话

聆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你会发觉,他是这么懂事,并非是你以为的“犟脾气”。平时,你跟他所说的道理其实他都懂,他原来是那么可心,那么惹你疼爱。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吃着果冻的小朋友说:“别吃果冻,它会噎s人的。”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想让昊昊开小汽车的伙伴说:“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开吧。”

一次,我找他回去了,其中一个说:“你睡得这么早。”而他却很懂事地回答:“不早了,我明天还要上学呢。你也早点睡,早点睡长得高。”

一次,在跟小朋友再见时,那个小朋友说:“明天还玩。”而昊昊却说:“明天妈妈说玩就来玩,妈妈说不玩就不玩。”

一次,看完vcd,当小伙伴提议再看一张的时候,他说:“好了,我们明天再看吧,多看眼睛要不好的。”

这些话,我都是远远地听到,听到的时候,真的很欣慰,原来他并不像平时那样不懂事,让我气的牙痒。原来训导他的所有道理,他都记的,而在没有妈妈出现的情况下,他会显露出多么的讲道理,多么的懂事。

终于觉得,在孩子的天地里,我们不要介入太多,适当地走开,他们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

很多时候,原来我是在“瞎操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