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退热药能随便使用吗?
1、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
  退热药不是以商品名区分的,而应该注意其成分。退热应该选择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  :对乙酰
1、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
退热药不是以商品名区分的,而应该注意其成分。退热应该选择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药物成分名;而:泰诺林"和:百服宁"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交替使用,控制高热。但家长注意不要被商品名弄糊涂。
:对乙酰氨基酚",比如泰诺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3~4小时;:布洛芬",比如美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6~8小时。当孩子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以减少药物副作用。服泰诺林后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服美林;若6~8小时后再度升高可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物有各种剂型,覆盖从新生儿至成人。家长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型。就儿童来说,就有幼儿型和儿童型之分。每种剂型药物浓度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孩子发热时,最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以避免同一药物使用过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注意使用足够的药物剂量,切忌给12岁以下儿童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热剂。
日常生活中,最常给孩子选择的退热药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儿童使用的泰诺林有两种剂型——幼儿使用的相对浓缩(100毫克/毫升)的滴剂和儿童使用的相对稀释(32毫克/毫升)的糖浆。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前,先要注意药物浓度,再考虑剂量。注意:给小婴儿使用的是浓缩的;给大孩子使用的是稀释的。
最常给婴幼儿使用的退热栓剂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剂量是15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次用量为10~15毫克。家长可根据婴儿体重选用半粒、1粒、1.5粒或2粒,可4小时重复一次。使用前可在栓剂外表涂少许润滑剂,比如橄榄油等。
因为西药的名词多是音译+意译,所以名词非常拗口。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想尽办法要记住!如果药名记不住、剂量记不住,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治疗,一旦用错药或剂量就后悔莫及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退热药能随便使用吗?
一位6岁男孩因皮疹、血尿入院,查血白细胞增高,以嗜酸细胞增高明显,血小板减少,肝功gpt增高。追问病史患儿因感冒曾经服用索密痛4天的病史。其母当即从包里取出一大包塑料纸包装的索密痛药片(约40片左右),并说他们村里人有个头痛脑热,或劳动累了服了此药即感舒服,因此孩子一有发热感冒也给孩子服此药,认为此药效果好、便宜,买点放在家里也方便。
解热镇痛药的品种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包含非那西丁(目前多为非那西丁主要代谢产物?财巳认⑼?)或阿司匹林的混合镇痛药,包括有索密痛、去痛片、安乃近、a.p.c(复方阿司匹林)等。另一类是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包括有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消炎痛、保泰松、炎痛喜康等。
解热退热药用的得当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但是用的不当不但治不了病还会给人添病,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如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各种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药物热等等。
随便地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物,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防范。不要随意滥用药,要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发热的患者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发现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发热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服用解热镇痛药只是暂时改善症状,而不是根本上的病因治疗,并且对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发热性疾病来讲,发热是身体对于病原菌入侵的一种自卫防御性的功能,除了严重高热会影响器官功能,如小儿高热会发生惊厥、抽风,需要立即降温外,一般发热如体温维持在38.5℃以下,也可以靠休息、多饮水,或物理降温让体温下降,服退热药不要太积极。千万记住解热镇痛药片随便使不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选择儿童退热药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据统计,在小儿急诊留观和住院者中,发热占第一位,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众所周知,持续高热(腋温≥39℃)会直接威胁病儿健康,它不仅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而且可促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应用退热药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种,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1、阿司匹林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2、对乙酰氨基酚
即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无肾毒性,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3、布洛芬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平均体温下降值为2.3度,下降百分率为88%。儿科专家认为,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等。
4、柴胡注射液
为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
另外,有两种退热药物要慎用。
5、复方氨基比林
又叫安痛定,该药是注射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强效退热药。该药中含有的氨基比林可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若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入本品易致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险。对某些患儿来说,本药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儿科专家指出,复方氨基比林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6、安乃近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其实,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将再度上升。儿童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大小。有关研究证明,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必须提醒您的是,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或自行增加剂量,否则会使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半岁以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热药来降低体温,而应该选用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等。当患儿拒绝口服药物时,退热栓剂用来塞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热效果迅速,非常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剂量给药,切忌反复多次使用退热过度,引起体温陡降或腹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发烧用退热药安全吗?
孩子发烧了,很多父母最初想到的是给孩子退热,那退热药对孩子到底安全吗?毕竟孩子还那么小,这些药对孩子会有什么副作用吗?会出现烧后长红色的小疹吗?一连串的问题,我们还是请专家来给予解释吧。
专家解释到:当体温较高时,建议用退热药以便及时控制体温,否则可能会由于高热而引起孩子出现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儿科常用的退热剂是对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成分都比较安全。偶有轻微副作用,诸如胃肠不适、头痛、肝功能轻度受损失等也都是一过性的,很快会自行恢复,所以不必担心。但是在使用退热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体温应在38.5℃以上;
两剂退热药至少间隔4小时;
服用退热药的同时仍要辅助物理降温,如少穿衣服、多喝水等,降温效果才会更好;
用药后如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不要长时间使用退热药,发热过3天必须看医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激素不是退热药
发热是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也一直被认为是疾病的一个重要象征。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发热更常见,有时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热,这是导致家长带感冒的孩子去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孩子热度高就是病情重;到医院打退热针、吃退热药,如果热度未退至正常,或热退后体温又升高,就认为这种药物效果不好。于是,就出现了用激素退热,这种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激素加在糖盐水中一挂,小儿的热退了,家长就认为这种药神了,以后孩子发热就要用激素退热。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家长都知道激素退热效果好,医生在孩子发热时也身不由己地使用激素。激素退热真就这么神吗?医生和家长难道不害怕激素对孩子有危害吗?
家长一般对激素正常的药理作用不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抗过敏、抗毒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因此,家长认为激素是个好药,什么都管,他们还把激素的抑制炎性反应误认为是抗炎作用,因而可以抗感染使炎症得到控制,使疾病痊愈而达到退热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激素的退热作用是由于激素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具有内源性致热原的细胞因子释放,使体温下降,同时,由于抑制炎性反应使机体抵抗力降低,使体内感染扩大、播散,反而加重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由于体温下降、病情缓解、食欲精神好转等某些假象,掩盖病情真象,常会耽误诊断和治疗,而有些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发热的症状消退了,但出现咳嗽加重、病情向下呼吸道发展的表现,反而使感冒的病程延长。
由此可见,激素的退热作用是一种假象,有害而无益。另外,激素还会导致蛋白质、糖、脂肪及电解质代谢失常,严重的可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等许多不良反应。
家长在了解了发热的道理及激素退热的实质,就会对孩子感冒等疾病时发热有重新认识和醒悟,也就不会出现“发热恐怖症”,对发热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