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儿童流涎的按摩护理方案,小儿腓肠肌痉挛的按摩护理方案

2022-03-10 21:03:09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儿童流涎的按摩护理方案

流涎,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是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症状。流涎,常能反映出口腔或体内的病变。长期流涎,可致口周潮红、糜

1、儿童流涎的按摩护理方案

流涎,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是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症状。流涎,常能反映出口腔或体内的病变。长期流涎,可致口周潮红、糜烂,影响饮食。目前,中西医都没有什么有效控制流涎的药物,而采用按摩治疗却有一定的效果。

●流涎的病因病机

流涎的发病原因大都因口腔、咽黏膜炎症、溃疡等引起,因创面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多,由于疼痛又使患儿不愿下咽,故而溢出。有一些患儿是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引起,如脑性瘫痪、延髓麻痹、面神经麻痹等,使一侧面肌麻痹,唾液不能固收在口腔内而溢出。

按照中医的理论分析,流涎病症的出现常见于两种症状:

(1)阳明积热者:其原因表现为因过量乳食,胃内积热,浊热上犯,廉泉不固,唾液外流。

(2)脾胃虚寒者:其病变原因是因体质虚弱而又过多吃生冷食物,脾阳耗伤,中州虚冷,牌失约制,涎液外溢。

●流涎的诊断分型

(1)流涎的诊断标准

其表现症状为口腔不断有口水外淌,进食时会更多。流涎日久,可使口周及舌尖发炎、溃疡、疼痛等。

(2)流涎的辨证分型

①阳明积热型:其表现症状是口中流涎,口臭唇红,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②脾胃虚寒型:其表现症状是口水清冷、色自不稠、长流不断;衰弱无神,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脉虚。

(3)流涎的治疗原则

对流涎的治疗原则主要在于止涎求本,要依据病症适当调理脾胃而达到止涎之目的。阳明积热者,应以清热消积、和胃止涎为主。脾胃虚寒者,应以健脾温中、和胃止涎为宜。

(4)流涎的按摩手法

基本手法

①将患儿置于坐位,头偏于—侧。沿胸锁乳突肌进行多指拿揉法,反复按摩。

②揉翳风穴,沿发际边缘进行多指揉、按或擦法。反复按摩。

③点风府穴,沿枕后边缘进行滚法和拇指压迫法。

④点哑门穴,揉天柱穴。

⑤点揉公孙穴、足三里穴、大陵穴与内劳宫穴。

以上按摩方法皆在一侧。如果病症是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所造成的一侧流涎,则按摩于患侧即可。如果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双侧流涎,则双侧交替按摩。

随病症型增减手法

①阳明积热型:对此类型病症应沿上腹部逆时针旋转按揉。重点中脘、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

②脾胃虚寒型:此病症的治疗方法是将手掌搓热,沿上腹部作顺时针团

摩,由浅至深,揉至腹中有热感或皮肤微微潮红为宜。点揉关元、气海,叠神阙。

爱心提示

(1)要忌食辛辣食物。

(2)要忌食生冷食物。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小儿腓肠肌痉挛的按摩护理方案

腓肠肌痉挛,是指患儿在剧烈的体育运动中或游泳时所发生的小腿肌肉突然的收缩、痉挛等症状。

●腓肠肌痉挛的病因病机

腓肠肌痉挛常发生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①发生病变的原因表现为剧烈的体育运动,如长跑、踢球,使腓肠肌过于疲劳。

②游泳前未作充分准备活动,致使入水后腓肠肌受冷水刺激而出现异常的强直性收缩。

③婴幼儿缺钙,使肌肉兴奋性增强,亦可在蹬腿时发生腓肠肌强直性收缩。

●腓肠肌痉挛的诊断

腓肠肌痉挛的病变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种:

①引发病症的原因表现为,因剧烈的体育运动或游泳时,或有缺钙病史的情况下。

②其症状表现为,小腿后部突发剧烈疼痛,不能受力,不能行走。

③腓肠肌压痛、痉挛,患肢被动伸展时剧痛。

●腓肠肌痉挛的治疗

(1)腓肠肌痉挛的治疗原则

对于治疗腓肠肌痉挛,主要以揉肌解痉、舒筋活络为重点。

(2)腓肠肌痉挛按摩手法

①腓肠肌拨揉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将患肢稍屈曲。医生以双手拇指扶于小腿前侧,其余四指沿腓肠肌起点向下行交替拨揉法,要反复按摩。

②腓肠肌牵引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医生用一手扶住患儿的膝关节,另一手令患足背屈,以牵伸腓肠肌。医生逐渐加力,至极限后放松。

③医生用双手多指拿揉腓肠肌,要反复按摩。

④点揉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

爱心提示

(1)注意避风寒。

(2)剧烈运动前要作充分准备活动。

(3)可适当补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夜惊与夜啼症的按摩护理方案

夜惊与夜啼症,一般是指婴幼儿在夜晚睡梦中突然惊悸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通宵哭闹。此症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心理、行为异常性疾病的范畴,但也可见于某些器质性病变。它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睡眠,久而久之,亦可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此症比较适合按摩治疗。

●夜惊与夜啼症的病因病机

夜惊与夜啼症多见于婴幼儿,年长一些的儿童可见于梦游症。其原因有以下二种:

(1)受惊吓:婴幼儿受到较强的精神刺激,如打雷、闪电、巨响,或者睡前看了紧张的电视,或听了恐惧的故事等,都能使婴幼儿醒来,使发育不全的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常表现为过度的异常兴奋。

(2)因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某些婴幼儿由于喂养不当,可造成钙、锌等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使神经系统缺乏营养而表现为异常的兴奋。

按照中医理论分析,此症属于惊悸、夜啼症的范畴。常见有以下几种症状:

①心火亢盛:其原因表现为小宝宝素体阳盛,积热上冲,常拢心神所导致。

②心气大虚:其原因表现为小宝宝神气不足,心气怯弱,但逢惊悸、恐吓,更泄心气,因此而导致此病症。

③脾虚寒滞:其原因表现为小宝宝因喂养失当,脾虚失运,寒邪客于脾胃,入夜阴盛,脾寒更甚,中焦气机格拒,阳气不得蒸腾于上,故心神失养。

以上原因,或热扰于心,或气虚于心,或心神失养,都可能导致神不守舍而引发惊悸、烦躁,甚至夜啼不止等症。

●夜惊与夜啼症的诊断分型

(1)此病的诊断标准

①此病症表现为:具有易惊悸、睡眠中无特殊原因即惊醒、啼哭不止等主症;还可能出现烦躁、睡卧不安、多汗、好发脾气等兼症。

②此病症还应该确定是否有心血管系统的、营养代谢等方面的器质性病变。

(2)此病的辨证分型

①心经积热型:其症状常表现为患儿常烦躁不安,睡眠不宁,突然会惊醒;哭闹不止,且哭声洪亮,呼吸气粗,见到灯光啼哭更加剧烈,便秘尿赤,唇红苔黄,脉数有力。

②心气不足型:其症状表现为患儿常常惊悸,睡中啼哭.但声小气弱,面色淡白,呼吸气弱,多汗食少,身体瘦弱,舌淡苔少,脉虚无力。

③脾寒食滞型:其症状表现为患儿入睡不安,醒后啼哭,不愿意躺卧,抱起即可止住哭声,脘腹胀满。四肢不热,便溏尿清;或呃逆呕吐,舌淡苔白或厚腻,脉沉滑或沉迟。

(3)夜惊与夜啼症的治疗原则

对于夜惊、夜啼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在于祛邪扶正、镇心安神。

(4)此病的按摩手法

基本手法

①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也是在患儿的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进行轻摩擦法,或行快速搓法,由上而下,反复按摩。

②沿督脉进行提捻法或捏脊法。

③医生用双拇指点揉双侧心俞、脾俞、肾俞;点揉至阳、身柱穴。

④患儿置于仰卧位。搓揉神阙,轻揉腋下,以极泉穴为主;点神门穴。

根据病症辨证增减手法

①心经积热者:从郄门至内关进行连续压迫法,重点神门穴,揉点中冲穴;用多指揉小腿内侧,以阴陵泉至三阴交为主。

②心气不足者:从内关至郄门进行连续压迫法,轻揉内关、劳宫穴;轻摩膻中及左侧乳中等穴位。

③脾寒食滞者:医生在患儿的腰背部进行快速搓法,壹至皮肤潮红、灼热为宜。腰部搓热后,将掌心按于命门处约半分钟,反复按摩3~5次;搓双侧腓肠肌,搓揉双足至温暖,揉腹部,将掌心搓热后,按于神阙1~2分钟。

爱心提示

(1)要避免受惊吓。

(2)要忌食生冷食物。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小儿贫血的按摩护理方案

贫血也是小宝宝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非常明显的低于正常值。临床症状表现以皮肤与黏膜苍白、造血器官代偿性增大为特征。贫血不仅妨碍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还容易成为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对贫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用药物治疗,但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按摩对小宝宝贫血症也有惊人的疗效,尤其对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小宝宝,就显得更为必要。

●贫血的病因病机

产生贫血的原因,主要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和失血三大类。在小宝宝内科治疗中主要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为多。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1)先天禀赋不足:产生的原因是,有些早产、双胎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体格过小、体质过弱儿,或母亲妊娠期间贫血,都可使新生儿贫血。

(2)后天调养失当:产生的原因是,有些小宝宝出生后生长过快,或人工喂养而辅食增加不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生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

(3)感染、中毒:因一些慢性病所致,比如肾炎、淋巴瘤、白血病等都可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

(4)胃肠道畸形:此病变造成长期腹泻、呕吐,患儿食欲不振,进食量过少,都可能造成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

以上原因或红细胞本身生成过少,或是缺乏生成红细胞的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都能使红细胞的生成数减少。红细胞减少,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供氧就会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贫血属于虚劳、血症的范畴。常见原因有:

①先天禀赋不足:因先天禀赋不足而导致肾精不足。精化生.为血,因此精少则生血亦少。

②后天调养失当:后天调养失当故伤及脾胃,胃不受纳,脾失健运,使气血无法生成,因此血少。

③其他原因是:诸虫寄生,亦可由于虫嗜水谷耗损小宝宝生血物质。此外还有失治误治、用药不当,亦可滞腻中气,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造成了贫血之症。

●贫血的诊断分型

(1)贫血的诊断标准

①症状现象表现为.早期可出现乏力倦怠、精神不振、头晕头痛、厌食恶心等症,并逐渐出现皮肤、黏膜苍白,以皮肤、口腔黏膜、结膜、手掌和甲床等处最为明显。贫血过重的患者,除以上症状较重外,还可出现肝、脾、淋巴结等器官不同程度的增大。

②经实验室检查,6岁以下小宝宝盘红蛋白低于11克,6岁以上小宝宝血红蛋白低于12克,红细胞低于400万的即可确诊为贫血症。

(2)贫血的瓣证分型

贫血者多以虚损症为主,病变多累及脾、心、肝、肾。由于虚损的脏腑不同。所兼病症寒热性质有所不同,临床诊断还可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症型。

①脾胃虚弱型:其症状表现为,可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纳呆倦怠、四肢乏力,或有腹泻便溏、唇舌色淡、苔薄脉弱。

②心脾两虚型: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少纳暴,心悸气短,头昏目晕,唇口黏膜苍白,指甲色淡,舌质淡胖,苔薄,脉虚细。

③肝肾阴虚型者: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两颧嫩红,目眩耳鸣,潮热盗汗,口舌不燥,指甲枯脆,肌肤不泽,舌红少苔,脉细数。

④脾肾阳虚型者:其症状表现为:面色够白或苍白如蜡,口唇淡白,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消瘦或浮肿,少气懒言,精神倦怠,舌质淡胖,脉沉细。

(3)贫血的治疗原则

治疗贫血的主要原则是补益脏腑,促进生血。补益脏腑:主要在辨证的基础上认识病损脏腑,了解病症性质,并根据病情予以调治。或重在脾胃,或重在心脾,或重在肝肾,或重在脾肾,均宜以补益手法为主。促进生血:主要运用手法重点按摩于长骨头,利用小宝宝机体稚幼、生机勃勃的特点,刺激长骨头加速生血,以补充体内血液总量的不足。

(4)此病的按摩手法

①振颤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用手掌抚于小腹部,以关元穴为主,同时作顺时针揉法36次;再用掌根从关元到中脘穴行振颤法1~2分钟。

②腹部波形揉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医生在腹部用双掌作波形揉法,重点章门、天枢穴。按摩后可有患儿肠蠕动加快、肠鸣音亢进等现象。

③用拇指点压气冲穴,但时间不宜过长,可使大腿内侧有发热感。

④在双侧下肢进行多指拿揉法,重点按摩于长骨端处,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连接处,还可加用搓法。可重点髀关、血海、梁丘、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公孙等穴位。

⑤将患儿置于俯卧位。沿督脉由长强到大椎穴进行连续提捻法.反复施术。

⑥将患儿置于俯卧位。用双手大鱼际在患儿背部由督脉向两侧进行快速分合法,至局部有热感为宜。

⑦点揉脾俞、胃俞、肝俞、心俞、肾俞、膈俞、承扶、委中等穴。

⑧沿腿后侧进行拿揉法,重点按摩于长骨远端;搓揉环跳、绝骨等穴。

⑨将患儿置于正坐位。轻揉素髎穴,也可在鼻翼两侧进行揉法。

⑩揉百会穴,点揉天柱穴。在两臂进行多指拿揉法,重点按摩于长骨端,按摩法与下肢相同:重点天宗、曲池、太渊、内关等穴。

爱心提示

(1)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食。

(2)治疗中可配合药物治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