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情心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
1、儿童同情心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
1、儿童同情心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深浅程度。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并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o~1岁:
儿童能对周围人的情绪做出直接的反应,但严格说来,这时候孩子还不具备真正的同情心,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尚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来正确区分自己和外界,他们会把周围世界的声响和自己发出的声响混为一谈,将他人的痛苦视同自己的痛苦。
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妈妈手忙脚乱地帮他们俩换尿布,才发现翔翔根本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声而哭泣。
1—2岁:
儿童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他们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他们开始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所处的情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他人,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因而易导致同情心混乱。
妈妈在厨房切洋葱,切得满眼泪水,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2岁的晶晶感到一阵难过,她跑回房间拿来自己的布娃娃给妈妈,一边说着“晶晶把布娃娃给妈妈玩,妈妈别哭。”
3~5岁:
儿童开始理解他人复杂的情感,以及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同时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随着感悟和认知能力的完善,他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开始注意按照别人的需要,开始调整自己的同情行为。
一天,5岁的佳佳和欢欢在家里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倒了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伤心得哭了起来。佳佳见状,拍拍欢欢的背安慰她,并从口袋里拿出糖果分给欢欢,随后两个人重新一起搭积木。
6~8岁:
儿童开始进入同情心发育的认知反应阶段,具备了根据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分析问题的能力。孩子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
爸爸去学校接亮亮的时候,被老师告知亮亮和小朋友打架了,爸爸很生气,但亮亮却说:“我看到磊磊抢了腾腾的玩具,腾腾哭了,我想帮腾腾把玩具拿回来。”
9~10岁:
儿童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抽象同情心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处于劣势的人,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都能表示同情。
斌斌在放学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老爷爷拄着拐杖上车,他连忙站起来,主动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并过去把老爷爷小心地搀扶到座位上。
心理学形究者认为,一个成熟的同情者能够从认知上知晓自已的同情反应,能够感受和理解别人在某种状况下的感受,并且知道他人的外部行为(面部表情、体态、语气等)可以反应怎样的内在感受,也知道感情的外部表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控制以掩盖他们的内在情感。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婴幼儿算不上是成熟的同情者,但从幼儿期开始,儿童开始逐渐获得日趋丰富的同情体验,可以通过表情和情境理解不同的情绪,这些都为儿童同情心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生物因素: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同情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生理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认为,许多道德上相关的亲社会行为有着坚实的遗传基础。一般认为观察者具有对别人的情绪表情表现一种先天的、不自主的相同反应。观察者能主动模仿受害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表情,由此导致观察者面部表情、声音、姿态表情的变化引起传入反馈,这种反馈使观察者产生与受害者情感相匹配的感受。所以,婴儿从出生起就富有同情心,他看到别的孩子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跟着笑,这也就是“情感共鸣”的表现。有研究者采用了综合的评定方法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的同情感的研究表明,同卯双生子在对他人的担心和自己体验到痛苦这两类反应上的相关系数都要优于异卵双生子。
观点采择:
认知的观点采择是个体理解他人内部状态并把自己放在他人角色进行思考的过程。研究认为,同情心很可能是认知观点采择的结果。同情心可能是由个体与他人状态相关的信息重新唤醒所引起。对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或者通过联想自己的经历而获得,儿童具有初步的用来推断他人感受的内部状态的”理论”,观点采择就是儿童用来推断他人内部状态过程的能力。
角色采择: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儿童提高了区分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他们就能够体验到怜悯或“同情式悲伤”。所以,提高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使他们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痛苦和正确理解他人情绪反应的本质,进而促进儿童移情、同情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提高了理解他人情绪和认知观点的能力,这种理解力可能反映了对他人需要的归因,进而促进了儿童对他人需要的他人取向同情”。
可见,认知因素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儿童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气质因素: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同情和气质紧密相关,喜欢交际的自信的儿童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乐于帮助、分享,善于安慰别人;相反,情绪消极的儿童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关心、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方面也比较欠缺。
自我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同情和自我概念紧密相关,把亲社会倾向看成自我概念的人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非常善良的、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愿意帮助别人而作出牺牲。有研究者曾对5岁和8岁儿童进行研究,研究者告诉孩子们,他们是“待人友好…‘乐于助人”者,孩子们将这种新的自我概念转化为了行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家庭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
有研究者曾提出“人道主义对常规”和“关怀对公正”的价值取向,具有人道和关怀的价值取向的人更能采用同情的策略,而常规和公正的价值取向的个体有可能认为应由不幸者自己承担责任。家庭是儿童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它对于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同情、温和的照顾,做出同情和宽容的榜样,是景知向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也就是生活在富于表达、温和或相关情绪家庭中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对他人产生移情和同情的原因。
父母的榜样作用:
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父母的同情心以及相关特征会影响儿童的同情心发展,有关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父母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具有同性别的倾向,父母报告的同情心与观点采择能力与同性别的子女的同情心正相关,即父亲的同情心与儿子的同情心相关,母亲的同情心与女儿的同情心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多以与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者母亲为模仿对象,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心。
父母的教养方式:
以父母为变量的研究通常考察的是父母的温暖或反应性,温暖/反应性反映了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支持性、情感性和敏感性的总体趋势,也表现了对子女的赞同和直接肯定的情绪与行为。父母的温暖/反应性促进了儿童同情心的发展,它使儿童在环境中感到安全、信任以及增强控制性,这将减少儿童的自我关注,转而考虑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作出反应。此外,依据依恋、父母的温暖反应性是养育者和婴儿之间安全型依恋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发现安全型依恋可以预测儿童的同情反应”。另外,与情绪有关的教养方式为理解父母教养风格与儿童的情绪相关能力(例如,移情反应)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者认为,父母积极的情绪表现可能与幼儿的移情有关,通常,来自情绪表达丰富家庭的儿童也倾向于用情绪表现自己,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分享了家庭成员持久的生物酶,也可能是因为儿童在与父母交往中模仿和感染了他们的情绪。因此,体验积极和消极情绪能力越强的儿童,越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也更能移情和同情别人。此外,生活在富于情绪表达家庭中的儿童知道表达情绪是可以被接受的,包括由他人积极或消极情绪所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
依恋的性质:
依恋研冗者认为,儿童与家庭成员间的早期人际“模式”影响儿童后期与同伴和家庭以外其他人的社会和情感关系。安全的依恋感显著地促进了个体的幸福感、情感调节、高自尊、积极的人际概念与行为的良好调节。研究者对安全依恋与对他人需要的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安全依恋导致个体对他人的需要带有较多的同情反应“。母亲作为母子依恋主要对象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了广大心理学家的重视。研究者认为,母亲的同情心促进了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安全依恋,也会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者考察了母亲替代性情绪反应与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情感环境对5—6岁儿童替代性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的有关同情自勺特征与替代性情绪反应与幼儿的替代性情绪反应相关。可见,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从而证实了依恋对解释利他行为的有用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
——关键期早教系列之三(原载《妈妈宝宝》2009年第4期,作者:歪歪兔早教)
宝宝说
我喜欢撕扯家里养的花啊草啊,总是把漂亮的植物撕得乱七八糟。我还喜欢我们家的小猫,我总是把它的毛拽得一撮一撮掉下来,拽得小猫直叫唤。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也喜欢拿手打他们,拿嘴咬他们。妈妈说
我家宝宝就是喜欢动手。他似乎天生有一种攻击欲望。有时候他打了爸爸的左脸,爸爸还把右脸也伸过来让他打。我想,孩子还小,让他自由放纵一下也没什么吧。这样等他上了幼儿园,也不至于被人欺负。专家说
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个阶段常常会咬人、打人,这时候他是在发展他的口、齿和手的功能。但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变得缺乏同情心,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这不是正向的培养方向,也会使人在社会中处于孤立状态,难以融洽与他人的关系,不利于其发展。
因此,当孩子有上述行为时,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纵容鼓励,而要告诉他,打人,别人会疼的,“如果小朋友打你,你会不会疼?”要告诉孩子,小动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撕烂了,它会哭的”。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培养出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的安慰行为能力,从而使他学会在别人碰到问题的时候,去安慰他、帮助他。
从同一个起点,迈向不同的方向,带给孩子的,也是不同的未来。
什么是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指我们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帮助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行为。
安慰行为是关心他人的一种表现。其产生基于儿童对他人的情绪具有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关心他人的意识,也就是同情心。
安慰与助人、分享、合作行为,是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
安慰行为对宝宝的未来有什么意义?
安慰行为对宝宝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安慰行为能力发展好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孩子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1—1.5岁是儿童安慰行为能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因此,父母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慰行为能力。
怎样培养宝宝的安慰行为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培养儿童高级情感的最好途径。如:在“学做事”的游戏中,由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各种角色,享受做大人的“特权”,扮爸爸妈妈的,要做大人应干的事,打扫卫生、做饭、上班……而扮演宝宝的把平时的拖拖拉拉、撒娇也认认真真地表现出来。“爸爸”、“妈妈”觉得“宝宝”真难管。这种转换角色的游戏,让孩子很容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体谅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父母的感情也会由此加深。
在榜样模仿中培养。同情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需要的是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是从外在到内心,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感修养,以良好的行为去激发孩子的美好情感。另外,还要善于从周围人中找到具体的榜样,或在专门的儿童早教图书、电视中,为宝宝寻找富有同情心的榜样,创造时机让宝宝去学习、去模仿,培养他的同情心。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机培养。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随机对宝宝进行同情心的教育,从而把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例如在游乐场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跌倒了,要及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拍拍他、拉拉他。当他看到小朋友在他的安慰下不哭了,就会获得内心的成就感,进而促使他强化这种安慰行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婴儿也有同情心
大人有好的情绪,孩子有吗?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该怎么了解孩子的情绪呢?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有“同情别的小朋友”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有些细心地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和很好的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另一个宝宝不高兴,也会影响自己宝宝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宝宝为什么会这样?专家告诉我们:婴儿也有同情心,你相信吗?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物色了两组8个月的婴儿,其中一组婴儿的母亲被告知:只要婴儿发出咕咕声或牙牙自语就立刻做出回应,用满面笑容和爱抚轻拍给予鼓励。另一组母亲也需要对她们的孩子微笑,却是随心所欲的,与婴儿发出的声响毫无关系。
婴儿的同情心
研究表明:婴儿最早表露的情感之一,是一向被赞许的同情心。
关心别人的心理,可能同婴儿的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将一个婴儿放到另一个哭闹的婴儿身旁,很可能两个人都号啕大哭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婴儿关心同伴,抑或仅仅是为喧嚷声所打搅?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为婴儿播放其他婴儿啼哭的录音,像预料的那样,诱发了婴儿好一阵痛哭流涕。但是,一旦播放婴儿自己哭泣的录音,这些婴儿却很少哭泣。
这种同情心在某种程度上源自另一种婴儿的早期技能——分辨他人脸部表情的能力。
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从未能够和孩子更加的亲近,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积极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4、如何培养宝宝的同情心?
曾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幼儿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老师在教室里擦窗,假装没站稳,从窗台上摔了下来。当时,很多孩子哈哈大笑,只有一个小朋友去扶老师。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似乎同情心正在远离我们的孩子……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不妨从以下的点滴行动开始。
行动1:温柔地对孩子说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说话的语调与口气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语态。如果我们温柔地对孩子说话,在言语时表达出温和与友善,那么孩子就会模仿,并以同样友善的方式对待其他人。
行动2:坚定的指出孩子的粗鲁动作
同情心的前提,是对他人尊重。如果孩子对我们吐口水或者做出粗鲁的动作,而我们只以笑来掩盖自己的尴尬,那这无疑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默认。所以,这时,我们不妨用温和而又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他所做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比如,将脚高高地放在桌子上或者扯拉他人的头发等等。
行动3: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
每个父母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诚恳地向孩子道歉。这样孩子自身的内省力以及对他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就会大大增强。
行动4:通过故事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3~7岁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一个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使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来描述情感与情绪。所以,当给孩子讲生动的童话故事时,我们不妨和他多交流一些情感方面的内容。例如《白雪公主》中的皇后为什么会嫉妒白雪公主等等,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便学会思考,并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
行动5:让孩子做小动物的“爱心大使”
孩子天生就和小动物有一种亲密感,所以,我们不妨在家建立一个动物饲养角,饲养一些容易存活的小动物,比如小乌龟、金鱼、泥鳅、蚕宝宝等等。让孩子天天给小动物喂食,并做好观察日记。一旦小动物有异常现象,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网上查资料、自己查书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行动6: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
社会中总有一些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去关心、去帮助。这时,我们不妨引导孩子一起去关注媒体的报道,了解他们的艰苦生活,让孩子慢慢的知道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缺衣少食没有学上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捐出自己的玩具和衣物,为他们送上祝福的话语。让他在送出爱的同时,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阻碍同情心发展的4个因素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过于严厉
有些家庭教育方式比较严厉,常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声呵斥,并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须听大人的。这种严厉、惩罚性的抚养方式会阻碍孩子早期同情心的萌芽。另外,经常被体罚的孩子也会很少对同伴的“不幸”表现出关心。
溺爱
有些家庭则对孩子比较溺爱,样样都围着孩子转,久而久之,造成孩子自私、娇蛮的个性,不会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
2、家长对孩子的同情心发展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良好个性的培养。在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时,父母缺乏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就对人交往变得冷淡、漠然。
3、孩子的心理需求未被关注和满足
有些家长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关注和满足,那么,他的个性就会压抑,或通过一些行为,比如虐待小动物来寻求一种心理释放,同情心也无从谈起。
4、成人不良的榜样作用
有的父母看到别的孩子哭、需要帮助时无动于衷,这其实是在行为上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的事情不要管,当然孩子就会学着漠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