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避免宝贝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宝宝的不安全依恋关系是怎样的
1、妈妈如何避免宝贝不健康的依恋关系
对小婴儿的愿望和需求非常敏感,是安全依恋型婴儿的妈妈的共同特点。此类妈妈知道小宝贝的心情,而且在和宝贝互动的时候,能够理解
1、妈妈如何避免宝贝不健康的依恋关系
对小婴儿的愿望和需求非常敏感,是安全依恋型婴儿的妈妈的共同特点。此类妈妈知道小宝贝的心情,而且在和宝贝互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宝贝的感受。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她也会有所回应,孩子一有需要便会进行安抚或喂食。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我们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小宝贝的每一丝风吹草动,并及时给予回应,就可以保证他成为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宝贝。安全依恋型宝贝的妈妈应当提供的是“适当、适量”的反应。事实上,研究表明,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可能造成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相反,以同步互动方式沟通的妈妈,更可能产生安全依恋型的宝贝。
那么,怎样做才是适当、适量的同步互动沟通呢?比如宝贝哭了,妈妈如果能很快地做出抚慰的回应,则属于同步互动回应。而如果宝贝只是稍稍哼了一声,妈妈就紧张万分地赶紧过去又哄又抱,则属于过度回应。
做个袋鼠妈妈——别与宝贝分开太久
对于新出生的宝贝,妈妈需要付出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必须做到随传随到。如果宝贝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处于“离线”状态,就会让他慢慢对你的离开与回来都无所谓,因为他并不期望妈妈对自己付出关怀。
当他长大之后,内心深处对人情泠暖的模板就是,别人对自己都是冷淡的、不友好的,没有人无条件地真心真意关心自己。不仅这样,因为小的时候没有得到适当的关怀和爱护,这样的宝贝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不值得爱的。缺失了这份自信的孩子,在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更严重的是,因为压抑了对别人的关怀的渴望,又因为没有得到关怀的失落,这种情感有可能转移到另一方面,即容易变得多动,甚至有暴力倾向。
做个永远阳光的妈妈——别对宝贝忽冷忽热
哄孩子确实是个重体力活儿,心理与生理都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这对成人来说真是一种对耐心的考验。有些妈妈的心理承受能力便在这一过程中有如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有的时候对宝贝呵护备至,有的时候又根本不愿搭理宝贝,一切以自己的情绪为主,从不认为那个不懂事的小东西也有情绪,而且其心理更脆弱。妈妈如此疏离,宝贝自然无法与妈妈形成一个默契的相处模式,因为他不知道妈妈下一秒是会满脸烦躁还是会把自己又搂又抱。这种不确定性,更加促使宝贝努力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妈妈的关心,而他唯一会用的办法就是大哭大闹。他想,也许这样才能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她多抱自己一会儿。
如果宝贝存着这样的心理,那么,他最害怕的就是妈妈的离开,即使是妈妈回来以后也很难平抚下来。这是因为他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会再次离开,他的心里充满了不安。这样的宝贝长大之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很不自信,总是需要外界的不断肯定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因为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外界,内心反倒是空虚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得焦虑或忧郁症的几率比较高。
做个沉稳的妈妈,别让自己的情结没了方向
研究发现,如果妈妈在和宝贝的相处过程中,做出了一些让宝贝害怕的动作。比如说,妈妈因为某事,心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以至自己经常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失神状态。这种面无表情的失神状态,对宝贝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妈妈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的纽带。此外,还有些妈妈在逗弄宝贝时有失分寸,总喜欢和宝贝玩些惊吓游戏;而另一些妈妈们,又总是声色俱厉。这种种不适当的养育方式都让宝贝心神不安。因此,他们便会表现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动作,似乎想要和妈妈接近,但在亲密的过程中又突然停止,仿佛不敢接近。就和妈妈对他的表现一样,一惊一乍的。
其实,我们人类的婴儿同其他动物相比,生命脆弱得如同一块易碎的玻璃,妈妈的呵护是它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所以宝贝没有选择,只能依赖妈妈。如果这唯一可以依赖信任的对象却是那么不可亲近,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尴尬状况中的宝贝,其内心受到的折磨是难以言说的。一旦关系变得不再温馨、安定,即使曰后长大成人,其心理依旧无法放松、释怀。
温馨提示
一个“忙”字造就了许多无奈且无力解决的新问题,越来越多的宝贝被送给老人或保姆代养。当然,如果在依恋关键期,宝贝能与奶奶、外婆、保姆或者爸爸之间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其心理依旧可以健康而阳光。但是,这个前提是,此阶段的抚养人一定要稳定,不可变来变去,因为宝宝需要一个安定、可信赖的环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的不安全依恋关系是怎样的
宝宝在探索世界时无法将依恋对象当作安全的基础。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两种:
a)不安全的回避型依恋
这类宝宝似乎不会注意到依恋对象的短暂离开,当妈妈回来时也没有过多的反应。他会通过例如将身体转向一侧或背向依恋对象来回避亲密和接触。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探索中或者继续玩玩具。宝宝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会了限制自己的感情表达,因为妈妈常常无法忍受他们的敏感,和宝宝相处时无法很好地体会宝宝,而且期待宝宝很早就能独立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有关这种情况下身体压力反应的研究却表明,这些宝宝的内心在经受着很高的焦虑,只是不为外界所知。
b)不安全的矛盾型依恋
这种宝宝通过信号,例如哭和紧紧抱住依恋对象,表现出过度的亲近需求。他们学会了用过分夸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一旦依恋对象离开宝宝一会以后,就很难再让宝宝安静下来。此外,他们也会对依恋对象做出生气和激烈的动作,在离开依恋对象以后,会陷入需要亲近和生气或愤怒的两难之中。他们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同时又十分渴望能够独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孩子对父母依恋关系的产生是其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社会技能的起源。建立了亲密而温暖的依恋关系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那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其成长发育呢?
开启“依恋”的小窗户
八个月时,家里那个小宝贝的情感突然变得炽烈而浓厚。妈妈仿佛就是他的情绪晴雨表,他脸上到底是灿若桃花,还是一片阴云,全看妈妈是否近在身边。除此,他还懂得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哭、笑、咿咿呀呀等来缠着妈妈。再过一阵子,他更会爬着、扶着、挪移着,时刻追随在妈妈身后,一个十足的小跟屁虫。
为什么会这样呢?据专家们分析,如果以最原始的心理推究,这种跟屁虫的心理主要还是建立在宝贝对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捕食者的动机,而随着心智的发展,他们开始知道某个特定的人能够提供给他们最安全的保障,而这个人通常就是妈妈。
这么浓厚的依恋之情也成了宝贝进入小社会的绊脚石,因为他离不开妈妈。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会神不守合,什么都不想做。而妈妈也被他弄得身心疲惫,每天早晨去上班前都得经历一番有如生离死别的磨难,即便已走在了上班的途中,满脑子依旧是宝贝那张悲情无限、眼泪横飞的小脸。
其实完全不用为此事心怀不安,宝贝能有如此表现还应为他高兴呢。因为如果一个婴儿开始懂得粘着大人不放,即表明他的情绪发展向前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这也是宝贝的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和社会技能的起源。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父母亲在宝贝出生后就对他疼爱不已,但是宝贝却因为自身那个负责情感工作的大脑边缘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响应缓慢,这多少给父母那颗火热的爱子之心泼了些凉水。但是,等宝贝满半岁后,脑前叶一旦开始加速发育,就可以感觉到真正的亲情了。他突然明白了,妈妈,这个一向负责喂他、给他换尿布、哄他、抱他的人是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因此对妈妈的依恋也在此时萌发了。
萌发于此时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宝贝将满一岁之前,当他会爬会走之际,对外界的探索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对一只刚刚学着离巢的小鸟来说,大后方的安定是极为重要的,他得确保自己的大本营以及大本营里那个照顾他的人不会突然失踪,相反会永远等在那里,随时守候着他。他希望自己是妈妈的全部,正像妈妈是自己的一切一样。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大胆、勇敢地去外面进行探索活动。所以,宝贝每次出去探险前都会不时地回关确定一下妈妈还在那里,这让他感觉内心安定,不再害怕外面的未知世界。
相对,如果妈妈不能给宝贝提供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宝贝在游戏的过程中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因为他担心妈妈会随时走掉。而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在妈妈回来之后迅速回到游戏中,因为他对妈妈有信任感,他知道妈妈的离开只是暂时的,妈妈离开了以后会马上回来,所以不会过分担心。
科学真相
研究发现,在面对巨大的恐惧和紧张压力时,人的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皮质激素(一种应激激素),而有着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紧张和恐惧实验中产生的皮质激素量较低。可以看出,与照顾者建立了亲密而温暖的依恋关系的婴儿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压力与挫折。因此,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依恋关系的好坏,对孩子所有情绪反应的敏感和应答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对无家可归的儿童以及失去母亲或长期或短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母亲护理和心理健康》。
鲍尔比和同事在他们的报告中指出,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他们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表现出一些行为及交往障碍。婴儿对母亲的爱、对母亲陪伴的饥渴同他对食物的饥渴是一样的,母亲的离去必然引起孩子强烈的失落感和愤怒感。鲍尔比确信,保证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保持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温暖的、亲密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孩子由此可以得到满足和愉快。因此,在婴儿生命的最初3年里,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孩子至少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感,百则,这个孩子在今后一生中都有可能不会和人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最初3年的发展进程,鲍尔比还为依恋关系的发展划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jl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到6~8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对母亲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反应。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特别愿意和依恋对象在一起,这个依恋对象大多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和其他给予婴儿情感呵护的照看人。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的环境。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在这个阶段,婴儿获得了自我的观念,并且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知道了母亲爱自己,指导交往时应考虑到母亲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会据此调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在三四岁的时候,儿童开始把母亲看做有感情、有动机的独立的人。为了相互适应,儿童必须能够了解别人,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另外,依恋之情的窗户之所以在6个月时才打开,主要还是受限于脑前叶的缓慢发育。依恋产生之前还必须拥有另一个认知能力,即明白物体恒存,知道人和事物虽然离开视线却依旧存在。如果宝贝对人或物连一点记忆的能力都没有,也就无所谓产生依恋之情了。而短期记忆所需的前额叶皮质的功能,也是在婴儿半岁以后出现的。
但是,这份依恋之情的建立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从上面的几个阶段中可以发现,此时限通常就在婴儿生活的最初2年中。这个时期是宝贝大脑情绪系统发展的主要时段,它就像个“机会之窗”一样,此时不铺垫上情感之石的话,窗户一关,就不太容易再进去搞基本建设了。
到底怎么看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否健康呢?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在1978年总结出了一套简单的判断依恋关系的方法。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1)妈妈和宝宝一起在一个陌生的房间玩耍;(2)妈妈坐下来,让宝宝自由地探索;(3)房间里进来一个陌生人,先和妈妈说话,然后再和宝宝说话;(4)妈妈默默地离歼,留下宝宝和陌生人;(5)妈妈回来,和宝宝打招呼并安慰宝宝,陌生人离开了房间;(6)妈妈再次离开,留下宝宝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到房间,和宝宝一起玩;(8)妈妈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在此期间观察宝宝的表现,尤其是妈妈不在的那段时问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宝宝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安全依恋型:如果宝宝在妈妈不在的时候出现不安和焦虑,甚至开始哭,不再理会房间里的玩具,又在妈妈回来后,很快被妈妈安慰,然后重新开始玩耍,说明妈妈能给宝宝带来一种安全感。这样的宝宝长大之后,会对周围的人也产生信赖感。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坚信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说,他是一个相信爱的孩子。他相信别人对他的爱,也会对别人付出爱。
回避依恋型:宝贝并不寻求接近妈妈,而且在妈妈离开后,他似乎看起来并不难过。此外,当妈妈回来时,他似乎在回避她,比如假装没有看到妈妈回来,故意转过去背对妈妈,表现得自己一点也不难过。总之,对妈妈十分冷淡。大约有20%的一岁宝贝属于这个类型。
矛盾依恋型:宝贝对妈妈表现出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刚开始时,矛盾型宝贝会紧紧地挨着妈妈,几乎不再去探索环境。他甚至在妈妈离开前就显得有些焦虑,而当妈妈真的离开时,宝贝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大哭大闹,非常难过。然而一旦妈妈回来,宝贝却又表现出矛盾的反应,一方面寻求和妈妈的接近,另一方面却又踢又打明显十分生气。大约有10%~15%的一岁宝贝属于这个类型。
宝贝的这些表现,都是妈妈平时和宝宝相处时采取不同方式的结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依恋关系类型
安全型依恋:宝宝将依恋对象当作探索和克服新事物的基础。在和依恋对象暂时分开以后,宝宝会主动、直接地寻求联系,然后会重新观察周围环境(玩具)。在分离的情况下,宝宝会跟在依恋对象的身后,遇到危险时会寻找依恋对象并抱住他,尽量靠近他以获得安全感和庇护。如果让宝宝独处,他会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难过。如果妈妈回到了他身边,他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依偎着妈妈,然后继续愉快地玩下去。
混乱型依恋:这类宝宝毛=妈妈回来以后会采用很多特别的行为,例如:形式化的、不断重复的动作和行为,明确和坚持的行为,鬼脸,躲闪的行为,突然哭喊或:发火"。这种表达并不是一种明确的依恋类型,但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依恋对象的一种焦虑反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依恋模式下的宝宝通常都受到了虐待,或者母亲的行为不够细致。
几种依恋类型的行为模式本身都不能被看作是病态的。在每个人身上一般都能找到四种类型。根据占据主要位置的方式来分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