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建立小儿健康的饮食行为,婴儿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及早建立小儿健康的饮食行为
  小儿的饮食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靠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小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主要包括饮食多样化、饮食成分合理搭配、饮食有规律
1、及早建立小儿健康的饮食行为
小儿的饮食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靠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小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主要包括饮食多样化、饮食成分合理搭配、饮食有规律、细嚼慢咽、吃饭专心、避免食用加工包装食品。
饮食多样化即均衡饮食:
l岁以后的宝宝逐渐要和成人一样,必须从食物中得到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各种不同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共同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要均衡饮食,避免挑食或偏食,只有提供多样化的饮食,才能获得肌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饮食搭配有讲究:
强调饮食搭配,即荤素搭配、色泽搭配、品种搭配等,这其实要求家长在给小儿准备食谱时,还要讲究艺术性,这样增加小趣,更乐于接受进餐,更容易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饮食有规律:
在6个月之前的宝宝以吃奶为主,吃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加任何限制,即按需喂养,只要宝宝饿了,就给吃奶,白天晚上都是如此。6个月至l岁为饮食规律性的过渡期,在添辅食的过程中,白天进食的时间逐渐形成规律性,夜间喂奶的次数逐渐减少。宝宝l岁以后妈妈就要有意识养成宝宝规律性饮食,让宝宝一天的生活节律尽早贴近常态饮食,即3个正餐(早、中、晚),另外加点心2次。规律性饮食既是健康饮食行为的要求,也对小儿的智力和心理发育有益。
细嚼慢咽: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嘴里的食物多咀嚼一会儿,然后咽下去,称为细嚼慢咽。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将食物磨碎,是食物的物理消化过程,口腔中的唾液含有许多消耗酶,能够分解食物,让营养成分容易吸收。所以,细嚼慢咽更可以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增加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过程,对宝宝来说还可训练牙齿运动和舌头运动的协调能力。细嚼慢咽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唾液内有溶菌酶,加速口腔血液循环,血液中有免疫力卫兵(即白细胞),可提高口腔的抗病能力。细嚼慢咽还可锻炼面部肌肉,对宝宝的颌面轮廓发育也有益。另外,从小培养宝宝细嚼慢咽,也属于早期文明教养范畴。
吃饭专心:
专心吃饭,就等于在培养宝宝注意力,吃饭就是吃饭。吃饭时不走动,不讲故事,不看书画,不看电视等。
避免食用加工包装食品:
加工包装食品种类繁多,使食品柜台五颜六色,刺激了小儿食欲,深受小儿欢迎,但加工食品不仅会降低营养,而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运用添加剂、食物色素和稳定剂等,后者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在合成过程中,常引入少量重金属铅、砷、汞等,会导致添加剂、食物色素和稳定剂等物质在体内蓄积过多,直接影响免疫力的功能,同时还会诱发肿瘤、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婴儿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肥专家建议,所有的胖子在减肥之前回想一下自己婴幼儿时期的情况,以及什么时候开始发胖的。如果是在1岁前、5-6岁或青春期开始时发胖的,那就意味着当时已经生成相当多的脂肪细胞,它们是折磨人一生的肥胖的根源。
医生告诉我们,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习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养成的。
许多做母亲的人抱怨说,孩子不吃蔬菜,这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喂养,而是强迫孩子吃东西。
1、不能强迫喂食。孩子食欲不佳,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品,使其情绪过分压抑。这会引起他强烈的生理反应,使他感到恶心,拒绝进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拒绝吃一种东西,但是半小时之后他又会主动要求吃这种食品。
2、饮食越简单越好。有些妈妈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变换饮食品种,精工细做,天天有鱼有肉有虾。其实用不着这样,尤其是冬天,用不着非得买温室里长的各种细菜,家常菜就好,各种菜都吃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3、需要教孩子咀嚼。当孩子开始出牙时,应该给他们咀嚼的机会,鼓励宝宝咀嚼。当宝宝开始尝试用手抓东西吃时,不要制止他,就让他拿着一块饼干或水果吮吸和啃咬好了,但一定要把宝宝的手洗干净,宝宝可能吃得满脸满身都是食物渣,这非常正常,妈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建立明确的行为规则
建立一套明确的行为规则对培养宝宝生活的规律性非常重要,行为规则应尽量简单化,明确言行的细节部分,如饭前洗手、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睡觉前不吃甜食等。当行为规则建立以后,父母一定要保证始终一贯地实施,否则三天二头地变化会让宝宝无所适从。
如果规则是不许在餐厅以外的其他地方吃饭,当宝宝看到大人在起居室边看电视边吃饭时,他就会感到很困惑。对于同样的命令,不要重复两次。如果宝宝拒不听从,你可轻轻抓住他,直到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为止,然后再解释让他停下来的原因。如果宝宝的行为失去了控制,可把他赶到屋外,并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他可能会哭,但过一会儿就好了,因为他不愿意独处。家长应尽可能地称赞宝宝好的行为,如“谢谢你的帮助”“你能帮助他人,真好”等,这些口头表扬会使宝宝更热衷于正确的行为。
当父母设立了明确而一贯的教育标准后,宝宝将会发展更好,并体验到更强的自信心。但是,当他所做的事对自己及他人构成危害,或者构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时,那就是你必须对他说“不行”的时候了。如果宝宝还不到1岁,直接用其他东西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即可,用不着对他进行长时间的解释,因为他还根本听不懂。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到了可以听懂道理的年龄,父母要非常严肃地向他解释有危险或伤害别人的事为什么不能做。在纠正宝宝的行为时,应尽量采用积极的手段,以免损伤宝宝的自尊心。他可能没记住,并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必须不厌其烦地继续解释并示范正确的行为,宝宝最终会明白的。
教会宝宝正确的行为规则比只教会宝宝什么是正确的概念更好。父母应教宝宝学会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宝宝自己制定目标和规则,并坚持按规则生活。当然,首先你得手把手地教导他如何遵守规则,并注意以身作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的定义修订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根据这个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多方面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身体的毛病,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的不适感和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从这10条标准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成功的人,心理健康的孩子才可能快乐。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个体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有正常的认知水平、稳定愉快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持平衡的意志行为、良好的个性特征和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内外学者们的论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描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己有信心。即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作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局限,而且知道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潜质;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且怀有信心,有良好的自我形象,自尊、自爱、自信;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切合实际的希望。
(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即喜欢自己担负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工作等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认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热爱学习和班级工作。
(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家里,关心家庭与家人,与父母有很好的沟通;在学校里,与同学和老师有比较多的接触,与他们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共同分享快乐,分担忧虑;喜欢结交朋友,对人的态度正面的(信任、尊敬、喜欢、热爱)多于负面的(敌意、怀疑、憎恨、冷漠)。能帮助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能面对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习调整自己;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过分焦虑不安和颓废丧气,具有一定的挫折容忍力。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心理健康的状态可以从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家长需要随时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况的变化。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却是层出不穷的,况且他们缺少经验,受到知识和技能的局限,因此特别容易遇到挫折,感到压力,不知所措。如果家长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内心变化,及时帮助孩子排解困难,消除心理障碍,许多问题就不会变得严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