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情绪的理解与表达,婴幼儿都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1、幼儿对情绪的理解与表达
  幼儿期儿童对别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3岁是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一个关键期,4岁幼儿已基本获得了该能力。幼
1、幼儿对情绪的理解与表达
幼儿期儿童对别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3岁是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一个关键期,4岁幼儿已基本获得了该能力。幼儿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能力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
4~5岁幼儿进而能认识到情绪与信念、期望之间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许多幼儿已能正确地判断许多基本情绪反应产生的原因,诸如:我高兴是因为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聪聪哭了,是因为化摔倒了等等。由于言语的发展,幼儿学会了更多的表达情绪情感的词语,并经常用这些词语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总之,幼儿开始能解释、预测和影响别人的情绪,这使自己能和小伙伴、成人积极交往,友好相处。
幼儿的情绪表达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的水准上。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表达规则具有幼儿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幼儿的情绪表达中,更多渗透着环境、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幼儿的正负面情绪表达与游戏过程紧密相关而与结果无关;害羞的情绪表达虽然产生于快乐、厌恶、愤怒等情绪之后,但在未满周岁的乳儿身上已经看到了这种情绪的表现。
幼儿在公开场合下表现出的害羞情绪,比在私下场合所表现出来的要强烈。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不仅受到文化和社会的要求影响,而且更多的是受到母亲的表情影响。
另外,男孩倾向于掩饰痛苦的情绪,而女孩更可能掩饰愤怒的情绪。女孩更有可能自我疏泄情绪,或直接表现某些情绪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男孩则较少寻求情感支持和帮助;因为社会对男女角色的期望不同,从而导致他们表现不同的情绪时,动机水平有性别差异。
总之,幼儿的情绪表达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情绪反应,而是文化、社会和重要他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婴幼儿都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婴幼儿也是一样的,那么婴幼儿都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呢?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
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宝宝脱离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当他在噪音环境中表示不悦时,妈妈带着宝宝尽快脱离噪音环境是最好的安抚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应及时哺喂他。如果妈妈直到他哭到喉咙沙哑的时候才去哺奶,会使得宝宝因为过度沮丧而产生生理性的抵触,表现为吐奶、昏睡等不良生理反应。这些后果会令他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平息,长时间、高频率地用哭泣等方式来表示愤怒。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多种了不起的运动技能,比如:爬、走等,并能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甚至简单的话语与妈妈爸爸进行交流。此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与恐惧。自主逃避与关注妈妈爸爸的态度成了他愤怒情绪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
小贴士
·妈妈爸爸是宝宝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一起愉快地陪伴着宝宝去玩他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内心的不安情绪。
·妈妈爸爸要仔细分辨宝宝的呢喃之声与哭泣等,适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口语与动作的安抚来帮助宝宝形成与妈妈爸爸交流情绪的习惯,这是鼓励宝宝学会说出情绪的第一步。例如:宝宝看到闪电有哭泣或者尖叫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妈妈知道宝宝害怕,宝宝害怕的时候就抱住妈妈或者叫妈妈过来吧。"
12-24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宝宝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他对别人的情绪与自我情绪的认知产生了初步理解。因此,他常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我情绪。例如:宝宝因为晚餐前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而哭闹,他会一边观察妈妈的反应,一边从硬地板上爬起来,坐到软地毯上哭闹,继续观察妈妈的反应。可以说,妈妈的反应是决定他哭泣时间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当宝宝夸大情绪时,妈妈爸爸冷静、理性的态度实际上能帮助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妈妈爸爸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看儿童图画书或游戏等形式,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例如:通过在儿童故事中为人物添加:快乐的脸"与:生气的脸"来了解为什么宝宝会不开心;为什么妈妈爸爸会生气;为什么妈妈爸爸和宝宝会一起开心。
24-36个月
2岁以后,宝宝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情绪都能起到控制宝宝愤怒情绪的作用。例如宝宝也开始在看见家人不愉快的时候,试图去安慰别人,又如看见妈妈不开心,就乖乖地去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再为妈妈添乱。
小贴士
妈妈爸爸更加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来理解宝宝的忧伤与愤怒。例如:宝宝和小伙伴因为争抢玩具生气了,妈妈爸爸虽然不需要即时干涉,但可以通过和宝宝谈话,请他说出感受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悦。
与宝宝约定几种表达或发泄不开心的特殊形式。例如:如果宝宝或者妈妈爸爸不开心,可以去捶打沙发垫子;到阳台上对着绿色的植物把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或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
·豁达的妈妈爸爸是宝宝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常常用玩笑来化解争吵与冲突,宝宝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3、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控制她们的反感。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告诫有::原谅与淡忘,":不要给人以不斯文的感觉",:好女孩不会跟人吵架"等等,在这种腔调的教育下,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是不知道如何表示气愤,觉得男人理应气势汹汹,男人表示一些激烈的情绪没有关系。无论这种激烈情绪的原因如何。虽然感到极端厌恶,但仍能咬牙忍受。在有些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生气。二是没有学会合适的表达愤怒,反而借着日常琐事,来发泄心中的不快。可在事发当时一句话都不说,过后,某个人恰好说了一句搔到痒处的话,怒气便爆发了,于是不加思索地大发了一顿雷霆。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两种作法都是极端的。正确的做法是,碰到有人想要干涉你的权利,阻碍你的去路或糟踏你的尊严时,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应该了解,勃然大怒并非是表达愤怒的唯一方式,也不要认为愤怒是一种危险激烈的情绪,一旦真的怒气冲天变得愤怒起来,就会失去某人的爱,并引起别人对我的愤怒,或是那人不再喜欢我们。其实那种压抑怒气,而非表达怒气才叫危险。事实上,就算你从不生气,人家也不会因此而多喜欢你一点,也许还会因此而少喜欢你一些。
压抑怒气或不适当地表达愤怒的后果,可能会影响你整个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后果。
1.沮丧情绪。可能因为你对某个情况感到绝望,因而将怒气转向自己。这种沮丧也许严重到你想要自杀,甚至到了付诸行动的地步。
2.迁怒他人。你无法面对真正令你生气的对象,于是转而归咎其它原因。例如,工作中出了一些小差错令你不快,但你什么也没说,事过之后,因丈夫未做的事你却严厉责怪他,这常常会造成口角,这类口角时常与真正气愤的事无关,起因则是你不把感觉告知别人,反而要借此伤害不相干的人。你忘了初衷,怒气已完全蒙混了理智,因此煞车不及。
3.莫名的愤怒。这是一种不恰当又控制不住的表达怒气的方式,引起的原因可能是任何一事,也许是一件芝麻小事,或是很早以前发生的旧事,但你一直耿耿于怀。
4.心理疾病。压抑怒气导致的紧张,可能会引起失眠、溃疡症、腰疼、头疼等疾病。
愤怒是每个人常有的,因此要了解如何表达心中的愤怒。首先要针对你的愤怒行为下功夫,找出你愤怒的模式。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宝宝也有表达自身情绪的方法
宝宝如何表达他们的情绪呢?
新生儿会通过表情、姿势、声音和模仿行为来表达他的感觉或回应对方。在3.1中我们已经描述了婴儿的同步动作,他用这种方式来附和成年人的语言表达。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模仿,其效果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推测,宝宝接受了出现在成年人非语言行为中的情感模式。他们也会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有些表情甚至在出生的第一天就学会了。有些学者认为这种早期的模仿是认知的第一种形式。我们可以将他看作移情能力的前身。同样明显的是,一个宝宝会以他所接受和反射到的成年人的情感为指导。
最初的感觉:如何辨别婴儿出生时的微妙感觉?现在还十分不明确。新生儿和婴儿能感觉到什么?发展心理学的传统观点是,这时宝宝只能区分喜欢和反感两种情绪,具体视神经系统的易激惹程度而定。随着时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有关)的推移,这种相当粗略的情绪分类会像树的枝干一样不断分叉,因此出现了更细微的差别或情绪的中间阶段。
但目前还有另一种观点是,宝宝出生的第一周就产生了相当丰富的情感。一些研究发现,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天里就能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这说明,至少有一部分情绪(讨厌、惊讶、好奇)是宝宝很早就能够感受到的。其他的情绪将在宝宝一岁之前逐渐出现:四到六个周大时就出现了高兴,三到四个月后会表现出伤心和生气,害怕则会出现在六到八个月时。这里要再次强调:正常范围的跨度相当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婴幼儿都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别把豆丁不当粮食,要知道孩子也是会有自己的情绪的,那么你知道婴幼儿都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吗?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
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宝宝脱离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当他在噪音环境中表示不悦时,妈妈带着宝宝尽快脱离噪音环境是最好的安抚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应及时哺喂他。如果妈妈直到他哭到喉咙沙哑的时候才去哺奶,会使得宝宝因为过度沮丧而产生生理性的抵触,表现为吐奶、昏睡等不良生理反应。这些后果会令他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平息,长时间、高频率地用哭泣等方式来表示愤怒。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多种了不起的运动技能,比如:爬、走等,并能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甚至简单的话语与妈妈爸爸进行交流。此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与恐惧。自主逃避与关注妈妈爸爸的态度成了他愤怒情绪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
小贴士
·妈妈爸爸是宝宝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一起愉快地陪伴着宝宝去玩他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内心的不安情绪。
·妈妈爸爸要仔细分辨宝宝的呢喃之声与哭泣等,适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口语与动作的安抚来帮助宝宝形成与妈妈爸爸交流情绪的习惯,这是鼓励宝宝学会说出情绪的第一步。例如:宝宝看到闪电有哭泣或者尖叫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妈妈知道宝宝害怕,宝宝害怕的时候就抱住妈妈或者叫妈妈过来吧。"
12-24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宝宝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他对别人的情绪与自我情绪的认知产生了初步理解。因此,他常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我情绪。例如:宝宝因为晚餐前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而哭闹,他会一边观察妈妈的反应,一边从硬地板上爬起来,坐到软地毯上哭闹,继续观察妈妈的反应。可以说,妈妈的反应是决定他哭泣时间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当宝宝夸大情绪时,妈妈爸爸冷静、理性的态度实际上能帮助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妈妈爸爸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看儿童图画书或游戏等形式,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例如:通过在儿童故事中为人物添加:快乐的脸"与:生气的脸"来了解为什么宝宝会不开心;为什么妈妈爸爸会生气;为什么妈妈爸爸和宝宝会一起开心。
24-36个月
2岁以后,宝宝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情绪都能起到控制宝宝愤怒情绪的作用。例如宝宝也开始在看见家人不愉快的时候,试图去安慰别人,又如看见妈妈不开心,就乖乖地去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再为妈妈添乱。
小贴士
妈妈爸爸更加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来理解宝宝的忧伤与愤怒。例如:宝宝和小伙伴因为争抢玩具生气了,妈妈爸爸虽然不需要即时干涉,但可以通过和宝宝谈话,请他说出感受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悦。
与宝宝约定几种表达或发泄不开心的特殊形式。例如:如果宝宝或者妈妈爸爸不开心,可以去捶打沙发垫子;到阳台上对着绿色的植物把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或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
·豁达的妈妈爸爸是宝宝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常常用玩笑来化解争吵与冲突,宝宝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