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1、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之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
1、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之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书有助于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读的能力和听、说、写相互作用。读的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听、说、写的能力相辅相成,又带动着听说写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讲风"不息,一问一答的:启发"之风更是越刮越猛,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不重视朗读的训练;二是教师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训练。
一、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至于每课书要读多少遍,每节课要读多少时间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要把课堂上本应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一些教师朗读水平比较高,在课堂上自己读的遍数多,用的时间长,挤掉了学生的读书的时间。要让学生也能像教师那样投入情感充分地读一读。教师还要下决心把过去过多的讲解和问答压下去。多给学生增加读的时间。现在课堂上,一些教师的话太多,许多一讲就懂,甚至一读就懂的往往要讲好几遍,学生读的训练得不到保证,就更谈不上体会情感。
要提倡晨读。现在一些教师为了保证早自习的纪律,取消了晨读。每天早晨抄一大黑板题让学生写来写去,反反复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指导,优化训练
在朗读指导中,必须依据大纲精神,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强化有效指导,优化训练过程。
1.转变教学思想
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审视每个教学环节与实施过程。备课时备好朗读训练的要求、内容与具体指导步骤,课堂上扎实训练,还要将朗读引为语文成绩考查的一项内容。
朗读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以不同形式为中下水平学生创造朗读机会,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2.加强指导,优化洲练
教师尽量不要提: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要读得生动些"等抽象的要求,要给以具体的指导。
(1)教师范读:范读是朗读指导最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情感或者学生的读不到位时可以范读。它是指导学生朗读的最快捷的方式。通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辅以适当的表情体态,能生动地表达课文内容,于潜移默化中传授朗读技巧。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叼念着::书……书……"学生在读的时候往往将尾音都拉长,教师可适时范读。把我的:喊"和指导员的:叨念"用截然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读出来。:我"的声音大而急,尾音拉长,表现出我无比焦急的心情。指导员叨念的声音微弱、短促,表现出指导员奄奄一息却还惦记着书的心情。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准确地把握朗读方法。
教师指导朗读时,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活动画面。如《可爱的草塘》中有一段: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句话,教师先范读,学生凝神静听,脑海中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茫茫芦苇,层层绿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苇丛中穿过,河水中倒映出蓝天、白云、蒲草、芦苇……多美啊,学生似乎进入了北大荒那令人神往的美妙世界中,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然地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
(2)传授朗读技巧。要告诉学生,一般内容用轻松、自然的语调;表示赞美、喜爱的内容要读得高昂、响亮,速度快些;悲壮、凄凉的内容要读得凄凉、舒缓,速度慢些。要使学生明白什么地方应重读,还要训练学生根据情感需要确定重音。至于停顿,不但要学习语句停顿和生理停顿,还要能处理语意与感情的停顿;不但能确定停顿之处,还要讲求停顿时间的长短。
(3)朗读指导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
①阅读。从具体问题人手,循疑而读,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读一段书。边读边思考问题,边探求答案。读中提问,要富于变化,从不同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读书寻求答案。
②疑读。于生疑处生疑,教师有意发难,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索的习惯。
③重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择其精要的词语,重锤敲打,使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溅出耀眼的火花,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教育功能。
④精读。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精华,进行圈点批划,咬文嚼字,读出感情来。要抓住某些学生容易忽略而又比较关键的地方适时地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抠词,抠句,精读,深思的良好读书习惯,训练学生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基本功。
另外,还要经常进行齐读和分角色读训练。
朗读,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作用。一般而言,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条分缕析,朗读是跃出文外,让学生浮想联翩,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如同解剖,容易把整体形象弄得支离破碎,朗读是活的,如同给文章以生命;讲解让学生知道,朗读可使学生感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通过多读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一、充分重视教材语言形式,实施美育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学习语言形式人手,借助于:内容纯正"的教材,融情入境,走进角色,产生想象,享受美感,才能使学生对文字内容有深刻体味,又在掌握文字内容的同时学习和发展了语言,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例如:《桂林山水》中: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段文字语言优美,令人陶醉。而要想使学生进入去感受美,一方面要准确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具体形象的语言;另一方面还要启迪学生唤起表象,联想,去遐想,去拥抱大自然,把自己置身于其中,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把文字美和画面美化为一种能力,一种审视和捕捉美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形象美,实施美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诉诸于形象,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就谈不上美育。教师必须借助于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如《狼牙山五壮上》中一心想着群众和大部队安全,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五位壮士的群体形象;《小英雄雨来》中顽皮淘气而又机智勇敢的小雨来形象,还有:真人真事"如:少年鲁迅"的形象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思想境界、顽强的斗争精神、宽广的胸怀。自然景物形象,如《桂林山水》中采用比较的写法,把桂林的山与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作比较,突出桂林的山与众不同,将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进行比较,强调了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对这些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章,教学中,教师要做适当的剖析和引导,使栩栩如生的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让他们在如临其境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感情,丰富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加强感情的陶冶和锻炼,融情于教,实施美育
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面对作品中的:情",教师更要有: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随着作者感情的升华而产生共鸣,受到教育。如《第一场雪》在描写雪后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色彩鲜明的水晶图令人耳目一新,心驰神往。可以看出作者是把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山河感情融进了所描写的对象中,使文章非常富有感染力。对于这类课文,教师要主动:以文激情",通过:如出我心,如出我口"的讲读,达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的情境,并始终将作品奔腾的感情潮水般涌向学生的心田,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觉悟和审美能力。
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注意美的熏陶,实施美育
在语文训练中,使学生感受美,除了运用教材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需要认真锤炼,概括阐述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很轻松地唤起学生的想象,同时还能从中获得一些联想的信息。教师语感丰富,语言含蓄,绘声绘色,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所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以激情感染学生,以充满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只有在高质量的语言训练中,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学科本身和学生学习心理等的需要。我们只有不断加强研究和探讨,才能逐渐揭示其中的美育规律,反映语文教学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也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关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消除不良学习情绪,产生某种激情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把美的情操带人语文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会使每个学生都尝到学习的乐趣。
一、美的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动情的语言往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人情入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于是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大榕树的投影片,众鸟腾飞的拉动片,听配有鸟叫的音乐。这时,我问::什么是‘天堂’?":课文里的‘天堂’指什么?":课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再配乐朗诵,轻声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分析完全篇课文时,我让全体学生闭上双眼,听配乐朗诵,想象鸟的王国里神奇的情境,这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完全达到共鸣。
二、典范文章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一般来讲入选为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的文章,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巾的鲜明形象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掀起情感的浪潮,不断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思想。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时,要求学生着重体会作者的那份深厚的爱国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所以在教学全文时,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反复出现及每次出现时:我"的不同感受为线索,使学生一步步地把感情与作者贴近,当我教学完全篇课文时对同学们说::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了台湾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那么,我们对祖国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齐用书中的那句话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当全班同学齐声说出这句话时,我发现我的眼睛和许多孩子的眼睛都湿润了。
是啊!孩子毕竟不是建筑师手中的砖和瓦,他们是:情感的天使",我们只有用充满情感的教学才能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教师创设的情感活动中。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朗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现和具体概括,是对基础教育性质、任务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也是对理想教育的一种追求。它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如何让素质教育不再是空泛的口号,使其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已客观地摆在教师们的面前。这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谈些体会。
一、通过朗读培养语言的感受力
语感是基本的语言素质,没有较好的语言感受力,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读通一段话,听清别人读的一段话,学生比较容易做到;困难的是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听的内容,读得流畅,读出课文的语感。而后者又是培养语感的基本要求。
1.范读引路
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范读,把文中含着的意思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边读边欣赏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染力,必须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眼、耳、口、脑并用。读时,在脑中形成画面,感知现实生活。
3.深读共鸣
每篇课文都是思想和情感的统一,理是情的基础,情是理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悟情明理产生共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用心去读。
二、通过朗读提高语言的理解力
理解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语文教学可供借鉴的精华之一。通过朗读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容易做到,读出课文内容的特点,读出课文内容的感情,是朗读教学的重点。
1.借读解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疑问,学生凭借朗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理解课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易于忽略的地方设问;要有思考性,要让学生读后想一想才能答出;要有层次性,保证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要有向心性,要始终围绕文章中心发问,使学生每一次朗读都对课文中心加深一次理解。
2.借读悟情
课文的感情借助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通过朗读去表达。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对读、引读、分角色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诵中领悟课文的情感。《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敬仰之情,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才能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朗读发展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诸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载体,通过朗读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朗读,深入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深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到双手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在朗读时突出:焦急"和:耐心",使学生明白:焦急"是想早点看到灵车,而:耐心"则是非看到灵车不可,不管大气多么恶劣,身体多么虚弱,把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思维的深层训练将随朗读的深入而得到加强。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确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狼和小羊》一文,通过朗读,学生明白狼的本性是贪婪残暴、恃强凌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相信它;《会摇尾巴的狼》《东郭先生和狼》读后,巩固了对狼的认识;读了《农夫和蛇》以后,学生的认识就会提高,就会推而广之。像狼、蛇这样的动物永远不会改掉吃人、害人的本性,不能心存幻想,只有以牙还牙。除了整体训练以外,一篇文章的某个语段,甚至某个语句都可以通过朗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确课文中人物的不同思维方向,激发思维的独创性。《司马光》一文中,司马光有超乎常人的思维。一般来说,人掉入水中,首先应考虑怎样使人离开水,那些:哭着喊着去叫大人"的孩子们就是这样想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考虑怎样使水离开人,:司马光砸缸"就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行动,其他小孩子的做法虽然没有错,但延误了时间。《称象》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曹冲除了用石头,还可以用其他东西吗?"教学中读议结合,学生思路逐步开阔,求异思维增强了。
当前,朗读教学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①有口无心的读。这在教师布置预习时就容易产生,这种朗读缺乏目的性,或目的性不明确,不切合实际,不利于操作。②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的读。在一节课中齐读、指名读、默读、轻声读都要体现,且不管是否有这个必要。③只动口不动手的读。朗读之前有要求,读中也可能有所恩,有所疑,可学生没有及时将其记录下来,课文读完了,声音停止了,思想也停下来了,忽视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