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能喂乳吗,新生儿出现黄疸 真的需要停母乳吗
1、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能喂乳吗
母乳性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妈妈在哺乳的时候常预见的事情。但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也是头一遭的事,那既然是母乳造成的黄疸,不知道还
1、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能喂乳吗
母乳性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妈妈在哺乳的时候常预见的事情。但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也是头一遭的事,那既然是母乳造成的黄疸,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哺乳呢?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母乳性黄疸可以喂奶吗?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与开奶晚、喂乳量不足及新生儿排出胎便较晚有关。不必暂停母乳喂养,一般通过新生儿频繁吸吮、黄疸可逐渐消退。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10天左右黄疸可达高峰,持续2~3星期,甚至两三个月后才逐渐消退。如无异常表现,生活规律正常,身长、体重均正常,不必停喂母乳,可待其自然消退。
如黄疸仍有加重,即使换用牛乳或配方奶粉,未见黄疸消退,可在保健部门指导下继续观察或作血胆红素测查。当证实血胆红素连续增高时应就医诊疗。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新生儿出现黄疸 真的需要停母乳吗
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现黄疸是非常常见的。那么新生儿出现黄疸该怎么办呢?是否真的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黄疸在新生儿时期非常常见,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4~6天,两周后自行消失。而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感染、发热等一些疾病因素引起的)则需要通过医学介入进行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时,尽快就医:
◆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黄疸程度重,不仅是面部,连宝宝的肚子、四肢都变黄了。
◆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反应差、呕吐等表现。
可是,对于爸妈们来说,只要宝宝出现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都是比较着急的,总想着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快速退黄。因此,也很容易听信一些所谓的偏方或者「有经验者」的说法。作为父母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此陷入一些治疗误区却是要不得的。
比如,就有很多父母听说在宝宝出现黄疸尤其是母乳性黄疸的时候,就吓得赶紧不给宝宝喂母乳了,认为这都是母乳惹的祸,只要赶紧停掉母乳就好了。
然而,出现黄疸真需要停母乳吗?
其实不一定!
换句话说应该视黄疸情况而定,且大多数时候是不需要的!
因为根据2014版中华医学会的建议,只有在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全部排除以后,确诊宝宝为母乳性黄疸或与母乳本身有关的黄疸——
● 且血清总胆红素》257umol/l(15mg/dl)时,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3天,期间改为人工喂养。
● 而如果血清总胆红素《257umol/l(15mg/dl),不仅建议继续母乳喂养,还需要增加喂养次数。因为喂养可以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配合使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也能加快胆红素的排泄,使宝宝尽快退黄。
所以需要停母乳的仅仅只有上述的一种情况,对于其他情况的黄疸,不仅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相反地更需要增加母乳的次数来实现早日退黄的效果。
还有一种关于治疗黄疸的说法广为流传:
那就是晒太阳可以退黄
因为太阳光中包含了适合光疗的光源,理论上同样可以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所以很多爸妈就以为,宝宝患有黄疸,晒晒太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医院。
但是,爸妈们要注意咯,晒太阳虽然可以帮助去除黄疸,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黄疸都可以通过晒太阳处理的。
一般来说,只有当宝宝出现生理性黄疸,晒太阳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退黄,但是一味依靠晒太阳并不靠谱。
因为日光中蓝色波长光量有限,而且在家中很难做到裸露大面积皮肤接受日光的地方,就算能做到,但对于那么小的新生儿来说,太阳光太厉害,很容易对造成紫外线灼伤或者受凉感冒。
所以,晒太阳只可作为缓解生理性、母乳性黄疸的一种方式,但不可全依赖。更何况,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晒太阳就更是无补于事。
划重点:
● 如果宝宝是生理性黄疸,本来就不用太多干预,会自己慢慢好转。晒晒太阳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或者隔着玻璃晒太阳。
●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仅晒太阳并没有什么效果的,必须在医院治疗,且尽可能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还有些妈妈会听说一些偏方:如多给宝宝喂葡萄糖水、白开水或者使用茵栀黄等都可以让宝宝尽快退黄。
但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首先,喝白开水和葡萄糖水都只是在给宝宝补充水分,这种方式只能是让宝宝增加排尿的次数,但不能增加排便的次数,而黄疸中的胆红素是通过大便排出并非尿液。更何况,对于小婴儿来说,母乳中的水分已经足够了,额外的补充水分只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其次,关于茵栀黄,不久前国家药监总局在发布修订《关于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中已经明确表示: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
所以,爸妈们在关心如何能让宝宝快速退黄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的保持镇定,弄清楚真正的治疗方法,别轻信一些偏方,听从医嘱最可靠。
3、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这可能会造成脑部核黄疸,所以都需注意。
1.红血球破坏过多
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甚至会死亡。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
黄疸也可能由于在妈妈怀孕的时侯,抗体由胎盘传到宝宝身上,宝宝就可能会造成溶血问题(妈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妈妈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妈妈体内有抗a、抗b的抗体,但专家强调,这不代表o型血型妈妈生的孩子一定会有问题。而蚕豆症的孩子由于红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状态下红血球很容易被破坏,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构造不良的宝宝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黄疸。
2.肝脏代谢减少
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
3.混合型
当然也有可能以上两者原因均有,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好。
4.喂母乳造成
许多人会认为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由于前1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指数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因为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
4、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黄疸,10~15天消退(早产儿消退要晚些,约3周左右)。一些喂母乳的新生儿黄疸程度会较人工喂养宝宝深,而且持续时间长一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学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深而且持续不退。
出现此现象并不主张宝宝因此而放弃宝贵的母乳。首先建议咨询医生,若宝宝全身情况较好,能吃能哭,体重增加,黄疸不是很重,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观察,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或将挤出的母乳用摄氏60度的水加热15分钟或煮沸几秒钟后再喂。但若黄疸严重,或持续不退,或消退后又复出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黄疸的原因和程度,以决定是否需要停喂母乳并治疗。
温馨提醒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宝宝提供了必需的营养,暂停母乳喂养期间,应该将母乳吸出,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疽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