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抗疫护士(内蒙抗疫先进个人)
1. 内蒙抗疫护士
疫情期间牺牲的烈士事迹1
世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生死,政治老师说过:“人出生就注定要死去,这是命中注定。”但是,却有这么一批人,每天与死神作斗争,不计生死,不论报酬,站在危险的边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们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没有什么征兆,没有什么预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这些黑暗中的敌人,正迈着大步,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向我们发起了攻击。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几乎侵占了整个武汉,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群白衣天使出现了,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新年前夕,不顾生危,告别家人,奔赴武汉,与死神作斗争。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奉劝大家不要去武汉疫区,自己却连夜从广州赶往武汉,奔赴在抗战疫情的最前线,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的还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同样奔赴在疫情的前线,这两位敬爱的老人,放弃了在家的安稳,站在了抗争“非典”肺炎的一线。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赞扬呢?
不仅如此,祖国各地优秀的医疗人员,成立了医疗分队,奔赴武汉,给武汉支援。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分明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热血灵魂在跳动啊!
在网络上传来感人事件的同时,白衣天使们正在执行他们的使命,他们是医生,他们为“医”而“生”,他们为“生”而“医”,他们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了他们,疫情总有一天要完蛋!
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们并没有退缩,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运抗争,为了照顾病人,关注病情,他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待在病房8个小时,为了使空气流通,他们没有开暖气,手都冻红了,可他们却一如既往地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新闻上曾报道过:一个六岁的孩子哭闹着,死活不让做护士的妈妈去武汉,她怕妈妈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赴武汉支援的儿子向两位老人辞别,老人的眼泪在眼珠里打转,却坚定地朝儿子挥挥手,不让他有任何的牵绊。
勇敢的白衣天使啊!他们是孩子的母亲,也是母亲的孩子啊!我们骄傲,因为有白衣天使在,祖国母亲自豪,因为她有优秀的中华儿女!
让我们一起对祖国祝福,让我们日夜祈祷,向奔赴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祈祷:身体健康,家人在盼你,中国人民在盼你,让我们向全世界呼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2. 内蒙抗疫先进个人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蓝天救援队紧急召集武汉及周边各县市乃至全国的“蓝天人”,驰援湖北,驻扎武汉,参与一线抗疫工作。
最小志愿者“支援”武汉一线战斗者
“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春雷小学三年级一班的赵文韬,在这个不平凡的春节里,有这样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与病毒殊死搏斗,他们值得我学习,我想将我的2500元压岁钱全部捐给日夜奋战在武汉一线的战斗者们……”
这位名叫赵文韬的小朋友,是内蒙古蓝天救援队队员谢晓敏在一个叫“公益妈妈群”里认识的。在谢晓敏的“耳濡目染”下,赵文韬经常跟着她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谢晓敏也会去赵文韬的学校教授全体师生自救互救等知识。“虽然他还小,但他也算是我们蓝天救援队的一份子。”谢晓敏说。
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精神也渗透到了赵文韬的内心。“正月十五那天,他通过他的妈妈联系到我,想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正在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谢晓敏感动之余询问他,“这是你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不心疼吗?”赵文韬懂事地说:“压岁钱没了,我长大了可以自己赚,但现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可以用钱购买更多物资,救更多人。”
在赵文韬这名最小蓝天救援队队员的要求下,谢晓敏将他捐赠的压岁钱用于购买的防护物资,现已送到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手中。
3. 内蒙古护士
首先登陆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官方网站或者下载对应官方发布的手机客户端。下载安装后座注册。
注册完成后,输入账号和密码,进入在底部的城市菜单页,找到智慧人社,点击,输入密码进入。
进入后页面往下拉,找到技能提升补贴,点击进去。
在进入后的页面点击申请,如果有已经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且在政府平台可以查询到的,满足时间期限的要求就可以审核通过。
经过后台的审核后,如果资料无误就会审核通过,显示为审核成功,等待公示状态。
经过审核公示通过后会在下个月的25号之前,护士职称补助会打入你的社保卡帐户。
4. 蒙古抗疫护士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2.陈陆:男儿付死生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
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颁奖辞】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灿烂的霞。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颁奖辞】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
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颁奖辞】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5.王海:为国击豺狼2020年8月2日,94岁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
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颁奖辞】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6.汪勇:芳草递春风35岁,湖北武汉顺丰快递员。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
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司机缺口太大,汪勇就联系上了多家企业,最终让医护人员有了保障。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颁奖辞】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7.叶嘉莹:蕴玉抱清辉94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70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颁奖辞】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8.毛相林:山路得康庄61岁,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颁奖辞】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9.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
2015年,给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6位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颁奖辞】60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5. 内蒙医院护工
通常是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不包含专升本);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具有护士资格证书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
6. 内蒙古抗疫护士
在广州白云区的高风险地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1队在这里已经驻扎25天,最高峰时,一天之内“扫楼”100余栋,上门为红码和密接人员采集核酸样本。
“离家已二十余天了,每晚和家人视频时,他们都为我加油打气,心里满是感触,坚持一定能胜利,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一队的领队、来自结直肠外科的李冠炜医生坦言。而这也是广州抗疫突击队队员们的一个缩影,他们以坚定的行动,全力以赴地守护这座城。
“摸准区域精确筛查”,一天内“扫楼”100余栋
据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1队共有19名队员,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2岁。作为市一医院第一批入驻白云区支援的攻坚队,接管了白云湖街下属的第12网格,承担着高风险地区红码人员及密接人员上门采样任务。
完成第一天的工作后,小分队将12网格进一步划分区域,摸准地形,实现精确筛查,同时及时调配小组之间相互支援,最终高效率完成了筛查任务。
随着白云湖街道的陆续解封,市一白云突击一队又被派往松洲街道,接管下属西洲社区的全部红码上门工作。一天内走遍100余栋楼,红码上门800余户,完成近2000名居民的核酸样本采集。病理科常丽君医生在脱去防护服后,全身已被汗水浸湿,队员们关切询问,他说:“没事没事,我可以的,待会需要我还可以上。”
经过1周多的攻坚,西洲社区解封,市一白云突击一队又来到第三站——嘉禾街道长红联社。在长红外围的第3社和第4社支援大规模核酸采集,最终顺利完成9000余例的核酸采集。第二天开始,应社区要求,白云区小分队拆分成19组,以“一医生带一组”的形式接管茶园岗的逐栋楼核酸采集工作。
两不误,核酸采集兼顾医疗援助
“华兴花苑X房,目前考虑是脑炎,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在对白云湖街道夏茅封控区一栋阴暗的小楼进行入户核酸采集时,白云突击1队的神经科何敏超医生、肾内科李亚敏医生发现一位女性患者有异样,立马联系社区医院进行转运治疗。
原来,两位医生在爬楼采核酸时,有一户男主人说妻子拉肚子,起不来床。医生们一听就觉得奇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拉肚子导致起不来床呢?”
要看到病人才知道具体情况,核酸采集队立即变身为紧急援助医疗队,查看患者情况。“皮肤弹性还可以,心率也不快,没有缺水表现,电解质情况不清,可能需要抽血检查。”李亚敏医生分析。这时候丈夫补充了一句,“妻子好像前几天发烧了。”
经过仔细查体,神经科的何敏超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是脑炎。“如果是脑炎,情况就比较危急,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看患者情况不太稳定,两位医生立即对接社区医疗人员,随后救护车将患者送到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测核酸的同时,他们还主动为一位住户进行脑梗死后遗症康复评估;对行动迟缓,上肢震颤的住户,他们给予照料者医疗建议;和社区医生交流基层卫生的难点等,他们不遗余力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此时的突击队员不仅仅是检测队,更是医疗援助队,尽力给社区人民带去了力所能及的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