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的哭闹“要挟”,一位美国育儿师的方法,比说教更管用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尴尬?
在商场里,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想买,被你拒绝后躺下满地打滚儿,你心力交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末在家,你明确地告诉孩子只能看
春藤说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尴尬?
在商场里,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想买,被你拒绝后躺下满地打滚儿,你心力交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末在家,你明确地告诉孩子只能看一集动画片,他还是不断地和你讨价还价,不胜其烦的你最后只得让步。
每天早上,孩子哀求你帮忙穿衣服、叠被子,还说自己根本做不好,你不得不哀叹,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纽约大学凯瑟琳・珀尔曼博士,是有着20多年的儿童家庭教育经验的知名 育儿 导师。
她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总结中发现,孩子之所以喜欢动不动就拿哭闹来要挟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家长―― 过分在乎孩子的反应,导致他越来越胡搅蛮缠。
在这本富有创新理念的 育儿 书里,融入了各种家庭教育场景下的案例剖析,手把手教给家长们如何忽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让孩子从根本上意识到错误,心甘情愿地改正。
书中提供的方法简单有效,一用就灵,帮助无数父母解决了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作者认为,大多数孩子胡搅蛮缠的场景,家长其实完全可以无视他。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如何才能做到无视孩子呢?
作者认为,孩子早期自我价值的判定往往由他的父母所决定。
所以孩子会试探家长的底线,故意用一些不好的行为去刺激家长,比如在家长面前哭哭啼啼,甚至撒泼打滚。
作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一个大家庭里,一共有6个孩子,大人们工作很忙,经常无心照看孩子们。
哥哥约翰无聊的时候喜欢捉弄自己的妹妹,妹妹就会哭着跑去找妈妈告状。生气的妈妈经常训斥警告约翰,但约翰还总是故意欺负妹妹,故意惹妈妈生气。
约翰用这种方式牵制住了妈妈,屡屡见效,只要妹妹哭着去告状,妈妈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来教育他。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只要家长别让孩子在不良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不给他想要的结果,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就会立刻消失。
书中还有这样一个例子。
女儿很喜欢大喊大叫,她妈妈感到十分头疼,每次听到女儿大喊,她就会去训斥女儿。
后来,她决定使用无视法。
有一次,女儿因为想要某个东西大喊大叫的时候,妈妈从头到尾都没有理她。
女儿一开始以为妈妈听不到,声音越来越大,后来她发现不是这样。于是她走到妈妈房间问:“妈妈,你刚才没听到我说话吗?”
妈妈笑着说:“不,我听到了。但是你知道的,我不喜欢你在另一个房间对我大喊大叫。谢谢你过来找我。现在你告诉我,我有什么能帮你的?”
孩子很多恼人的行为是带有试探性的,家长不去理会,不再强化它,这些行为就会慢慢消失。
忽视行为不代表忽视孩子,家长需要使用一些管教技巧,有效地忽视孩子的行为,帮助他改掉坏毛病,同时也要保护他幼小的心灵。
首先,家长要用心去观察和记录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作者建议至少记录10次。
比如孩子早上不肯穿鞋去学校,在屋里跑来跑去,这就是时间、地点和事件。
家长还要记下来自己当下的反应,是生气了、发火了,或者是连哄带骗地把他带出门?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触发条件。
想一想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忍不住发火了?比如孩子根本不理会你说的话,只顾着自己跑,这就是触发条件。
接下来,家长要把需要改善的行为列出来。
孩子不理会家长,只顾着自己跑,这是触发条件。那下次孩子再这样做的时候,家长就可以主动选择忽视。
忽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有人叫你名字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回答一样,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反应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家长还是需要学习如何忽视孩子,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技巧来帮助家长们。
这个技巧就是, 家长并不是真的忽视孩子,只是不参与、不介入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捣蛋的时候,家长无法控制情绪,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比如看杂志、听音乐等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切记不要看孩子的眼睛,最好背对着他,或者干脆离开房间,不要让他觉得“爸爸妈妈被我惹恼了”。
这个时候,家长就一定要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当家长重新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翻旧账,不要指责孩子刚才的行为,而是应该以饱满的情绪重新跟孩子互动,而且这种互动一定是高质量的。
如果孩子因为情绪失控而伤害到了别人,或者损坏东西时,家长就需要引导孩子做出相应的补偿。
比如孩子因为生气把蜡笔摔断了,等他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家长可以要求他道歉。
如果家长没忍住冲孩子发了火,也需要跟他说“对不起”。家长给孩子做出了表率,孩子才会明白,犯了错就应该承担责任。
家长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帮助孩子矫正这些行为。但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患于未然,让孩子杜绝胡搅蛮缠,让他变得更懂事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 多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忽视他不好的行为。
忽视教育只能帮助家长解决部分难题,想要从根本上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就要巩固孩子身上好的行为。
作者解释,每一种行为都有它的作用和存在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家长给予孩子的奖励。
举个例子,家长让孩子关掉电视,但是他根本不理会。因为只要假装听不见,他就可以多看15分钟电视。这就是孩子通过不良行为得到的奖励,他当然会继续这样做。
所以家长得停止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转而去奖励他好的行为。
这就要求家长先搞清楚,应该奖励孩子的哪些行为,答案就是家长想要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
有的家长会说,我想孩子更听话,我想孩子更有礼貌,我想孩子更讲卫生。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些要求太模糊了,很难去衡量孩子是否做到了。
作者的建议是 将目标更清晰化、具体化,这样更好实施,也很容易去衡量。
针对孩子每一个不良行为,家长都要用一个更具体的积极行为来取代它。
比如不要对孩子说“不许大喊大叫”,而应该说“请在室内用适量的音量说话”。
如果孩子做到了,家长就要对他的行为进行奖励,强化他好的行为。
嘴上夸夸孩子,或者送孩子一件礼物,这些都是外在形式。 最有效的方式是内在奖励,也就是让孩子处于内在动机,更愿意主动配合。
举个例子,孩子冒着生命危险从飞驰的车轮下救出了一个老人。
人人都在表扬这个孩子,老人的家人也非常感激他,警察授予他“见义勇为奖”,新闻报道了他的事迹,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你觉得孩子是为了被人夸奖去做好事,还是因为从小家长就教育他要照顾老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孩子肯定从小就被教育要尊老爱幼,他平时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当孩子第一次去做好事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奖励了他,于是他愿意继续去做这些事。慢慢地孩子明白了,助人为乐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他不需要任何夸奖,也愿意主动去这么做。
所以家长要抓住鼓励孩子的好时机,忽视他的不良行为,同时通过外在奖励不断内化孩子良好的品行,最终让孩子不再胡搅蛮缠,变成一个更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