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米粉别犯错,否则只会害了娃,孩子犯错家长沉默
1、冲米粉别犯错,否则只会害了娃
  等到宝宝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米粉则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在生活中,有不少妈妈都会给孩子购买米粉,但是能正确冲泡奶粉
1、冲米粉别犯错,否则只会害了娃
等到宝宝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米粉则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在生活中,有不少妈妈都会给孩子购买米粉,但是能正确冲泡奶粉的少之又少。如果米粉冲泡不当,不仅会导致营养流失,还会影响宝宝的健康。一起了解下冲泡奶粉的错误方法,以后一定要避开哦。
1.不要用开水冲泡米粉
有的妈妈觉得只有用开水才能把米粉冲泡开,然后等米粉不烫了再喂给宝宝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开水冲泡米粉会导致米粉中的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米粉只需温水冲泡就能变成米糊,宝宝可以直接食用。
2.米粉和奶粉不要一起泡
不少妈妈把奶粉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冲泡,她们觉得宝宝这样吃更有营养。这也是错误的。奶粉有奶粉的冲泡要求,米粉也有米粉的冲泡要求,妈妈混在一起冲泡可能导致奶粉和米粉都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还有,奶粉和米粉宝宝一起吃会使宝宝的肠胃负担加重,对正常的营养吸收不利。
3.不要在米粉中加糖和维生素
一些妈妈觉得米粉口味清谈宝宝不喜欢吃,于是就在米粉中加了一点糖调味。婴儿米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妈妈另外再加糖会导致米粉中热量增加,宝宝吃了易肥胖。还有,如果妈妈刚开始给宝宝吃辅食就放糖,会让宝宝养成不好的口味习惯,以后不容易改正。
同样的,妈妈也不需要在米粉中添加维生素。宝宝还小,日常饮食中的母乳、奶粉和米粉都含有维生素,能够满足宝宝正常发育所需。另外再添加维生素会是维生素堆积在体内,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4.不要让米粉成为主要食物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吃米粉和大人吃饭一样,都是在吃主食。这些妈妈让宝宝多吃米粉,少吃母乳或奶粉。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宝宝健康成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母乳和奶粉中富含蛋白质,而米粉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所以宝宝的主食要以母乳或奶粉为主,米粉为辅。
5.不要给宝宝吃自制米糊
不少妈妈认为市场上卖的婴儿米粉有添加剂,于是购买有机米,自己制作米糊喂给宝宝吃。宝宝成长需要从米粉中摄取铁元素,但自制米糊中并没有。因此,妈妈要购买添加铁元素的米粉给宝宝吃,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6.不要用奶瓶给宝宝吃米糊
有一些妈妈会把米糊放在奶瓶中让宝宝自己吃,觉得这样做很方便。其实,妈妈要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糊。妈妈用勺子喂米糊能锻炼宝宝舌头和口腔,让宝宝学会咀嚼和吞咽食物,为宝宝自己吃饭打下基础。另外,妈妈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糊能让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发展。
7.不要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
矿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对人体有益,不少妈妈会选择用矿泉水给宝宝冲泡米粉。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矿泉水中富含矿物质元素,会使宝宝肾脏负担加重,导致宝宝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影响正常的营养吸收。纯净水中不含有机盐也不适合冲泡米粉,最适合冲泡米粉的是白开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孩子犯错家长沉默
我认为,每个孩子犯了错误后,自己都会有所察觉,家长此时适时的说教当然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如果是由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效果却是最好的—孩子犯错,家长沉默。
孩子犯错误时,每个家长都会采取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帮助、教育他: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让他认识错误;有的用体罚的方式让他记住教训……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认识错误,并且以后不再犯。我与其他家长不同,在孩子犯错误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沉默”。
儿子小的时候和我一起生活,对我的依赖性很强,非常注重我对他的看法。针对这一点,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我采取了以沉默来惩罚他的办法。
因为我认为,每个孩子犯了错误后,自己都会有所察觉,家长此时适时的说教当然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如果是由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效果却是最好的。当然,前提是他已明白,哪些事是应该做,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有一次,儿子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我很生气,但一直压制着火气,没有马上教训他。回家后,他一个劲儿地讨好我,逗我,或在我身边爬来爬去,我都照常做着自己的事,照常说话,就是不说他所犯的那个错误。看得出来,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他并没有承认错误,认为哄哄我就可以过关。我始终坚持着,不提他所犯的错,耗了整整一个晚上,他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怯怯地站到我面前,小声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我马上问他:“你怎么错了?”他很诚恳地将他的错误说了出来。
我马上原谅了他,并告诉他:做错事改正就是好孩子,但如果做错了还不承认、不改正错误,那就没有人愿和他做好朋友了。说这些话时,看着他懊悔的表情,我的心情也很复杂,心痛得真想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是爱他的,可是我只是微笑着,像对待大人一样拍了拍他的肩。
儿子长得很快,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没想到,随着学会了越来越多的话,他竟然说起了脏话。
有一次,我让他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好,准备洗手吃饭。他边收拾,边笑着对我说了一句:“妈妈傻x”。说得字正腔圆十分流利。我忙躲进厨房,装作什么也没听到,边准备晚饭,边思索着他从哪儿学来的脏话。我们在家里时,一直很注意言传身教,无论何时都会使用文明用语,绝不会说这种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是从外面学来的。
据儿子的爷爷说:他听到外面的小朋友这么骂人,觉得很有趣,费了好大力气才发准了这句话的音。知道他说脏话的原因后,虽然我很生气,却并没有表现出来。我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还没有辨别能力,他并不明白这句脏话的含义,只是初次听到,感觉新鲜好玩才努力去学的,对我说脏话,不过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显示他的本事。
怎么纠正他呢?我再次采取了沉默的办法。他再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去纠正他,而是装做什么也没听到,对他说的话不理不睬,或者干脆就转移话题。过了很长时间,他发现,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全家人的反应都很冷淡,感觉没什么意思,于是,再也不说这句话了,后来好像把这句脏话也忘记了。
以我的经验,当孩子犯了不是出于本意的错误时,家长没必要兴师动众,这样有时反而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印象,难以真正改正,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让他通过思考认识到这些错误,并在反思这种错误行为的同时,心甘情愿地改正。当然,并非孩子犯任何错误,这种方法都有效,如果孩子对同一个错误屡教不改,那么家长就应该尝试着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其他的一些教育方法了。
尽管有人觉得,我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但我并不后悔。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但他仍保持着时时自省的习惯。并且已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教育他的孩子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犯错,父母可别将错就错
宝宝是父母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所以父母们无不希望他能不断地为自己“挣脸面”。可是当小宝宝在幼儿园让你“丢面子”的时候,作为父母,你又会表现出哪种态度呢?
例1:忽略
幼儿园下课的时间快要到了,月月老远就看见前来接他回家的爸爸往教室方向走来,快到门口的时候,月月大声叫了一声:“爸爸——”同时把门口的一只垃圾袋当做皮球向爸爸踢去,但是垃圾袋口没有扎紧,结果垃圾散落出来,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就踢起垃圾来。
正好老师走出来,发现地面一片狼藉:“这是谁干的?垃圾怎么到处都是?”小朋友就互相“指认”起来,你告发我,我告发你,也揪不出真正的“肇事者”。
月月爸爸亲眼所见儿子所造的“事端”,但这时已经乱成一团,他像没看见任何事情一样,拉着月月说:“跟老师说再见,咱们回家了。”
分析:月月爸爸的心理活动是,儿子也不知道垃圾袋没有系紧,再说后来其他孩子也参与制造混乱局面了,凭什么要单独拎出我的孩子受教育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例2:掩盖
放学的时候天色还很亮,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玩耍。岁岁玩着玩着就开始拆起一把小椅子,拆掉的一条腿被他随手扔到路边上,妈咪一直在旁边陪着。这时老师发现了椅子腿儿,说:“岁岁,这玩具是你拆的吗?幼儿园的玩具能拆吗?拆坏了,小朋友就不能玩了。”岁岁正要点头承认,妈咪马上说:“岁岁,这是你拆的吗?妈咪怎么没看见!”岁岁看一眼妈咪,又看一眼老师,慢慢地摇着头。老师接着教育孩子:“岁岁,做错了事情没有关系,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是好孩子!”妈咪则接上话:“岁岁,别害怕,你跟老师说这不是你拆的。”有妈咪撑腰,岁岁说话有胆量了:“不是我拆的!”
分析:岁岁妈妈认为,有证据才能有发言权,老师没亲眼看见,就是不承认,这样既省得宝宝挨批,也省得让人觉得我连“爱护公共财物”的简单道理都不懂。干脆来个“不认账”!
例3:回避
在一次父母开放日,金金在小椅子上坐不住,妈咪却没有及时制止,不一会儿,把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儿惹哭了,老师发现了,走过来正要教育金金,妈咪却对老师说:“你忙你的吧,我来说说孩子。”但是她只把金金换个位置,并没有说服教育孩子。
分析:金金妈妈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担心老师批评孩子,孩子受不了,不愿意让孩子承受责任和压力,于是给孩子撑了一个大大的遮阳伞以躲避雨水,躲一阵儿是一阵儿!
例4:训斥
恬恬上幼儿园已经半年了,一直表现很不错。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中午在幼儿园睡觉的时候总是尿床。这天晚上,奶奶去接她,老师轻声地告诉她:“恬恬中午尿床了,裤子已经换下来洗干净了,现在还没有干,拿回家再晾晾吧。”奶奶一听,嗓门就大了:“这孩子怎么了?在家里从来都不尿床!以后中午你就别让她睡觉了。”老师说:“那怎么行呢?别的孩子都睡了,让她一个人坐着多孤单呀?”这时奶奶牵过来恬恬对老师说:“以后中午不要睡觉了,你自己玩!”
老师劝奶奶:“您让孩子放心地睡吧,我们会经常叫她的,别这样对孩子说话!”从这以后,不管老师怎么安慰恬恬,她都不再睡午觉,她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就是不闭眼睛,二十分钟左右就要上一次厕所,其实也没太多的尿。尿床现象确实消失了,但是恬恬也得了不敢在幼儿园睡午觉的“心病”。
分析:孩子有什么问题,恬恬的奶奶确实不像很多父母爱“护短”,并且毫不留情地“揭短”,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尽到责任、有要求了,有什么问题可不能怪父母教育没到位,结果,不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以上情形都是发生在幼儿园人多拥挤的时候,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公共形象”优异,但孩子毕竟单纯幼稚,他不会做样子给别人看,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让父母觉得自己脸上被“抹黑”了。出于心理防御本能,有的父母采取忽略、掩盖、回避等“护短”策略,有的父母采取类似训斥的“揭短”策略,现在大部分父母爱子心切,“护短”比较多,但是“揭短”也不少见。不管护短还是揭短,都是父母为挽救孩子或大人的面子而采取的一些下策,不属于正确的教育方式。
挽回“脸面”的4个策略
以上4个情景一摆出来,是非对错一目了然,但是重复发生的几率仍然很高。将心比心,“护短”的父母有一个合情的心理:孩子在众人面前出了错,现在要遭到公开批评,多伤自尊!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受到这种打击呢?“揭短”的父母心理则是:孩子出了错误,并不是我教子无方或者缺乏管教,恰恰相反,你看我的教育方式是很严格的。
但合情的未必合理。因此,以上办法并不能真正“挽救面子”,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其中的是非对错,即使当时面子上过去了,但是如果教育跟不上,孩子以后还会出现问题,那时脸面可就“丢”大了。
当然,幼儿问题行为是由于他年幼无知造成的,他们身心发育很稚嫩,特别需要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来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那么,父母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既能挽回“面子”,又能教育孩子呢?
策略一:背后教子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目的是维护家庭形象,内部矛盾自己消化。孩子出现问题被众多父母当做“家丑”的一种,不愿意向外人公开,这倒是维护孩子形象的一个保守策略,但是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能回避。例1中的爸爸当众“供出”自己的孩子,月月肯定不服气,因为别的孩子也参与了,他的面子确实不好受。但是垃圾袋不能当做皮球踢,这一点是肯定的,爸爸回家后要跟孩子说明白。如果对此事只字未提,就是放任孩子的错误了,孩子所需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就错过了。可见,当面“蒙混过关”后,背后教子不可少。
策略二:现场补救
有教育智慧的父母总是可以想出巧妙的办法既不“丢脸面”,又教育了孩子。例2中的岁岁可能在家里就比较喜欢拆装玩具,妈咪也支持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这会儿岁岁妈妈却忽略了公共财物不能当做自己家里的玩具随便拆装。当老师发现后,妈咪可以灵机一动:“岁岁,跟老师说,你还要把它装好,行吗?”但是岁岁妈生硬地矢口否认事实,还逼着孩子说谎,这必定会给孩子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且父母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更是欠佳。
策略三:配合教师
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上,家园共育非常重要。如果老师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孩子特别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作风。月月、岁岁和金金的父母教育方式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老师的教育是对的,父母就不应该“护短”,即使孩子被老师批评哭了,父母可以劝慰孩子:“以后宝贝不这样做了,老师和妈咪都相信你。”另外,孩子有什么小毛病,父母一般都比较清楚,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父母更是要“留一手”,善于控制局面,避免孩子制造麻烦。例3中的妈咪如果早点制止孩子,可能那档子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策略四:维护自尊
当孩子不知错、不认错的时候,父母就应进行批评教育,如前三例;当孩子已经知错、认错的时候,父母需要维护宝贝的自尊,如最后一例。孩子尿床可能是白天喝水比较多,然后又玩累了,也可能一时贪玩忘记睡前撒尿,老师和父母应该不断提醒孩子按时尿尿、学会照顾自己。恬恬的奶奶虽然“铁面无私”,但是言词过于激烈,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结果导致恬恬患上了不睡午觉的“心病”,以此挽回的“脸面”代价真是太大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犯错也是一种进步
孩子刚犯错时,如果他们已经明确知道自己错了,他们自己也会努力地想要改正,并且去改正。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和平常心来处理孩子的错误。
成年人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一般都会自我嘲笑下,便不了了之了,或者自认倒霉。然而父母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大多表现出不能够容忍的态度。孩子一犯错误,父母就要在后边唠叨半天::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呀?":怎么说都不听,现在晚了吧?"
平心而沦,大人尚且会犯错误,孩子犯错误就更应该理解了。小孩子不论是智力,还足身体,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犯—-些错误。但是有些父母就没有像对待自己犯错时那样宽容,对于孩子的错误,轻则一番斥责,重则就要打骂,甚至饱以老拳、棍棒伺候。父母这种看似严格的管教,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痕迹。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优秀,十全十美,希望他们出类拔萃,永远是最优秀的。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充满爱意的,然而,也是错误的、自私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左右儿童的成长,应该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根本,辅助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统一。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孩提时代犯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父母要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要认识到孩子小时候犯错,其实是为了保证在踏上社会后少犯致命的错误。
孩子所犯的错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长辈强制予以纠正的坏习惯,如不讲卫生,不爱护公物等;另一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自己纠正的错误,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去犯,只有在 :犯错"的经历中,孩子才可以不断地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这其实是孩子自我完善、自我修炼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变得安于现状,不敢尝试,过于依赖父母。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只有犯错了才会知道什么才是错的,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错的道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父母要做的一方面是尽量地接受,另一方面则要尽量地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但是这种克服不是给孩子包办一切,而是要客观地看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允许孩子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如果因为害怕孩子犯错,就什么都替孩子考虑周全,一切包办,从眼前来看,这样做是帮助孩子,使孩子减少了很多的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在帮孩子的倒忙,如果孩子好父母,可以这样教育孩子毛病。就像我的父母,如果当年只是-一味地帮我送东西,估计到现在我还会犯丢三落四的毛病;如果当年他们对我一味地责骂,也许我也不会养成用笔记录的习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