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哪个跑道更快——对一次有关摩擦力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反思

2023-12-13 21:18:4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一、哪个跑道更快——对一次有关摩擦力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反思
【案例背景】为了让幼儿理解“摩擦力”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园开展了“哪个跑道更快”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

一、哪个跑道更快——对一次有关摩擦力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反思

【案例背景】为了让幼儿理解“摩擦力”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园开展了“哪个跑道更快”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把小汽车放在不同材质的路面上(砂纸、硬纸板、瓦楞纸、塑料板、绒布等制成的路面)滑行,感受小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速度差异,最后根据小汽车停留的位置做相应记录,体验摩擦力的大小。【案例描述一】欣欣先摆出砂纸制成的路面,让小汽车从滑道中滑下。小汽车沿着砂纸路面滑行了一段,停下来了。随后她更换不同材质的路面,逐个实验。只见欣欣一边操作一边念叨着:“这个快.,这个慢。”然后就要结束活动了。教师走过去问:“小汽车在哪个路面上跑得最远啊?”欣欣不假思索地答道:“塑料板。”停了一下,又说:“硬纸板。”教师又问:“那为什么同样的小汽车,同样的滑道,小汽车停的位置不一样呢?”欣欣想了一会儿,答道:“因为路面不一样吧。”【案例分析】显然,幼儿只在乎小汽车跑得快与慢,但还没明白是什么因素在“左右”小汽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停止的距离远近不同,教师预设的目标并没达到。经研讨后发现:一是操作程序过于繁杂,不同材质的路面搬来搬去,致使幼儿不能及时关注操作结果;二是缺乏有效的记录方法。幼儿不能有效地记录自己每次操作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对活动进行了调整:1.将“路面”更换为“滑道”并事先布置好不同材质的滑道。2.增加记录方法:制作与滑道相同材质的小方块,小汽车停在哪个位置,就在哪个位置摆上小方块,最后根据方块的前后顺序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案例描述二】乐乐将小汽车放在塑料板滑道上,试着滑了一下,不放心,又实验了2次~3次,才取出塑料板小方块在小汽车停留处做记录。然后逐个在砂纸、瓦楞纸等滑道上进行实验。当在绒布滑道上实验时,小汽车“搁浅”在滑道上下不去,乐乐自言自语:“为什么这个下不去呢?”教师适时地问:“想想看,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哦,我知道了,因为硬纸板比较光滑,这个比较粗糙。”乐乐茅塞顿开。教师趁热打铁,问:“你知道哪个滑道摩擦力最小吗?”乐乐观察了一下自己做的记录,发现塑料方块摆在最前面,就说:“小汽车在塑料滑道上跑得最远,摩擦力就最小;这个(绒布滑道)都开不了车,摩擦力就最大。”乐乐在教师逐层引导下,得出结论:“越光滑的滑道,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案例分析】整改后的活动让幼儿直接在不同材质的滑道上进行实验.省去了更换材料这一环节,既简化了操作程序,又节省了操作时间。而运用“小方块”进行记录,则简明易懂,使幼儿能直观地根据小方块所在的不同位置做出科学的判断。【案例反思】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确保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制定适宜的记录方式。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对概念进行梳理。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探索的结论。但抽象及单纯文字式的记录都不适合幼儿,教师应根据具体科学活动和幼儿特点探索运用适宜的记录方式。如案例二中的记录方式,不仅利于幼儿操作,而且便于幼儿观察,从中“窥透”材料中蕴含的原理。2.适时点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是学习、探索的主体,教师则处于隐性指导的地位。因为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科学探索活动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假如没有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帮助,则可能会失去探索真理的良机。若案例二中教师没有问乐乐“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的问题,则乐乐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且,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表象的、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将粗浅、零碎的经验组合起来,使之向高一层次提升。3.允许幼儿出错。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正确。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如:案例一中的欣欣只注意到快与慢,而对教师预设的“摩擦力”没有半点理解;案例二中的乐乐也是在实验了多次后才得出结论。遇到上述情况,教师要耐心等待,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多引导幼儿实验,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

二、小班教案探索这是谁的帽子

活动目标:

1、幼儿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幼儿初步尝试用几何图形拼合简单的图案。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筐各种图形的操作材料

2、三张拼合的几何图形创意画

3、小房子一个(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图形)

三、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语言求异思维的培养

在早期教育中,语言教育无疑应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在人的智力中,仅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深刻的思维从形成到表达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一人类独特的符号系统,语言的贫乏无疑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所具有图形、音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能力,来进行故事、诗歌、散文等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形成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笔者近年来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有一定的感受和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诱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幼儿的特征是爱美、喜新、好奇、求趣,一切美新奇趣的东西,都能引起幼儿极大注意,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画面、逼真悦耳的音响,就像动画片一样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交流。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幼儿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而课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声音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它们通过自己独特的传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使幼儿萌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内驱力。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获取知识技能,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前提。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这就为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语言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由美术、影像、音乐、语言等多种效果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媒体,它突破了传统教具的单向性和功能的单一性,将多种功能糅合在一起,体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功能和能传递给幼儿的丰富的、整合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如古诗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简练、优美的语句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古朴意境,就是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完全意会。而课件动态的画面、动听的配音,却能完美、直观的再现诗中的情景,巧妙地帮助幼儿感悟和领会诗的内容。加之课件时设置的一些“词语”机关又有效地让幼儿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诗中“鸣”、“含”、“泊”等一些生涩词语。再比如儿歌《风在哪里》中的词语“频频点头”、“翩翩起舞”、“轻轻晃动”,课件用拟人化的动像手法,很形象、直观地诠释了词义,使幼儿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二、巧设创造性提问,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儿在接触媒体(图书、电视等)时,与父母的交流会使自己的语言得到有效的训练。如果没有这种交流,只是学习材料,幼儿在理解能力等方面就会产生障碍,从而影响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多媒体课件本身并不一定能自动对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而与正确地运用这些课件对幼儿进行教学有关系。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提问和指导,幼儿才有了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如故事教学《分房子》中,教师让幼儿在观看故事后,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的分房子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幼儿反复的思考、观察,结合生活经验,不断说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既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散文《悄悄话》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想和小鹿说句什么悄悄话?”幼儿在教师设计的提问中,多动脑筋,不断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语句,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幼儿不仅爱学,会学,渴望学,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开发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复述形式,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多媒体课件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印象深刻,记忆持久。为此我们借助课件灵活运用多种复述形式,引导幼儿主动记忆,不仅使幼儿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而且促进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例如:儿歌课件《家》将儿歌内容分成几个动画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借助带有顺序性的问题进行复述:“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茂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接着将具体问题变成概括问题:“小朋友你们喜欢的动物的家在哪里?”难度加大了,幼儿就要自己独立思考,重新组织语言,学会了提炼儿歌的主要语句,创造性地编出儿歌句子。如:“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家,翠绿的竹林是熊猫的家……”再比如:幼儿喜欢为故事主人公创造出生活情景,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抓住幼儿这一特点,教师鼓励并指导幼儿在复述故事时加入自己改编的内容,对年龄较小,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讨论,选出一种最好的方法将故事情节发展下去,对年龄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直接提出改编或续编的要求。如在看图讲述故事《猫医生过河》,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来启发幼儿进行补充复述:“小动物是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的?”以此引导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为故事编出多种结果。这既包含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大胆想象和合理推测,同时也反映幼儿对待生活的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课件中的语言游戏,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

幼儿语言的发展依赖于交流与运用,在集体情境下,幼儿一起通过操作键盘和鼠标游戏,能更好地促使幼儿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运用。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此,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中的语言游戏,让幼儿上机操作,边玩边讲,将娱乐与教育融为一体,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增强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使幼儿在亲自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创造交流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故事《小猴盖房子》,在幼儿学会讲述之后,让幼儿通过操作,设计自己喜爱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欣赏。从而在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了幼儿对语言的交流与运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所得”。

(三)测试结果和分析

我们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幼儿在创编儿歌和复述故事两方面进行语言能力测试,结果如表:

项 目

等 次

对 象 创编儿歌 复述故事

好 一般 差 好 一般 差

实验班:大二班 40 19 21 0 21 17 2

对比班:大三班 40 8 22 10 10 14 16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因是实验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用真实情景替代书本静止无声的画面,使教学内容显得更生动形象,更容易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使幼儿认真地观察、大胆地表达。因此,在测试中,实验班比普通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强。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教师把握多媒体课件教学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促进幼儿感知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继续开展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活动,拓宽幼儿的感知渠道,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天地,让幼儿的语言表达驰骋其间。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调动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软件,对创造思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策划,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4、教学的目的不是在于传授语言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感知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5、进一步优化活动结构,追求多领域的知识渗透,使幼儿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