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说“不”,不恰当表扬会伤害孩子
1、父母应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说“不”
  :不理睬"的方法比一般性的不良行为的矫治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技巧性。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e
1、父母应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说“不”
:不理睬"的方法比一般性的不良行为的矫治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技巧性。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保持正常的情绪反应,继续进行目前所从事的事情。面对小孩的不良行为要能够不作任何反应,即不指责,不打骂,不说教,不生气,不哄不劝等,保持正常的情绪反应,继续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当小孩做出令你十分生气的事,你也要克服制住怒气;当小孩做出十分可笑的事,你也不要为他的行为所逗笑。
其二:对小孩纠缠不予理睬,态度要坚决。小孩可能会因为父母对他不予理睬的行为而纠缠父母,对此父母的态度要坚决,不要予以理睬。父母的态度越坚决,小孩的不良行为就消失越快。假若小孩拿出父母最为担心的事来:威胁"父母,:迫使"父母做出让步,这时父母要有:最坏的打算",比如小孩上学前提出要买玩具,父母要作出他大不了就此不去上学的打算。实际上,:最坏的打算"一般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只是一两次的事。可以说,父母态度是否坚决,是:不理睬"技术实施的关键。
其三: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当小孩在父母不理睬之后出现了父母期望性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场或奖励;当小孩因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出现破坏性行为或攻击性行为等难以容忍的不良行为,父母在:不理睬"的同时,要采取如:关禁闭"等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学会对孩子说:不"吧。这样,孩子就不会专横跋扈,为所欲为,蛮不讲理。学会对孩子说:不"吧。这样,孩子就会明白道理,就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就会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不恰当表扬会伤害孩子
很多父母都发现,要想让孩子听话懂事,就要常常表扬他。教育学家们也认为,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
表扬是让孩子的那些符合父母意愿的行为能够坚持下去的非常好的手段。
当你的宝宝虽然踉踉跄跄,但是终于在没有任何搀扶和协助的情况下,把皮球送交到爸爸手里的时候,全家人都会为他鼓掌欢呼:“好样儿的,太棒了!”这时候,他的“感应器”迅速捕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鼓励信号,于是越发卖力气地横冲直撞起来……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表扬是一种强化手段,是使那些符合某种心愿的行为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虽然我们也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是它的作用远不如对正确做法的表扬。
比如,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一直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不是像平时那样走来走去。如果我们对他这种行为进行表扬的话,他可能就此开始保持这种好行为了。对于小宝宝而言,他们问候其他宝宝的方式通常是抓对方的脸,那么当他某次没有“下毒手”,而是友好地抚摩了对方一下时,如果我们迅速表示出赞叹,他可能就此放弃以前的习惯动作。
表扬是非常有讲究的,孩子们需要的是你发自内心的、恰如其分的赞赏。
表扬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教育方式,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表扬可能产生不了任何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伤害到孩子,这一点你有没有考虑过呢?
表扬的常见错误一:过于泛泛,没有针对性
当孩子得意地把我们叫到桌边,展示他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的拼图游戏时,我们充满表情地赞叹:“你拼得不错!”这是孩子需要的表扬吗?不是。
孩子能够“消失”一个下午,把几百张五彩斑斓的小卡片凑成一幅图案,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自信心以及相当程度的观察能力的。从最初的无处下手到最终的拨云见日,他一定经历了很多次从困扰到停滞,从企图放弃到发现转机的过程,这也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所以,如果你能说出“这两片这么相像,区分出来一定花了很长时间吧?”之类的话,他可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哪怕你只是稍微具体一些:“你真是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程啊,每个小卡片都找到了正确的位置。”也比“真不错”三个字让他觉得受用,否则他会觉得你完全不了解其中的难度,或者根本就是在敷衍他。
对孩子们的行为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最好涉及细节,而不只是泛泛。
表扬的常见错误二: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低估了孩子能力的表扬,只能让他们感到不快。比较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全家团聚的时候,我们看到6岁的小外甥娴熟地滑着旱冰来回穿梭,于是和蔼可亲地上前说道:“你真棒呀,这么小就能滑旱冰啦!”谁知小伙子一副被侮辱的样子:“我三岁就会滑了!”然后气哼哼地走了。
有些时候,成年人低估孩子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偏见,但是孩子有着敏锐的触角,他们能够分辨出你的言外之意。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生活老师看到了我的手工作业后掩饰不住地惊讶:“没想到你的手还挺巧的!”我当时的感觉是,因为我吃饭、穿衣服、上厕所总是落在最后面,所以她一直认为我是个笨孩子,所以她根本不是在表扬我。
在一个公平的水准上评价孩子,不要因为你的偏见,让表扬成为对孩子的一种变相的不屑。
表扬的常见错误三:为了表扬而夸大事实
夸大事实的表扬倒是不会得罪孩子,但是,如果父母们打算把孩子捧上天的话,必须要想到孩子在某些时候是会跌下来的。
任何时候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孩子奉若天才,你将会从三个方面伤害到孩子。第一是妨碍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因为他会长期高估自己。第二是孩子会像上瘾了一样渴求赞美,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最后一点是,很多研究都表明,夸张的表扬对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都大大降低。
表扬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肯定细节重于擅下定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说杀死你,只是孩子一种不恰当的语言反应
时间:2005年10月19日 14:25—14:39
提问:guest
回答:陈福国(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专家)
guest:小儿现在3岁5个月,在上幼儿园小班,刚上了一个多月。那天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说他如果跟小朋友争吵,会对人家说“我杀死你”这样的话。老师说这样很不好,害得其他小朋友也学他这样说。我们也有教育他,要求他不要讲这样的话,可是他有时急起来或生气的时候,还是会这样讲。请问我们该如何引导他呢?
陈福国:我们不能说孩子讲“杀死你”,就一定是一种罪恶的内心表现,仅仅是他用了一种不恰当的语言反应,所以我们还得正面理解那些孩子的行为和举动,积极的进行正面的引导,让一些对大家所接受的良好的反应方式来替代那些不良的反应形式。
guest:比如说什么呢?
陈福国:当孩子讲杀死你的时候,他不清楚杀死你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当一个人被杀死了就活不过来了,你这样一个小孩难道就真的希望人家活不过来吗?”当我们的解释很通俗,很有逻辑,也考虑到孩子的满足感,那么孩子就可以被引导得很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衡量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否恰当的尺度
用语言来判断这个问题是不妥当的。如果问孩子爱不爱爸爸妈妈,实际是强迫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而大一点的孩子会故意给出父母期望的答案,有的孩子则不善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仅凭孩子口里说出的:我讨厌爸爸妈妈",就判断彼此存在距离感也是不全面的。我们来想想什么才是衡量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否恰当的尺度吧。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才是恰当的关系呢?
最重要的是确认孩子当前的身体发育、心智发育、认知发育情况是否正常。当然这里一定要将先天性的因素考虑在内。首先考虑先天性的因素,观察孩子的想法和行动是否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平均标准。不是以父母的尺度或期待为标准,而是用客观的尺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心智发育受挫的孩子,有的身体发育缓慢,有的认知能力较差。如果孩子处在对知识产生好奇心的年龄,却只是喜欢玩的话,或是该玩的时候过于关注认知的内容,当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如果排除了先天性的原因,应考虑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因为有可能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时一定要使用客观性的尺度。父母对于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发育指标应该有所了解。本应用客观的尺度进行评价,但有时由于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得尺度本身不够客观而使结果发生了变化。有的父母使用过高的尺度评价孩子,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就会觉得孩子不够聪明,因此对孩子有所暗示,造成孩子出现情感性的问题。之后父母又伤心地说孩子没自信心。结果,就是由于过高的尺度造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
与此相反,有的父母对孩子评价标准过低,认为孩子长大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无论孩子是6岁还是10岁,父母的表现却一成不变,总是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孩子说话,过分地照顾孩子。父母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无形中给孩子传达不要长大的信号,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甚至使得孩子的成长发育发生倒退。父母与孩子形成的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依存关系,或许会让父母感到与孩子的情感距离很近,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样的关系其实是过分的,影响到孩子正常成长的关系并非良好的关系。
当然,3~4岁的孩子不愿与父母分开,恨不得和父母紧贴在一起,这是极为正常的。孩子是通过对父母的依恋,逐渐脱离父母的,也就是说儿童的行为要根据所处的不同成长时期来进行判断。
如果孩子到了脱离父母的年龄却无法脱离父母,仍然依恋父母的话,说明孩子仍需要从父母处得到关爱,依恋状态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只有在孩子的依恋得到满足以后才有可能脱离父母。但是有时候孩子想脱离父母,父母却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而不让孩子脱离自己。这样的行为是相当负面的。有时孩子黏着父母,父母会误以为是孩子爱的表现,但这是依恋,而不是真正的爱。
所以,如果尺度不够客观,往往无法对孩子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没问题变成了有问题,或是试图掩盖问题或没意识到问题的出现。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父母应该多留心观察周围的同龄孩子的情况,了解必要的儿童成长发育知识。如果孩子的行为的确与年龄不符,证明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距离感。这个距离是指父母与孩子间情感距离,并不是指孩子与父母的空间距离。
孩子的行为和情感体验是否符合他的年龄段呢?父母是不是总觉得孩子很小呢?孩子是不是经常做出异常的举动呢?孩子现在暴露出的是什么问题呢?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反映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
身为父母,你是否因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苦恼呢?孩子是否不合群,或是在外面胆子太小,或是到处管闲事呢?是不是经常会被老师请去,说孩子影响别的孩子学习呢?孩子不听话是吗?孩子很容易烦躁是吗?孩子的要求没完没了是吗?一点点小事就哭鼻子或发脾气是吗?如果不是先天性因素,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由于情感距离而产生的。
现在的孩子智力发育很快,但是心智和情感的发育却跟不上。这其实是由于父母们将育儿的重点过多放在智力发育上,而忽视了情感发育的结果。孩子在情感方面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而无法健康的成长。父母们生怕孩子长身体营养不够,而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食物,甚至有些孩子出现了营养过剩的情况,而孩子的心灵成长却由于养分过少而出现营养不良。
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距离感。但是现实中孩子的状态如何,却是是否存在距离感的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孩子更喜欢保姆或是和爷爷奶奶更亲近,也说明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距离。不要因为孩子和自己不够亲近而感到难过,多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距离感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