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父母怎样培养宝宝的创造性,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022-06-10 18:39: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父母怎样培养宝宝的创造性

  创造性不仅仅表现在绘画和其他艺术领域,它更根本地表现为我们思考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创造性在婴儿早期就开始展露了,它什么

1、父母怎样培养宝宝的创造性

  创造性不仅仅表现在绘画和其他艺术领域,它更根本地表现为我们思考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创造性在婴儿早期就开始展露了,它什么时候出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们如何通过对自身、他人及周围世界的探索来发展这种创造性。

  婴语故事

  妈妈往我脚上套了个什么?我抓,我抓抓抓。哇,被我拽下来了!尝尝这个……咦?怎么啦?啊哦,掉下来了……我干的?呵呵,有意思!专家点评

  宝宝把袜子拉了下来,然后送到嘴里……这在大人的思维世界里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大人的思维已经形成了定式,而宝宝却仍然具备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智力的精华。独创性强的孩子在思维的过程中比较客观、实际,有主见,乐观。

  父母应该怎么做

  1.不要不眨眼地盯着宝宝

  妈妈时刻不离宝宝,会让宝宝感觉到自己不论是在玩,还是在做事总是被监督着,使宝宝放不开手脚,更谈不上创造了。久而久之,宝宝既无自信又缺乏主见。

  2.不要过度评价

  经常评价宝宝的行为会使宝宝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宝宝会忽略自己的意愿,一心迎合别人的意愿。宝宝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玩得是否高兴,而不应该过分考虑别人的评价。

  3.不要和别的宝宝比

  经常把幼儿们放到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在竞争中只有一人是胜者,每个宝宝都想做第一名,从第二名到最后一名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频率,每个宝宝出于自己不同的波段,硬性评出名次,和其他的宝宝比,对宝宝有害无益。

  4.不要给宝宝太多压力

  家长总期待宝宝们能够达到自己的某些要求。这给宝宝带来压力,使得宝宝不能够自由、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潜能。5。不要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经常告诉宝宝应该参加什么活动,而不是让宝宝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宝宝的能力,如不能把衣服弄脏了,凡事都要先报告等。

  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自由地玩耍是很重要的!当宝宝玩玩具玩得尽兴的时候不要打断他们!对他们而言,玩就是学,学就是玩,玩得尽兴也就是宝宝学得认真的时候。宝宝需要时间和机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玩!宝宝需要以他们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天赋,父母要呵护宝宝这些宝贵的创造力!

有一个小女孩处于绘画敏感期时,一天到晚带着纸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教室里,走廊上,有时就干脆趴在地上画,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创作状态。她的床紧挨着墙,午睡时老师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来站在床上,捏着一根短短的铅笔头飞快在墙上画出一幅画。这幅画几乎是在一分钟内完成的。让人惊讶的不仅是她的行为,还有她的作品:墙面上出现了一个乘着降落伞从天而降的小女孩,两条辫子向上飞舞着,狂喜的笑容,精灵的眼睛,非常生动!这种造型成人根本无法想象!

有时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让人惊奇赞叹,但有些人却认为创造力只是个别孩子的天赋,并非普通孩子也能拥有的。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就会发现,其实创造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

很多妈妈可能都看到过,自己的孩子拿出她的洋娃娃在做各种游戏——有时候,她把你的绒线针拿来给娃娃打针,因为她想布娃娃会生病的;有时候,她又拿来一根绳子,两头各系上一个纽扣,当作听筒,给娃娃检查身体;有时候,她用手帕盖在娃娃的身上,一边拍娃娃,一边还唱着儿歌哄娃娃入睡……

幼儿园里,孩子用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告诉老师:“这是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好多的小动物”;“那是一个很好的儿童乐园,里面有飞机、飞马、飞碟……”

活动室里,一群孩子在玩着角色扮演游戏:“售货员”满面笑容地接待着“客人”,“妈妈”带着孩子在挑选自己喜爱的各种玩具,有小飞机,有小汽车,有建筑模型,还有洋娃娃、小皮球等。而这些玩具正是小朋友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捏出的橡皮泥作品。

正如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细心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孩子,看看他们在于什么,在做什么游戏,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不简单,创意就像工厂里的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头脑中生产出来,仿佛根本不受任何束缚。

成人的创造力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针对性。相对而言,孩子的创造力自发性较强,针对性较差,表现的活动及领域相当广泛。这在幼童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创造力几乎在所有活动中都能发现。他们没有强烈的目的性,没有行为模式,不受规范、习惯的制约,思路开阔,自由空间较大,最充分地表达了现有的水平。这也是孩子常常让大人惊喜的原因。

父母要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一定就是要让他达到科学或艺术的最高峰,即使是在普通的生活中,创造也能让孩子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还要意识到,对孩子来讲,创造不应该具有“职业”的味道,而应该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请相信你的孩子,他完全具备天才所拥有的创造性;也请相信你自己,作为一位好家长,你一定能保护好孩子的创造性,并使其在孩子的未来成长中大有作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是可以培养的,只要父母多在意孩子的一些独特的思维,不要用老旧的框框将孩子框住,对孩子的想象力多些鼓励,多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思考是锻炼孩子创新性思维的最好方法。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拥有:异想天开"的能力。

  小米今年5岁,最喜欢听妈妈讲灰姑娘的故事了,这天晚上睡觉前小米又让妈妈给她讲灰姑娘的故事。于是妈妈又讲了一遍,看着眼睛瞪得大大的,还意犹未尽的小米,妈妈说::小米想不想知道后来灰姑娘和王子之后是怎么生活的啊?":想知道,妈妈告诉我吧?":想知道的话小米就得好好睡觉,等到小米睡着了灰姑娘就会到小米的梦里面告诉小米了。":真的吗?":是真的,只要你闭上眼睛认真地想着灰姑娘和王子会怎么生活,她就会来了。"小米听了妈妈的话认真地闭上眼睛想着灰姑娘和王子的生活,慢慢地小米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小米醒来就告诉妈妈::灰姑娘真的来看我了。她坐在她的南瓜马车上,而且穿得非常漂亮,她还带我到了她和王子的宫殿呢!"小米继续激动地讲述着自己的梦境,讲述着灰姑娘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儿,王子爸爸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他们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等。

  真的会发生这么神奇的事情吗?其实小米的妈妈是利用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简单的道理,她告诉小米只要小米认真地想着灰姑娘会来,其实这就是让小米:日有所思"了,小米睡觉前一直想着灰姑娘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么灰姑娘出现在小米的梦里也就不奇怪了,而小米讲述灰姑娘和王子的生活也正是她日常生活在梦境中的一种反射。

  小米妈妈通过自己的引导达到了让小米自己想象、自己讲述的目的。这样既锻炼了小米的想象思维能又增强了小米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婴儿创造性的激发与培养

华盛顿大学的格林斯潘曾举了这么个例子。有一位母亲发现她八个月大的儿子玩球时,有时用手推球,有时用鼻子推球,并且还嘻嘻哈哈,她就觉得儿子不大正常。所以只要看到儿子用鼻子推球,她就扶着孩子的手教他要用手推球。这样孩子进行试验的喜悦再也没有了。而另外一位母亲,看到孩子有时用鼻子推球,有时用手推球,在用鼻子推球时显得特别高兴。这位母亲觉得这挺好玩,像玩足球,于是就趴下用脑门推球了,而且显得特别开心。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第二位母亲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试验、探索的机会,她在发挥孩子创造性方面做得不错。

关于婴儿什么时候有创造性的问题,不同的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要到14个月左右才开始有创造性,可是哈佛大学专家杰罗姆.卡根认为婴儿可以做一些看来反映他智慧的合理的事情,但他不认为这属于创造性的范畴。他说大雁南飞,我们不说大雁有创造性,因为这仅仅出于本能,它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然而,越来越来的人坚信,婴幼儿是有创造性发明能力的,他们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创造力是人们(包括幼儿)在各个领域,以不同的质和量的水平,产生新东西(包括思想、观点)的能力,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只要对个人而言是以前不知道的即可谓新。现在,尤其是在涉及儿童创造力时,被普遍接受的是广义的创造观。

布朗大学的利普斯特教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拿了两张纸给婴儿看,一张是灰色的,另一张上面画了条子,而婴儿却选中了有条纹的那张纸。利普斯特教授认为,婴儿有能力选择比较有意义的画面,也会选择比较舒服的姿势。所有这些都表明婴儿已经出现了创造性。

如何激发和培养婴儿的创造性呢?上述例子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大人和孩子玩的时候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1.尊重 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创造型的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父母特别要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其次,要尊重儿童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家长要理解、保护和激发这些表现创造力的火花,使之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例如,笔者曾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一名3岁的儿童跑到嘉宾前玩积塑,家长急忙想让他回来,笔者问他做什么, 他大声回答:“我给你们做一个电扇,你们太热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想象力。

2.宽容 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模而感到焦虑和不安。儿童也会如此。而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家长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的好问、好动行为,不要对孩子做出许多限制。鼓励孩子表现出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等,使孩子在一种轻松、自由和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

有时,这样的孩子可能不合群,但要理解他们。例如,一个2岁的女孩,一连几星期坐在一边看别的孩子嘻嘻哈哈地玩。有一天,这个女孩看到几公尺以外的地上有只公鸡,她忽然冒出一句“那是鸡吗?”的话来。心理学家分析,这个女孩是想把周围环境搞清楚以后才出去玩,又过了几个星期,小女孩走出去,一鸣惊人,用积木搭个房子,比任何孩子都更精彩、更细致。如果当初在她观察时,就强迫她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她不但会感到不自在,而且不会有这样的创造。

3.激发、鼓励 当婴儿表现出创造性想象时,家长要做“助产婆”。与孩子共同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可以问,如果你会飞,你会怎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4.即使是残疾的或智力低下的孩子也应当给他们发展的创造性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更应让有残疾的儿童自由发挥,因为他们往往比一般人聪明,由于肢体不听指挥,所以他反而更会想出其他办法来达到目的。残疾儿的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基于教会孩子想正常人一样活动,以至于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特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例如,有个运动机能十分低下的十五个月的孩子还不能翻身或爬行,可在做实验时,人们扶着他坐着,他却用自己的方式翻倒,然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爬过去拿出玩具,并又照原样放好。他的家人都为此感到意外。事实上,他们教过他多次拿玩具的方式,他都没有学会。

总之,怎样让孩子的创造性充分发挥,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

特别要避免下列做法: 对于孩子的幻想,成人很草率的加以否定并消除 对于孩子强烈的用手操作的活动愿望加以限制 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探索过程的错误过分的强调,并以此为由对某些操作活动加以限制 成人过分强调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言语能力 对防止做错事、惧怕心理与胆怯心理的过分强调来自同伴的压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