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学前教育重要性
1、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
许多幼儿教师从形象上来看,都像“礼仪小姐”或“礼仪先生”。他们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外表代表着幼儿园的风貌,尽力使自己的穿着打扮美
1、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
许多幼儿教师从形象上来看,都像“礼仪小姐”或“礼仪先生”。他们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外表代表着幼儿园的风貌,尽力使自己的穿着打扮美丽大方,说话声音委婉动听,而且还能注意自己的“内功”对家长所产生的影响,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实行微笑服务,热诚欢迎家长来到幼儿园,坦言自己的实际困难,参与儿童保育、教育活动。这既使家长萌生了“幼儿园是我家”和“宾至如归,,的主人感觉,又充分发挥了家长的观察者和决策者的作用。例如,有位双胞胎母亲,在孩子刚入园时,就向值班教师提出要求:将孩子分在同一个小班,以便小哥俩能相互照应,尽快适应集体生活。1周以后,她又提出要将小哥俩分在不同的班级,以免他们因见面多而好争吵的毛病加重,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小伙伴。又过了1周,她再次提出要将孩子合在同一个班级,由于兄弟俩在园一天不见面,回到家里以后并没有变得很亲热,而是仍然喜欢争吵,且接送孩子时很不方便。带班教师及时向团长反映了这位母亲的要求,实现了母亲让孩子更换班级的愿望,并告诉她:孩子是否好争吵与在不在同一个班级并无多大关系,关键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这位母亲非常感动,觉得拥有300多人的幼儿园能随时听从自己的“调遣”,反映出园方的确是“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后来变得格外乐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成了教师的忠实助手。可见,教师把家长当作“嘉宾”或“上帝”,就能赢得家长的友好回报。
教师成为幼儿园的迎宾者,是学前教育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幼儿进入哪个幼儿园,是有指令性计划的,要么按照幼儿户口所在地、居住的区域来硬性规定,要么按照父母的工作单位来划分确立;而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家长在“择园”甚至是“择师”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把孩子送到自认为是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教师那里去,而无人间津的幼儿园则要被社会淘汰,不被家长所选择的教师则要面临下岗的危险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学前教育重要性
学前教育重要性是什么?学前教育是人生进入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3、学前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后由德国学者腾尼斯译成德语geneinschaft,意为社区、团体、共同体、公社;接着又由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其译成英语community,拥有了更多的地域含义;我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将其译为中文“社区”。
中外不同的学者对社区概念的界定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有一特定的地域。例如,美国学者戴维·波普在《社会学》专著中指出:社区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日本学者横山宁夫在《社会学概论》读本中提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
我国学前教育专家黄人颂不仅给“社区”下了明确的定义(“在一定地域里,在生活上互相联系,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群就是一个社区”),还首次揭示了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人口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梁志燊教授在论证社区含义[“一种区域性或地区性的社会,社区范围(人口与地域)有大有小,是社会的实体,取决于社区成员间的互相关系(交往频率、范围、情感、意向和价值倾向的特点和一致性程度),这些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纽带”]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社区教育的概念,她认为“社区教育是指社区内为儿童或全体居民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并躬身实践,带领年轻的学者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探索社区学前教育这一崭新的课题。
笔者认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社区离不开一定的人群;社区人们的社会活动及互动关系);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为共建共享共发(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幼儿园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幼儿园要密切与社区的关糸,就必须遵循优势发展、互益发展、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等原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瑞典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机构
1、日托中心。招收0-6岁儿童,全年开放,每周5天,每天12小时,混合年龄编班。在0-3岁儿童的班级中,每班有10-12名儿童,2-3名教师;在4-6岁儿童的班级中,每班有15-20名儿童,3-4名教师。
2、托管中心。招收4-6岁儿童,每天开放3小时,每班有20名儿童,1名教师和1名教师助手。
3、学前教育中心。招收学前儿童,每周开放几次,父母或保姆陪儿童一起来中心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安排的,父母和保姆通过耳闻目睹和直接参与的形式来获得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技能。
4、家庭日托。父母雇请保姆在家里教养0-6岁的儿童,政府规定每个家庭日托招收的儿童数最多不能超过4名。此外,还有儿童护理中心、公园游戏场所、玩具图书馆、视听辅助机构等学前教育形式。
二、学前教育目标
瑞典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得到完整的发展,强调让幼儿在体力、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使幼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具体目标是:
1、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社会性、情感、体力、语言、智力的发展;
2、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使幼儿能了解、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能尊重、接受外国的文化;
3、使幼儿学会理解自己及周围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民主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责任感。
瑞典学前教育的目标涉及到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两大方面,但比较重视幼儿的多元文化教育。
三、残缺儿童的教育
残缺儿童主要是指身体残疾、智力落后、听觉损失、视觉残疾、言语障碍、医疗障碍和有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的儿童。瑞典通过科学研究表明,对残缺儿童进行单独教育弊大于利,所以主张把残缺儿童和正常儿童放在一起进行教育。为了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瑞典重视对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训练,注意降低教师与儿童的比例。
四、学前教育的师资
教师在任职前一般都接受过2年以上的高等教育,任职期间可自由选择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但必须达到21-40小时的学习时间;教师助手则要在中等学校接受过半年以上的专业培训,工作以后可继续深造、转为教师。
男女教师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瑞典男性幼教工作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早在1985年就已占到28%,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学前教育的原则
学前教育的原则是指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 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 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