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错位应引起重视 孩子的性别教育你上心吗
1、性别错位应引起重视 孩子的性别教育你上心吗
主持人的话 近日,22岁的上海“小伙”终于来到了医院做变性手术,开始实现其从小以来做女人的梦想。据他自己透露,他从
1、性别错位应引起重视 孩子的性别教育你上心吗
主持人的话 近日,22岁的上海“小伙”终于来到了医院做变性手术,开始实现其从小以来做女人的梦想。据他自己透露,他从小就自认为是女孩,一直有着做女孩的冲动。长大以后,还是决心通过手术来彻底变成女性。专家认为,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还应该加强性别角色的教育,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这一点。平时,你会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吗?
不想女儿像我一样男性化
父亲是军人,他不喜欢女孩子过于矫揉造作。印象里高中毕业之前,我没留过长发,总是跟男孩子在球场上踢球乱奔。中性化的我从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
上了大学,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发现周围的女孩子们个个会打扮,懂得撒娇懂得发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完全不像女生。我身边男性朋友不少,可他们从来都是把我当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认知突然被唤醒,我开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样长发飘飘,莲步摇曳。当中的转变大概经过了一两年时间,这中间我特别痛苦,甚至有过邯郸学步的挫败感。
如今,我有了女儿,仿佛是补偿似的,我特别重视对女儿女性意识的培养。花花绿绿的小衣服小裙子堆满了橱柜,她跟着音乐扭动腰肢时我总是大为鼓励。我告诉她做人要勇敢坚强,但也纵容她小小的撒娇。我告诉她,把自己打扮得清爽漂亮也是女孩子的本事。女儿上小学了,人人都夸她是个甜甜的小淑女。
当儿子对化妆品感兴趣
晓尘31岁公司职员
儿子长到三岁半,突然对我的那些化妆品有了兴趣,觉得我的那些小瓶瓶罐罐特别神奇,于是也嚷着要。刚开始我对他的这种倾向蛮紧张的,可仔细观察后发现,儿子其实只是对口红的旋转设计,对化妆品的色彩感兴趣。这下放心了,我拿了支口红给儿子,请他代为保管并告诉他这东西男孩子不需要用,不过当妈妈需要时,他可以把口红转出来帮妈妈涂一涂。对此,儿子很乐意配合。
过了段时间,我妹妹来玩,儿子看她指甲上花花绿绿,非常好奇。“这是什么呀?”“指甲油。”妹妹一时玩心大作,拉着儿子就把他的手指甲也涂得红红绿绿。小孩子哪里懂这纯属恶作剧,他只觉得这颜色煞是好看。我一回家,就见他翘着两个小手指,兴冲冲地跑过来向我展示他的彩色指甲。小家伙还追着我问:“好看吗?”这种女性化的倾向怎么能助长,我和老公统一口径,一致装出很反感的样子,告诉他男孩子涂指甲油难看死了。儿子似乎有些沮丧,我安慰他说:“男孩子的漂亮不表现在嘴唇或指甲是不是亮闪闪,而是表现在他是否勇敢是否有责任。你看爸爸涂这些东西吗?不涂的。可是爸爸因为勇敢可以保护妈妈和宝宝,他一样很漂亮。”
虽然儿子对所谓的责任感还似懂非懂,不过对于“化妆品是小姑娘用的”这个概念却清晰地树立了起来。第二次,妹妹还要给他涂化妆品玩,儿子没再上当。
从小让他们不串角色
周女士36岁职员
儿子和女儿是对双胞胎,刚落地时,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虽然是一儿一女,但我们总是喜欢买同样的衣服来打扮他们,每次别人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家伙都会忍不住围上来看,做父母的总是特别自豪。
他们长大一点,我们便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买衣服再也不是一式两份了。我给女儿梳起了小辫子,刻意把两个孩子打扮成不同的形象。洗澡时,我带女儿,儿子跟爸爸。我告诉他们,女孩和妈妈一样,男孩和爸爸一样,两种人是不一样的。
等他们上了幼儿园,我给他们分了房,当然,房间的布置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不用我们提醒,他们自己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要一样。在学校里也有了各自不同性别的玩伴。我觉得性别角色教育宜早不宜迟。
慎防性别错位
杨雄46岁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变性这个话题已不再陌生。我们对于变性的态度已变得理解和宽容了,但从中也引发出了一系列青少年性别教育的思考。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也带来了一种遗憾。有了女儿还想要个儿子,有了儿子也想要个女儿。再生一个不可能,就只能动点小脑筋,给男孩梳个辫子穿个裙子,靠男孩女养或女孩男养来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需要。起初是好玩,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形成模糊的概念。性别教育看似简单,但教育不当就会出现性别错位。我认为在孩子2岁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知自己的性别,幼儿园共用厕所是要坚决反对的。从小不注意性别教育,可能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孩子晚开口,应引起父母的重视
一个鲜活的例子,引人深思
到了三岁多还是说不清。我开始怀疑了,就带孩子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查,结果是由于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使他不能听到来自外界的、完整的语音,如:z、c、s等高频的音,他是听不见的,同时他听到的其他音也不准。这样就造成他说的话,别人听不懂。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上了助听器,并跟着医生练习发有关方面的语音。现在已经过3个月的训练,他已经能够发清楚好多语音(他的发音器官没问题)了。
该男孩父亲说:我工作很忙,但每周的矫治我总是要挤时间参加。我可以从医生那儿学到方法,回家给孩子训练。按照孩子现在进步的速度,我相信上学前能跟上同龄人。至于助听器,我认为就象戴眼镜的孩子,戴上后就与正常的孩子一样了。
儿童的言语发展是随着儿童整个生理发展而发展的,什么年龄该说话了,什么年龄能说词了、句了,都有一个自身发展的轨迹。如果由于某某原因延缓或阻碍其发展,就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父母要改变观念,发现孩子迟开口或者说话不清楚的现象,要及时向有关医生咨询,寻求帮助。
据美国的语言病治疗师介绍,在美国小儿不会说或不说,父母会想到是不是有病,绝不会坐等。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掌握这个年龄应该掌握的东西。
小儿言语发展迟缓或者有障碍,在美国大约占三岁左右正常人群的百分之十至十五。我国刚刚重视这个领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造成孩子晚开口、或口齿不清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学者说,儿童言语发展迟缓或者有障碍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有些还在探索中,常见的有这样一些:
1、缺少环境刺激或刺激不当。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给老人、保姆看护。他们能给孩子温饱,却不跟孩子交流,不能有计划地让孩子听各种声音,孩子的言语功能发展自然较迟缓---开口迟、用词造句能力低下;
有的家庭不和,关系紧张,激烈性语言多,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胆小、不安,正常的言语发展也会受到抑制;有的父母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而忽视与孩子进行以生活为内容的交流性的言语,以至孩子在简单的生活交流中感到窘迫、而少言语。
2、孩子本身能力发展的问题。
比如:孩子在听到外界的声音或指令时,他的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叫一个两岁的孩子把杯子递给我,他会去找杯子而不是碗。假如他不知道去拿杯子,而拿了其他东西,有可能他不会把“杯子”的读音与现实生活的杯子联系起来。
同样,问一位稍大一点的孩子:“你的家在哪里?”他会迅速搜寻已经在头脑中的信息回答你,住在某区或某条街、某号,而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不太健全的,他会拿出刚才走过的路线回答你,往这里走,再往那里拐。
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属于孩子本身能力的问题。所以,提高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言语表达极有帮助。
3、听、说器官的正常发育与否对孩子听力及言语的影响。
孩子的口齿结构、软腭发育是否正常;孩子的舌系带有否粘连等等,都会对孩子的言语发展形成障碍。这些器官的发育问题,应有专门的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然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矫治。
4、与父母遗传有关。
一般家庭中有晚开口情况,他的后代晚开口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有的是没有原因的晚开口,到时就会说了。这种人在晚开口孩子中属极少数。
总之,原因有多种且复杂。我们父母只要发现孩子迟迟不开口,或者只能发一两个音节,与同龄人相比发展比较缓慢,就应该向有关医生咨询,寻找原因,争取找一点得到帮助。
儿童学习语言和言语的最佳期和关键期
三岁前是儿童学习语言和言语得到快速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如果有言语发展的问题,也往往容易被父母忽视。 但是这个时期,如果发现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到五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不但词汇量增多,发音越来越清晰,而且组词造句的能力也大大增强。这个时期儿童言语发展的差异容易显现。如果孩子有差异,父母应该理智地去求助有关医生,因为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必要的帮助、指导、矫治都是有效的。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给五岁以后的患儿矫治,难度大,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小。因为,过了儿童言语快速发展的时期,纠正起来较有难度;再加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的差距大,短时期想赶上,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不要错过儿童言语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扭转孩子错位的性别意识
问:同性恋是怎么样产生的,会不会和我们做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在相关的教育上应该注意什么?
答:同性恋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因素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父母特别想要个女孩,结果却生了男孩,父母就会无意识地以女孩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也在无形中给了孩子造成了混乱的性别定位。
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家庭中缺席,孩子就会更多地学习与自己相伴的一方父母的性别特征,如果女孩长期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或者男孩长期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建立自身性别的学习机会就少,很可能学习异性父母的性别特征就多一些。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女孩可能就有男孩气,而男孩就表现出女孩气,性别特征不够明显。如果是离婚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建立起自身的性别意识,应该让孩子和同性的亲人或者朋友多接触,给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有些父母本身的性别扮演就很模糊,如母亲是个强势的企业领导人,外表也一直保持中性特征,那么她的女儿从母亲这里学习到的也是偏男性的性别特征。因此,父母本身的性别示范作用很重要。
问:前两天,我在用电脑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女儿和同学的聊天记录,才发现她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暧昧的同性关系,我该怎么样去和女儿谈谈这件事情呢?
答:虽说当今社会的风气日渐开放,但同性恋仍然在禁区的边缘游走。很多青少年同性恋仍然挣扎于对自身性倾向的认可,也许还没有向父母或同辈人公开自己。他们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泄露,从而引起他人的鄙视。在医学临床上,也难有手段去认证真假同性恋。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们聊天的方式,了解其真实的心理状态,方可作出判断。
父母需要做到多了解同性恋,明白这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不同的性取向。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在自己内心不歧视孩子,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自己的包容之心。尤其是面对横行的艾滋病,父母更有义务与孩子平等、相互尊重地进行恰当的沟通,告诉他们相关的性知识,以防止对孩子不利的性行为的发生。
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父母的宣战。首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取向,如果孩子为此而感到痛苦,家长也无能为力,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让孩子意识到无论自己怎样,父母都是能接纳和爱自己的,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不分性别”教育孩子
从怀孕得知胎儿性别的那一刻起,妈妈们便对胎儿进行性别定位。如果是女儿就希望她“体贴可爱”、如果是儿子就期待他“聪明勇敢”。甚至在准备新生儿用品时,也会在颜色的挑选上陷入性别因惑。
然而这一切只是家长传统思想的期望要求,并不代表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特征。
要让孩子真正发挥才能与资质,为人父母得从最简单也最容易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性别意识”中抽离,才能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用“不分性别”手法教育孩子
区分男女性别的教育手法,将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减少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相对地,用“不分性别”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但可让子女成为具备多种性向的人物,在情感的表达上也不会踌躇不决,且自我满意度较高、也较为自信、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即使遇到问题,在处理的态度和手法上也较圆融周详。
女儿喜欢耍刀玩剑、儿子喜欢玩洋娃娃,性向上会否有问题?家长们可能太多虑了,并非让男孩子学插花,他就会变得有同性恋倾向。一般只是因为父母给孩子的游戏种类,不但少且刻板等诸如此类。
美国有项研究显示,女孩因性格喜好趋向去参加足球队或学跆拳、柔道等,在社会适应能力上也比较优秀。倘若只为了社会的既定认知而限制了孩子原有兴趣,这也就限制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多样性。这种观念上的偏执不得不去认清。
爸爸应常和孩子玩耍
爸爸常常陪孩子玩耍,能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刻板性别定位的影响。然而爸爸一般都忙于工作,面对孩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情况下,父母亲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向教育?
专家指出,只要一有机会接触孩子,爸爸就必须用心去感受,与孩子进行交流。如当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时,要对孩子的情绪作了解,先去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爸爸也能体会他的悲伤。并告诉孩子,人会悲伤是正常的,无须忍耐,进而再告诉他处理情绪的方法,或者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通常孩子都会听,而且可促进父子关系。
爸爸通常比较喜欢用“活动身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找出父子相处时的乐趣。不论一起去公园或看棒球赛,甚至只是去散散步、骑单车等,只要能陪孩子一段时间,就能影响他(她)的一生。
找出孩子的气质
专家分析,基本上男女因生理而在性向上有所不同,在了解男孩和女孩的特征之后,以“不分性别”来教育孩子,会让孩子的未来更丰富多彩。
男性特征对事物集中力强、擅长积极性竞争
1?犌楦斜硐值牟煌?:男性表现事实的性向较强,当然也有悲伤的情感,但不像女性那样显著地表现出来。相反,悲伤和痛苦的情绪,会以生气的方式来表现。
2?牭ヒ皇孪畹募?中能力:男孩子可以对单项玩具,如积木、汽车集中精神地玩。一般来说,男孩子是属于为了忘记内心的混乱状态,而专心以身体上的激烈活动来转移。
3?犠宰鹦挠牒闷嫘那浚耗泻⑾不侗硐殖鲎约核?处的状况,自尊心较强,好胜心也强,所以很重视事情的结果。
女性特征感情丰富、具协调性
1?牳星楹芊岣唬号?孩只要觉得悲伤就会哭,比男孩子感情丰富,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反映在表情上。
2?牫s靡?喻方式来表现:女性在悲伤、害怕、羞耻与罪恶感等全用否定的想法以言语来表现。相对于男性,在行动的表现上较少。而感情在行动的表现上,男性是以直线的攻击方式,相反,女性是以回避、言和或自责等方式来表现。
3?犛镅苑⒋锬芰?较早:大家都知道女孩在语言表达上比男孩来得早,社会性的官能认知也领受较早。女孩子对于周围的人和事都比较重视,尤其重视家族关系的联系。
培养具攻击性的女孩&
感情丰富的男孩
若以“男孩是攻击性、女孩是情感丰富”两分法来解读孩子的行为,会有失准的时候。这是因为除了性别特征,孩子也会根据其内在感觉和行动状况,而有不同的反应表现,往往因为被刻板的性别表现要求,而没有表现出来,实际上男孩、女孩都有基本人性。
1?犈?孩也会动怒:这里指的动怒,是指对周围事物有积极反应的情绪。由于女孩子被要求要“含蓄”,因此很多情感表现方式都有限制。虽说男孩比较容易动怒,但实际上只要抛开女孩的束缚,女孩子对自身的事物也会以积极的情绪来反映。
2?犇泻⒁灿星楦斜硐郑浩涫的泻⒁灿凶约焊惺艿降母芯酰?会清楚表现在脸上或用语言来表达。只是和女孩比起来,会让人觉得喜怒不形于色。
3?犈?孩也具攻击性:一般来说,男孩在性向上比女孩子更常用身体行动来做出击反应,然而女孩偶尔也有激烈的行为出现。
偶尔角色交换会比较好
孩子身上其实同时具有“男孩特质与女孩特质”的不分性别气质,只是父母在无意识下,要孩子“像个男孩”或“像个女孩"的要求下,使男孩和女孩的性别不知不觉定位化。若要采取“不分性别”教育态度,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根据性别在情感表现上的差异很小就开始,这除了是因为生理上的不同,还有社会认知与父母无意识的观念灌输等多种原因的使然。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其理由是根据两性的情感表达特质自然衍生而成。男性在传统上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而女性在传统上也要负责照顾家人和教育子女的工作。
当女性在照顾孩子时,可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就能了解他心中的想法、有怒气时也能尽量克制,这些女性特质对人的敏感度及温暖度的社会性表现,似乎比较适合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而男性能将怒气做最大化表现成为爆发力,又将负面情绪的恐惧、悲伤、痛苦等,做最小化表现的这种特质,刚好适合在社会上竞争。
另一方面,母亲对于女儿比儿子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丰富,例如在念“看图说话”时,为了配合图画中的情景叙述语句时,替女儿念的话,会大量使用快乐、悲伤、恐惧等感情用语,却减少攻击性的行动力叙述。然而替儿子念的话,情况就相反,会增加行动叙述而减少情感描述。像讲故事时,会为女儿强调“漂亮的公主”,对于男孩则强调“勇敢的男孩”。
这也就是父母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希望女儿减少攻击式的跃进反应,也不希望看到儿子有悲伤怯弱的表现。父母偏执观念将无法培育出回归人性化的不分性别的孩子。
让孩子自由表达情感
1?牬幽盖卓?始抛弃既有观念
孩子最初接触的人通常是母亲,所以性别意识的观念启蒙也是来自于母亲。一般来说,母亲会觉得女儿和自己比较亲,不仅是性别特质相似、行动上也更亲密,还有自己想表达的情感,通常女儿也比儿子更能理解。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让儿子学习在情感上的表达方式的机会,母亲本身不应设限孩子性别,才能给予最适当的教育。
2?牪蝗デ康骺贪宓慕巧?扮演
“你是女孩所以要文静”、“你是男孩所以要勇敢”,在要求孩子时不要加注“性别”的说法,孩子要文静还是勇敢,只是对身为一个人在气质上的要求,无关乎性别。因此,与其说“你是男孩所以……”或“你是女孩所以……”,还不如强调“我是我”的观念。
3?犞圃彀职钟牒⒆酉啻φ氖奔?
虽然男性对人的情感敏感度较女性低,但他最适合与孩子相处。根据调查显示,常和爸爸相处的孩子,女儿比其他孩子更具竞争意识或采取主动出击的表现方式,而情绪上的反应也相对减少。儿子则比其他孩子在情绪的表现上更为丰富,在攻击性上也会减少。因为爸爸的开放特质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本能所反映出来的情感。
特别是男孩子需要有情感表达的范本,所以需要与爸爸共处的时间。妈妈对两性特质较敏感,抚育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女孩子更女性化”、“男孩子更男性化”的倾向。而爸爸相对不会去强调性别的教育方式的特性。
4?牳?孩子多样化的游戏经验
因为“觉得”男孩喜欢汽车,女孩喜欢洋娃娃,所以毫不考虑就以此标准购买玩具给孩子是不当的做法。与其以性别来区分玩具或游戏方式,更应该用性格及本身性向兴趣来决定,并增加玩具性质的多元化。
不强调性别,孩子前途更宽阔
人的潜力往往会被局限在预设立场而无法发挥,若能去除心理障碍,其实什么可能性都会出现。男孩女孩都能“文武双全”或者“理性与感性兼顾”。
若女儿跑来要求说“我要去踢足球”,你该高兴女儿有旺盛的体力和健康的体格,儿子突然说“我想学插花”,那么更应高兴他具有柔软的心与审美意识。
只要父母本身不设限,那么你会发现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差别都不大,因为他和她一样都能积极竞争而又情感丰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