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家:"啃老族"与6岁前所受不当教育方式有关
1、幼教专家:"啃老族"与6岁前所受不当教育方式有关
不知何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啃老族”。“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
1、幼教专家:"啃老族"与6岁前所受不当教育方式有关
不知何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啃老族”。“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买单,而且花销不菲。“啃老族”年龄通常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儿教育专家则认为,“啃老族”的行为与他们在6岁前受到的不当育儿方式有关。对6岁以下儿童宜实行“粗放式”管理,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等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品格。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成年以后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
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说:“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
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学前教育硕士李俊杰说:“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专家认为,让孩子自己吃饭,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对以后孩子学写字、学画画以及培养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
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
幼儿教师徐帮强说,现在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关注不够。实际上,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他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专家提倡对6岁以下儿童实行“粗放式”管理。李俊杰说,“粗放式”管理,就是要给孩子自由,有“放手让孩子‘犯错误’”的勇气,不要过多加以束缚;其次是对孩子要适度保护,因为毕竟孩子还小,容易受伤;再者,就是给孩子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无锡幼教眼中香港学前教育
――编者
目前,我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而在香港,那里已有一整套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2007年3月26日-31日,无锡市教育局“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研究”课题组一行19人赴香港进行了专业早教机构考察,“所到之处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经济状况,尤其是早教发展让我们耳目一新”。
一座幼稚园,一个特色
香港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规定:学前教育课程要兼顾儿童体能、智能、语言、美育、情绪及群性的整体发展,指儿童在园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全班及分组学习活动、音乐、故事、美劳、游戏、在户外户内进行的各式各样活动、排洗、进食、休息和健康检查。
在香港,大多数幼稚园是私立的,园长们个性独特、思想鲜明,有着自己的一套办学理念,于是一座幼稚园,就有一个特色。六天中,课题组的老师们考察了便以利幼稚园、创价幼稚园、儿童保护会和维多利亚幼稚园等四所各具特色的学校,充分见证了这些理念在幼儿早教中的融入与发挥。在创价幼稚园,他们在课程实施中强调“以儿童为主体,透过活动,诱发儿童的多元智慧,使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乐于探究及勇于创新”;在维多利亚幼稚园,有各种班级,如普通话班、广东话班、英语班等可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他学习的第一语言;在便以利幼稚园,教师非常重视孩子的读写训练,有中文的造句,有英文的单句书写,有连线练习等。
狭小的空间,铺满的环境
“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大多数幼儿园的规模都很小,但是教育渗透于每一个角落,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活动留下的痕迹。”无锡小荧星艺术幼儿园的沈桂琴园长说。在香港的这些幼稚园里,任何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任何一件物品都决不是装饰,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幼稚园课程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孩子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令考察团的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从幼稚园的大门口一直到幼儿的活动室,从楼道的墙壁到楼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到处都贴着、挂着幼儿的作品和收集的资料。崇安区教育局幼教办的崔坚老师说:“进入幼儿活动室,我们的感觉就是‘满’!”在比较高的地方,大多贴着幼儿的美术作品,悬挂着幼儿收集的相关资料,在比较低的墙面上,幼儿随时可以与墙饰互动。
多元的教育,态度存有爱
在香港,不论是怎样规模的幼儿园,活动室都是以区角分割的,教师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在一个主题网络的框架之下,营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在创价幼稚园,班级的区域分割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孩子的教室是不固定的,孩子跟着自己的老师去不同活动室的区域活动。这点,让考察团的所有老师都觉得异常新鲜。
“尊重他们,态度存有爱,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便以利幼儿园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句温暖的标语。崔老师感叹,香港幼稚园的老师有创意,但更有爱心,他们看到的是幼稚园处处对孩子的尊重,是园长和教师的敬业精神,是狭小拥挤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这里没有严谨的教学过程,但处处体现着教育者的良苦用心,而这也正是所有的幼教工作者所需要的。
转自《新浪》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爱眼日"专家教你"爱眼"防盲治盲应贯穿一生
防盲治盲应贯穿一生
今年6月6日第11届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防盲治盲,共同参与”。
在昨天的爱眼日咨询服务活动中,知名眼科专家、省中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育良教授说,“防盲治盲,共同参与”,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防盲治盲工作,推动我国“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目标的实现。我国已庄严承诺:2020年以前,我国根除可避免盲。因为我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占全世界盲人人口的18%,每年我国约有45万人失明,所以,我国防盲任务很重。但只要我们做出努力,就可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目前各种盲中有20%是可以避免的,另有60%是可以治愈的。对个人来说,爱眼防盲的意识和行动应贯穿其一生。
王育良教授说,我国根除可避免盲的关键,也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还是预防为主。首先必须从娃娃抓起,孕妇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或吃了一些有副作用的药物或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给她的下一代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如妈妈在怀孕期间吸烟,胎儿可发生先天性白内障等,因此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母亲应戒烟酒。其次,眼病应及早防治。老年视盲从中年就要防。因为许多导致老年视盲的病始发于中年,而没有得到正确和及时的治疗。例如,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盲眼病,而在40岁以上的人群,老年性白内障患病率已达18.58%;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1.4%,患者致盲率为9.26%。所以,中年人每年至少检查眼睛两次,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青光眼成婴幼儿致盲“祸首”
昨天,江苏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袁志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忠告说,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对大多数青光眼而言只能控制病情,并不能恢复视力,因此青光眼正在日渐取代白内障成为幼儿致盲的“祸首”。
6月2日,袁志兰教授接连给两名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实施了手术治疗,一个出生仅4个月,一个出生5个月。袁志兰教授告诉记者,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青光眼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两大“祸首”,有些孩子一出生或出生不久就发生白内障或青光眼,由于孩子年龄小,不会讲,容易被忽视。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患儿,城市和农村都有,农村由于保健意识和保健条件都较差,患儿所占比例更大,达到60-70%。苏北农村一个年仅1岁的患儿,黑眼珠大得像“黑葡萄”,晚上还会发出绿光,被村里人夸为“神童”,家里人也一直认为孩子的黑眼珠大得漂亮,谁知其实这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最后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摘除眼球,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孩子还是完全可以治疗的。
由于青光眼是渐进性的致盲眼病,目前的医疗水平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只能控制病情发展,而不可以逆转,一旦失明就是终身性的,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如发现婴幼儿有流眼泪、怕光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有家族史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家长要多加注意。有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等遗传倾向的父母,最好不要生二胎。
眼药水不能乱点
镇江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镇江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陆鸣冈告诉记者,青光眼是世界上导致可预防性失明最常见的原因,近年他在临床中发现,定期、长期或不当使用激素眼药水而引发青光眼的病例大增,一些患者因为眼睛肿胀或者出现炎症,就随意到药房购买眼药水,比如可的松、类固醇类有消炎作用的激素眼药水,不经医生的指点就点用,有的炎症是减轻了,但却感到眼睛愈发胀痛,其实此时眼压已升高,是青光眼前期征兆。
镇江四院新近收治了一位年轻女士,因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眼睛出现炎症,后自己买了可的松眼药水消炎,但炎症减轻后却感到头疼不消、眼胀不止,这才想到来医院求治。一检查发现眼压奇高,如果再继续使用激素眼药水或者延误治疗,将出现不可逆转的视功能损害。
“爱眼日”里,眼科专家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眼病不可轻视,眼药水不可乱点,眼睛用药切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正确使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孝心"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学做人,学处世。做什么样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诚实正直的人,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其中教孩子孝敬父母是最主要的,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孝悌者,为人之本也。”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
四二一综合溺爱症”引发的思考
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四二一综合溺爱症”。一是指一个独生子女,二是指爸爸、妈妈,四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独生子女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她)百般疼爱、千般关心、万般呵护,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不敬、不孝,怎么会爱朋友、爱同学、爱老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呢?
“孝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孝敬父母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敬爱之心、侍奉供养之行。但对幼小的孩子“孝心”的教育必须根据其年龄特点,以下几种基本教育方法可供参考:
1.身教重于言教
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广告画面定格在这儿,广告语说:“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啊,孝心就是这样学会的,就是这样传递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懂得爱,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2.学会感恩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源于良心、良知、良能,这是孝心的亲情基础。然而,感恩这种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通过教育。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体会父母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因此父母不妨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如何关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样心疼,怎样整夜地不睡觉护理孩子……细节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如为妈妈梳梳头,给爸爸捶捶背等等。
3.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常言道:“3岁看大,8岁看老”。因为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长大了也是难以改变的。
培养子女的孝道,得从小抓起。
4.制定家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我提出“五要五不要”供家长参考。“五要”是要了解父母,要亲近父母,要关心父母,要尊重父母,要体贴父母。“五不要”是:不要影响父母工作与休息,不要惹父母生气,不要顶撞父母,不要独占独享,不要攀比享受。配合“五要五不要”还有几条具体要求:①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③我当一天家长;④单独走一次亲戚;⑤我和爸爸(妈妈)共上一天班。
5.亲子互动
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共同做游戏,共同搞活动:亲子共读一篇文章。如:孝心无价;亲子共唱一首歌。如:《一封家书》、《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母亲颂》等;亲子共诵一首诗词。如:《游子吟》、《妈妈的雨季》、《妈妈,我的守护神》等;在亲子互动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养成孝敬长辈的好品德。
6.家校配合
家长可主动与学校配合,请老师给学生出家庭调查问卷,要求学生以“父母习惯知多少”为题回家访问父母。
参考题目如下:①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②父母一天都作了哪些工作,工作多少时间,劳动强度如何,平均获得多少劳动报酬。③父母回家都做了哪些家务,花了多少时间?④父母为子女做了哪些事情,花费多少时间?⑤你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吗?⑥你是否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是否体谅父母?⑦你平常对父母采取什么态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与父母沟通,孝敬父母的方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什么是“啃老族”
概况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生活状态
曾有一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帮“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而谜底就是“啃老族”。
统计数据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编辑本段]类别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 占10﹪左右;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占20﹪;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着。占10﹪;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
原因及事例
原因:现在的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啃老族生活现状调查:啃一口书本啃一口父母。
3年前,他从复旦大学某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
如今,当年的同窗好友,或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或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而他,考了4次研,都以惨败告终,无奈“啃”了3年老。
刘文彪(化名),27岁,熟悉的朋友都叫他“彪哥”。
◎为创大业想考研
在大学时,刘文彪是校团委调研部副部长,曾以精彩的竞选演说当选学院团学联主席;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上,他是复旦大学辩论队主力队员。在学校里,他是风云人物,“彪哥”的名号也随之流传开来。
大三第二学期,他决定不找工作,专心考研。“我想在中国政坛上干一番大事业。考研是第一步,因为在我看来,学历意味着话语权,本科生说话的分量显然比不上博士。”
刘文彪直到大学毕业都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难度更高的考研英语成了他面前最难的一道坎。第一次考研,他准备了8个月,其间每天至少学习12小时。大学最后一学期开学时,他看到了考研成绩:全部不及格,英语只有36分。“彪哥”随后开始漫长的考研“苦行僧”生涯。
◎4次落榜渐孤独
毕业后近3年的时间内,刘文彪没有找过工作。
第一年,由于长期坐着看书,他的体重从87公斤猛增到99公斤,英语考分则从36分增加到40分。另外,总算有一门专业课及格了。
第二年,他虽每天坚持锻炼2小时,体重始终维持在100公斤以上,同样停滞不前的还有考研成绩。
今年初,他第4次走进考场,总分却是4次考研中最低的一次。
3年内,他每天晚上11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其他时间要么在看书,要么在去看书的路上。一次次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挥之不去的失败和一丝丝日渐增多的白发。
伴随失败的还有孤独。“整天就盼着手机响,但这3年来它就没响过几次。”曾经的好友都在忙着各自的学业和事业,他没有可以倾诉的伙伴。他渐渐忘了“彪哥”这个名号,因为已经太久没人这么叫过他了。
◎父母南迁伴儿读
考研前,刘文彪的父母远在北京。他们得到消息后立刻决定:来上海,全力支持儿子考研。
一家3口在杨浦区开鲁新村租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月租650元。7年前退休的母亲负责在家照顾儿子饮食起居。父亲辞去北京某大企业副总经理的职务后,在嘉定区某私营企业担任人事主管,月薪明显减少;因路途遥远,每月只能回家一次。
小屋是毛坯房,唯一的电器是电视机。全家的衣服都得靠年过半百的母亲手洗。“高温天最难熬,房间如火炉一般,别说复习功课,就是光坐着也受不了。”
“害父母陪我受苦了。”刘文彪的声音突然低沉起来,“本来应该是我给他们生活费,但每次伸手的却总是我,根本不敢抬头看他们。请不要采访我父母,已经欠他们够多了,不想再令他们担心。”
◎告别“啃老”也艰难
刘文彪明白,父母始终是他的坚强后盾。“他们经常笑着安慰我说,应该趁年轻多读书。这叫智力投资,任何一种投资都存在风险,暂时的卧薪尝胆是为了将来的飞黄腾达。”
今年3月,他遭遇第4次失败。5月份,他终于决定放弃考研,开始找工作,至今没有收获。
这段时间以来,他真切体会到了靠自己告别“啃老”的艰难。“现在找工作比3年前难多了。我必须调整心态,从最底层做起,还有可能准备一张‘虚假’简历,隐瞒曾4次考研的事实。”
这3年,出于兴趣,刘文彪在复习时经常“溜号”。规定的参考书越看越没劲,其他书籍倒看了不少。
在看《东周列国志》时,刘文彪学到一个词“依人者危”,意思是说,如果老依靠别人,就会很危险,即使是父母也一样。
“只要一找到工作,一拿到工资,就全部交给父母。”刘文彪在结束采访时特别强调。
“啃老族”现象的调查分析
8月11日,“‘啃老族’系列报道之一”在本版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
社会科学家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襁褓青年”的独立,除了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与其让父母养活“啃老族”,不如给他们工作岗位,让他们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刘文彪属于第七类,与他境遇类似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他们对辛劳的父母,怀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对远大的理想,又有着不切实际的执着。矛盾交织之下,他们边“啃”书本,边“啃”父母。陶醉在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他们连心理“断奶期”都还没过。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生活状态
曾有一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帮“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而谜底就是“啃老族”。[编辑本段]统计数据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类别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 占10﹪左右;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占20﹪;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着。占10﹪;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