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在宝宝的第一年,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
1、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在宝宝的第一年,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在吸吮自己的手和脚时,就像吸吮自己以外的东西一样。
当宝宝快l岁的时候,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例如,宝宝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宝宝从其中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就使他产生了一种“自豪”之感。
当宝宝一岁以后,他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比如,成人叫他“宝宝”,他也学会把自己叫做“宝宝”,像叫别的事物一样。此时,宝宝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可以告诉你“这是宝宝的眼睛”或“宝宝饿了”等等。但是,这时宝宝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
宝宝大约2~3岁的时候,开始掌握代名词,如“你”“我”。掌握代名词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代名词有明显的相对性。别人对你说“你”,而你对自己则说“我”,反过来也是一样。比如,别人问你:“你吃不吃?”你自己只能回答:“我吃”或“我不吃”,而不能回答“你吃”或“你不吃”。要学会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复杂的抽象和概括,就要把过去已经形成的用第三人称的名字(宝宝)那种简单的固定的联系打破,代之以新的具有灵活性的联系。
当宝宝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从此,宝宝的独立性开始增长起来,这在儿童常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中得到了明显的表现。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在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中,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他“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二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他会说“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不好”。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须知1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
1岁以后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对自己有所认识。性格上的个性开始逐渐表现出来,很容易进行区分,如爱磨人的宝宝、淘气的宝宝、安静的宝宝、神经质的宝宝等。1岁后,宝宝可以将自己的感情和意识更强烈地表达出来,会对对方的行为或话语作出较为明确的反应,比如被他人称赞时会笑,被他人责备时会哭。这个时期,父母应该着重关注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宝宝的依恋情结采取适当的措施。
宝宝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很复杂,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人不是天生就有自我意识的,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有许多社会因素在起作用,父母要教会宝宝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完善自己的个性。
自我意识的发展
宝宝早期没有所谓的自我意识,在宝宝的头脑中没有“自己”这个概念,他无法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所以宝宝总会吮手指,啃自己的脚丫,抱着自己的脚自娱自乐。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宝宝就会慢慢知道手和脚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1岁以后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知道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而且会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宝宝的手”、“宝宝的嘴巴”等等,还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有意识,比如会说“宝宝饿”、“宝宝痛”等,这表明宝宝已经会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和别人区分开。
宝宝在学会走路以后,能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动作行为,比如宝宝用脚能把皮球踢走,用手能把玩具捏响,这都是幼儿初级自我意识的表现。
大约在2岁以后,宝宝在说出“你”、“我”这样的代词后,自我意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的宝宝已真正地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体来认识。3岁以后,宝宝的自我意识继续发展,开始出现自我评价的能力,会对自己的行为给予好或者坏的评价。(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青春期少女的自我意识发展
青春期不仅有生理上的剧烈变化,而且还有心理上极为深刻的改变。她们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只是心理成熟的速度要比生理发育慢一些。如果说,青春前期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发育加速,性腺成熟、出现月经和第二性征等生理改变为主的话,青春晚期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自我意识、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增强,性意识的增强。
自我意识是青春期少女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及周围人区分开来,并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区别之一。自我意识包括着极为广泛的内容,例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信心、自制力、自尊心及独立性等。
自我意识在婴儿期是没有的,他们甚至不能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客体;到了幼儿期,他们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这些都属于自我感觉的范畴。在学龄前期,开始出现最初的自我评价;学龄期(包括青春前期)慢慢学会把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镜子",来和自己的行为对照;自我评价的广度及深度都有所发展,并开始形成自制力。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晚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重要时刻。首先是不再认为自己是个:小孩",也要求别人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这一方面是因为生理上的变化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是她们参加社会活动和在社会中:学习"的结果。她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容貌、身材、仪态、举止及衣饰。人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变化,一向在生活上比较随便的小姑娘,开始对如何修饰自己感到兴趣,她们私下使用母亲或姐姐的化妆品,出门前认真地考虑该穿什么样的服装,仔细地检查自己的发型,装饰是否合乎标准;对其他少女的衣饰十分注意,或者主动提出要求购买什么样的衣服;她们拒绝那些属于:小姑娘"的装束,不愿在头发上扎蝴蝶结,对于她们不合时宜的服装,宁可不穿、而偏爱时代流行的服装。除了服装以外,她们还努力学习女性角色的行为,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有些变成了腼腆、怕羞、矜持的少女。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是青春期少女心理发育的又一特征。她们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品质发生兴趣,开始要求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个性持点和心理活动。研究者指出,12岁以前的儿童,对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体验,常常很不注意。她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兴趣,而对于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则草草带过,或者干脆跳过不看,即使看了,事后也全忘了。12岁以后,越来越注意关心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多地议论和评价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个性特点,她们从评价别人开始,过渡到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最早的自觉地写日记,常常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她们在日记里,写下对自己的认识,提出对自己的要求,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