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啼哭 爸妈学会正确关爱,要多安慰啼哭时的婴儿
1、婴儿啼哭 爸妈学会正确关爱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啼哭是他们与母亲交流的第一个方式。如果孩子在吃饱了或者不需要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哭的。啼哭是孩子向父
1、婴儿啼哭 爸妈学会正确关爱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啼哭是他们与母亲交流的第一个方式。如果孩子在吃饱了或者不需要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哭的。啼哭是孩子向父母传递他们的需求或者不舒服的唯一方式。因此,父母要搞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啼哭。
1.导致小孩子哭泣的身体原因
由于肚子中不断积累的气体,小孩子总是会觉得不舒服。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不恰当的进食/缺乏运动或者睡眠不足所导致的。医学术语上称之为疝气。另外一个孩子会遇到的不舒服的问题就是由于排便不正常而引起的痉挛或者疝气的问题。如果当你一摸孩子的肚子他就哭得更厉害的话,就需要借助医疗手段了。
2.弄清楚孩子哭泣到底是因为什么
当孩子因为饥饿而要引起父母的主意,或者孩子的衣服弄湿了或者该换尿布了的时候,孩子都会哭。孩子哭泣可能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的,因此,父母或者照顾孩子的人很有必要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一旦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哭声会引起父母的注意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必要的哭声来制造一些虚假的警报。然而这些并不能被完全忽视,父母要首先确认一下是否是虚假信息。
3.孩子哭泣并不总是表明他有需求
当孩子到了5、6个月大的时候,除了以上描述的医疗或者其他需求之外,哭泣还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
a.独自入睡的孤独感
如果孩子在一个不同的房间里睡觉的话,那么他会觉得孤独并且需要你的注意。这种情况通常是在你突然决定让孩子睡在独立的房间里的时候发生的。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一开始,先让孩子和父母在一个房间,但是在独立的床上睡觉。几天之后,再尝试着使孩子和你的距离逐渐变远。
b. 独处的恐惧感
另外一个原因是孩子恐惧独处。这种孩子会在你一触摸到他的时候,他就会睡着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可以在孩子的房间开一盏光比较微弱的灯。这种恐惧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消失。
4.关注并不是溺爱
尤其是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多多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不表示这是对孩子的溺爱。由于小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哭泣是他们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多多关注,有助于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要多安慰啼哭时的婴儿
实际上是婴儿用来表示有舒服的感觉。这时候做妈妈的就要过来看看孩子,检查以下他哪里不舒服,是不是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者有其他不舒服之处。总之,要尽量找出原因。反之,宝宝哭,如果妈妈不理睬,会使婴儿失去接受大脑刺激的机会。所以,做妈妈的一定要回应婴儿的啼哭声,多给予宝宝安慰,这样做对宝宝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好处的。
特别提示:
要防止新生儿跌撞伤。由于未抱牢,包被松开未抓牢,洗澡时未抱牢,以及床褥塌陷等原因,均可引起小孩跌伤,应引起重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婴儿啼哭就是因为饿了要吃吗
婴儿出生后惟一向外界能发出的信号就是“哭”。饿了,尿布湿了,包裹太紧或太松,不舒服.了,惊慌、恐惧,希望得到安慰,都是利用哭——这个优势信号,让人们去理解他,接近他。所以,母亲应该细心分辨,细心体会婴儿的哭,对“症”处理。有的母亲,一听婴儿哭,就认为他饿了,因而建立起一个“啼哭——喂奶”的条件反射,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经常遇到这种情景:婴儿哭了,母亲抱起来哺乳,孩子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嘴里含着奶头,并不吸吮,但不哭了,他很满足,很安静,甜甜地睡着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胎儿在母腹中的9个月是在一个黑乎乎的、紧缩的“小房子”中,当他呱呱落地来到人世间后,明亮的世界、宽阔的空间、身体各部分可以自由运动、可以拳打脚踢,这使他感到惊恐、害怕、孤独和不安全,他渴望得到安抚、呵护。当他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声、熟悉的心跳声,便感到欣慰,感到安全,因而也就不再哭闹了。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有思想、有感觉,他不仅需要物质营养,更需要精神营养。
当然有个别婴儿由于吸吮力小,吃几口奶就感到疲劳而入睡,过15~20分钟醒了又想吃,如此反复3~4次才吃饱,这种现象常常在生后几周内出现,不足为怪。母亲只能顺其生理周期喂奶,以后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吸吮力增强,胃容量增大,喂奶次数会逐渐减少。在这段时间内,母亲很辛苦,但过2~4周后情况会大为改观,婴儿养成习惯,形成规律,一切将会变得比较轻松了。
有些婴儿满月后,生长发育很快,对母乳的需求量随之增多,但乳房的产乳量却一时跟不上,此时婴儿因未能吃饱而啼哭,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哺乳危机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不要担心,更不要加配方奶,正确的做法是,利用婴儿的饥饿来增加吸吮次数,促使母乳增多,一般最多3~5天,母乳就能满足婴儿需要了。
有些婴儿一到晚上睡眠时就哭闹或烦躁不安,这时母亲首先应该从护理上寻找原因,如孩子未吃饱、尿布湿了、虫子叮咬、衣被过多、体位不舒适,或孩子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等。其次,较常见的夜哭原因是“缺钙”,早期缺钙的症状是夜惊、多汗、烦躁不安,婴儿由于多汗的刺激而经常摇头,致使婴儿枕部秃发,形成“枕秃”。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向儿童保健医生咨询,可以补充鱼肝油,还要注意给婴儿晒太阳。注意乳母的饮食结构。有些婴儿长时间或剂量较大地服用鱼肝油,使体内的维生素a或维生素d过量,引起神经系统兴奋,也会使婴儿烦躁哭闹,但只要停药数天就会好转。
此外,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许多条件反射尚未形成,昼夜不分,经常是白天睡的时间长,晚上反而精神好;或是白天很兴奋,导致晚上睡眠失常,而发生夜哭。孩子夜哭,母亲需细心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顺便提醒一句,当婴儿乱哭乱闹时,母亲最好以他的朋友而不是他的对手的身份去安抚他。要知道,婴儿精力充沛的原因也许是他感知了自己的独立和强壮,而不是反对母亲或故意惹母亲不愉快。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学会正确穿婴儿鞋
当宝宝开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时,做妈妈的你肯定会欣喜不已。但是,在穿鞋的过程中怎么能既保护宝宝幼嫩的脚脚,又美观舒适呢?下面一个妈妈的经验之谈或许可以给你点参考。
1、拒绝“二手鞋”
俗话说:“若要宝宝长得好,宝宝要穿百家衣,宝宝要吃百家饭。”这句话正道出了我国对婴儿的传统的养法,的确,旧衣物与新衣物相比质地更柔软,更适合宝宝幼嫩的肌肤。那宝宝是不是也该穿旧鞋子呢?是不是旧鞋更舒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每个宝宝的脚形是完全不同的,穿过的鞋子会随着宝宝的脚形而变形。所以如果让宝宝穿已经变形的旧鞋,宝宝肯定会感到不舒服。何况宝宝双脚的骨骼还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定形,穿“二手鞋”无利于宝宝的脚的发育。所以,妈妈千万要拒绝“二手鞋”!
2、拒绝厚底鞋
宝宝会蹒跚的走路了,鞋底厚点是不是可以让宝宝的脚能更有力的支撑自己,不让幼嫩的脚底受伤呢?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其实,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更需要足底和地面更紧密地接触,去感觉地面的软硬度和斜度,在感受地面的反射过程中学会脚趾的配合活动,保持身体的平衡。最好是赤脚练习走路。所以刚学会走路时的鞋子首选该是软底鞋,而不是硬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