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接受一些可承受的挫折,当宝宝承受不了挫折时
1、让孩子接受一些可承受的挫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心灵反而逐日变得脆弱起来,很多孩子动不动就得了心理疾病,经受不起任何的挫折打击,少年自杀率也大幅度
1、让孩子接受一些可承受的挫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心灵反而逐日变得脆弱起来,很多孩子动不动就得了心理疾病,经受不起任何的挫折打击,少年自杀率也大幅度提高。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们的心理反而脆弱了?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的优越,孩子被父母细心地呵护着,生怕收到来自外界的一丁点风雨,尤其是女孩,更是被当成小公主爱护着,也正是父母的这种心理,让孩子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为什么这么说呢?
放手让孩子去承受一些她心理承受范围内能够承受的疼痛和伤,并不是狠心,也并不是对孩子冷漠,而是鼓励她坚强,鼓励她独立。坚强和独立,是人这一辈子生存下去的必备品质。孩子必须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经受住人生的风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生活得更好。
让孩子儿在身体上能承受摔跤、受伤的疼痛,在心理上能够承受失败和挫折,给她锻炼的机会,给她尝试的勇气。孩子小的时候,其实并不太懂得摔跤意味着什么,比如,第一次摔跤,你就以平常心处之,不太在乎,只帮助她重新站起即可的话,孩子也会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摔跤。如果母亲大惊小怪,表现出异常的关心和在乎,孩子就会觉得摔跤是一件大事,是难以承受之痛——要不母亲怎么这么在乎呢,于是她也就在心理上变得敏感而脆弱。小心呵护,似乎能保护孩子的安全,其实是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变得更容易受到伤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当宝宝承受不了挫折时
文文会写许多的数字,并且小小年纪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你知道吗?一开始文文学数学之路并不一帆风顺,甚至还差点放弃了呢?多亏了文文妈妈花了不少的心思,他才变成了一个“数学宝宝”。
一开始教文文写数字非常顺利,1-7没花多少功夫就学成了,可是当他兴趣盎然地写葫芦8时,他发现自己怎么也写不好,一遍一遍,左看右看,怎么也不像个“葫芦”。文文急得文文掉下了眼泪,丢下了铅笔——不学了,太难写了,原来数学一点也不好玩!这时,文文妈抱起他,擦了一下他的眼泪,说:“不就是一个葫芦8么,我的文文今天晚上就会写。”然后,就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接着,文文妈和文文一人一张纸,每人写了上百个葫芦8。终于,文文紧张的小脸露出了笑容。自信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专家分析:文文妈如何处理孩子受到挫折:
首先,孩子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正是自尊心受到挑战的时候,在这一刻要认识到宝宝是要求上进的,虽然你的孩子并不具有你期待的承受能力。文文妈抱孩子、给孩子擦眼泪的动作表现出了她对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充分的接纳性。然而有些父母会对孩子很失望,会说“怎么回事,你怎么会那么笨!?”这样,孩子会在承受挫折的同时还要承受责备,这种双重打击会使孩子更加脆弱。
其次,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分析、判断当前使他受挫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更没有方法来应对压力和挫折,这就要靠我们成人来引导,如:文文妈说“不就是一个葫芦8么,我的文文今天晚上就会写”,而不应该说:“那可怎么办?”“我对你可真是没办法了。”而且,文文妈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孩子写,让孩子得到写字要领,更可贵的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了上百个“8”,在亲子交流中,让文文充分感到妈妈就在身边支持他,他一定能成功。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样做对成人太枯燥,可支持孩子的成长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头等大事吗?
最后,文文妈让我们深深感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经过一天的劳累,已经是很辛苦了,而文文妈却依然极有耐心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乐在其中,其中滋味也只有做母亲的才能品到,而其中的希望与幸福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拥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法国妈妈育儿经:必须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在法国,就没有关于“不”的矛盾心理。“你必须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是法国人育儿的格言。在我最喜欢的一套法国系列童书《完美公主》(princesse parfaite)里有这么一幕。图画上,主人公左薇(zoé),拉着妈妈走向一个薄饼外卖柜台。故事写道:当经过外卖柜台时,左薇停住脚步。她想要一块带有黑莓果酱的薄饼。她的妈妈拒绝了,因为她刚刚吃过午饭。
在下一页,左薇又来到这个薄饼外卖柜台,这次打扮得正如书名,好似一位完美的公主。这一次她用手蒙住眼睛,不看那一排刚刚出炉的糕点。她在自我约束。“为了抵制诱惑,左薇知道,把头扭到另外一边。”文字描述道。
在第一幕中,左薇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她哭了。这一幕的描写非常必要。在第二幕,她自己分散注意力,但她在微笑。书中要表达的信息是,孩子经常会不时地屈服于他们的欲望。但在他们自我约束,并控制了自己后,反而感到更加开心。(同时值得点出的是,巴黎父母不允许小女孩穿公主装去逛街,除非是参加严格要求着装的派对或者在家里的时候。)
在《快乐的孩子》(a happly child)一书中,法国心理学家迪迪埃•普莱克斯争论说,让孩子快乐的最好方法是让他感到受挫。“并不是说你不让他玩耍,或者不去拥抱他们,” 普莱克斯说,“当然必须尊重他的感觉、他的节奏和他的独立性。简单说,这个孩子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他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事情也要一件一件地做。”
有一件事让我惊讶于法国人对孩子行为的期望是如此不同。当我在海滨小城度假时——就是我看到所有法国孩子都能在餐厅快乐地吃饭的那个地方——我带小豆豆逛商店,商店里挂满了各色的水手条纹t恤衫。小豆豆立刻开始把它们拉扯下来。我呵斥她住手,可她根本不听。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学步儿,小豆豆糟糕的行为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很惊讶售货员非常不悦地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孩子。”我赶快道歉,然后离开了这里。
沃尔特•米舍尔说,向小孩子投降,是进入一个危险循环的开始:“如果孩子发现当他们被告知要等待,而他们大哭后,妈妈就会过来,等待也就结束了,那么他们很快就学会不去等待。因为拒绝等待、大叫、哭闹,并继续自己的行为,反而能得到纵容。”
法国父母不会介意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脾气,但他们普遍认为,任何健康的孩子都有能力不去哭闹,当听到大人说“不”的时候不会崩溃,而且通常不会纠缠不休或者扔东西。
法国父母更倾向于把孩子的任意要求叫做心血来潮——一种一时冲动的迷恋。法国父母对此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我认为法国女人比美国女人更早地理解孩子会有要求,而这些要求是不现实的。”一位同时接收法国和美国孩子的儿科医生告诉我。
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写道,当一个孩子有了心血来潮的要求——比如,他的妈妈带着他去逛商店,他突然要求买一个玩具——这位妈妈应该保持绝对的平静,温柔地解释说今天没有买玩具的计划。然后她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通过讲她自己人生的故事,来绕开这个心血来潮的要求。“关于父母的故事,永远都能让孩子感兴趣。”这位心理学家说道。(看到这个观点后,每次一出现状况,我就对西蒙说:“快讲讲你的人生!”)
这位心理学家说,在这个时候,母亲可以通过和他拥抱,或者看着他的眼睛来和孩子保持紧密的沟通。但她必须让他明白,“他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重点是不能让他认为自己是权力中心,可以为所欲为” 。
法国父母不会担心让孩子受挫就会伤害他们。相反,他们认为如果孩子不能妥善应对挫折,才是毁了他。他们把应对挫折当成一种人生的核心技能。他们的孩子需要学习这种能力。如果父母没有教孩子这一点就是失职。
一位保姆劳伦斯说,如果在她做饭的时候一个孩子要她求抱抱,“那就要向他解释,‘我现在不能抱你’,然后告诉他为什么” 。
劳伦斯说她有时也无法做得很好,但她会保持镇定,然后让孩子抒发自己的失望情绪。“我不会让他哭8个小时,但我会让他哭一哭,”她说,“我会向他解释我不能这么做的原因。”
这种情况在她同时照顾几个孩子时会经常发生。“如果你正在忙一个孩子,而另一个需要你,如果腾得开,我当然会抱他。但如果不行,我会让他哭一下。”
法国人那种“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应该等待”的观念,源于早前一段法国育儿的黑暗时期,那时大人要求孩子安静并且顺从,同时也源自一种观念,那就是即使是婴儿也具有学习能力。基于这种观点,小豆豆只要抽泣我们就喂奶的做法,其实就是把她看作了小小吃奶瘾君子。反之,期望她变得更有耐心,就是在尊重她。
更多详情,请查看营养新视野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面对挫折提高孩子心理承受力
亲子镜头
贾明从小被父母照顾得很好,所以很娇气,受不得一点委屈。他刚上幼儿园时,有的小朋友和他抢玩具,他就马上跑去向老师告状。老师说,玩具谁都能玩,提议两人一起玩。贯明听后,就大哭起来,嚷着要回家。
在家里,贾明的玩具是谁都不能动的,现在上幼儿园了,竟然遭遇不一样的待遇,这让贾明受不了。第二天,贾明哭着不去幼儿固。父母没办法,只好给他请假。
在享里,贾明一直说恨抢玩具的人,恨老师。父母看他如此受伤,发现儿子的心理承受力太差了。
教育启悟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从挫折中迅速恢复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质。如今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就无法轻松健康地生活。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强,面对人生挫折,就会用乐观的心态战胜它们。相反,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那么一点小挫折就会压垮孩子。生活要继续,孩子要成长,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口如果父母事事顺着孩子,让孩子形成:蛋壳心理",以至任何小的碰撞都让孩子无法承受,这样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因此,父母要从小锻炼孩子,使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