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帮孩子解决问题 别一味唠叨,别再让孩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2022-08-19 16:24: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帮孩子解决问题 别一味唠叨

  当我们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时,这个问题会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放不下,并成为我们唠叨的主要内容。  美国

1、帮孩子解决问题 别一味唠叨

  当我们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时,这个问题会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放不下,并成为我们唠叨的主要内容。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尔森研究发现,当我们没有按既定时间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就会产生持续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让我们办很多错事。唠叨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件错事。

  自从异地高考政策下来以后,小可就坐不住了。她是内蒙古户口,在河北三河买了房,孩子也是在三河上学。她从网上查了下,发现河北的分数线比内蒙古的分数线高很多,

  小可是在北京上班,如果孩子也在北京上学的话,那么孩子将来就可以在北京考试了。而北京的分数线要比河北低很多。

  小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跟老公商量,想要把孩子调到北京上学。小可的老公不同意,他说,要是去北京的话,他们就要把目前的房子卖掉,在北京买房,非常麻烦不说,而且孩子未必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因为将来的政策谁也说不清。

  老公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小可还是放不下。在给孩子辅导学习时,她就开始唠叨::儿呀,你得要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才行啊,因为河北的分数线太高了,你要是不努力,将来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的未来就会很惨。"

  小可的儿子刚八岁,上小学二年级,对妈妈说的话.他似懂非懂。

  小可看见儿子一脸茫然的样子,就说::这傻孩子,你都不知道你妈妈现在有多担心啊。你可得好好学习啊,听见没有?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什么出路。"

  老公听到这些话,生气了,说::你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

  小可振振有词地说::我的给他打点预防针,让他把成绩提上去,提上去,将来咱们也少操点心。不行,老公,我觉得还是得把他转到北京比较好。"

  小可的老公一听,赶紧把孩子耳朵一捂,领着孩子走出去了。孩子边走边说::爸爸,我将来会很惨吗?"

  爱操心的父母,喜欢提前为孩子铺好路。一旦这种路没有铺好,就会产生紧张感,不停地唠叨,督促孩子提高各项能力。但这唠叨,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恐惧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别再让孩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关于青春期的男孩,很多父母会发现他们有这样的显著特点: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崇尚武力,动不动就抡拳头。他们经常会为一些他瞅了我一看、他踩了我一脚、他弄脏了我的衣服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得头孩血流。

  在报纸或媒体上,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青春期男孩的:杰作":

  某个即将参加高考的男孩,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生恕之下,拿起水果刀向同学刺去。结果,在警察局里,他度过了高考的那几天;

  桌初中的两名男生,因为个人矛盾,双方各叫上一帮兄弟去:谈"解决方法,一句话不中听,两伙人就打了起来,血流成河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件,父母除了气愤,更多的是深思,为什么青春期的男孩如此热衷于武力呢?为什么青春期男孩变得如此富有攻击性呢?

  很简单,男孩的这些行为倾向与他体内分泌的大量雄性激素有直接的关系。在雄性激素的影响之下,青春期男孩更爱冒险,更喜欢竞争,更爱挑战,更爱运动,自然他们也更容易冲动。他们绝对不愿意安静地坐着,乖乖地学习。

  除此之外,这还与男孩要:面子"有关系。青春期男孩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非常看重:面子"。在他们看来,被别人瞅了一眼、踩了一脚等行为是故意让他们出丑,伤害他们的:面子"。如果不还以颜色的话,别人就会认为自己胆小懦弱,从而瞧不起自己。正是受这种想法的影响,青春期男孩变得很容易冲动,且攻击性强烈,崇尚用拳头:说话一。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与青春期男孩较差的人际关系有关。很多青春期男孩会这样说::要是我和他道歉,我就会觉得自己比他矮一头,我是男人,怎么能先低头呢?":他不老实,我就得揍他,这样他才会服我!":他做的事情我不满意的话,那就先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事实的确如此,青春期男孩的身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有些男孩觉得任何形式的妥协都是失败的,都会比财方矮一截,遭受他们的耻笑,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他们必须要在打斗中赢得胜利,这才能证明自己的胜利;有些男孩则认为在冲突中,不管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有在冲突中获胜的那一方才能令人信服。

  如此这般的话,男孩能不冲动吗?可见,父母一定要想方设法地阻止男孩的冲动,化解他们的暴力行为,让他们告别武力。

  (1)在家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与假设一

  有个16岁的劳教男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一次青春期的冲动,我经历了血的教训,现在我长大了,但成长的代价太大了。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当时一定能克制自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任何人来说,事情已经发生,任何:假设"、:如果"之类的词语都是美丽的奢望。因为时间不会倒流,世界上没有任何后悔药可以卖。

  在男孩的青春期,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地引导那些冲动好胜的儿子,希望他不要踏上自我毁灭之路。那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青春期男孩因一时头脑发热而犯错误呢?

  有一位父亲:传授"了一个妙招——通过和儿子一起:想象和假设",让儿子明白冲动的代价。他是这样引导的:

  一天,妈妈突然不小心撞了儿子一下,生气的儿子马上用警告的语气说::妈妈,你走路能不能小心点啊?"妈妈没往心里去,随口说了句::这孩子!"

  然而,速一切却被爸爸看在眼里。于是,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语气缓和地同::如果在学校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儿子不耐烦地说::要是在学校,我早就狠狠地瞪他一眼,然后再‘教训’他几句。"

  爸爸说::哦,那你们是不是还会发生冲突?"

  儿子说::可能会争吵吧,甚至还会打起来。这有什么,他不老实,我就得揍他!"

  爸爸说::如果你们真的打起来,会有什么结果?"

  儿子说::老师会找我们训话,给我们处分。"

  爸爸说::嗯,如果你把对方打伤,我们还要赔上一大笔医药费,学校还可能劝退;情节严重的话,你还会在派出所待上几天。仅仅因为一件小事,就把事情搞这么大,你觉得值得吗?"

  儿子沉默不语。此后,父亲还艰儿子进行了好几次类似这样的想象与假设之后,儿子总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冲动。

  无可厚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冲动之下犯错误。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思维、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但由于年轻气盛、狂妄自大,他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也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一的气魄。所以,他们免不了会做出一些蠢事。

  只是很多时候,有些错误犯了可以改正,但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就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补救,这样的错误怎能犯得起?

  因而,在上述案例中,这位父亲的做法真是太棒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想象和假设"的办法来引导男孩去想象、假设事情的后果。就像那位父亲的做法一样,首先通过一件平常小事,来启发男孩去想象如果发生在同学之间他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并按照男孩的解决方式,想象最终的结局,让男孩意识到一时冲动所带来的可怕下场。

  坚持多做几次的话,男孩从中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教育,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因而,父母完全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小事随时随地来引导青春期男孩想象冲动的后果。比如:

  当电视剧里正在上演两个人因琐事而发生冲突的剧情时,父母可以以此来引导男孩想象这种鲁莽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当邻居们因为意气用事而发生打架流血事件时,父母要引导男孩去思考盲目冲动所带来的下场

  (2)教男孩学会喊:停"

  学校生活也好,同学朋友之间也罢,甚至是在家里,青春期男孩如同一头冲动的:小野兽"随时随地都会来次:大爆发"。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青春期男孩的家庭中,时常会听到各种有:质感"的声音:爸爸咬牙切齿的责骂声,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告声,儿子毫不示弱的争辩声,交杂在一起,生动地演奏出一首颇具特色的:青春交响曲"。

  有位父亲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情况在他们家从未出现过,即便儿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一家仍旧其乐融融,和谐相处。他是这样分享他的教子经验的,以下都是他的原话:

  我们家有一个这样的约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说话。当感觉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要大声地喊:停",然后采用适合的方法去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看个笑话、安静待一会、出去散步等。

  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一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绝不会去探寻原因,或枉自评判他的行为,而是等他稳定情绪后,由他自己说出自己的苦恼或烦心事。令人欣喜的是,自从有了这个约定后,我们那爱冲动的儿子从来没情绪失控过。

  很多时候,在体内过多睾丸素的影响之下,青春期男孩确实很容易暴躁、冲动,甚至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此时,如果父母以暴制暴,以怒压怒的话,双方只会:杠上",从而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造成亲子之间重重的矛盾。

  在看到男孩即将:火山爆发¨时,明智的父母应通过合理的方法引导他发泄出内心的负面情绪,克制住冲动。久而久之,男孩便会逐渐地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他还能灵活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或学校生活中的不如意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教授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无论孩子是找不到数学作业,还是忘记吃午饭,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帮助他管理生活的关键。2010年发表在行为研究和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可能有更高的抑郁和自杀风险。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改善心理健康。你可以在学前班开始教授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帮助孩子在高中及以后提高他的技能。

  需要解决问题技巧的原因

  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学习上的困难到运动场上的问题。然而,他们中很少有人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模板。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避免采取行动。与其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不如把时间花在避免问题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学校里落后或努力维持友谊的原因。

  其他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会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选择的情况下付诸行动。或者,当他被取笑的时候,他可能会走出教室,因为他想不出任何其他方法来阻止。从长远来看,这些冲动的选择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教导孩子如何评估问题

  那些感到不知所措或绝望的孩子通常不会试图解决问题。但是,当你给他们一个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模板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尝试能力更有信心。以下是解决问题的步骤:

  1.找出问题所在

  只需大声说出问题就可以给那些感觉被卡住的孩子带来很大的不同。帮助孩子陈述这个问题,比如,:你没有任何玩伴可以一起在课间玩耍",或者:你不确定是否应该上……课"。

  2.开发至少五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强调所有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都需要善于思考(至少在这一点上不需要)。如果孩子很难想出点子,帮助他制定解决方案。即使是一个愚蠢的答案或牵强的想法也是可能的解决办法。关键是帮助他看到,只要有一点创造力,他就能找到许多不同的潜在解决方案。

  3.确定每个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帮助孩子确定他所确定的每个潜在解决方案的潜在积极和消极后果。一旦孩子评估了可能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鼓励他选择一个解决方案。告诉他尝试解决方案,看看会发生什么。如果不成功,他可以尝试第二步开发的列表中的另一个解决方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如何让孩子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孩子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完一个论点后总是希望学生能对此提出一些问题,老师最怕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种是问题一大堆,七零八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的状况,会使老师感到为难,是讲得太深,学生听不懂;还是讲得太浅,知识量不够大。而问题一大堆,七零八落的情形则表明学生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问题讲得不清楚。可见提出问题是多么的重要。是否提出问题反映了孩子的思维活动是否积极,因为一个上课打盹的孩子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只有思维活跃的孩子才能提出问题。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2.明确问题

  在问题提出后,接着就是要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指经过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其本质,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其分类。如果不能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分类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如果将音乐简谱归为数学问题,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对问题归类的过程虽然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但其前提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而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抓问题本质的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各个方面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对于中学物理中求解加速度的问题,可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最终我们可以找出求解加速度问题的本质是找出计算加速度所需的条件。要让孩子理解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并理解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出假设实际上就是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问题分类后,提出假设就是将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和推理,最终得到一个或多个答案。提出假设的多少是由分析问题角度的多少决定的,要鼓励孩子就一个问题提出多种假设,这样可以使孩子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4.检验假设

  提出假设时就已经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些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就会停在这里,认为问题解决了。其实,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得到的答案在未经检验前不一定是正确的,当检验的结果出现错误时,就要从第一步重新做起。要让孩子养成检验假设的习惯,这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耐心细心的特质。

  要让孩子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和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多了解些人文风情、自然科学,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孩子见得多了,问题也就多了,求知欲也就有了,不过您自己也要做好随时为孩子解答问题的准备。比如带孩子去各种展览馆,可以让孩子知道很多东西,有助于孩子对问题进行分类。

  第二,放下身段,与孩子一同探讨。人无完人,谁都不是百科全书,更何况百科全书也有没收录到的东西,因而应放下身段,不要老以家长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问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要大胆地说不知道,然后一同与孩子学习,直到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一种榜样,是一种求实认真的榜样。

  第三,要善于引导、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家长是孩子的指路明灯,这意味着当孩子忽略什么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引导、启发。为此,家长要比孩子更加细心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家长总比孩子的经验多些,为什么不利用这点长处为孩子做些服务呢。在引导、启发时要少说些这样的话::这么明显都没注意!":眼皮底下的还看不着!"等等,因为这类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说一些鼓励的话,鼓励的作用很大,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如何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比孩子大一点、聪明一点的好处是你能预料到并防止一些事情的发生。假设你儿子正琢磨着在哪个玩具店买什么玩具儿,你就得注意不要带着他去给别人买礼物,直到他长大一点再说。或者他还没做好去幼儿园的准备,那就让他回家放松一下。等他真正适应了时间表以后再安排出去玩儿的事。

  动脑筋也能改变孩子的坏行为。比如女儿拼图拼不起来,你已经感觉到她快发脾气了,那就赶快过来帮忙,或引导她在别的事情上释放一下压力。转移注意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很管用的。

  方法: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他们能够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你要记得夸奖他们哦。

  方法:建立因果关系

  强化你对某些行为不满的最好办法是建立因果关系。:如果你不按时下楼,那我就得帮你穿衣服了。" :你要是不好好玩八音盒,那我就把它放到很高的柜子上去。" 或者:你要是不把拼图收好,结果让你弟弟咽了几片,一个礼拜我都不让你摸到它。"

  小孩子儿不懂得长期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所以要树立一个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对于小学生,可以警告他们如果不照你说的做会推动某种待遇或权利。

  一些家长对于因果关系有系统的做法:第一次的坏行为会受到警告;第二次孩子再做这样的行为会强调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和所产生的不快;第三次就要取消孩子的某项待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